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陷身镖局

關燈
到安居。

    ” 祝海棠垂頭道:“是,我明白,我說錯啦!” 公孫元波意殊不忍,但目下危機四伏,不便多言耽誤時間.便道:“你進去吧!但請記着,務必等我回來會面。

    ” 視海棠點點頭,眼中現出如癡如醉的神色,望着這個相貌英俊性情義烈的青年。

    她心裡雖然有着凄怨的離情别緒,卻同時又充滿了一種幸福滿足之感。

    原來她本以為這一輩子部不可能獲得愛情,更正确地說,便是她自以為這一輩子都不會愛上任何男人,這是由于她的出身門戶中的多種禁忌使然。

    可是公孫元波的出現,宛如漆黑夜空中的彗星,時間雖短促,卻有着強烈無比的光華劃過廣天際。

     她順從地走入庵内.原來庵門沒有闩上。

    所以她一推即開過去之後,随手把門掩上。

     種滿了各種花草的庭院,在黑暗中顯得更為幽寂,她四下瞧了瞧,順腳行去,到了第一進佛堂的台階上,回頭一看。

    那道關掩好的庵門,忽然好像道分界線。

    把她與另一個世界給隔絕了。

     她輕輕唱歎一聲,轉身行入佛堂,琉璃燈發出暗弱的光線。

    使人有凄清遺世之感。

     在佛前她悄然跪下,俯首默思、過了許久,她才擡起頭來.歎了一口氣,輕輕念道: “唉!鑄盡下牛錯,飄零何處家?” 她語聲方歇,突然聽到一個慈善的口音道:“小姑娘可常聽人說過:無夢不随水流去,有香隻在此山中。

    ” 祝海棠聞聲望去,隻見在她左側不遠處、一個老尼跌坐在浦團上,也不知她何時進來的。

     這位老尼面如滿月,眉宇間閃耀出慈祥甯恬的神采.使人一望之下.便知她乃是有道的女尼。

     祝海棠轉過身子,跪在老尼面前,俯首道:“小女子曾作一詩自詠,詩是:‘浮生修短總虛花,幻迹拼歸夢裡家。

    試問窗前今月夜,照人還得幾回斜?’還請玉靈大師指正。

    ” 老女尼對于祝海棠竟然曉得自己道号之事毫不驚異,徐徐道:“這一首七絕衰飒殊甚,以你這等青春年華,不應如此。

    ” 祝海棠黯然道:“小女子實在命在旦夕,大帥沒有注意而已。

    ” 玉靈大師道:“你在佛力護持之下,不必徒自驚煌。

    唉!方今妖孽滿京師,真是劫數!” 祝海棠訝異地擡頭看她一問道:“大師也知道外面的情況麼?” 玉靈大師颔首道:“我自然知道。

    你且安心在此往下,恰好本庵有幾部經典各要恭錄一冊,你日中無事,便可抄經消遣。

    ” 祝海棠恭容道:“小女子自當淨心焚香,敬錄寶典。

    ” 她忽然感到心神安泰,好像已有了着落一般,早先那種‘飄零何處家’的凄涼之感,消散得無影無蹤,唯一未能釋懷的,隻有公孫元波的安危而已。

     這時在庵外的公孫元波,已經走到幾條街以外。

    他不想在那慈雲庵附近被敵人找到,以免給玉靈大師帶去麻煩。

     現在他反而向北行去,原來他打算趁天色未明以前,突然潛入薛秋谷府邪查探一下。

    這是出奇不意的奇兵,若是匿藏在薛府中,包管許許多多的敵人,都料不到他有這一着。

     但他的計劃無法實現,因為街角突然轉出一道人影,身穿長袍,靴聲累素,筆直迎了上來。

     公孫元波停止腳步,望着此人。

    他不須詢問,也能判斷得出這個斯斯文文的人,正是沖着他而現身的。

     果然那人走到距他隻有五六步之遠時,也停下來,上下打量他幾眼,才道:“公孫大俠真有神鬼莫測神通,連薛大人勞師動衆,四下搜捕,也撈不到你的影子。

    ” 公孫元波一時真瞧不出此人的來曆,心中納悶,忖道:“他好像不是廠、衛中人,但亦不是我們同路之人,隻不知他這一路人馬又是哪一個集團?” 隻聽那人又道:“敝上對公孫大俠實是心儀萬分,特地派出在下等多人,竭誠奉請俠駕前往一談。

    ” 公孫元波皺皺眉頭,道:“假如我不前往呢?” 那人笑了一笑,道:“公孫大俠如果随在下前往,一定可以暫時避過東廠及錦衣衛的耳目。

    如若不然,在下等不再替你掩飾行藏,隻怕俠駕不易出得京師。

    ” 公孫元波“哦”了一聲,問道:“貴上是哪位?居然敢不把東廠和錦衣衛放在眼中?尊駕這話未免太玄了一點啦!” 那人徐徐道:“公孫大俠到時自知,目前何須多問?但敝上曾經吩咐過在下說,若是公孫大俠不願前往相見,切不可勉強。

    ” 公孫元波冷笑一聲,道:“貴上雖然不勉強,但尊駕想就此走開,卻沒有那麼容易。

    ” 他欺前兩步,突然掣出緬刀,登時一股刀氣湧出,侵膚刺骨,強烈之極。

    對面那個長袍人禁不住退了一步,面上微微生色,道:“公孫大俠功力絕世,難怪連薛大人麾下高手如雲,也困不住您了。

    ” 公孫元波嚴厲地道:“貴上是誰?尊駕說是不說?” 那人應道;“在下隻能透露一點,那就是敝上乃是江湖上相當著名的一個大幫派的領袖,至于他的姓名和幫派底細,怨在下暫時不能奉告。

    ” 公孫元波收起緬刀,道:“尊駕早點作此透露,兄弟就不必得罪啦!你貴姓啊?” 那人松了一口氣,道:“在下杜弘.在江湖上籍籍無名,但敝上的名頭卻是天下皆知。

     公孫大俠此行,定不後悔。

    ” 他拱拱手,轉身帶路,隻走了兩支許,便轉入一條胡同内。

    公孫元波對這杜弘以及周遭的情況,不停地細加觀察。

     又走了十餘步,杜弘突然回頭瞧着,隻見公孫元波已迫近身後,相距不及三尺,不覺面色一變。

     公孫元波冷冷道:“杜兄若是稍有異動,莫怪兄弟的利對無情。

    ” 杜弘忙道:“公孫大俠為何突然出刀威脅在下?” 公孫元波的緬刀提高了一點,威脅之力更強,才道:“杜兄的武功造詣,顯然已達高手之流,但處處裝出稀松平常的樣子,直至我消隐了步聲,迅即嚯然回頭時,才露出了馬腳。

    ” 杜弘賠笑道:“就算在下正如公孫大使所料,沒法隐藏起功力火候,但這也是人情之常,算不了什麼罪狀呀!” 公孫元波即道:“住口!這條胡同,已顯示責上不是什麼幫派的首領了,你還騙我!” 杜弘驚疑四顧,問道:“這條胡同有何異處?怎見得已顯示敝上不是某一幫派之主?” 公孫元波的刀尖已距對廣胸口不及一尺、原來他在對答之時,不知為何已推出緬刀,杜弘居然不曾察覺。

    等到發現時。

    已經完全受制,當真無法逃得出他刀勢籠罩的威力範圍了。

     他面色一沉,道:“這條胡同的地面乃裡新近鋪設的,然而當中卻清晰留下無數蹄痕車轍,可見得乃是因為每日車馬流水價不斷所緻,并非時日久遠之故,我倒要問一問杜兄,假如貴上乃是某一幫派之主,他的居處豈有車馬不絕之理?你可别忘了,此地乃是京帥,任問幫派之主都不宜公開露面。

    更何況頻繁無比的應酬。

    ” 杜弘大有啞口無言之态,又由于他不敢動彈,故此看起來十分尴尬。

     公孫元波又道:“貴上既然公開露面,又每日都有無數車馬出入,可見得身份特殊,縱然不屬廠、衛,一定也不是廠、衛嫉視之人。

    ” 杜弘道:“公孫大俠猜測至此,不知有何打算?” 公孫元波哂道:“對兄既敢為貴上作說客,誘我前往,自然早就把生死置于度外,又或者是決心以一死報答主思。

    本人今夜就成全你的心願。

    ” 杜弘駭然道:“公孫大使打算殺死我麼?” 公孫元波道:“你猜對了。

    本人雖是心慈面軟,但誅殺對頭之時卻辣手得很!” 他的緬刀一吐,尖鋒抵住了杜弘的喉嚨。

     現在杜弘更無法反抗了,隻有等死的份兒。

     當此性命交關之際,杜弘反而懼色盡消,獰笑道:“你縱是殺死了杜某,也難逃一死。

     動手吧!杜某若是皺一下盾尖,就不算是男子漢大丈夫!” 公孫元波在視着對方眼睛,察覺他眼巾閃動者瘋狂似的兇悍光芒.一望而知他當真不怕死。

     這種入他曾經見過.念頭一轉.猛然醒悟。

    忖道:“是了,杜弘這一類人,正與大悲莊中的人,特别是燕雲十八鐵犄一樣。

    不錯,他必是鎮北镖局之人無疑。

    ” 杜弘若有所覺,眼中微露驚訝之色,問道:“你有什麼打算?” 公孫元波掣回緬刀,道:“帶我去見貴上。

    ” 杜弘見他已經收回利刀.顯然是千真萬确的了、不禁十分疑惑、但另一方面又十分慶幸自己撿回了性命。

     他默然轉身行去,來到一座高閣的府第之前。

    隻見側門走出一名佩刀大漢,迎上來躬身道:“敞上恭候俠駕多時。

    ”随即向杜弘道:“老爺現下在秋爽閣中敬候貴客。

    ” 社弘點點頭.帶領着公孫元波從側門進去、也不知穿過多少曲檻問廊,轉出一座花園中,但見一間敞軒建在寬廣的水池中,池中蓮荷盛植.景色優美。

     公孫元波忽然發覺這座水閣内外燈火處處,是以四下照得相當明亮.可是這些燈火都藏置得十分巧妙,叫人不易發覺是在燈火照射之下。

    公孫元波看了.不禁大為驚歎。

     水閣中有幾個人一齊出迎,當先的一個年紀不到四十.面皮白皙.五官清秀,卻自有一種端凝莊肅的風度、其餘尚有三人,兩個是武人打扮.佩着大刀;令一個是六旬上下的老婦,滿頭白發,手扶拐杖.微見龍鐘之态。

     杜弘為雙方引見,介紹當先的那位中年秀士道:“這一位就是敝上。

    ” 中年秀士微微一笑,道:“公孫人俠惠然駕臨,無疑已猜出了陸某人的來曆,是以無須隐瞞了。

    ” 杜弘忙道:“公孫大俠還未曾猜出。

    ” 中年秀士向公孫元波道:“杜弘井蛙之見,還望公孫大俠不要嗤笑!” 公孫元波于是應道:“陸局主好說了,但這也怪不得杜兄,因為在下起初真沒有猜到。

    ” 他一面說,一面更細心打量這個突然崛起于镖行中,建立了天下第一龐大的“鎮北镖局”的奇人陸廷珍。

     陸廷珍道:“容陸某引見一下。

    這一位女史姓洗,向來居住在嶺南,罕得到江湖走動,手中的烏蛇拐有萬夫莫當之勇,但武林中知者卻還不多。

    ” 白發老婦道:“陸局主的誇獎,老身愧不敢當。

    ” 公孫元波道:“洗女史說得好一口官話,如果是陸局主不說,晚輩決計想不到你竟是久居嶺南的。

    ” 陸廷珍指住其餘兩個中年大漢,道:“這兩位俱是敝局的镖頭,這一位是倪賢兄,這位是樊奉山兄。

    ” 這倪賢和樊奉山的名頭,公孫元波都聽過,恭容道:“原來兩位就是南北镖行公推為五大高手中的兩位,今夜實是幸會得很。

    ” 倪賢、樊泰山都拱手謙遜了幾句。

    當下衆人一開走入水閣,分賓主落座。

    霎時兩名俊秀小童奉上香茗。

     公孫元波呷了一大口熱茶,潤過喉嚨,才道:“陸局主使人傳召,還設法使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