第六章 來者不善
關燈
小
中
大
人裡面,生面孔固多,熟人也不少,而且都是綠林道中的成名人物,以及一些江湖上聲名狼藉的惡棍。
這意味着一件事,三大天魔準備東山再起,王大光的死訊對他們來說,是一個解脫的喜訊。
不過令古秋萍心涼的是三大天魔的背後勢力之大,由這些前來慶壽的三山五嶽好漢人數之多,分子之雜看來,這些年來,三大天魔并沒有閑着,他們在暗中活動的成就比他們公開的橫行更為可怕。
他們已經把綠林道與一群武林敗類組織了起來,形成一個龐大的整體,一個不可輕視的整體。
這個組織的實力如此雄厚,可見非一日之功,而江湖上卻毫無所聞,不能不佩服他們組織的嚴密,而一旦這個組織準備公開問世之後,足可震驚天下的武林。
古秋萍為他們如何進身至葉府,也作了一個最好的安排,他暗中利用地方官人的協助,策動葉府附近一些真正的居民,他們也是受過葉大善人診療之惠的,共同集資,送了一台蘇錫文戲與兩個彈詞的男女檔。
然後他又打通了戲班子的班主關節,把他們這一夥兒都包容在内,正月十四,靠着崔氏母女精湛的易容術,替陶芙改了樣子,他自己則扮成一個彈三弦的老漢模樣,一起到了木椟,旅館早已住滿了,他們跟戲班子一起住在船上,倒是十分隐密,沒什麼人發覺。
十五那一天,又是元宵燈節,本來就夠熱鬧的,現在又添上了葉大善人的耳順大壽,将木椟鎮更點綴得熱鬧非凡,葉府在空園子裡搭了蘆棚,作為宴客之所,而且開的是流水席,照規矩是客至人席,席散客辭。
可是由于慶壽的節目非常精彩,戲台上從各地來的戲班雜耍小技等都是頂尖好角,一出出好戲連場,客人來了就舍不得走,葉府也真有那麼大的魄力,來者不拒,有人就招待,因此不僅吸引了鎮上的居民如潮,連那些獻技已畢的戲班藝人,也都留下不離開了。
蘆棚中的酒席越擺越多,到了下午,競足足有兩百桌上下,男男女女,食客不下二千人,将一所大花園擠得滿滿的,面對看戲台就是壽堂,燃着一對粗逾人臂的大紅燭與一幅猩紅呢氈為底,懸上一個純金葉子打成的丈大壽字,桌上除了壽桃壽糕之外,更有着一對高達半丈的琥珀精雕的壽星,别的不說,光是這對壽星就價值連城。
葉大善人一身華服,坐在壽堂前的桌子上,同席隻有兩個人,一個是李光祖,另一個則是身穿錦繡的光頭者,古秋萍知道那必是曾經剃發的大力神魔馬光前,此刻又還俗了,三大天魔整個湊齊了。
這場壽宴很奇怪,葉府在大門口就用張大紅紙條寫得很清楚,免了一切俗套禮節,賀客登門即入席,賀拜懇辭,三大天魔的附近,坐滿了三山五嶽好漢,也不讓人接近,所以化身為葉大善人的火眼神魔劉光遠,穩坐席上,避免了一切應酬,與同座的兩人頻頻舉杯談笑,狀至愉快,而古秋萍等人被隔得遠遠的,隻得耐心等着機會。
一直到酒席上坐定,古秋萍才把三大天魔的真正身份一一點明給幾個女的知道,陶芙立刻緊張起來了,雖然還能控制聲音,卻掩不住她臉上的肌肉顫動,以責怪的語氣問道:“你怎麼不早告訴我呢?” 古秋萍輕歎一聲道:“小姐,早告訴你有什麼用,今天根本不是劉光遠的生日,他隻是借這個名目,把他們的人手集中起來,進行着一項企圖,前幾天他們的行蹤極為隐密,今天才公開現身,根本沒有接近的機會。
” 陶芙緊張地問道:“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隻好等待,等一個适當的時機再猝然動手,如果現在發作,我們連三魔的身邊都到不了的。
” 崔妙妙點點頭道:“陶小姐,這是對的,我看了一下,這兒前前後後,都是江湖上的成名人物,不下百餘人之多,想不到這三個家夥的實力會有如此雄厚!” 古秋萍道:“正因為如此,我才不告訴你們,怕你們一個沉不住氣,闖了來白送掉性命!” 正說着,他們搭班的戲班主人悄悄過來了道:“古大爺! 剛才已經來催場了,還有兩出之後,就是我們的戲碼了,您各位串演的八仙慶壽,到底是上不上?” 陶芙道:“當然上,我們馬上就來。
” 古秋萍卻搖頭道:“不上了,你還是找你們的人吧!” 班主雖然受了古秋萍重金的打點,捏着一把汗答應他們跟班,闖江湖的人的眼光何等敏利的,也看出情形有點不對,惟恐亂子惹到自己頭上,因此聽古秋萍說不串了,立刻歡天喜地,回頭就走,三個女的都怔住了。
崔可清道:“怎麼不串了呢,隻有戲台子距他們較為近一點,在台上由陶姑娘施展無影飛針,成功希望較大。
” 古秋萍道:“我曉得,可是現在行不通了,你沒看見嗎? 這三個老家夥也怕台上獻技者暗算,時時刻刻都十分注意,下手的機會不多,尤其是小姐的琵琶,沒有别的掩飾辦法,八仙中又沒有拿這玩意兒的,一上台就被注意了。
” 崔妙妙道:“原來的計劃不是叫小姐扮何仙姑嗎,在琵琶外面,套上一朵特制的蓮花,我們都準備好了。
” 古秋萍道:“那朵蓮花太大了,不倫不類,反而容易惹人起疑,你們放心好了,我有更好的計劃。
” “什麼計劃呢?” “我們不串八仙,卻不是不登台,我打算混在文武場的樂班子裡登台,這樣小姐的琵琶不需要僞裝了。
” 崔妙妙道:“這個辦法倒是不借,但是戲班子是京班,不是南管,文武場裡根本用不到琵琶。
” 古秋萍笑笑道:“我也想到了,但是小姐可以先不亮出琵琶,用布套蓋住,跟胡琴的樣子差不了多少,等坐定之後,找準方位,一出手就發針,叫他們防不勝防。
” 崔妙妙道:“我們既然上場,卻不亮樂器,豈不是反而會讓人起疑,何況琵琶究竟比胡琴大,即使用布套蓋住,外表上看去也容易分辨。
” 古秋萍道:“三大天魔不一定樣樣在行,何況我還有别的方法吸引他們的注意,我打算叫戲班子裡演那個何仙姑的,仍然捧着那朵特制的荷花上場,這樣一來,他們的注意力一定全在那朵荷花上,不會想到文武場上去了。
” 崔妙妙沉思片刻才道:“這樣比原來的計劃好,也隻有一試了,大俠有沒有跟班子裡說好呢。
” “不必!事先告訴他,他心裡緊張,眼睛一直盯着我們,反而會誤事,到臨時再上去,根本不去理他。
” “話既如此,我們也該準備一下了。
” “沒什麼好準備的,我已經看過了,這家班子文場操琴的都是女人,而且都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你們上台也不必再化裝了,一開始,你們都别出手,完全寄望在小姐的無影飛針上,除非飛針失效,我們才打算放手一搏。
” 三個女的都很興奮,這時台上又在換戲了,下面登場的是一個唱道情的少年人,穿着道裝手執道闆,長相非常清秀,立刻引起台下一片竊竊私議。
崔妙妙道:“今大倒是真熱鬧,諸戲雜陳,什麼玩意兒都有,這個小夥子年紀輕輕,長相也不錯,怎麼幹上這一行呢? 做道士已經夠沒出息了,何況是唱道情。
” 古秋萍卻笑了一下道:“前輩也是少見多怪了,幾曾有真正道士沿街唱道情的呢,多半是落拓的讀書人,披上一襲道施,編幾句道情,半發牢騷,半為警世而已。
” 崔妙妙道:“我曉得,但這個小夥子不像是潦倒的樣子呀,你看他唇紅齒白,俊得像個大姑娘似的。
” 古秋萍微笑道:“今天來的人裡面藏龍卧虎,沒幾個真正幹這行業的,隻是不知道他們真正的身份而已。
” 那小道士上台之後,樣子端得十足,先端把椅子當中坐下,喝了一口茶,才擡起簡闆,叮叮當當地敲了幾下,已令人心頭激震,因為從聲音中聽出,他的簡闆是純鋼的。
這一對簡闆長約尺半,寬
這意味着一件事,三大天魔準備東山再起,王大光的死訊對他們來說,是一個解脫的喜訊。
不過令古秋萍心涼的是三大天魔的背後勢力之大,由這些前來慶壽的三山五嶽好漢人數之多,分子之雜看來,這些年來,三大天魔并沒有閑着,他們在暗中活動的成就比他們公開的橫行更為可怕。
他們已經把綠林道與一群武林敗類組織了起來,形成一個龐大的整體,一個不可輕視的整體。
這個組織的實力如此雄厚,可見非一日之功,而江湖上卻毫無所聞,不能不佩服他們組織的嚴密,而一旦這個組織準備公開問世之後,足可震驚天下的武林。
古秋萍為他們如何進身至葉府,也作了一個最好的安排,他暗中利用地方官人的協助,策動葉府附近一些真正的居民,他們也是受過葉大善人診療之惠的,共同集資,送了一台蘇錫文戲與兩個彈詞的男女檔。
然後他又打通了戲班子的班主關節,把他們這一夥兒都包容在内,正月十四,靠着崔氏母女精湛的易容術,替陶芙改了樣子,他自己則扮成一個彈三弦的老漢模樣,一起到了木椟,旅館早已住滿了,他們跟戲班子一起住在船上,倒是十分隐密,沒什麼人發覺。
十五那一天,又是元宵燈節,本來就夠熱鬧的,現在又添上了葉大善人的耳順大壽,将木椟鎮更點綴得熱鬧非凡,葉府在空園子裡搭了蘆棚,作為宴客之所,而且開的是流水席,照規矩是客至人席,席散客辭。
可是由于慶壽的節目非常精彩,戲台上從各地來的戲班雜耍小技等都是頂尖好角,一出出好戲連場,客人來了就舍不得走,葉府也真有那麼大的魄力,來者不拒,有人就招待,因此不僅吸引了鎮上的居民如潮,連那些獻技已畢的戲班藝人,也都留下不離開了。
蘆棚中的酒席越擺越多,到了下午,競足足有兩百桌上下,男男女女,食客不下二千人,将一所大花園擠得滿滿的,面對看戲台就是壽堂,燃着一對粗逾人臂的大紅燭與一幅猩紅呢氈為底,懸上一個純金葉子打成的丈大壽字,桌上除了壽桃壽糕之外,更有着一對高達半丈的琥珀精雕的壽星,别的不說,光是這對壽星就價值連城。
葉大善人一身華服,坐在壽堂前的桌子上,同席隻有兩個人,一個是李光祖,另一個則是身穿錦繡的光頭者,古秋萍知道那必是曾經剃發的大力神魔馬光前,此刻又還俗了,三大天魔整個湊齊了。
這場壽宴很奇怪,葉府在大門口就用張大紅紙條寫得很清楚,免了一切俗套禮節,賀客登門即入席,賀拜懇辭,三大天魔的附近,坐滿了三山五嶽好漢,也不讓人接近,所以化身為葉大善人的火眼神魔劉光遠,穩坐席上,避免了一切應酬,與同座的兩人頻頻舉杯談笑,狀至愉快,而古秋萍等人被隔得遠遠的,隻得耐心等着機會。
一直到酒席上坐定,古秋萍才把三大天魔的真正身份一一點明給幾個女的知道,陶芙立刻緊張起來了,雖然還能控制聲音,卻掩不住她臉上的肌肉顫動,以責怪的語氣問道:“你怎麼不早告訴我呢?” 古秋萍輕歎一聲道:“小姐,早告訴你有什麼用,今天根本不是劉光遠的生日,他隻是借這個名目,把他們的人手集中起來,進行着一項企圖,前幾天他們的行蹤極為隐密,今天才公開現身,根本沒有接近的機會。
” 陶芙緊張地問道:“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隻好等待,等一個适當的時機再猝然動手,如果現在發作,我們連三魔的身邊都到不了的。
” 崔妙妙點點頭道:“陶小姐,這是對的,我看了一下,這兒前前後後,都是江湖上的成名人物,不下百餘人之多,想不到這三個家夥的實力會有如此雄厚!” 古秋萍道:“正因為如此,我才不告訴你們,怕你們一個沉不住氣,闖了來白送掉性命!” 正說着,他們搭班的戲班主人悄悄過來了道:“古大爺! 剛才已經來催場了,還有兩出之後,就是我們的戲碼了,您各位串演的八仙慶壽,到底是上不上?” 陶芙道:“當然上,我們馬上就來。
” 古秋萍卻搖頭道:“不上了,你還是找你們的人吧!” 班主雖然受了古秋萍重金的打點,捏着一把汗答應他們跟班,闖江湖的人的眼光何等敏利的,也看出情形有點不對,惟恐亂子惹到自己頭上,因此聽古秋萍說不串了,立刻歡天喜地,回頭就走,三個女的都怔住了。
崔可清道:“怎麼不串了呢,隻有戲台子距他們較為近一點,在台上由陶姑娘施展無影飛針,成功希望較大。
” 古秋萍道:“我曉得,可是現在行不通了,你沒看見嗎? 這三個老家夥也怕台上獻技者暗算,時時刻刻都十分注意,下手的機會不多,尤其是小姐的琵琶,沒有别的掩飾辦法,八仙中又沒有拿這玩意兒的,一上台就被注意了。
” 崔妙妙道:“原來的計劃不是叫小姐扮何仙姑嗎,在琵琶外面,套上一朵特制的蓮花,我們都準備好了。
” 古秋萍道:“那朵蓮花太大了,不倫不類,反而容易惹人起疑,你們放心好了,我有更好的計劃。
” “什麼計劃呢?” “我們不串八仙,卻不是不登台,我打算混在文武場的樂班子裡登台,這樣小姐的琵琶不需要僞裝了。
” 崔妙妙道:“這個辦法倒是不借,但是戲班子是京班,不是南管,文武場裡根本用不到琵琶。
” 古秋萍笑笑道:“我也想到了,但是小姐可以先不亮出琵琶,用布套蓋住,跟胡琴的樣子差不了多少,等坐定之後,找準方位,一出手就發針,叫他們防不勝防。
” 崔妙妙道:“我們既然上場,卻不亮樂器,豈不是反而會讓人起疑,何況琵琶究竟比胡琴大,即使用布套蓋住,外表上看去也容易分辨。
” 古秋萍道:“三大天魔不一定樣樣在行,何況我還有别的方法吸引他們的注意,我打算叫戲班子裡演那個何仙姑的,仍然捧着那朵特制的荷花上場,這樣一來,他們的注意力一定全在那朵荷花上,不會想到文武場上去了。
” 崔妙妙沉思片刻才道:“這樣比原來的計劃好,也隻有一試了,大俠有沒有跟班子裡說好呢。
” “不必!事先告訴他,他心裡緊張,眼睛一直盯着我們,反而會誤事,到臨時再上去,根本不去理他。
” “話既如此,我們也該準備一下了。
” “沒什麼好準備的,我已經看過了,這家班子文場操琴的都是女人,而且都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你們上台也不必再化裝了,一開始,你們都别出手,完全寄望在小姐的無影飛針上,除非飛針失效,我們才打算放手一搏。
” 三個女的都很興奮,這時台上又在換戲了,下面登場的是一個唱道情的少年人,穿着道裝手執道闆,長相非常清秀,立刻引起台下一片竊竊私議。
崔妙妙道:“今大倒是真熱鬧,諸戲雜陳,什麼玩意兒都有,這個小夥子年紀輕輕,長相也不錯,怎麼幹上這一行呢? 做道士已經夠沒出息了,何況是唱道情。
” 古秋萍卻笑了一下道:“前輩也是少見多怪了,幾曾有真正道士沿街唱道情的呢,多半是落拓的讀書人,披上一襲道施,編幾句道情,半發牢騷,半為警世而已。
” 崔妙妙道:“我曉得,但這個小夥子不像是潦倒的樣子呀,你看他唇紅齒白,俊得像個大姑娘似的。
” 古秋萍微笑道:“今天來的人裡面藏龍卧虎,沒幾個真正幹這行業的,隻是不知道他們真正的身份而已。
” 那小道士上台之後,樣子端得十足,先端把椅子當中坐下,喝了一口茶,才擡起簡闆,叮叮當當地敲了幾下,已令人心頭激震,因為從聲音中聽出,他的簡闆是純鋼的。
這一對簡闆長約尺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