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曹洞上人
關燈
小
中
大
次浮海來至中原,原受無名大師之托。
這一來,卻令他難以定奪,緩緩宣了聲佛号,一時沉吟不語。
這時,卻聽一股嘯聲,自遠而近。
那嘯聲清亮激越,古沛心裡正奇怪,這附近居然有功力如此深絕之人,莽頭陀卻悚然一驚,埋首不語,似在思索什麼! 天目樵子陡地一陣大笑,拍手喜道: “他老人家來了——哈哈,小夥子、頭陀,你們且莫得意,等他一到,你們就有得受的了!” 哪知他話還未曾說完,忽然又有一段朗朗嘯聲,透空而起,霎眼間與那先前嘯聲互相糾纏。
但聞兩股嘯聲,此起彼落,如同兩條盤空矯龍,、鬥得難分難解! 天目樵子聽了半晌,失聲驚道: “這人是誰!這人是誰?……” 莽頭陀忽地一聲大叫,道: “‘曹洞上人’原來是他?果然是他!” 這間隙,那兩股嘯聲已然分出上下,曹洞上人的所發之聲,顯然已經占盡了上風,另一股嘯聲,卻漸漸趨向低疲,黯淡。
蓦然——如同長星曳空般,消匿于夜空中。
天目樵子一聲狂笑,得意地道: “嘿嘿……這人竟敢向我那主人家挑戰……” 莽頭陀倏地一振月牙方便鏟,沉然向古沛道: “沛兒,人各有志,莽頭陀不能相強,但我受掌門大師之托,定必全力将你追回普陀,今夜另有一事,你不能在場。
我且放你離去,須知頭陀今後必定蹑蹤在你身旁,下次見你,卻不放你過去了——去吧!” 古沛年輕好勝,适才聽得這兩股嘯聲來得特兀,若依素來之性,他定要見識見識這位“曹洞上人”。
無如他這時急于脫身,聽了此言,心下大喜,暗道: “我今日一去,正是如魚脫網,如虎歸山,莽頭陀,你要見我,隻怕萬難——” 他竟忘了去替藍惜茹解開被制穴道,不屑地瞥了天目樵子一眼,轉身朝莽頭陀躬身一禮,便自展開禅宗絕頂輕功身法,縱躍而去。
莽頭陀望着古沛遠去,這個他自小呵護長大的孩子。
這個一向對他唯命是聽的孩子,如今長大了,如今他一涉世途,不再是先前在普陀山的“沛兒”—— 他喃喃念佛,深深歎息。
但是他知道,他對這孩子今後的一切,是無能為力的,正如同十七年前,他奉命在普陀山下護法,終于擋不住無名大師一樣無能為力—— 那曹洞上人所發的怪嘯之聲,越來越近。
而且在激越的嘯聲之中,蘊含着難以宣洩的怒火,雖然相距數裡之遙,卻仍令人聽來心悸。
莽頭陀深思之中,扶了扶他那長有八尺的月牙方便鏟,暗道: “這位怪老人,經過十七年漫長的歲月,癖性竟仍然是這等急躁,而且——功力也比當年更深了—— 不知道他對禅宗門下之人,是否還存着深重的怨恨?尤其是無住大師一脈相傳的禅宗子弟?——” 沉忖半晌,他猛可想起那位被古沛點了穴的姑娘,這時仍躺在地上,不由心頭一震,暗暗驚道: “這位姑娘,既然是那位怪老人的弟子,豈肯讓她吃虧?少時,恐怕又免不了一番唇舌——” 動念至此,又是一聲歎息,暗道: “唉——沛兒這孩子,仍是那麼粗心大意……他仍然是個孩子呢!……然而,然而他那件未了事,究竟又是什麼呢?……他……他難道一下山,在短短數日之内……就發現了他那至慘的身世了嗎?……” 其實,莽頭陀何曾料到,古沛下山未及一月,不唯發現了他那至慘的身世,抑且機緣湊巧地,竟也得到了武林中人人欲得而甘的“群魔秘錄”哩! 這間隙,曹洞上人的嘯聲,不知在什麼時候已經消斂,他緩緩的移步,走至藍惜茹身前,彎下身子,打算去替藍惜茹解開被制的穴道。
蓦然間,一陣耀眼的金光,倏然而至,莽頭陀何等人物,心才一動,就聽一聲入耳心驚的疾叱:“住手!” 莽頭陀倏地收回已經伸出的右掌,擡眼望處,隻見三丈開外,站着一個白發披肩長須拂胸,儀貌神态閑逸的古稀老者。
那老人穿着一身非僧非俗,金黃色齊膝的短衣,下面是紮腳葛布長褲,足蹬僧鞋。
那短衣之上,不知塗了何物。
在黑夜之_中,發出閃閃耀眼的金光,令人難以逼視。
莽頭陀打量間,不由低宣佛号,心道: “果然是他——原來他雖被逐出禅宗山門已近一甲子,對師門依然這般棧戀,才起了這個‘曹洞上人’的稱号……” 曹洞上人依然站在三丈開外,一雙如炬的精芒的眸子,閃電般在地上的藍惜茹,跟莽頭陀身上來回打量。
随後,他一瞥天目樵子,聲如洪鐘地問道: “茹兒可是傷在這頭陀的手中?” 天目樵子原是南七省綠林魁首,算得是江湖中提得起的響當當的人物,他一瞥莽頭陀,神色恭謹地說道: “茹姑娘是被另一個少年所傷……” 曹洞上人“唔”了一聲,又自問道: “什麼?她……她竟會傷在一個少年的手裡?……” 隻聽他怒嘯一聲,目瞥莽頭陀,接着問道: “那少年人現在何處?……這頭陀,他既未傷人,恁地卻在此?” 天目樵子愣了一愣,不曾開
這一來,卻令他難以定奪,緩緩宣了聲佛号,一時沉吟不語。
這時,卻聽一股嘯聲,自遠而近。
那嘯聲清亮激越,古沛心裡正奇怪,這附近居然有功力如此深絕之人,莽頭陀卻悚然一驚,埋首不語,似在思索什麼! 天目樵子陡地一陣大笑,拍手喜道: “他老人家來了——哈哈,小夥子、頭陀,你們且莫得意,等他一到,你們就有得受的了!” 哪知他話還未曾說完,忽然又有一段朗朗嘯聲,透空而起,霎眼間與那先前嘯聲互相糾纏。
但聞兩股嘯聲,此起彼落,如同兩條盤空矯龍,、鬥得難分難解! 天目樵子聽了半晌,失聲驚道: “這人是誰!這人是誰?……” 莽頭陀忽地一聲大叫,道: “‘曹洞上人’原來是他?果然是他!” 這間隙,那兩股嘯聲已然分出上下,曹洞上人的所發之聲,顯然已經占盡了上風,另一股嘯聲,卻漸漸趨向低疲,黯淡。
蓦然——如同長星曳空般,消匿于夜空中。
天目樵子一聲狂笑,得意地道: “嘿嘿……這人竟敢向我那主人家挑戰……” 莽頭陀倏地一振月牙方便鏟,沉然向古沛道: “沛兒,人各有志,莽頭陀不能相強,但我受掌門大師之托,定必全力将你追回普陀,今夜另有一事,你不能在場。
我且放你離去,須知頭陀今後必定蹑蹤在你身旁,下次見你,卻不放你過去了——去吧!” 古沛年輕好勝,适才聽得這兩股嘯聲來得特兀,若依素來之性,他定要見識見識這位“曹洞上人”。
無如他這時急于脫身,聽了此言,心下大喜,暗道: “我今日一去,正是如魚脫網,如虎歸山,莽頭陀,你要見我,隻怕萬難——” 他竟忘了去替藍惜茹解開被制穴道,不屑地瞥了天目樵子一眼,轉身朝莽頭陀躬身一禮,便自展開禅宗絕頂輕功身法,縱躍而去。
莽頭陀望着古沛遠去,這個他自小呵護長大的孩子。
這個一向對他唯命是聽的孩子,如今長大了,如今他一涉世途,不再是先前在普陀山的“沛兒”—— 他喃喃念佛,深深歎息。
但是他知道,他對這孩子今後的一切,是無能為力的,正如同十七年前,他奉命在普陀山下護法,終于擋不住無名大師一樣無能為力—— 那曹洞上人所發的怪嘯之聲,越來越近。
而且在激越的嘯聲之中,蘊含着難以宣洩的怒火,雖然相距數裡之遙,卻仍令人聽來心悸。
莽頭陀深思之中,扶了扶他那長有八尺的月牙方便鏟,暗道: “這位怪老人,經過十七年漫長的歲月,癖性竟仍然是這等急躁,而且——功力也比當年更深了—— 不知道他對禅宗門下之人,是否還存着深重的怨恨?尤其是無住大師一脈相傳的禅宗子弟?——” 沉忖半晌,他猛可想起那位被古沛點了穴的姑娘,這時仍躺在地上,不由心頭一震,暗暗驚道: “這位姑娘,既然是那位怪老人的弟子,豈肯讓她吃虧?少時,恐怕又免不了一番唇舌——” 動念至此,又是一聲歎息,暗道: “唉——沛兒這孩子,仍是那麼粗心大意……他仍然是個孩子呢!……然而,然而他那件未了事,究竟又是什麼呢?……他……他難道一下山,在短短數日之内……就發現了他那至慘的身世了嗎?……” 其實,莽頭陀何曾料到,古沛下山未及一月,不唯發現了他那至慘的身世,抑且機緣湊巧地,竟也得到了武林中人人欲得而甘的“群魔秘錄”哩! 這間隙,曹洞上人的嘯聲,不知在什麼時候已經消斂,他緩緩的移步,走至藍惜茹身前,彎下身子,打算去替藍惜茹解開被制的穴道。
蓦然間,一陣耀眼的金光,倏然而至,莽頭陀何等人物,心才一動,就聽一聲入耳心驚的疾叱:“住手!” 莽頭陀倏地收回已經伸出的右掌,擡眼望處,隻見三丈開外,站着一個白發披肩長須拂胸,儀貌神态閑逸的古稀老者。
那老人穿着一身非僧非俗,金黃色齊膝的短衣,下面是紮腳葛布長褲,足蹬僧鞋。
那短衣之上,不知塗了何物。
在黑夜之_中,發出閃閃耀眼的金光,令人難以逼視。
莽頭陀打量間,不由低宣佛号,心道: “果然是他——原來他雖被逐出禅宗山門已近一甲子,對師門依然這般棧戀,才起了這個‘曹洞上人’的稱号……” 曹洞上人依然站在三丈開外,一雙如炬的精芒的眸子,閃電般在地上的藍惜茹,跟莽頭陀身上來回打量。
随後,他一瞥天目樵子,聲如洪鐘地問道: “茹兒可是傷在這頭陀的手中?” 天目樵子原是南七省綠林魁首,算得是江湖中提得起的響當當的人物,他一瞥莽頭陀,神色恭謹地說道: “茹姑娘是被另一個少年所傷……” 曹洞上人“唔”了一聲,又自問道: “什麼?她……她竟會傷在一個少年的手裡?……” 隻聽他怒嘯一聲,目瞥莽頭陀,接着問道: “那少年人現在何處?……這頭陀,他既未傷人,恁地卻在此?” 天目樵子愣了一愣,不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