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再落敵手

關燈
也不能使你佩服。

    ” 富平侯微微一笑,他已是中年之人,面方口闊,眉濃顴高,瞧起來頗饒男性豪邁之美。

     他道:“不,其實我佩服的人很多,不過都是忠義凜然的人物,像你這種身份,又是個女子之身,本爵萬萬想不到今日會感到佩服。

    ” 他們娓娓談來,倒像是一對老朋友在談心。

     冷于秋道:“那真是不敢當啦!我們現在談正事如何?” 富平侯道:“好呀!你有什麼見教呢?” 冷于秋道:“富平侯,你放着安安穩穩的世襲侯爵不做,卻領導一班膽大妄為之徒與廠、衛為敵,真劃不來。

    ” 富平侯道:“人各有志,咱們無須讨論這等事情。

    ” 冷于秋道:“好吧!但我們認識已有十多年,我記得你一向沉迷聲色犬馬之樂,幾時改變了性情呢?” 富平侯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何況是本爵這等身份。

     你的話聽起來好像是在審問我呢。

    ” 冷于秋淡淡一笑,道:“豈敢!豈敢!” 她的笑容一現即隐,可是富平侯竟然看得呆了,半晌才道:“難得,難得,今日在這個地方,又看見了你的笑容。

    ” 冷于秋皺皺眉頭,眼光中卻沒有不悅之意。

     富平侯精神一振,又道:“冷于秋,你先别得意。

    目下本爵愛你審問,抑或你将受本爵偵訊,尚在未知之數,你信不信?” 無情仙子冷于秋應道:“當然啦!這叫做不到黃河心不死,不過富平侯呀,你既能領導東宮集團,那就不該與凡俗之人一般,非到見了真章才肯甘服。

    ” 富平侯道:“你不必唬我,在附近十裡之内你無援兵,本爵怕你何來?” 冷于秋道:“我一出手就可以制你死命,你縱然有幹軍萬馬保護也來不及。

    ” 她的口氣已變得十分冷酷無情,一聽而知她随時随地都會出手。

     富乎侯笑一笑道:“唉!多煞風景。

    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想,如果有一天咱們把酒言歡,共叙舊情往事,該是何等回腸蕩氣的情景!” 冷于秋道:“舊事不必再提,提也沒用。

    ” 富平侯道:“我知道,隻不過機會難得,所以忍不住說了出來而已。

    ” 他連幹兩杯,又道:“冷于秋,你已經賣身給邪魔,所以今日什麼話都不必說啦!咱們等會就見個真章。

    ” 冷于秋道:“見什麼真章?” 富平侯道:“别瞧不起本爵。

    咱們相對拼鬥一場,如果是本爵敗死,自然無話可說,任憑你處斷就是。

    ” 冷于秋訝道:“噶!你口氣之豪,倒是大出我意料之外,難道你竟能脫胎換骨,煉成了絕世神功?哼哼!我不相信,非見識見識不可!” 她一直在施展一種秘傳功夫,查聽着馬車的動靜,隻要有人登車,她不必轉頭瞧着,也可以得知。

    但直到現在為止仍然無人登車,可見得富平侯并沒有派人試圖救走公孫元波。

     冷于秋的确感到大惑不解,付道:“富乎侯徐安邦十多年前是纨待弟子,難道這十餘年來居然修習得一身絕藝,堪以與我一拼?不對,不對,他一定得靠别人。

    ” 要知武功之道全無僥幸,任何人在二十歲左右之時,如果不能紮好根基的話,以後不論用多大苦功,成就定必有限。

     以冷于秋這等一流高手,天下堪與抗手的,可真數不出幾個人,如何輪得到富平侯徐安邦? 她真想馬上站起身出手一試,可是她素來沉穩冷靜,不肯打無把握之仗,所以她還是忍耐着,設法再查看一下。

     富平侯徐安邦又幹了一杯,才道:“冷于秋,你的酒量到哪兒去了?” 冷于秋已運功查過全身内外脈穴,并無異狀,所以對手中這杯酒并不懷疑,當下一仰而幹,道:“酒量還在,隻不過目前不宜多飲,再說,我老早就沒有這種興趣極!” 富平侯道:“你不用說這種決絕無情的話,本爵還有自知之明,絕不會像昔年那樣對你還存在什麼念頭。

    ”冷于秋道:“這些話你何必多說呢!” 富平侯道:“不,我特地提起,當然有用意的。

    想當年我不自量力,已是有婦的使君,居然還想獲得你後來碰了釘子,才把我整個人都轉變了。

    ” 冷于秋“哦”了一聲,道:“有什麼轉變呢?” 富平侯道:“本來有一段時期卧病不出,其實我是訪求名師去了,人已不在京師。

    ” 冷于秋道:“那麼你一定已練成了舉世無雙的武功絕學啦! 我衷心恭賀你。

    ” 富乎侯濃眉一皺,道:“哪有這麼容易?我找到少林寺方丈大師,苦求之下,才知道自己年歲已過,無法修習上乘武功了。

     雖然如此,我仍不氣餒灰心。

    我不是不信少林寺方大大師的話,而是另有計較門徑。

    ” 冷于秋大感興趣,道:“哦!你另有辦法?這倒是很不容易猜得到的。

    ” 富平侯道:“我本來武功有限,嗜欲又多,是以終究不能成為大器。

    這是十分淺顯的道理,我到嵩山以前,早已考慮到這一點了” 冷于秋道:“那麼你有何補救之法?” 富平侯道:“我自幼熟讀兵書,平時沒有用處,碰到難題,這些學問就有用了。

    《孫子兵法》說過:‘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這一段精辟妙論,使我恍然大悟。

    ” 冷于秋道:“這一段入人皆知,你悟出些什麼道理?” 富平侯道:“我出發之前,一來已預知本身的缺憾,二來縱然能得百戰百勝,也不是善之善者。

    所以我采上兵伐謀之道,決計找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方法。

    ” 冷于秋曬了一聲,諷刺道:“講了半天,原來你是不動手的君子。

    ” 富平侯道:“一個人若不惹事,當然可以不動手。

    但像我這樣,竟然與廠、衛作對,想不動手行麼?” 冷于秋道:“你究竟是動手的人呢,抑是不動手的?” 富平侯道:“當然是不動手的啦!但要做到能不動手,這就不大容易了。

    我向少林方丈苦求,求的就是不動而屈人之兵的方法。

    ” 冷于秋道:“哦!他怎麼說?” 富平侯道:“少林寺的老方丈說,佛家降魔最妙手段,是以卓絕苦行以及大慈大悲之心度化魔頭,這便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不二法門。

    除此之外,隻有退而求其次,不是不動手,而是動手于無形無聲之中,使敵人失去戰鬥之能,則也正似不戰而屈人之兵了。

    最後,他老人家介紹我去見一個人,修習這等無形無聲的神通。

    ” 無情仙子冷于秋聽出一點苗頭,“哼”了一聲,道:“原來如此。

    那麼你現下也可以不戰而使我屈服啦!是也不是?” 富平候徐安邦微笑一下。

    冷于秋忽然發覺這個男人笑得相當潇灑。

     富平侯搖搖頭,道:“也許我辦得到,但我沒有這樣做。

    ” 冷于秋道:“為什麼呢?” 富平侯茫然地道:“我也不知道,晤!恐怕這就是男人愚蠢之處吧!” 冷于秋一怔,半晌沒有說話。

     富平侯徐安邦拈起一個酒杯,在眼前緩緩轉動,面上忽然籠罩着潤然的神色。

     這比于言萬語更能夠震撼心弦。

    冷于秋芳軀微微一震,心潮中忽地起了無數漣浙。

     她别轉面孔,不想讓對方看見她流露出感情的痕迹。

     門外的車塵人影,使她記得自己還是在人世中,可是她的思緒卻仍然飄缈瞟陵,像風中搖曳的柳絲。

     她靜靜地坐了一會,珍惜地回味着這種惆怅的、飄綿的情緒。

     長久以來,她心中波瀾不起,整個人生像是嚴寒中的冰塊一般,喜怒哀樂之情,都已遠離她而去。

     直到現在……冷于秋忽又一震,忖道:“啊呀!不是現在才這樣,一些日子以前,我也曾心情迷亂。

    ”’ 她的目光落在門口的那輛馬車上,腦海中泛起車廂内那個英挺青年的影子。

     “對了,一定是他闖入我心扉中,所以我忽然變得好像十七八歲的丫頭一般,很容易就波蕩了。

    ” 她正在尋思,富平侯徐安邦已經擡起目光,悄悄地瞧着她。

     在他眼中,這張美麗的面龐,永遠那麼無法捉摸,也永遠不會歸屬他所有,甚至這些年來,他也隻能在夢中與她相見。

     對于冷于秋溫和的反應,這位侯爵爺的确感到很出奇。

    正因如此,更使他加強了不能捉摸的成見。

     冷于秋終于回眸,筆直地瞧他,道:“你猜猜看,我将采取什麼行動?” 富平侯徐安邦道:“我不知道。

    ” 冷于秋道:“你不願猜測而已。

    ” 富平侯徐安邦聳聳肩,道:“不要逼我。

    ” 冷千秋道:“說出來聽聽,我不是逼你,隻是很想聽一聽!” 富平侯徐安邦一愣,随即歎口氣,道:“于秋,你這麼聰慧,這麼美麗,又有絕世武功,以你這種人才,在世上真是何求不得?” 冷于秋美麗的長眉輕皺一下,道:“瞧你說到哪兒去了?” 富乎侯徐安邦道:“好,好,我說,但我說出來之後,你可别生氣見怪。

    ” 冷于秋道:“我不會怪你,說吧!” 富平侯道:“我認為你可能會放過我。

    ” 冷于秋的反應出乎意料之外地平靜,而且還點點頭,道:“不錯!我決定放過你。

    ” 她隻停歇一下,便又道:“但你别胡思亂想才好。

    ” 富平侯徐安邦的微笑中,含有蒼涼的意味,點點頭,道:“我不會亂想的。

    ” 冷于秋站起身,道:“我走啦!” 富平侯徐安邦也起立,道:“你還是老樣子,‘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秋雲無覓處。

    ’……” 冷千秋很欣賞他的形容,輕念了一遍,才道:“總之,你不往壞處想,也不必往好處想。

    我放過你,這是事實,但我卻覺得這種行為好像不是我做的……” 她走出酒肆。

    徐安邦送到門口,問道:“我送你一程吧?” 冷于秋搖搖頭,道:“不必啦!我還是乘搭這輛馬車的好。

    ” 她直到如今,還不曾提及公孫元波的命運将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