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回 包公開封府内丢相印 徐良五平村外見山王
關燈
小
中
大
杯就哭。
可巧那日出門,遇見他的一個總角之交,是個道家,姓閻叫閻道和,他有個師兄姓呂,如今這呂道爺,在陝西地面置了一座廟,叫上清官。
這閻道爺,見你父親類若瘋颠之狀,苦苦勸解,叫他上陝西去散散心,故此你父親跟着這閻道爺上陝西去了。
”徐良說:“孩兒來得實系不湊巧,如今京都有要緊的事情。
”老太太問:“什麼事情?”徐良就把始末根由的話,對着老太太告訴了一遍。
老太太說:“這可不巧,再者,他又沒準日限回來。
”徐良說:“這上清宮,可不知在什麼地方?”老太太說:“那廟我可知道地方,出潼關到了馬尾江,有座大山,山上有三段梁,由山下往上去,有個青石梁,有個紅石梁,有個白石梁,就到那上清宮了。
”徐良說:“隻可孩兒找他老人家去罷、并且也是陝西地面,我找他老人家,再上潼關找我四叔去。
”老太太又問:“我兒在外邊定下親事了?”徐良說:“你老人家怎麼知道?”老太太說:“前者你父親走後,有一位在遼東作過武職官,如今告老,叫尚均義的,有過書信,說他的女兒,乳名玉蓮,給了你了。
”徐良一聞此言,雙膝跪地,說:“母親恕孩兒不孝之罪,未禀明父母,在外面私自定親。
”老太太說:“此事,我兒辦的甚好。
為娘的也看見過尚家的書信,是你身臨險地,人家救了你的性命,又把姑娘給你,又有石家的媒保,他上輩又是作官,這可稱得起是門當戶對,為娘的十分歡喜。
”徐良磕了三個頭起來,立刻告辭,依着老太太教他住一晚,明天再走。
徐良一定要走,叩别娘親,自己出門,直奔陝西來了。
仍是夜住曉行,到潼關說明來曆,方才出去,投奔馬尾江。
那日過了馬尾江,望見正西一座大山,往西北全是山連山,嶺套嶺,真不知套出有多遠去。
自己也不認得從哪裡走,又怕多趕了路程,也不知準有多遠才到。
可巧遇見一個農夫打聽,人家指告說,由此往西,山下有一段鬧熱街面,過了這條街,就是山口,進山口往上走,有三段大梁,就是上清宮。
那人說:“你順着我手看,論說這裡就看見了。
”徐良順着他手一瞧,果然就看見了,在西南半山腰中,周圍全是松樹,環抱着一個廟宇。
徐良道:“借光。
”自己趕奔正西來了。
雖然說看見可是看見了,要走一時可不能得到,常言說的好,望山跑死馬。
徐良到了鬧熱街面,覺得腹内饑餓,路北有座飯店;找了一個座位坐下,把過賣叫過來,要菜要飯。
過賣說:“客官不喝酒麼?”徐良向例不喝酒,過賣說:“沒從我們這裡走過罷?”徐良說:“我這是頭一次。
”過賣說:“沒從我們這裡走過,那就是了,要從我們這裡走過,不能不喝酒。
”徐良問:“這是什麼緣故?”過賣說:“我們這裡叫五平村,這裡有十八家燒鍋,出一宗酒叫透瓶香。
不敢說天下第一,其味最美,有兩句口号說,‘路過五平村,不飲村中酒,在在陝西走一走。
’你老人家如要不信,我孝敬你一瓶嘗嘗好歹。
”徐良就叫過賣看一瓶來。
過賣的答應下去,把飯菜搬放在桌上,徐良自斟自飲,左一杯,右一盞,越喝越香,吃完一瓶,又要一瓶,不知不覺就喝了三瓶。
複又叫過賣看酒,過賣說:“客官,你素常不十分喜愛喝酒,這三瓶可也就足夠了,這酒的後勁甚大,迎風便醉。
”徐良一定要教他看一瓶來,過賣隻得又與他看了一瓶。
把酒喝完用飯,徐良吃得飽了,見天氣不甚太晚,諒來趕得到上清宮去。
會過飯鈔,徐良出了飯鋪,進了山口,進青石梁,迎面來了一隻老虎。
要問徐良怎樣,且看下回分解。
可巧那日出門,遇見他的一個總角之交,是個道家,姓閻叫閻道和,他有個師兄姓呂,如今這呂道爺,在陝西地面置了一座廟,叫上清官。
這閻道爺,見你父親類若瘋颠之狀,苦苦勸解,叫他上陝西去散散心,故此你父親跟着這閻道爺上陝西去了。
”徐良說:“孩兒來得實系不湊巧,如今京都有要緊的事情。
”老太太問:“什麼事情?”徐良就把始末根由的話,對着老太太告訴了一遍。
老太太說:“這可不巧,再者,他又沒準日限回來。
”徐良說:“這上清宮,可不知在什麼地方?”老太太說:“那廟我可知道地方,出潼關到了馬尾江,有座大山,山上有三段梁,由山下往上去,有個青石梁,有個紅石梁,有個白石梁,就到那上清宮了。
”徐良說:“隻可孩兒找他老人家去罷、并且也是陝西地面,我找他老人家,再上潼關找我四叔去。
”老太太又問:“我兒在外邊定下親事了?”徐良說:“你老人家怎麼知道?”老太太說:“前者你父親走後,有一位在遼東作過武職官,如今告老,叫尚均義的,有過書信,說他的女兒,乳名玉蓮,給了你了。
”徐良一聞此言,雙膝跪地,說:“母親恕孩兒不孝之罪,未禀明父母,在外面私自定親。
”老太太說:“此事,我兒辦的甚好。
為娘的也看見過尚家的書信,是你身臨險地,人家救了你的性命,又把姑娘給你,又有石家的媒保,他上輩又是作官,這可稱得起是門當戶對,為娘的十分歡喜。
”徐良磕了三個頭起來,立刻告辭,依着老太太教他住一晚,明天再走。
徐良一定要走,叩别娘親,自己出門,直奔陝西來了。
仍是夜住曉行,到潼關說明來曆,方才出去,投奔馬尾江。
那日過了馬尾江,望見正西一座大山,往西北全是山連山,嶺套嶺,真不知套出有多遠去。
自己也不認得從哪裡走,又怕多趕了路程,也不知準有多遠才到。
可巧遇見一個農夫打聽,人家指告說,由此往西,山下有一段鬧熱街面,過了這條街,就是山口,進山口往上走,有三段大梁,就是上清宮。
那人說:“你順着我手看,論說這裡就看見了。
”徐良順着他手一瞧,果然就看見了,在西南半山腰中,周圍全是松樹,環抱着一個廟宇。
徐良道:“借光。
”自己趕奔正西來了。
雖然說看見可是看見了,要走一時可不能得到,常言說的好,望山跑死馬。
徐良到了鬧熱街面,覺得腹内饑餓,路北有座飯店;找了一個座位坐下,把過賣叫過來,要菜要飯。
過賣說:“客官不喝酒麼?”徐良向例不喝酒,過賣說:“沒從我們這裡走過罷?”徐良說:“我這是頭一次。
”過賣說:“沒從我們這裡走過,那就是了,要從我們這裡走過,不能不喝酒。
”徐良問:“這是什麼緣故?”過賣說:“我們這裡叫五平村,這裡有十八家燒鍋,出一宗酒叫透瓶香。
不敢說天下第一,其味最美,有兩句口号說,‘路過五平村,不飲村中酒,在在陝西走一走。
’你老人家如要不信,我孝敬你一瓶嘗嘗好歹。
”徐良就叫過賣看一瓶來。
過賣的答應下去,把飯菜搬放在桌上,徐良自斟自飲,左一杯,右一盞,越喝越香,吃完一瓶,又要一瓶,不知不覺就喝了三瓶。
複又叫過賣看酒,過賣說:“客官,你素常不十分喜愛喝酒,這三瓶可也就足夠了,這酒的後勁甚大,迎風便醉。
”徐良一定要教他看一瓶來,過賣隻得又與他看了一瓶。
把酒喝完用飯,徐良吃得飽了,見天氣不甚太晚,諒來趕得到上清宮去。
會過飯鈔,徐良出了飯鋪,進了山口,進青石梁,迎面來了一隻老虎。
要問徐良怎樣,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