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歸天
關燈
小
中
大
淩晨的曙光,沖開了重重曉霧。
在一片灰白天光裡,看着紫禁城那麼大的巍峨建築——這是一片占地極大的宮殿城池(按:占地七十二平方米,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皇宮),起建于明成祖永樂五年,完成于永樂十八年,調集當時農民軍工參加興建,人數達四十萬衆之多,很可能是自有人類以來,除了萬裡長城之外,最偉大的建築了——它的興起,顯示着一個封建王朝的壯大和飛躍,睥眼一世,神聖、驕傲、不可侵犯…… 然而,今天——崇桢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也就是在這個朝代的主人遷入這個官殿之後的兩百二十四年之後,卻由于它的積弱不振,外禦無力而不得不拱手讓人,豈非是天大的諷刺? 這也正是這個可憐而可悲的皇帝朱由檢怎麼也想不通的一件事…… 為什麼祖宗開創的一片大好基業、江山,到了自己的手裡,竟會淪落到如此不可收拾的地步? 為什麼百官無能,朝綱不振? 為什麼天災人禍連年不斷? 為什麼自己一力搞好,忠心國事,所得到的竟是無一事好,國之亦亡? 為什麼?為什麼…… 聚集在他腦子裡的幾百個、幾千個為什麼,那是他今生今世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的了。
長夜即盡,淚已枯幹。
遠近城池的烽火狼煙,猶自清晰可見,似乎正在述說着一次改朝換代的殘酷戰役的結束,抑或是方興未艾? 在腦子裡構思着這樣的畫面時,朱由檢甚而聽見自己的心正在滴血的聲音。
他知道敵人的鐵蹄即将大舉進入皇城來了,這個時間随着黎明的來到,也就更将迫近,可悲的是,自己作為一個大明朝的皇帝,甚而至今尚保有着南疆半壁江山的實力,此時此刻,卻悲哀到一籌莫展,坐以待斃的地步。
或許這是他最後的一線希望了。
當前殿緊急召集百官的鐘聲當當響起時,他猶自引頸顧盼,企冀着那些平日為自己最器重的謀臣的到來,哪怕隻是一個兩個……此時此刻,也将能為自己帶來一份溫暖,然而,他的希望落空了。
一個人都沒有來…… 随着鐘聲的洋溢,驚飛起大群的烏鴉,再次地在眼前盤飛叫嚣不止,似乎在訴說着一種不幸的來臨……該來的終究要來,而該“去”的終究亦是要去…… 朱由檢緩緩地由椅子上站起來,發覺到侍候自己的四個内侍,正倚着廷柱子在打盹兒,可憐他們,為了侍候主子,這幾天壓根兒就沒睡過一個好覺,這會兒倚着柱子竟都睡着了。
前殿裡燃着兩盆炭火,火勢仍熾——原指望着舉行自己畢生的最後一次早朝——事實證明,這該是何等不切實際的一種幻想。
朱由檢這個一廂
在一片灰白天光裡,看着紫禁城那麼大的巍峨建築——這是一片占地極大的宮殿城池(按:占地七十二平方米,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皇宮),起建于明成祖永樂五年,完成于永樂十八年,調集當時農民軍工參加興建,人數達四十萬衆之多,很可能是自有人類以來,除了萬裡長城之外,最偉大的建築了——它的興起,顯示着一個封建王朝的壯大和飛躍,睥眼一世,神聖、驕傲、不可侵犯…… 然而,今天——崇桢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也就是在這個朝代的主人遷入這個官殿之後的兩百二十四年之後,卻由于它的積弱不振,外禦無力而不得不拱手讓人,豈非是天大的諷刺? 這也正是這個可憐而可悲的皇帝朱由檢怎麼也想不通的一件事…… 為什麼祖宗開創的一片大好基業、江山,到了自己的手裡,竟會淪落到如此不可收拾的地步? 為什麼百官無能,朝綱不振? 為什麼天災人禍連年不斷? 為什麼自己一力搞好,忠心國事,所得到的竟是無一事好,國之亦亡? 為什麼?為什麼…… 聚集在他腦子裡的幾百個、幾千個為什麼,那是他今生今世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的了。
長夜即盡,淚已枯幹。
遠近城池的烽火狼煙,猶自清晰可見,似乎正在述說着一次改朝換代的殘酷戰役的結束,抑或是方興未艾? 在腦子裡構思着這樣的畫面時,朱由檢甚而聽見自己的心正在滴血的聲音。
他知道敵人的鐵蹄即将大舉進入皇城來了,這個時間随着黎明的來到,也就更将迫近,可悲的是,自己作為一個大明朝的皇帝,甚而至今尚保有着南疆半壁江山的實力,此時此刻,卻悲哀到一籌莫展,坐以待斃的地步。
或許這是他最後的一線希望了。
當前殿緊急召集百官的鐘聲當當響起時,他猶自引頸顧盼,企冀着那些平日為自己最器重的謀臣的到來,哪怕隻是一個兩個……此時此刻,也将能為自己帶來一份溫暖,然而,他的希望落空了。
一個人都沒有來…… 随着鐘聲的洋溢,驚飛起大群的烏鴉,再次地在眼前盤飛叫嚣不止,似乎在訴說着一種不幸的來臨……該來的終究要來,而該“去”的終究亦是要去…… 朱由檢緩緩地由椅子上站起來,發覺到侍候自己的四個内侍,正倚着廷柱子在打盹兒,可憐他們,為了侍候主子,這幾天壓根兒就沒睡過一個好覺,這會兒倚着柱子竟都睡着了。
前殿裡燃着兩盆炭火,火勢仍熾——原指望着舉行自己畢生的最後一次早朝——事實證明,這該是何等不切實際的一種幻想。
朱由檢這個一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