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如果要選一座最髒、最亂、最複雜、最靡爛、最沒有朝氣的城,除了京師,别無他處。
外城的西市,是最亂最複雜的地方。
其次是廣甯門外以西一帶,龍蛇混雜是非多。
暮春,溫暖的陽光帶來了夏的氣息,驅走了春寒,令人反而覺得有點懶散。
辛文昭回到京師又已三年了。
今天他一腳踏入白雲觀前廣場,左首一座賣磁州磁佛的棚屋中,鑽出一個青衣大漢向他走來,他正想招呼,大漢卻向他打眼色示意噤聲。
他會意地轉首他顧,信步走向右面不遠處的一行棚屋。
那兒,是賣日常百貨的攤位,逛觀的香客們在此地買些便宜貨,同樣的貨色要比城裡便宜得多。
他走近賣範陽帽的攤位,擠在衆客中取過一頂範陽帽,裝模作樣地察看手工是否精細。
大漢已到了身後,也取過一頂氈帽,舉至眼前擋住面孔,低聲說:“辛爺,離開此地為妙。
” 他一怔,也低聲問:“李三哥,有事麼?” “目前沒有,等會要出事。
”大漢李三哥低聲回答。
“出事?為何?沖誰?” “這裡最少也有二十名番子坐記,不知要向誰打樁。
”李三哥咬牙切齒地說。
番子,指東廣的一群狐鼠。
也稱幹事。
坐記,是指在這一帶訪輯。
打樁,則是指勒索。
辛文昭放下範陽帽,低聲說:“與我無關,我約定了朋友在此地會面、不能走。
你走吧!謝謝你。
” 李三哥搖搖頭,無可奈何地走了。
辛文昭離開人群,向西北角的一座茶棚走去。
他挽發未戴巾,穿一青袍,未系腰帶,既不像讀書人,也不像大戶人家的子弟。
衣着比他華麗的人多的是,比他年輕的公子哥兒也不少,但誰都比不上他出色。
要想看女人,在京城附近,以趕各地的廟會最方便。
其次是上西山踏青。
最後是崇文門外南小市東西的魚藻池附近,五月五日馳馬野宴,達官巨富的内眷皆盛妝而來。
當然,普通平民百姓在五月五日端陽這一天,是不許走近的。
白雲觀以元月十八、十九的燕九節最熱鬧。
但平時,這裡的香客也常年不絕,形成一處集市。
香客之中,少不了有女眷。
他看到茶棚内坐了兩位大嫂,不由一怔,心說:“唔!是何來路?” 兩位大嫂坐在荼棚的角落内。
凳上放了有蓋香籃、可看出是進香的人。
在旁人看來,這兩位中産人家的中年婦女、平常得毫不引人注意,三十出頭臉色已現老态,平凡的五官,樸素的衣飾,毫無異處。
但他卻看出有異,她們那沉靜的神态中,蘊藏着一股陰冷無情的民氣,和神秘莫測的氣氛,似乎,她們并不屬于世間,而是從地獄深處來到陽世遊蕩的鬼魂。
他走進茶棚,就在鄰桌落坐,叫來一壺荼,一盤核桃與糖栗子,泰然自若地察看喧嚷的人群。
兩位女香客有意無意地瞥了他一眼,毫無表情。
但他知道,他已引起對方的注意了。
他用目光搜尋可疑的人。
本來,東廣的鷹犬如果穿了制服,當然人人認得,他們那頂尖頂帽和白皮靴。
非常顯眼,一目了然。
但如果改裝“坐記”,就難以分辨了。
東廣有無數的番子,足迹遍及紫禁城和每一處蛇巢鼠窟,上起王公大臣的一言一動,下這販夫走卒的房中秘事,可說無一不曉,比毒蛇猛獸更令人害怕。
他混迹京師已有一段時日。
是京字号人物中的佼佼者,在他那精明銳利的大眼睛下,一切妖魔鬼怪無所遁形。
憑着他的經驗和本能,一眼便可看出何者是鷹,何者是犬。
荼棚内有兩隻鷹,外面有兩條犬。
觀前雄偉的牌坊下,也有四隻鷹犬。
似乎,茶棚成為鷹犬的注意力集中處、他無意中已卷入不測的旋渦。
那麼,目的物是誰? 他的注意力,回到茶棚内。
茶棚内荼客不多,十餘副座頭,僅五座有人。
最内側角落的兩個神秘女香客,不可能引起鷹犬們的興趣。
進門第一桌,是三位鄉巴佬打扮的中年人。
第二桌,是兩個地棍型的小夥子。
第三桌是那兩位鷹犬,年約三十上下,穿水湖綠色短衫,一個粗眉大眼,一個雙耳招風,尖嘴縮腮。
第四桌是他。
找麻煩,他不怕。
據他所知,最近三年來,他在東廠已有八次“打事件”的記錄。
“打事件”是密語之一,意思是案子已呈送入東安門北面東廠的檔案室。
可是.迄今他仍然逍遙自在。
東廠鷹犬們,提起四海邪神辛文昭。
連他們的“督主”也會汀冷戰。
督主,指提督東廠的太監。
以往,由皇上從十二監中選派一人提督。
後來,專派司禮監中秉筆第二人或第三人充任,
外城的西市,是最亂最複雜的地方。
其次是廣甯門外以西一帶,龍蛇混雜是非多。
暮春,溫暖的陽光帶來了夏的氣息,驅走了春寒,令人反而覺得有點懶散。
辛文昭回到京師又已三年了。
今天他一腳踏入白雲觀前廣場,左首一座賣磁州磁佛的棚屋中,鑽出一個青衣大漢向他走來,他正想招呼,大漢卻向他打眼色示意噤聲。
他會意地轉首他顧,信步走向右面不遠處的一行棚屋。
那兒,是賣日常百貨的攤位,逛觀的香客們在此地買些便宜貨,同樣的貨色要比城裡便宜得多。
他走近賣範陽帽的攤位,擠在衆客中取過一頂範陽帽,裝模作樣地察看手工是否精細。
大漢已到了身後,也取過一頂氈帽,舉至眼前擋住面孔,低聲說:“辛爺,離開此地為妙。
” 他一怔,也低聲問:“李三哥,有事麼?” “目前沒有,等會要出事。
”大漢李三哥低聲回答。
“出事?為何?沖誰?” “這裡最少也有二十名番子坐記,不知要向誰打樁。
”李三哥咬牙切齒地說。
番子,指東廣的一群狐鼠。
也稱幹事。
坐記,是指在這一帶訪輯。
打樁,則是指勒索。
辛文昭放下範陽帽,低聲說:“與我無關,我約定了朋友在此地會面、不能走。
你走吧!謝謝你。
” 李三哥搖搖頭,無可奈何地走了。
辛文昭離開人群,向西北角的一座茶棚走去。
他挽發未戴巾,穿一青袍,未系腰帶,既不像讀書人,也不像大戶人家的子弟。
衣着比他華麗的人多的是,比他年輕的公子哥兒也不少,但誰都比不上他出色。
要想看女人,在京城附近,以趕各地的廟會最方便。
其次是上西山踏青。
最後是崇文門外南小市東西的魚藻池附近,五月五日馳馬野宴,達官巨富的内眷皆盛妝而來。
當然,普通平民百姓在五月五日端陽這一天,是不許走近的。
白雲觀以元月十八、十九的燕九節最熱鬧。
但平時,這裡的香客也常年不絕,形成一處集市。
香客之中,少不了有女眷。
他看到茶棚内坐了兩位大嫂,不由一怔,心說:“唔!是何來路?” 兩位大嫂坐在荼棚的角落内。
凳上放了有蓋香籃、可看出是進香的人。
在旁人看來,這兩位中産人家的中年婦女、平常得毫不引人注意,三十出頭臉色已現老态,平凡的五官,樸素的衣飾,毫無異處。
但他卻看出有異,她們那沉靜的神态中,蘊藏着一股陰冷無情的民氣,和神秘莫測的氣氛,似乎,她們并不屬于世間,而是從地獄深處來到陽世遊蕩的鬼魂。
他走進茶棚,就在鄰桌落坐,叫來一壺荼,一盤核桃與糖栗子,泰然自若地察看喧嚷的人群。
兩位女香客有意無意地瞥了他一眼,毫無表情。
但他知道,他已引起對方的注意了。
他用目光搜尋可疑的人。
本來,東廣的鷹犬如果穿了制服,當然人人認得,他們那頂尖頂帽和白皮靴。
非常顯眼,一目了然。
但如果改裝“坐記”,就難以分辨了。
東廣有無數的番子,足迹遍及紫禁城和每一處蛇巢鼠窟,上起王公大臣的一言一動,下這販夫走卒的房中秘事,可說無一不曉,比毒蛇猛獸更令人害怕。
他混迹京師已有一段時日。
是京字号人物中的佼佼者,在他那精明銳利的大眼睛下,一切妖魔鬼怪無所遁形。
憑着他的經驗和本能,一眼便可看出何者是鷹,何者是犬。
荼棚内有兩隻鷹,外面有兩條犬。
觀前雄偉的牌坊下,也有四隻鷹犬。
似乎,茶棚成為鷹犬的注意力集中處、他無意中已卷入不測的旋渦。
那麼,目的物是誰? 他的注意力,回到茶棚内。
茶棚内荼客不多,十餘副座頭,僅五座有人。
最内側角落的兩個神秘女香客,不可能引起鷹犬們的興趣。
進門第一桌,是三位鄉巴佬打扮的中年人。
第二桌,是兩個地棍型的小夥子。
第三桌是那兩位鷹犬,年約三十上下,穿水湖綠色短衫,一個粗眉大眼,一個雙耳招風,尖嘴縮腮。
第四桌是他。
找麻煩,他不怕。
據他所知,最近三年來,他在東廠已有八次“打事件”的記錄。
“打事件”是密語之一,意思是案子已呈送入東安門北面東廠的檔案室。
可是.迄今他仍然逍遙自在。
東廠鷹犬們,提起四海邪神辛文昭。
連他們的“督主”也會汀冷戰。
督主,指提督東廠的太監。
以往,由皇上從十二監中選派一人提督。
後來,專派司禮監中秉筆第二人或第三人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