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翻求冤孽肝膽存
關燈
小
中
大
好久,才知道這暖紅軒竟是緊選内宅,婢女往來,常常得經過此處,他若坐在廊外,便可以從月亮門看見她們,其中也頗有風姿綽約者。
隻因府中老師的地位,那些内眷傳婢等,都對他不甚回避,甚至執經問難等等,不到十餘天功夫,許多都認識了。
他晚上很晚才上床,早上卻極早便起來,反正那書憧玉書起來之時,早見他坐在窗邊吟哦,或是在院中負手散步。
天氣越來越冷,時常彤雲滿天,像要下雪模樣,但鐘靈仍是一襲輕裘,半點也不顯得寒冷。
漸漸李府的人,都知道這位老師有許多怪痛,例如他來了這多日子,卻從來不踏出大門一步。
對于内宅眷屬侍婢,等問也不瞧一眼,像是個性情十分沉靜端方的君子,甚至流于古闆。
綠委差不多天天都來,那借口可多得很,一會送筆,一會送墨,又送衣裳,換被褥,或是端點心小菜等等。
鐘靈與她最熟,談話便比較多,不過也漸漸變得冷峻一些,禮數甚是周到,保持住一段距離。
不知不覺過了個把月,這當中二小姐來過兩次,都是稍坐便走,他并沒有把她的影子放在心上,雖則他也認為這位小姐的确是絕代佳人而且柔婉可人,反而常在他腦中湧現的,都是李光鴻兩個姬委婉兒和小薄。
、這兩個都是花信年華的少婦,身材甚是豐滿,而且眉稍眼角,隐含春意,态度也較為放恣輕優。
還有那李漠,不時到暖紅軒走動,偶爾遇着綠美,便不覺現出一副賊淫淫的樣子,老想跟她談些什麼。
可是綠警總是驚如脫免地溜走,雖沒有開罪他,也不肯理睬。
他都看在心裡,卻不去詢問綠美。
最使他奇怪的,便是内眷他都差不多見過,隻未曾見過大小姐,甚至在那些人口中,也不曾聽她們提過。
就像這位大小姐,住在另一個世界似的,不跟這些人來往。
他覺得此間甚為舒服溫暖,雖然大家庭之中,不免也有一些明争暗鬥,挑撥是非的事兒,卻不會惹到他身上。
在夢中哭醒的次數也逐漸減少了,那是因為青春活力的緣故,少年人縱然有什麼傷心的事,也容易排遣忘卻。
不過他還是顯出很灰心的樣子,許多事都不感到興趣。
隻逐漸對這李府産生出依戀的情緒,不管是人或物,他都有了感情! 正是寒窗枯守十年寡,朱廣空留一般,惰! 鐘靈沒有朋友,那是指較為談得攏的朋友,他能夠跟李光鴻談談一些世事,雖甚投機,但一來年紀懸殊,二來李光鴻的道德文章,很使他衷心佩服尊敬,這種情操加上彼此經驗之截然不同,确實很難成為忘年知友的。
這天是例假,不必上課,他披上一領輕裘,自個兒慢慢走出大門。
自從來李府兩個多月,還是第一次走出這大門。
門房的家人,都十分驚詫,這消息一下子便傳知全府了。
他記得來時,不過殘秋初冬之間,如今已是嚴冬了。
四下再難瞧見有生氣的碧綠之色。
他發覺這李府乃處于萬柳莊的中心,出了大門之後,四面都是人家,那些屋子雖不高峻宏大,卻也牢固幹淨,一條石闆路,直逼出莊外去。
他并沒有沿石闆路走去,反而繞着李府的圍牆慢慢走着,大約走到李府後面,卻見圍牆内,伸出光秃秃的樹枝來,便猜想是後國。
再走過去,隻見圍牆開了一道門,大約是後園門,那扇門正打開着。
他随意望進去,發覺這後國甚為寬大,植着許多樹木,還有假山。
小池。
亭閣之類,雖然如今是蕭殺的冬天,但布置得法,尚堪賞玩。
隐約還看見後園内有價,有一座樓尖,掩映在樹梢之間。
他看了一會,正想轉身離開,忽然瞥見遠遠樹叢間,有個男人的背影掠過,好像要繞向這邊出來。
他眼珠一轉,退後好幾步,身軀便挨着這邊人家的後牆,擡頭一看,上面屋檐斜伸出來,那角落不淺。
當下腳尖點處,便像一隻輕燕似地飛上去,伸臂按住檐橡,身軀便輕巧地繃住,縮在屋檐下的角落裡。
即使有人打園門出人,也不能瞧見他。
他心理付道:“這後國怎會有男人蹤迹?老思公的侄子們,都出門去了,侄孫又沒這般大的,我非替老思公探聽一下不可。
” 不久,有人踢枝踏葉走到門邊,隻聽他一呀”地低叫一聲。
自語道:“怎麼這門沒關緊?我大糊塗了……” 這人一面探頭出來,在巷中張望。
鐘靈聽見聲音,立刻便知道這人是誰,微微伸頭閃眼看時,隻見那人面色蒼白,顯得十分疲累的樣子,可是帶有一種奇異的滿足的表情。
這人非是别人,正是李漠。
隻聽他又咕喀道:“好個淫蹄,那股浪勁兒,老子差點吃不消,還要老子今晚再去,哼……” 跟着,他又詛咒出幾句下流的俚語,可是他的面上,卻滿是得意回味的神情,一點也無不情願之意。
隻見他走出巷子,反手把園門關起來,便得意地哼起一些雜曲兒,腳步飄飄地走了。
鐘靈待他走遠,才飄身下地,自個兒握握頭皮,不知怎樣辦好。
他依然向前面走去,心裡想道:“真糟糕,我從來不想出門,怎的今天早上,第一次走出大門,便無意撞破了那小子的奸情?那和好的女人不知是誰?唉!老思公盛德之家,也有這等卑污之事,我是把這事告知他呢?還是隐瞞住?記得早先我看見這李漠之時,早就直覺得此子必是好狡之徒,果然是老思公盛德之累!” 他為難地思索着,不知不覺走出這巷子,原來已到了李府左側。
隻見窄窄的街道,卻甚是熱鬧,有一列房子貼着李府圍牆,都是些店鋪,對面一列房子,也是各式各樣的買賣店。
街道隻有丈來寬,卻有許多人來往買賣,甚是喧嘈,這邊還好,再過四五丈,便更吵鬧t。
他雖不知這時正是菜市之時,這莊裡的人家都來此買菜,或者買其他雜物。
但看到那些人手中挽的菜蔬肉食之類,也豬忖得出來。
他擠進人流裡,緩緩走着,這街市忽被一塊空坪截斷,這空坪直伸到李府圍牆邊,有扇紅色的木門,此時半掩着。
他眼光掃過門縫,發覺裡面有好些人忙亂着,竟是廚房光景,便不再看。
越過這空坪,又是一條街道,但寬闊得多,也靜得多。
信步走着,隻見有刀剪鋪、糧棧、香燭店、布正店等等,店鋪不但較高大,而且也顯得清談得多,不像那邊人頭擾攘。
忽見靠李府這邊一間布店裡,一個人正向他恭敬地點頭招呼,他認得是每天送飯的家人李福,見他正在買布,便走過去,笑着招呼了一聲,看他買布。
李福向他道過早之後,便道:“怪道小人方才送早點時,相公已不在” 鐘靈微笑點點頭。
李福又道:”這布又貴又不好,記得當年老大人做官之時,真說不完有多少好東西往家裡送,小人那時不過十多歲,身上穿的都是府中賞的,比這些好得不知多少倍,唉……” 鐘靈由他發着牢騷,不好搭口,隻見一個人走出來,衣履端潔。
李福跟他打個招呼,道:“劉掌櫃的,這位便是府裡的鐘老師!” 那人忙過來施紮,道:“小人早聞李府請了一位飽學老師,想務請入内奉茶。
。
。
” 鐘靈見他說得誠懇,便不推辭,一同走進店後,卻是間小廳子,進去有個大井,旁邊有三個房間。
天并盡處便是李府圍牆,聲息相聞。
近牆處擺着好些木箱,疊起老高。
一個婦人走出來,劉掌櫃便命她倒茶敬客。
一面道:“這便是踐内柳氏,是李府柳氏奶奶的侄女兒,寒家局促,也沒有什麼回避的講究,清鐘老師莫見笑!” 鐘靈見他每說話,都是十分誠懇的,言出由衷,沒有一點商儈浮滑的氣味,大生好感。
笑道:“古人雲:白頭如新,傾蓋如此劉掌櫃不必客氣,這等說法,便見外了!” 劉掌
隻因府中老師的地位,那些内眷傳婢等,都對他不甚回避,甚至執經問難等等,不到十餘天功夫,許多都認識了。
他晚上很晚才上床,早上卻極早便起來,反正那書憧玉書起來之時,早見他坐在窗邊吟哦,或是在院中負手散步。
天氣越來越冷,時常彤雲滿天,像要下雪模樣,但鐘靈仍是一襲輕裘,半點也不顯得寒冷。
漸漸李府的人,都知道這位老師有許多怪痛,例如他來了這多日子,卻從來不踏出大門一步。
對于内宅眷屬侍婢,等問也不瞧一眼,像是個性情十分沉靜端方的君子,甚至流于古闆。
綠委差不多天天都來,那借口可多得很,一會送筆,一會送墨,又送衣裳,換被褥,或是端點心小菜等等。
鐘靈與她最熟,談話便比較多,不過也漸漸變得冷峻一些,禮數甚是周到,保持住一段距離。
不知不覺過了個把月,這當中二小姐來過兩次,都是稍坐便走,他并沒有把她的影子放在心上,雖則他也認為這位小姐的确是絕代佳人而且柔婉可人,反而常在他腦中湧現的,都是李光鴻兩個姬委婉兒和小薄。
、這兩個都是花信年華的少婦,身材甚是豐滿,而且眉稍眼角,隐含春意,态度也較為放恣輕優。
還有那李漠,不時到暖紅軒走動,偶爾遇着綠美,便不覺現出一副賊淫淫的樣子,老想跟她談些什麼。
可是綠警總是驚如脫免地溜走,雖沒有開罪他,也不肯理睬。
他都看在心裡,卻不去詢問綠美。
最使他奇怪的,便是内眷他都差不多見過,隻未曾見過大小姐,甚至在那些人口中,也不曾聽她們提過。
就像這位大小姐,住在另一個世界似的,不跟這些人來往。
他覺得此間甚為舒服溫暖,雖然大家庭之中,不免也有一些明争暗鬥,挑撥是非的事兒,卻不會惹到他身上。
在夢中哭醒的次數也逐漸減少了,那是因為青春活力的緣故,少年人縱然有什麼傷心的事,也容易排遣忘卻。
不過他還是顯出很灰心的樣子,許多事都不感到興趣。
隻逐漸對這李府産生出依戀的情緒,不管是人或物,他都有了感情! 正是寒窗枯守十年寡,朱廣空留一般,惰! 鐘靈沒有朋友,那是指較為談得攏的朋友,他能夠跟李光鴻談談一些世事,雖甚投機,但一來年紀懸殊,二來李光鴻的道德文章,很使他衷心佩服尊敬,這種情操加上彼此經驗之截然不同,确實很難成為忘年知友的。
這天是例假,不必上課,他披上一領輕裘,自個兒慢慢走出大門。
自從來李府兩個多月,還是第一次走出這大門。
門房的家人,都十分驚詫,這消息一下子便傳知全府了。
他記得來時,不過殘秋初冬之間,如今已是嚴冬了。
四下再難瞧見有生氣的碧綠之色。
他發覺這李府乃處于萬柳莊的中心,出了大門之後,四面都是人家,那些屋子雖不高峻宏大,卻也牢固幹淨,一條石闆路,直逼出莊外去。
他并沒有沿石闆路走去,反而繞着李府的圍牆慢慢走着,大約走到李府後面,卻見圍牆内,伸出光秃秃的樹枝來,便猜想是後國。
再走過去,隻見圍牆開了一道門,大約是後園門,那扇門正打開着。
他随意望進去,發覺這後國甚為寬大,植着許多樹木,還有假山。
小池。
亭閣之類,雖然如今是蕭殺的冬天,但布置得法,尚堪賞玩。
隐約還看見後園内有價,有一座樓尖,掩映在樹梢之間。
他看了一會,正想轉身離開,忽然瞥見遠遠樹叢間,有個男人的背影掠過,好像要繞向這邊出來。
他眼珠一轉,退後好幾步,身軀便挨着這邊人家的後牆,擡頭一看,上面屋檐斜伸出來,那角落不淺。
當下腳尖點處,便像一隻輕燕似地飛上去,伸臂按住檐橡,身軀便輕巧地繃住,縮在屋檐下的角落裡。
即使有人打園門出人,也不能瞧見他。
他心理付道:“這後國怎會有男人蹤迹?老思公的侄子們,都出門去了,侄孫又沒這般大的,我非替老思公探聽一下不可。
” 不久,有人踢枝踏葉走到門邊,隻聽他一呀”地低叫一聲。
自語道:“怎麼這門沒關緊?我大糊塗了……” 這人一面探頭出來,在巷中張望。
鐘靈聽見聲音,立刻便知道這人是誰,微微伸頭閃眼看時,隻見那人面色蒼白,顯得十分疲累的樣子,可是帶有一種奇異的滿足的表情。
這人非是别人,正是李漠。
隻聽他又咕喀道:“好個淫蹄,那股浪勁兒,老子差點吃不消,還要老子今晚再去,哼……” 跟着,他又詛咒出幾句下流的俚語,可是他的面上,卻滿是得意回味的神情,一點也無不情願之意。
隻見他走出巷子,反手把園門關起來,便得意地哼起一些雜曲兒,腳步飄飄地走了。
鐘靈待他走遠,才飄身下地,自個兒握握頭皮,不知怎樣辦好。
他依然向前面走去,心裡想道:“真糟糕,我從來不想出門,怎的今天早上,第一次走出大門,便無意撞破了那小子的奸情?那和好的女人不知是誰?唉!老思公盛德之家,也有這等卑污之事,我是把這事告知他呢?還是隐瞞住?記得早先我看見這李漠之時,早就直覺得此子必是好狡之徒,果然是老思公盛德之累!” 他為難地思索着,不知不覺走出這巷子,原來已到了李府左側。
隻見窄窄的街道,卻甚是熱鬧,有一列房子貼着李府圍牆,都是些店鋪,對面一列房子,也是各式各樣的買賣店。
街道隻有丈來寬,卻有許多人來往買賣,甚是喧嘈,這邊還好,再過四五丈,便更吵鬧t。
他雖不知這時正是菜市之時,這莊裡的人家都來此買菜,或者買其他雜物。
但看到那些人手中挽的菜蔬肉食之類,也豬忖得出來。
他擠進人流裡,緩緩走着,這街市忽被一塊空坪截斷,這空坪直伸到李府圍牆邊,有扇紅色的木門,此時半掩着。
他眼光掃過門縫,發覺裡面有好些人忙亂着,竟是廚房光景,便不再看。
越過這空坪,又是一條街道,但寬闊得多,也靜得多。
信步走着,隻見有刀剪鋪、糧棧、香燭店、布正店等等,店鋪不但較高大,而且也顯得清談得多,不像那邊人頭擾攘。
忽見靠李府這邊一間布店裡,一個人正向他恭敬地點頭招呼,他認得是每天送飯的家人李福,見他正在買布,便走過去,笑着招呼了一聲,看他買布。
李福向他道過早之後,便道:“怪道小人方才送早點時,相公已不在” 鐘靈微笑點點頭。
李福又道:”這布又貴又不好,記得當年老大人做官之時,真說不完有多少好東西往家裡送,小人那時不過十多歲,身上穿的都是府中賞的,比這些好得不知多少倍,唉……” 鐘靈由他發着牢騷,不好搭口,隻見一個人走出來,衣履端潔。
李福跟他打個招呼,道:“劉掌櫃的,這位便是府裡的鐘老師!” 那人忙過來施紮,道:“小人早聞李府請了一位飽學老師,想務請入内奉茶。
。
。
” 鐘靈見他說得誠懇,便不推辭,一同走進店後,卻是間小廳子,進去有個大井,旁邊有三個房間。
天并盡處便是李府圍牆,聲息相聞。
近牆處擺着好些木箱,疊起老高。
一個婦人走出來,劉掌櫃便命她倒茶敬客。
一面道:“這便是踐内柳氏,是李府柳氏奶奶的侄女兒,寒家局促,也沒有什麼回避的講究,清鐘老師莫見笑!” 鐘靈見他每說話,都是十分誠懇的,言出由衷,沒有一點商儈浮滑的氣味,大生好感。
笑道:“古人雲:白頭如新,傾蓋如此劉掌櫃不必客氣,這等說法,便見外了!” 劉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