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三才奇陣

關燈
孫子顔空自恨得咬牙切齒,卻是無奈她何,雖然有許多殺手,反倒被她牽制的無法施出。

     戰況越來越激烈。

     公孫子顔固是存了緻二人于死地之心,聶氏兄妹更是心痛父母血仇,竟有與敵偕亡之意,出招之間,奮不顧身。

     俗語說得好,一夫拼命,萬衆難當,何況聶氏兄妹二人武功高強,同仇敵忾,其勢更加難當。

     公孫子顔武功雖高,卻是惜命顧身,碰到聶氏兄妹此等不要命的打法,出招全超出常理之外,不禁手足無措,漸落下風。

     數百招過後,公孫子顔越打越寒,知再戰下去,也難收功,遂起了全身而退,另作良圖的打算。

     公孫子顔究是臨陣經驗豐富之輩,見狀知道不可戀戰,随陡地大喝一聲,将全身功力貫注劍身,刷刷刷,接連劈出三劍。

     聶燕荪吃他一陣急攻,直被逼得連連後退。

     聶燕玲見狀大驚,正欲出招牽制,卻見公孫子顔不進反退,倏地淩空拔起向峰下落去。

     聶氏兄妹見他遁走,不但不急,反而笑哈哈地靜立原地,似是胸有成竹,知他絕難逃下峰頂一般。

     果然公孫子顔身形方接近峰頂的邊緣,暗影中突有人冷冷地叱道:“回去!” 一股奇勁的掌風随聲劈出。

     公孫子顔能在武林中成為一流人物,聲名得來,也非虛緻,這突如其來的一擊,雖是出乎他意料之外,他也能臨危不亂,閃身躲過。

    公孫子顔落地後,回身一見對方并未追來,以為已然脫險,不由長籲一口氣,把心中的大石放下。

     正欲轉身下峰,倏覺身後微風飒飒。

     知又有人出現,急錯步回身,隻見一個皓首童顔,面帶寒霜的老者,冷冷地立在他的身前。

     他不識得琵琶老人,急切之中,怒叱一聲:“擋我者死!” 劍化落英缤紛,舞起千重瑞雪,直向琵琶老人襲去。

     琵琶老人武學何等精深,雖是赤手空拳,仍是夷然不懼,不屑地道:“我倒要看是誰生誰死!” 竟冒着奇險,自劍影中欺身直進,展開空手入白刃功夫,右手五指如鈎,疾抓公孫子顔右手脈門。

     “落英缤紛”乃是落英三十六式最精妙的一招,隻要施展出來,向來是無堅不摧,内中變化極多。

     豈會容琵琶老人就此輕易破掉。

     話雖如此,公孫子顔見琵琶老人竟能從劍影中欺身直人,不禁驚愕地噫了一聲,收臂縮腕,暗運内力一震,劍尖上立抖起朵朵劍花。

     因公孫子顔陡然縮腕,琵琶老人本抓向他脈門的右手,此時變得向劍身上抓去,如不縮手,血肉之軀焉是百練精鋼之匹,勢必要遭斷指之厄。

     琵琶老人昔年曾睥睨武林,武功之高,實屬難測。

     雖在如此險惡的形勢之下,仍是不肯後退,隻是略一縮腕,将全身勁力貫注食中二指之上,迎着劍尖彈出。

     這一彈之力,何止千鈞,公孫子顔突覺劍尖上倏受到無比的重壓,劍身拌動不已,虎口一陣發痛,長劍幾乎脫手飛出。

     他驚懼地向後疾閃,駭異地問道:“你是誰?” 琵琶老人冷傲地道:“你可聽說過琵琶老人之名嗎!” 公孫子顔聞聲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暗道:“原來聶燕荪對我說的竟是一片謊言,琵琶老人何曾與青衣醫隐同往枯木教管涔總壇,卻被他邀來對付我。

    如此看來,青衣醫隐也必未曾他去,想即是适才暗中發現之人,有這兩個絕世高手在場,我今晚脫身恐是不太容易了。

    ” 公孫子顔急道: “前輩勿信聶燕荪之言,這小畜牲不知從何處聽來讒言,竟謂我暗害他父母,我與他父母情如兄弟姊妹,焉會下此毒手?……” 琵琶老人不容他把話說完,叱道: “任你舌綻蓮花,我也是不信,廢話少說,快乖乖地随我去,聽受處置,否則老夫就要不客氣了。

    ” 公孫子顔雖然不願,但他自問絕非琵琶老人對手,不可能從他手下逃出去,盤算了一下之後,胸中又生狡計。

     表面上故作無辜之态,慨然道:“前輩既然見疑,我說不得也隻好随前輩上去,和他二人對質一下了。

    ” 轉身徑向峰頂行去。

     琵琶老人見狀,心中不禁暗生疑惑道:“看他這個樣,莫非傳言不确,聶氏兄妹果是冤枉了他不成?” 心雖如此想,仍怕公孫子顔伺機逃走,一步一趨地跟了上去。

     将近峰頂,公孫子顔突地跌倒。

     琵琶老人不知有詐,正欲上前扶起,公孫子顔倏然滾身,一蓬銀色光雨急遽射出,将琵琶老人整個身形置住。

     距離過近,琵琶老人又是毫無準備,那暗器全是細如牛毛的淬煉毒針,為數極多,非内家掌力所能掃數擊落,眼看琵琶老人已是難逃毒手。

     青衣醫隐倏自峰頂急趨而下,寬大的袍袖揮處,卷起一股罡風,将暗器擊落大半,餘下的也被琵琶老人自行劈落。

     此時公孫子顔已翻身躍起,疾速地向峰下遁去。

     琵琶老人險為他毒計所中,心中憤怒已極,焉肯容他輕易逃出手去,怒叱一聲,雙肩一幌,身形如行雲流水一般,飛也似地撲下。

     公孫子顔身法雖然快,較諸琵琶老人則仍要稍遜一籌,轉瞬之間,就已被追了個首尾相連。

     琵琶老人道:“哪裡走!” “斷雲出岫”,右掌疾出,猛叩公孫子顔腦後。

     公孫子顔聽風辨位,知琵琶老人已然追近,遁走無望,頓生求生之念,拼出一死,暗存兩敗俱傷之心。

     上身倏向左傾,腰上一使勁,身子斜着向後翻出,“卧看巧雲”,雙掌連揮,直搗琵琶老人左肋。

     琵琶老人不閃不避,猛一吸氣,胸腹突向後縮,公孫子顔的掌風,立即走空。

     琵琶老人哈哈一笑,道:“公孫子顔,你認命吧!” “縛蛟擒龍”,十指如鈎,競将公孫子顔雙腕脈門叩住。

     琵琶老人指力何等厲害,方一沾及公孫子顔的肌膚,他立覺渾身真氣窒礙難通,四肢無力,動彈不得。

     時聶氏兄妹已趕至,見琵琶老人擒住公孫子顔,急稱謝道:“有勞前輩了。

    ” 琵琶老人制住公孫子顔穴道,随手擲在地下,道: “這厮着實狡滑,老夫一時失慎,如非于兄相助,幾中了他的狡計,你們應謝謝于老前輩才是。

    ” 聶氏兄妹又忙向青衣醫隐施禮稱謝。

     青衣醫隐笑道:“你等無須如此多禮,且先把他處置了再說。

    ” 琵琶老人将公孫子顔挾起到了峰頂,将他擲在靈位之前,道:“你兄妹就在此地下手吧。

    ” 此時公孫子顔已如鬥敗公雞,銳氣全無,滿面乞憐之色,看着聶氏兄妹,似有話要說,卻苦于穴道被制,不能出聲。

     聶燕玲究是女兒家,心腸軟弱,見狀想起十年來授藝之情,心中甚是不忍,道:“秦老前輩,他好像是有什麼話要說,請您把他穴道解開,讓他說出來好嗎?” 琵琶老人道:“你不怕他解穴道後,趁機逃走?” 聶燕玲道:“有二位老前輩在場,他還能跑到哪裡去?” 琵琶老人一想也是,遂伸手把穴道解開,但解穴時用了一點手法,使他真氣一時不能運行全身,以免生變。

     公孫子顔道:“昔年我雖下手暗害了你們父母,但也是被迫如此,情出無奈,不然的話,我焉會讓你二人活到今日。

    現在,你們……難道就一點不念師徒之情嗎?” 聶燕玲默默無言。

     聶燕荪卻叱道:“你當日害我父母,又何嘗念過什麼情分來?” 公孫子顔尚要狡辯,琵琶老人不耐地道:“少廢話,你們還不快點動手。

    ” 說着,伸手又點了公孫子顔的穴道。

     聶氏兄妹被公孫子顔之言觸起授藝之情,卻是遲遲難以下手。

     沉默半晌,聶燕荪突上前為公孫子顔解開穴道,毅然說:“公孫子顔,今日且饒你一遭,不過師徒之情卻是從此斷絕,他日相見,絕不留情。

    ” 公孫子顔緩緩地站起身來,一言不發,向峰下行去。

     聶燕荪又對琵琶老人躬身行禮道:“請前輩恕我專妄之行。

    ” 琵琶老人笑道: “他與你雖有不共戴天之仇,但也有十年傳藝之恩,恩仇之間,實難兩全,如此處置,深合我意,有何專妄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