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回 于奢得命二次舉鼎 天子一見複又封官

關燈
外面大家道喜。

    天子複又封主簿先生公孫策,加官一級。

    魏昌賞給了一個主簿。

    包公替代謝恩。

    對于智化,天子降旨:着上書房禦書匾額一塊,四個字,是“介休遺風”。

    禦賜俠義金牌一面,另有金銀彩緞。

    智化雖然隐遁着,差官送往黃州府家内,懸挂匾額。

    龍圖閣所封之官,明日不用帶領引見,午門望阙謝恩。

    所有衆人賞兩個月假,回家祭祖、完姻。

    兩月假滿,回都任差。

    襄陽王府外藩留守衙,着總鎮帶襄陽知府金輝,加升一級。

    襄陽王仍然案後訪拿。

    拿獲襄陽王者,賞銀千兩,給一個千戶職分。

    襄陽王手下所有的餘黨,拿獲一人者,賞銀百兩,所有各州城府縣,拿獲襄陽王餘黨,就地正法,不用解京。

    封官已畢,萬歲坐亮轎,回鳳翔宮。

    包公由前面出來,奔朝房坐轎,回開封府。

    所有衆人,俱都離了禦花園門首,出玉右門,走金左門,奔昭德門,到後宰門。

    當差使的與大衆道喜,然後這才回至開封府衙内。

    府内差官連公孫先生與魏昌,俱都出來道喜,一個個至裡面見相爺。

    包公說:“萬歲賞兩個月假,假滿回都任差。

    明日你們大衆也不必面聖謝恩,萬歲有旨,叫你們午門望阙謝恩。

    ”大衆就依了相爺言語。

     次日,包公代遞謝恩的折本,大衆在午門外謝過恩。

    早朝已畢,包公回開封府。

    大衆圍着北俠進來,辭了包公,奔大相國寺削發為僧。

    包公看着北俠,心中發慘,有些不忍叫他去的意思,連萬歲爺都不能攔住,這還算是特旨出家,隻得吩咐一聲:“叫校尉護送歐陽義士至大相國寺去罷。

    ”北俠複又與包公行禮,然後大家衆星捧月相似送北俠至大相國寺。

    方丈早已知曉此事,撞鐘擂鼓,層層正門大開。

    大衆進來,至佛殿參拜神像,嗣後北俠與師父叩頭,大衆與了然長老行劄。

    了然和尚合掌當胸,念聲阿彌陀佛。

    此時了然和尚有百歲光景了。

    和尚說:“徒兒,暫且陪着衆位施主朋友談話去罷。

    ”北俠同着衆人到了客堂,便有小和尚獻出茶來。

    蔣爺說:“咱們由此一别,再要見着歐陽哥哥的時節,可就不是這個體态了。

    從此跳出三教外,不在五行中,修一個萬年不壞的金身。

    ”北俠說:“四弟,你這是何苦!無非我沒有你們那個福分,你們衆位日後蔭子封妻,全部可以掙一個紫袍金帶,我如何比得了你們衆位的造化!”蔣爺說:“兄長,你這一出家緊戒的是殺、盜、淫、妄、酒、貪、嗔、癡、愛,對與不對?”北俠說:“正是。

    ”四爺說:“殺是不宰殺,殺人不殺?”北俠說:“要是殺人,還戒什麼!”蔣爺大笑說:“不殺人,你那刀可就無用。

    先前艾虎打那場官司,幾乎廢命,你的官司赢了。

    後來艾虎認你為義父,你許下他的,日後出家,傳授他你這口利刀。

    如今你就出家了,你這刀算無用之物了,該叫艾虎來授刀了。

    ” 北俠說:“老四,你把一千年的事都記着哪。

    ”蔣爺說:“什麼話呢,許下人,想死人。

    艾虎還不過來與你義父磕頭?”艾虎歡歡喜喜将要過來磕頭,北俠說:“且慢,當着衆位在此,我可不是舍不得将這把刀給艾虎,皆因他的年歲太小,怕錯用此物,倘若錯用,連我都怕有橫禍臨身。

    既是老四這樣說着,我要這刀也是無用。

    ”回頭告訴小和尚,預備香案。

    不多一時,小和尚把香案備齊,旁邊放了一張椅子,将刀供在香案之上,點起蠟燭,北俠把香點着說:“衆位在此稍坐。

    ”衆人答應,在旁看着,這刀是怎樣交法。

    就見北俠将香一舉,插在爐内,雙膝跪倒祝告說:“過往神祇在上,弟子歐陽春得了這口寶刀,殺人無數,總未錯用此物。

    如今交與我義子艾虎,隻看他的造化如何。

    ”說畢叩頭。

    然後叫艾虎過去,大拜二十四拜。

    北俠将刀拿起,在旁邊站立說:“兒呀!今将寶物交付與你,你可曉得此刀的來曆?” 艾虎跪着說:“不知。

    ”北俠說:“此物出在後漢,是魏文帝曹丕所造。

    此刀正名叫‘靈寶’,皆因它紋似靈龜,俗呼叫作七寶刀,能切金斷玉,不論什麼樣的兵器,削上就折。

    可有一件,這寶物是有德者得之,德薄者失之。

    倘若錯用此物,必遭天誅地滅。

    再說你年紀尚輕,初通人道,你可曉得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

    若要犯了這個淫字,連我都有意外飛災。

    所有我囑咐你的言語,必須牢牢謹記,倘有妄殺無辜的時節,你自己起誓。

    ”艾虎說:“我要錯用此物,必遭天譴雷擊。

    ”然後才把這口利刀交與艾虎。

    小爺複又與義父叩頭。

    艾虎得刀,大衆道喜。

    小爺一一叩頭,然後撤去香案,大衆複又落座吃茶。

    艾虎把刀一帶,自覺心滿意足。

    依着北俠,要在廟中侍奉他們的齋飯,大衆再三不肯,複又到後面辭别了老方丈。

    蔣爺等又給托付了托付,然後大家出來。

    北俠送至廟外,灑淚分别。

    這一來不要緊,引出白菊花一段節目,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