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海上之戰
關燈
小
中
大
…”
古沛星目一瞥,隻見他那樓船漸駛漸慢,一條一條人影,自船間被抛落海中,不由忿然,道:
“你們之間的仇恨,與手下人何幹?我真想殺盡你們這一群人間惡魔——”
三獨神君獰笑一聲,道:
“孩子,惡魔要能被你一眼看出,那也就不叫惡魔了——看杖!”
枯竹杖一掄之間,帶起陰風,奔古沛右肩打到。
古沛清叱聲中,身形一斜,沉肩錯肩,右臂一劃,“追雲拿月”的招數,五指齊張,暗含“金剛禅指”之勁,閃電迎将上去。
三獨神君枯竹杖才一遞出,便被對方五指透出之罡氣阻住,招勢一滞之際,古沛天左掌湛湛就将搭住杖梢。
他久經陣戰,自然不肯把自己兵刃,讓對方拿住,當下陰恻恻一聲冷哼,振臂間杖頭一抖,化成一團黃影。
一沉再升之間,竟靈活異常地敲打古沛肘彎。
古沛禅宗佛門武學何等神異,他見對方枯竹杖襲來,不但不躲,反倒左肘倏然一伸,竟将肘骨當作兵刃,迎将上去。
一聲兩人不同的喝聲,同時響起,兩條人影,蓦然分開,原來雙方,這硬紮硬打的一招過後,古沛發現三獨神君這根枯竹杖非比尋常,而三獨神君電發覺古沛肘骨竟堅逾銅鐵,要想傷他,絕非易事。
古沛沉忖有頃,終于問道: “三毒,你的‘枯竹十八式’使完了嗎?” 三獨神君目視遠處,倏然仰天大笑,古沛見他無緣無由地縱聲大笑,真有些不知所為何來? 三獨神君忽地收止大笑,問道: “孩子,我們在這條即将沉沒大海的破船之上,生死相搏,為的什麼?”說着,枯竹杖卷帶勁風,一招“懶龍初醒”,卷帶寒風,奔古沛眉心點去。
古沛心下一動,晃肩錯步,淩身躍上艙頂望着那即将跟船舷相平而漫溢進來的海面,想了半天,竟忘了還擊。
三獨神君又是一陣狂笑,冷冷地說道: “你别想了,我替你說吧——你不是見蒼鷹叟跟老孩子,若論武功,單打獨鬥,決不是我三獨神君的對手,才挺身而出,以一身不知從哪裡學來,不知你是怎麼練成的精深絕學,與我作一場‘海上之戰’嗎?” 他話才說完,就聽“嘩啦啦”一陣大響,船身略略地一陣搖動,那海水如決堤的洪水般,自船舷漫溢而出。
三獨神君“嘿”然一笑,枯竹杖點處,身形早到了艙頂之上,這時,那艙中會浮東西,三三五五的,零亂地自艙中飄出,他指着浮在水面上的一隻琵琶,道: “孩子,這隻琵琶,看來乃是名師精心制作的樂器,不幸它卻隻得斷送在這無邊的大海之中——” 言下之意,也就是說:“你縱有蓋世之功,今日也隻有葬身魚腹了——” 古沛望水沉思,海水上升之勢十分快疾,頃刻之間,已漸漸地漫到艙頂,三獨神君舉目一瞧他那已被蒼鷹叟跟老孩子兩人占領的樓船,又陰然笑道: “孩子,你雖銳身急人之難,可惜人家卻以怨報德,原來他們也巴望你早日離開人世,嘿嘿——” 古沛聞言一懔,放目望去,隻見那樓船風帆高揚,果然正快疾地離此而去,不由心下大怒。
但他天生一副倔強的個性,反将滿臉怒火,發在三獨神君的身上,沉聲叱道: “三毒,他們對我如何,與你無涉,你不是十八式還未使完嗎?上面去——” 說着,但見他一振臂,身子像沖天炮般陡地升起,飄然落在帆篷之上,三獨神君也不答話,枯竹杖一揚,跟蹤而起。
此際,這隻正在沉沒的破船,已經傾斜得十分厲害,三獨神君腳才一沾帆沿,枯竹杖遽然一招“黃龍鬧海”,橫掃而出。
他這一招發得突然,古沛走避不及,枯竹杖未到,已經發覺一陣陰柔的潛勁,刺骨生寒。
在倉促之下,頓時忘了受藝時在佛前所盟誓願,竟将禅功不傳之秘“金佛罡”使将出來! 這“金佛罡”本是禅宗獨門之技,當初無名大師授他此功之前,曾對他再三告誡,并令他在佛前發願。
不到迫不得已之時,萬不可輕易施展,當他一旦用出這宗功夫,便須自承是禅宗子弟,并苦受禅宗戒律的約束。
在這當兒,他無暇思考此舉的利害,終于雙掌一翻,推出了兩股聲如霹靂,隐隐有風雷之聲的奇勁内力。
電光石火之間,隻聽一陣轟然巨響,三獨神君的枯杖,頓時被震飛數丈,一條黃影,疾然落在海面之上。
古沛一掌震飛了三獨神君的枯竹杖,另一掌無比快疾之勢,拍向三獨神君,隻聽三獨神君一聲既驚且恐的悶哼,腳上一亂,踉跄自帆篷倒栽下去。
三獨神君身形落至一半,蓦然伸出獨臂,一拍桅杆,便斜射而出,飄身數丈,奇準地落足在浮于海面的枯竹杖上。
但見他身子晃了幾晃,道: “孩子——原來你竟是禅宗門下的高弟,失敬了!”從他話聲中,已可聽出真氣浮散,分明受了内傷,随後,又聽他冷笑數聲,張口吐出一口黑血,獨臂揮處,足下的枯竹杖,便破浪而去! 三獨神君為人何等險狡,在他失足落下帆篷之際,卻以陰柔掌勁,拍斷了船桅,他一走,那根桅杆也如山崩一般,倒将下來—— 古沛不識水性,但這時整個船身已沉沒海面之下,他單足柱立在折斷的殘桅之上,遊目四顧。
他想找一個可以立足之地,因為,這船冒出海面不足一丈,頃刻之際,也将随着這條破船,同沉海底了。
他雖不信自己真個會葬身在這無邊無際的海裡,但是,他卻有些心慌,他太年輕了,不願就如此地死去——殘桅一截一截地向下沉沒,海水一點一點地向上漫升——他幾乎有些懊悔—— 他甯可留在普陀山上,吃素,念經,與麇鹿同遊,聽僧侶的暮鼓晨鐘—— 他甯可熬忍饑餓之苦,耽在那自普陀航向浙東的船下舵闆之上,不結識老孩子,也不結識蒼鷹叟,更不與三獨神君作這一場勞什子的“海上之戰”—— 世界對他是深具誘惑之力的,人間的一切,對他是新奇的,他太年輕了,人世固不知有他,他自然不知人間是怎樣的? 他要知道的太多了…… 他想知道的太多了—— 太多了太多了—— 但是,這懊喪來得太慢,而許許多多的變故卻來得太快,如今他站在殘桅之上,他已無暇也無心情去設想了—— 蓦然,一塊小小的,海面上的漂浮之物,将他的視線吸住,細看之下,卻是一隻蒼鷹叟手下女樂所用的琵琶,在急漩的海水中回轉,他想起了适才三獨神君所說的話,不由展顔一笑,自語道: “琵琶琵
古沛清叱聲中,身形一斜,沉肩錯肩,右臂一劃,“追雲拿月”的招數,五指齊張,暗含“金剛禅指”之勁,閃電迎将上去。
三獨神君枯竹杖才一遞出,便被對方五指透出之罡氣阻住,招勢一滞之際,古沛天左掌湛湛就将搭住杖梢。
他久經陣戰,自然不肯把自己兵刃,讓對方拿住,當下陰恻恻一聲冷哼,振臂間杖頭一抖,化成一團黃影。
一沉再升之間,竟靈活異常地敲打古沛肘彎。
古沛禅宗佛門武學何等神異,他見對方枯竹杖襲來,不但不躲,反倒左肘倏然一伸,竟将肘骨當作兵刃,迎将上去。
一聲兩人不同的喝聲,同時響起,兩條人影,蓦然分開,原來雙方,這硬紮硬打的一招過後,古沛發現三獨神君這根枯竹杖非比尋常,而三獨神君電發覺古沛肘骨竟堅逾銅鐵,要想傷他,絕非易事。
古沛沉忖有頃,終于問道: “三毒,你的‘枯竹十八式’使完了嗎?” 三獨神君目視遠處,倏然仰天大笑,古沛見他無緣無由地縱聲大笑,真有些不知所為何來? 三獨神君忽地收止大笑,問道: “孩子,我們在這條即将沉沒大海的破船之上,生死相搏,為的什麼?”說着,枯竹杖卷帶勁風,一招“懶龍初醒”,卷帶寒風,奔古沛眉心點去。
古沛心下一動,晃肩錯步,淩身躍上艙頂望着那即将跟船舷相平而漫溢進來的海面,想了半天,竟忘了還擊。
三獨神君又是一陣狂笑,冷冷地說道: “你别想了,我替你說吧——你不是見蒼鷹叟跟老孩子,若論武功,單打獨鬥,決不是我三獨神君的對手,才挺身而出,以一身不知從哪裡學來,不知你是怎麼練成的精深絕學,與我作一場‘海上之戰’嗎?” 他話才說完,就聽“嘩啦啦”一陣大響,船身略略地一陣搖動,那海水如決堤的洪水般,自船舷漫溢而出。
三獨神君“嘿”然一笑,枯竹杖點處,身形早到了艙頂之上,這時,那艙中會浮東西,三三五五的,零亂地自艙中飄出,他指着浮在水面上的一隻琵琶,道: “孩子,這隻琵琶,看來乃是名師精心制作的樂器,不幸它卻隻得斷送在這無邊的大海之中——” 言下之意,也就是說:“你縱有蓋世之功,今日也隻有葬身魚腹了——” 古沛望水沉思,海水上升之勢十分快疾,頃刻之間,已漸漸地漫到艙頂,三獨神君舉目一瞧他那已被蒼鷹叟跟老孩子兩人占領的樓船,又陰然笑道: “孩子,你雖銳身急人之難,可惜人家卻以怨報德,原來他們也巴望你早日離開人世,嘿嘿——” 古沛聞言一懔,放目望去,隻見那樓船風帆高揚,果然正快疾地離此而去,不由心下大怒。
但他天生一副倔強的個性,反将滿臉怒火,發在三獨神君的身上,沉聲叱道: “三毒,他們對我如何,與你無涉,你不是十八式還未使完嗎?上面去——” 說着,但見他一振臂,身子像沖天炮般陡地升起,飄然落在帆篷之上,三獨神君也不答話,枯竹杖一揚,跟蹤而起。
此際,這隻正在沉沒的破船,已經傾斜得十分厲害,三獨神君腳才一沾帆沿,枯竹杖遽然一招“黃龍鬧海”,橫掃而出。
他這一招發得突然,古沛走避不及,枯竹杖未到,已經發覺一陣陰柔的潛勁,刺骨生寒。
在倉促之下,頓時忘了受藝時在佛前所盟誓願,竟将禅功不傳之秘“金佛罡”使将出來! 這“金佛罡”本是禅宗獨門之技,當初無名大師授他此功之前,曾對他再三告誡,并令他在佛前發願。
不到迫不得已之時,萬不可輕易施展,當他一旦用出這宗功夫,便須自承是禅宗子弟,并苦受禅宗戒律的約束。
在這當兒,他無暇思考此舉的利害,終于雙掌一翻,推出了兩股聲如霹靂,隐隐有風雷之聲的奇勁内力。
電光石火之間,隻聽一陣轟然巨響,三獨神君的枯杖,頓時被震飛數丈,一條黃影,疾然落在海面之上。
古沛一掌震飛了三獨神君的枯竹杖,另一掌無比快疾之勢,拍向三獨神君,隻聽三獨神君一聲既驚且恐的悶哼,腳上一亂,踉跄自帆篷倒栽下去。
三獨神君身形落至一半,蓦然伸出獨臂,一拍桅杆,便斜射而出,飄身數丈,奇準地落足在浮于海面的枯竹杖上。
但見他身子晃了幾晃,道: “孩子——原來你竟是禅宗門下的高弟,失敬了!”從他話聲中,已可聽出真氣浮散,分明受了内傷,随後,又聽他冷笑數聲,張口吐出一口黑血,獨臂揮處,足下的枯竹杖,便破浪而去! 三獨神君為人何等險狡,在他失足落下帆篷之際,卻以陰柔掌勁,拍斷了船桅,他一走,那根桅杆也如山崩一般,倒将下來—— 古沛不識水性,但這時整個船身已沉沒海面之下,他單足柱立在折斷的殘桅之上,遊目四顧。
他想找一個可以立足之地,因為,這船冒出海面不足一丈,頃刻之際,也将随着這條破船,同沉海底了。
他雖不信自己真個會葬身在這無邊無際的海裡,但是,他卻有些心慌,他太年輕了,不願就如此地死去——殘桅一截一截地向下沉沒,海水一點一點地向上漫升——他幾乎有些懊悔—— 他甯可留在普陀山上,吃素,念經,與麇鹿同遊,聽僧侶的暮鼓晨鐘—— 他甯可熬忍饑餓之苦,耽在那自普陀航向浙東的船下舵闆之上,不結識老孩子,也不結識蒼鷹叟,更不與三獨神君作這一場勞什子的“海上之戰”—— 世界對他是深具誘惑之力的,人間的一切,對他是新奇的,他太年輕了,人世固不知有他,他自然不知人間是怎樣的? 他要知道的太多了…… 他想知道的太多了—— 太多了太多了—— 但是,這懊喪來得太慢,而許許多多的變故卻來得太快,如今他站在殘桅之上,他已無暇也無心情去設想了—— 蓦然,一塊小小的,海面上的漂浮之物,将他的視線吸住,細看之下,卻是一隻蒼鷹叟手下女樂所用的琵琶,在急漩的海水中回轉,他想起了适才三獨神君所說的話,不由展顔一笑,自語道: “琵琶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