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回 锺太保船到朝天嶺 衆寨主兵屯馬尾江

關燈
開,全都是他君山中各寨的寨主。

    你道這锺雄,因為何故來到此處?皆因蔣爺等由開封府起身之後,有谏議大夫、八位給事中,連銜具奏,是風聞的折本,襄陽王是時在甯夏國作亂,不久殺奔潼關,潼關乃咽喉要路,請旨調撥君山之人防守潼關,以備不測,請旨定奪。

    萬歲準奏,發帑銀二十萬,派鐵嶺衛護衛去宣聖旨,帶領帑銀二十萬,到君山開讀。

    锺雄帶領衆人迎接聖旨,捧旨官開讀已畢。

    擺香案供奉聖旨,收了帑銀。

    捧旨官告辭,送出君山,然後回來,點派水旱喽兵,傳各寨寨主,又叫亞都鬼聞華守山,自己率領神刀手黃壽、花刀楊泰、鐵刀大都護賀昆、雲裡手穆順、八臂勇哪咤王鍄、削刀手毛保、老家人謝寬、金頭蚊謝忠、銀頭蚊謝勇,水底藏身侯建、無鱗鳌蔣雄這些人,教他們各帶衣服器械。

    水寨中,帶領慣習水戰的喽兵四百名,旱寨中帶四百名。

    須備一隻大虎頭舟,二十隻飛虎舟,二十隻麻陽戰船,四十隻兵船,各寨的寨主,各行管轄。

    按五營前後左右中分五哨,五隊按五行旗子,金木水火上。

    東方甲乙木,藍旗;南方丙丁火,紅旗;西方庚辛金,白旗;北方壬癸水,黑旗;中央戊己土,黃旗。

    到了夜間,換了燈籠,也是按方位的顔色,惟獨正北壬癸水可不能使黑燈籠,用白燈籠加黑腰箍兒。

    浩浩蕩蕩,直奔潼關而來。

    到了馬尾江,剛要奔潼關,見有報事的,報将進去,說:“啟禀主帥得知,對面江岸上,有展大人、蔣大人同衆校護衛,連本地三千戶的練長,求見主帥。

    ”锺雄當即傳令,預備巡船。

    說:“請!”。

     一聲令下,靠船三聲炮響,每船上六棒鑼鳴。

    水路行船,行五坐六,茶三飯四。

    船開之時,是五棒鑼,靠船之時是六棒鑼,喝茶是三棒鑼,吃飯是四棒鑼。

    若要齊隊是掌号三遍。

    隊伍不齊,按軍法施行。

    打上仗是擂鼓,撤隊是鳴鑼。

    變化各樣陣勢,全仗着掌号的調隊,也是一字長蛇、二龍歸水、三才、四門、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十門鬥底。

    那君山的兵丁,素常演練的陣式是刀斬斧齊,全都是锺雄親自訓練的,一個個兢兢業業,皆因他法令森嚴,違令者立斬,絕不寬恕。

    其中單有老家人謝寬,訓練的一百人,叫飛腿短刀手,可不會演陣,全是高來高去,一人敵十之勇,如今帶在大虎頭舟上,作為是锺雄的小隊。

    剛一靠船。

    就見巡船把蔣爺衆人先接到大虎頭舟上,衆人上船,南俠、蔣爺、徐慶與锺雄見禮,又與衆寨主行禮,然後同着來的衆人,一一見禮,不必絮煩。

    見禮已畢,大家落座獻茶。

    蔣爺一打聽锺雄的事情,飛叉太保就把奉旨前來潼關防守的話,細說了一遍。

    反問蔣爺因何至此,蔣爺也把他們的來曆細說了一遍。

    又問三千戶的事情,閻正芳也就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

    锺雄說:“徐護衛追下人去,難道就不知去向?”蔣爺說:“不知。

    ” 锺雄又問這山裡頭的地勢。

    蔣爺将怎麼損壞滾龍擋的話說了一回。

    锺雄一聽,山路四十裡,就不好辦理。

    蔣爺又提山中得來的假印等事。

    锺雄說:“四老爺打算如何辦理?”蔣爺說:“今天晚間,我還是要去。

    锺雄說:“既然得了一顆假印,他們必有防範,那顆真印,隻怕難找。

    ”蔣爺說:“無妨。

    ”又把那帶路的人,對着锺雄說了一回,也許是那人已把印得去了。

    锺雄說:“小弟打算明天與他們開兵打一仗,看看事體如何,逢強智取,遇弱活擒,四大人你看如何?”蔣爺道:“倒也很好。

    ”說畢告辭,仍然用小船把他們渡将過去之後,锺雄寫戰書,差派水底藏身侯建,駕着一隻小舟,拿一枝無頭箭,一張弓,直到竹門之下,對準上面喽兵說:“我奉大宋國朝四品客卿招讨先鋒之令,前來下戰書與你們寨主,定下明日正午,兩下開兵打仗,來者君子,不來者小人。

    ”說畢,将箭射将進去,回來繳令。

    明日打仗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