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玉女移情淚作詩
關燈
小
中
大
急。
你且定下心,想想她有沒有什麼話暗示去處?” 德貝勒應聲道:“哪有什麼話?除了知道她名字叫珠兒,其餘一點也不知道……啊!對了,前些日子,好像聽到她說起要返峨嵋,可是又沒說下去,我沒有追問她……對了,她是返峨嵋去了。
但是,她不能走動,昨夜裡怎能越屋而飛呢?” 孫懷玉想了一下,道:“恐怕是有人帶走她。
”“有人?”德貝勒猛然一驚,道:“我就是怕她被那些混蟹擄走了,你也是這樣想麼?” “不會的,若是宮廷侍衛去擄劫,她定會叫嚷或者留下暗号……” “唉,我心亂如麻,什麼都不會想了!以我這一身本領和宗室貝勒之尊,卻無力庇護一個心愛的人。
我還拿什麼臉面見人,活着有什麼意思?”說完話,又是長嗟短歎地埋怨自己。
孫懷玉忽然覺得羞愧,他仿佛已做下使這位多情的兄長傷心之事。
“無論如何,我是負有多少責任的!”他自己告訴自己。
當下他用盡好言,使德貝勒稍稍平靜。
他的确沒有料到這位貴族公子,真是這麼一往情深。
人生的遇合,實在太奇妙莫測了!尤其是愛情這回事,縱然有若幹人未曾試過愛情的滋味,因而否定真正愛情的存在,可是他們不過是沒有機緣嘗試而已,像德貝勒,他短短的二十餘年生涯中,不知見過多少美麗聰明的女子,可是那些女子們,就像浮雲掠過長空,又如清晨的朝露,刹那間,完全不留痕迹地抹折。
隻有這身長玉立的珠兒,從最初的一眼,便使令他全心向她降伏! 有多少顆心會為她而悲傷妒忌間!但她傲然地不屑一顧,飄然遠去了。
隻有孫懷玉知道,她那純潔高澈的少女之心,也是已經受了傷,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迹,默默地走了!在那一瞬間,她抛棄了高做,幽怨地退人暗陽中…… 隔了不久,德貝勒和孫懷玉,還有小閻羅屈軍,帶了一名家丁,離開了京都。
他們在萬柳莊李府的行蹤,前文已經叔過,這也是何以會有鐵騎往來,級住他們行蹤之故。
三人避開鋒頭。
一直往峨嵋山去,沿途并沒有耽擱,到了峨嵋,借大一座千古名山,廟宇元算,山巒廣越,卻從何處覓起?當天晚上,他們在山麓的報國寺中歐足。
寺中僧人見他們氣派不小,還帶有家人都殷勤招待。
德貝勒和孫懷玉兩人與諸僧一接談,便都懶得再理睬。
以他們的學問和胸襟,這些庸俗錢流,如何能人他們眼中。
這報國寺占地極廣,為峨嵋有數大廟宇,僧衆有數百人之多。
他們雖有增于未遇得有道高僧,但看衆增井井有條,戒律案嚴,也自生敬仰之心。
上峨嵋瞻拜的香客甚多,宿在報國寺的也甚多,頗覺龍蛇混雜。
小閻羅屈軍的江湖經曆最富,頻矚兩人小心,以免發生事端。
一個是清室貝勒,一個是尚書公子,随便損傷了一點,也是件不得了之》。
他們沿途已拟好計劃,打算遍山尋訪流連,希望僥幸碰到。
因為詢問是一定沒有結果的,一來不知珠兒的姓,二來她是反清複明的人,哪能讓人家知道行蹤。
而且知道的人,也不會告派他們,這希望自然渺茫得很。
且喜一宿無事,翌晨起來,略略進了些素食早點,便齊向峨嵋山上走去。
德貝勒等一行四人,迄通向峨嵋山上進發。
那家人是孫懷玉得力心腹,年紀不過三十左右,極是能幹,名喚孫安,他背上系着包袱,墜在最後。
他們從後路上山,經伏虎寺、林水間而到達清音閣,已是中午時分。
沿途不知多少小廟,他們都緩步流盼,又因許多上山或下山的香客,此去彼來,其中不少是婦女,他們不得不留神去看。
眼光不住倡向那些女客,倒像是無行的大家子弟。
他們雖說是緩步流盼,可已比一般人走得快許多。
那家人孫安氣喘籲籲,努力跟随。
倒是後來屈軍替他背那包袱,他才勉強跟住。
那清音閣前建有****橋,活像一對翼膀,橫跨在底下黑龍溪和白龍溪兩水之上。
兩橋之中,有座飛檐亭閣。
門前一副對聯“雙橋兩虹影,萬古一牛心。
”所謂牛心,便指下遊一塊形如牛心的巨岩。
黑龍溪與白龍溪兩水至此彙合,流瀑飛湍,煞是壯觀。
這清音閣中不忌葷腥,四人步入佛堂,要了許多酒肉,楊意大嚼。
鄰桌有兩個漢子,正在據案大嚼,那裝束分明是江湖中人。
小閻羅屈軍背過面來,眨眨眼睛,示意德孫兩人。
兩位貴家公子,随便打量兩眼,看來無什奇特,便不在意。
不久四人都吃畢,步出佛堂,閑跳了好一會。
小閻羅屈軍輕聲詫道:“啊!原來這兩人住在此間。
”孫德兩人都奇怪道:“屈兄何以得知?”屈軍道:“我也不過是猜想,那兩人吃完,施施然回後堂去,像回後面休息似的,若是朝山香客,不該合前而趨後!” 德榮道:“有一半道理,可是我們管他呢!自己的事要緊。
”言罷,首先循路登山。
孫懷玉其實不想等到珠兒,他早立定主意,即使見到了她,如德榮發現,也不會作聲。
他知道那将是十分尴尬的事情,假定珠)l不肯歸為貝勒姬妾的話。
一路沿着黑龍山溪旁的道路,經過黑龍江峽,這峽兩旁山石筆直制立,約模有七裡路長。
出了江峽,眼前是極富的樹木,山四處常有雲霧升起,掩映呼股,使得景物都染上夢幻一般風味。
經過三道橋,又走了五裡來路,便到了洪樁坪。
這刻他們宛如處身于萬綠叢中,他們進廟匆匆一覽,裡面歇息的香客不多,一目了然,不必耽擱,再往前走,過壽星橋,接着是著名的九十九倒拐,山路迂回曲折,一似走人迷陣。
到了九老沿,那兒有座寺,名為仙峰寺,據說全峨嵋的寺觀,以這仙峰寺的素菜最有名。
依了德貝勒,還要往上走,可是孫懷玉把他勸住,一來天色已暮,二來這兒素菜名氣甚大,不可不試。
到底歇下了。
那九老沿在廟後,德貝勒要去一探究竟。
孫懷玉笑道:“兄長你也太急了,這洞口中無數香客,扣火把去探洞,誰肯藏在那裡,受這些凡夫盡婦打擾,依小弟看來,大可省點氣力。
” 德貝勒聽了,知道有道理,可是仍不息心!自己去向和尚計支火把,繞到廟後,人洞探看。
不久,他便無精打采地回來,孫懷玉等知他一無所得,也不問他。
翌晨,越過鑽天坡、洗象地過大乘寺到白雲庵。
這兒便是有名的“天花法雨”地帶,一片霧氣迷蒙,霧中水粒特别大,傳說是普賢菩薩所降的法雨。
到了雷洞坪,沿路雲霧凝厚,路旁怪村古藤,形狀突兀,在霧氣中倏忽出沒。
一旁有雷神廟,前面一塊禁聲碑,據說從此處經過,禁止出聲,否則雷神震怒,大雨即降。
雖然無稽,卻是極驗。
一邊乃是不知多深的懸崖,幸而崖邊長滿了厚密的樹叢,等閑看不到竟是這麼可怖。
繞崖茁生的樹叢,偶有缺口,白雲騰騰湧上,又把缺口補住,的确是奇觀。
過接引歐、七星坡,到天門石,這便是峨嵋金頂的門戶,進了天門,那金頂竟是寬廣元比的平地,金頂正殿屹立眼前。
四人人殿随意瞻仰一番,這裡是峨嵋絕頂,山風寒勁,吹人欲飛。
再出殿外,四下遙望,但見千山萬壑,綿延天邊,每一處峰頂,都有白雲線繞,生像神仙所居之境,令人胸襟一清。
大雪山尖峰,高出群峰之上,直欲刺入天際,煞是奇觀,一個和尚告訴他們,殿後還有觀光台,那兒是舍身岩,景象更妙。
當下國人徑穿過正殿,爬上舍身岩,縱目遙觀,腳下百十丈處,白雲如海,遠延千裡,雲濤起伏不定,此湧彼伏,太陽光照在上面,缤紛燦爛,的确是天下妙景。
當晚他們在這金頂正殿歇息,德貝勒大黨失望,意氣沮喪。
孫懷玉和屈軍卻是中懷俱暢,逸興道飛。
晚上,他們由和尚指點,到舍身岩去看神燈。
這時,天地烏暗,山風怒吼,孫懷玉和那家人大有寒意,勉強支撐住。
但見岩下廣闊如海的空間中,千百團青綠螢光,飛舞流轉,最小的也有酒杯大小,飄忽上下,忽隐忽現。
有好些飛近人來,大約在三五丈
你且定下心,想想她有沒有什麼話暗示去處?” 德貝勒應聲道:“哪有什麼話?除了知道她名字叫珠兒,其餘一點也不知道……啊!對了,前些日子,好像聽到她說起要返峨嵋,可是又沒說下去,我沒有追問她……對了,她是返峨嵋去了。
但是,她不能走動,昨夜裡怎能越屋而飛呢?” 孫懷玉想了一下,道:“恐怕是有人帶走她。
”“有人?”德貝勒猛然一驚,道:“我就是怕她被那些混蟹擄走了,你也是這樣想麼?” “不會的,若是宮廷侍衛去擄劫,她定會叫嚷或者留下暗号……” “唉,我心亂如麻,什麼都不會想了!以我這一身本領和宗室貝勒之尊,卻無力庇護一個心愛的人。
我還拿什麼臉面見人,活着有什麼意思?”說完話,又是長嗟短歎地埋怨自己。
孫懷玉忽然覺得羞愧,他仿佛已做下使這位多情的兄長傷心之事。
“無論如何,我是負有多少責任的!”他自己告訴自己。
當下他用盡好言,使德貝勒稍稍平靜。
他的确沒有料到這位貴族公子,真是這麼一往情深。
人生的遇合,實在太奇妙莫測了!尤其是愛情這回事,縱然有若幹人未曾試過愛情的滋味,因而否定真正愛情的存在,可是他們不過是沒有機緣嘗試而已,像德貝勒,他短短的二十餘年生涯中,不知見過多少美麗聰明的女子,可是那些女子們,就像浮雲掠過長空,又如清晨的朝露,刹那間,完全不留痕迹地抹折。
隻有這身長玉立的珠兒,從最初的一眼,便使令他全心向她降伏! 有多少顆心會為她而悲傷妒忌間!但她傲然地不屑一顧,飄然遠去了。
隻有孫懷玉知道,她那純潔高澈的少女之心,也是已經受了傷,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迹,默默地走了!在那一瞬間,她抛棄了高做,幽怨地退人暗陽中…… 隔了不久,德貝勒和孫懷玉,還有小閻羅屈軍,帶了一名家丁,離開了京都。
他們在萬柳莊李府的行蹤,前文已經叔過,這也是何以會有鐵騎往來,級住他們行蹤之故。
三人避開鋒頭。
一直往峨嵋山去,沿途并沒有耽擱,到了峨嵋,借大一座千古名山,廟宇元算,山巒廣越,卻從何處覓起?當天晚上,他們在山麓的報國寺中歐足。
寺中僧人見他們氣派不小,還帶有家人都殷勤招待。
德貝勒和孫懷玉兩人與諸僧一接談,便都懶得再理睬。
以他們的學問和胸襟,這些庸俗錢流,如何能人他們眼中。
這報國寺占地極廣,為峨嵋有數大廟宇,僧衆有數百人之多。
他們雖有增于未遇得有道高僧,但看衆增井井有條,戒律案嚴,也自生敬仰之心。
上峨嵋瞻拜的香客甚多,宿在報國寺的也甚多,頗覺龍蛇混雜。
小閻羅屈軍的江湖經曆最富,頻矚兩人小心,以免發生事端。
一個是清室貝勒,一個是尚書公子,随便損傷了一點,也是件不得了之》。
他們沿途已拟好計劃,打算遍山尋訪流連,希望僥幸碰到。
因為詢問是一定沒有結果的,一來不知珠兒的姓,二來她是反清複明的人,哪能讓人家知道行蹤。
而且知道的人,也不會告派他們,這希望自然渺茫得很。
且喜一宿無事,翌晨起來,略略進了些素食早點,便齊向峨嵋山上走去。
德貝勒等一行四人,迄通向峨嵋山上進發。
那家人是孫懷玉得力心腹,年紀不過三十左右,極是能幹,名喚孫安,他背上系着包袱,墜在最後。
他們從後路上山,經伏虎寺、林水間而到達清音閣,已是中午時分。
沿途不知多少小廟,他們都緩步流盼,又因許多上山或下山的香客,此去彼來,其中不少是婦女,他們不得不留神去看。
眼光不住倡向那些女客,倒像是無行的大家子弟。
他們雖說是緩步流盼,可已比一般人走得快許多。
那家人孫安氣喘籲籲,努力跟随。
倒是後來屈軍替他背那包袱,他才勉強跟住。
那清音閣前建有****橋,活像一對翼膀,橫跨在底下黑龍溪和白龍溪兩水之上。
兩橋之中,有座飛檐亭閣。
門前一副對聯“雙橋兩虹影,萬古一牛心。
”所謂牛心,便指下遊一塊形如牛心的巨岩。
黑龍溪與白龍溪兩水至此彙合,流瀑飛湍,煞是壯觀。
這清音閣中不忌葷腥,四人步入佛堂,要了許多酒肉,楊意大嚼。
鄰桌有兩個漢子,正在據案大嚼,那裝束分明是江湖中人。
小閻羅屈軍背過面來,眨眨眼睛,示意德孫兩人。
兩位貴家公子,随便打量兩眼,看來無什奇特,便不在意。
不久四人都吃畢,步出佛堂,閑跳了好一會。
小閻羅屈軍輕聲詫道:“啊!原來這兩人住在此間。
”孫德兩人都奇怪道:“屈兄何以得知?”屈軍道:“我也不過是猜想,那兩人吃完,施施然回後堂去,像回後面休息似的,若是朝山香客,不該合前而趨後!” 德榮道:“有一半道理,可是我們管他呢!自己的事要緊。
”言罷,首先循路登山。
孫懷玉其實不想等到珠兒,他早立定主意,即使見到了她,如德榮發現,也不會作聲。
他知道那将是十分尴尬的事情,假定珠)l不肯歸為貝勒姬妾的話。
一路沿着黑龍山溪旁的道路,經過黑龍江峽,這峽兩旁山石筆直制立,約模有七裡路長。
出了江峽,眼前是極富的樹木,山四處常有雲霧升起,掩映呼股,使得景物都染上夢幻一般風味。
經過三道橋,又走了五裡來路,便到了洪樁坪。
這刻他們宛如處身于萬綠叢中,他們進廟匆匆一覽,裡面歇息的香客不多,一目了然,不必耽擱,再往前走,過壽星橋,接着是著名的九十九倒拐,山路迂回曲折,一似走人迷陣。
到了九老沿,那兒有座寺,名為仙峰寺,據說全峨嵋的寺觀,以這仙峰寺的素菜最有名。
依了德貝勒,還要往上走,可是孫懷玉把他勸住,一來天色已暮,二來這兒素菜名氣甚大,不可不試。
到底歇下了。
那九老沿在廟後,德貝勒要去一探究竟。
孫懷玉笑道:“兄長你也太急了,這洞口中無數香客,扣火把去探洞,誰肯藏在那裡,受這些凡夫盡婦打擾,依小弟看來,大可省點氣力。
” 德貝勒聽了,知道有道理,可是仍不息心!自己去向和尚計支火把,繞到廟後,人洞探看。
不久,他便無精打采地回來,孫懷玉等知他一無所得,也不問他。
翌晨,越過鑽天坡、洗象地過大乘寺到白雲庵。
這兒便是有名的“天花法雨”地帶,一片霧氣迷蒙,霧中水粒特别大,傳說是普賢菩薩所降的法雨。
到了雷洞坪,沿路雲霧凝厚,路旁怪村古藤,形狀突兀,在霧氣中倏忽出沒。
一旁有雷神廟,前面一塊禁聲碑,據說從此處經過,禁止出聲,否則雷神震怒,大雨即降。
雖然無稽,卻是極驗。
一邊乃是不知多深的懸崖,幸而崖邊長滿了厚密的樹叢,等閑看不到竟是這麼可怖。
繞崖茁生的樹叢,偶有缺口,白雲騰騰湧上,又把缺口補住,的确是奇觀。
過接引歐、七星坡,到天門石,這便是峨嵋金頂的門戶,進了天門,那金頂竟是寬廣元比的平地,金頂正殿屹立眼前。
四人人殿随意瞻仰一番,這裡是峨嵋絕頂,山風寒勁,吹人欲飛。
再出殿外,四下遙望,但見千山萬壑,綿延天邊,每一處峰頂,都有白雲線繞,生像神仙所居之境,令人胸襟一清。
大雪山尖峰,高出群峰之上,直欲刺入天際,煞是奇觀,一個和尚告訴他們,殿後還有觀光台,那兒是舍身岩,景象更妙。
當下國人徑穿過正殿,爬上舍身岩,縱目遙觀,腳下百十丈處,白雲如海,遠延千裡,雲濤起伏不定,此湧彼伏,太陽光照在上面,缤紛燦爛,的确是天下妙景。
當晚他們在這金頂正殿歇息,德貝勒大黨失望,意氣沮喪。
孫懷玉和屈軍卻是中懷俱暢,逸興道飛。
晚上,他們由和尚指點,到舍身岩去看神燈。
這時,天地烏暗,山風怒吼,孫懷玉和那家人大有寒意,勉強支撐住。
但見岩下廣闊如海的空間中,千百團青綠螢光,飛舞流轉,最小的也有酒杯大小,飄忽上下,忽隐忽現。
有好些飛近人來,大約在三五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