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宿毒未盡除 小喬感厭世

關燈
雪花片片,石頭嶺飄雪了。

     伫立在禅房裡,麥小喬向着窗外的穹空張望着,遲滞的眼睛,輕颦的黛眉,散亂了的發絲……顯示着她内心的不開朗,這般心情之下,人可是消瘦多了。

     滿以為進了廟,出了家,古佛青燈,日誦經文,便能一了百了,誰知道卻不是這麼一回事,無邊思緒,深深情孽,更是得寸進尺,有如水銀瀉地,敢情是無孔不入,便這樣,她跌入了痛苦深淵。

     來廟的日子不少了,總共才見了老方丈出雲和尚三回,每一次當她向和尚表明出家的決心,要求落發剃度時,老和尚總有他的一套托詞,以至于到如今,仍然被戴着來時的三千惱人情絲。

     其實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又雲佛在心中生,一個人的情緒完全取決于這個人的個人意志、毅力與智慧,但是卻有一個先決的條件——你必須,拿得起,放得下。

     “拿得起,放得下。

    ”說來容易,不過隻是短短的六個字而已,做起來,可就不是那麼回事,首先你當有一副鐵石的心腸,那意思便是你必須絕對冷靜,做一個無情的人,隻這一點,便不易為。

     堂前燕子,水上鴛鴦,皆為有情之鳥,無邊翠柳,似笑桃花被形容為多情之樹,其實放開視野,一切萬物都為有情而生……明乎此,池邊小草,枝上閑花,一滴水,一點露……怅怅秋風,絮絮春雨,一人有情之目,皆為有情之物,這個世界上如果一朝失去了情,真不知何以為物了,是以,除非你“天性涼薄”,想要作真正的無情該是何等之不易? 一個即使真正出了家的人,也未必便真的四大皆空,君不見天下多少廟宇,僧侶成群,能夠成佛,皈入正果的又有幾人? 麥小喬這才是真正的自己找罪受,越想忘掉的事,越是忘不了,越欲無情,偏偏更為有情,正是“剪不斷,理還亂,别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了。

    ” 老方丈所能傳授給她的,仍然隻是“持齋念佛”四字而已,“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不知念了千萬遍,仍然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賭氣,佛也不念了,改為讀經,這讀經更非有萬般毅力不可,頭幾天,苦心鑽營之下,為她理解出幾段奧秘的經文,接下去便是了無頭緒,味同嚼蠟。

     人便是這樣清瘦下來的。

     昨日,出雲和尚來了一趟,問知了一下她的近況,麥小喬再一次表示她的出家意願,老和尚隻是微笑。

     “大師父,求求你可憐可憐我吧,讓我落發吧!” “再等等看吧!” 老和尚很注意地看了一下她的臉,又翻看了一下她的眼皮,一聲不吭地走了。

     晚上服待她的小沙彌明法來了,帶來了一大碗藥汁,說是老和尚的關照,要她喝下去,又關照她說這兩天要靜居休息,不要出去。

     老和尚的意思,很明顯地是在暗示她生病了。

     麥小喬卻絲毫也體會不出病态來,隻是一種懶懶的倦态而已,尤其是整天悶在房子裡不想念佛,又不想讀經,剩下的便隻是淡淡的遐思——這才是她的病根子,揮之不去,驅之不離,眼巴巴地看它往心上鑽,血裡流,終于占滿了她整個的軀體、思維、靈魂…… “當當……”廟院裡傳過來甯靜的鐘聲,鐘聲何以被稱為甯靜?隻因為它确有鎮靜情緒與神魄、清心滌俗的功效,即使你是一個不經一智的狂野伧夫,在你聆聽着鐘聲的這一霎,也會有所領受,那便是去腐生新,喚回你内在良知的一霎。

     麥小喬輕輕歎了一聲,在位子上坐了下來。

     明法小沙彌在門外探了一下頭又收回來,然後咳嗽一聲:“姑……姑……” 小喬道:“進來吧!” 明法小和尚這才邁步進來,一張臉臊得就像塊紅布那個樣。

     “姑……姑娘,好些了沒有?” 兩隻手幹搓着,臉上是說不出的那種腼腆。

     麥小喬道:“我沒有病呀……” 明法說:“不……老師父說姑娘病得不輕……要我小心侍候着……姑娘,你要喝茶……嗎?” 小喬搖搖頭,不自禁地看着這個小和尚笑了。

     她倒是很感激這個小和尚,這些日子以來,虧了他照顧自己,送茶送水,噓寒問暖,真夠盡心的。

     “姑娘……我這就給你沏壺茶……去。

    ” 他幾乎連眼睛也不敢瞟她一眼,說了這句話轉身就要離去。

     小喬道:“你别走,我不喝。

    ” “是……”明法又回過身子來。

     “你坐下……”小喬打量着他道,“你今年十幾了?” “十……五了……” 一面說,隻敢壓着椅子一角坐下來。

     “進廟有多久了?” “才……一年多一點……” “念過多少經了?” “沒……沒有……隻是念佛。

    ” 小喬點點頭,心說,原來跟我是一樣的。

     再看看這個小和尚的長相,豹頭環眼,濃眉厚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