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關燈
九邊的最後一邊是甘肅邊,東端的起點是蘭州,西迄嘉峪關。

     再往西,有廢棄的沙州衛。

    過蘭州西北行,便進入河西走廊。

     這一帶,名義上是陝西的轄地,其實是由軍政府行都司統轄,一切是軍事至上,是邊防的要地。

     這裡,早期的移民已經生根落葉。

     這裡,也是處處無家處處家的亡命之徒,躲避風頭的好去處。

     在這裡,要想生存,必須會武藝。

     任何一座堡壘,皆肯不惜重金,聘請武藝高強的人前來做教頭,不問來路,不問根底,隻要有真才實學,便會受到歡迎,受到尊敬和庇護,不怕官府查緝。

     這裡,身上帶了殺人家夥,是絕對合法的。

     辛文昭為了躲避大小羅天的追殺,就落腳在這個地方。

     從莊浪衛向北行,三十裡是武勝堡。

    再北行九十裡,是鎮羌堡。

    再北行一百裡,是古浪千戶所。

     這一段路表面上看,位于兩邊之内(第二道邊牆),應該很安全,不怕鞑子騷擾。

    其實不然,附近有不少潛伏在山區的吐魯番人,不時竄出劫掠。

    更有從西海(青海)竄來的海寇為患。

     海寇以蒙人為主,番人(回回)為徒,都不好應付。

    因此,商旅大都結夥而行,駝馬成隊,弓箭刀槍無不臻備,随時準備戰鬥。

     武勝堡北面五十裡左右,官道繞過馬牙山東麓。

    這附近怪石嶙峋,荒原起伏,沿莊浪河河谷一帶,則一片油綠,林豐草茂。

     九月,金風送爽,楊柳葉盡落,樹林草野一片蒼茫,風起處,半邊天但見滾滾黃沙,遮天蔽日。

     路右是快見河底的莊浪河,路左是馬牛山、附近二十裡内渺無人煙,也不見有任何牲口。

     可是河旁竟有一座小村寨,僅有五六戶人家,居然用土築了寨牆,掘了外濠,樹了拒馬,可知這一帶的民風是如何強悍了。

     寨面對官道,後面是河,寨門外設有歇馬棚和茶水亭,供過往的旅客軍爺歇腳。

     寨門内第一家,便是這條路上頗有名氣的安面客棧。

    這座寨,無形中也被人稱為安西堡;雖則它本身是一座無名堡寨。

     這裡旅客甚少,僅有些耽誤了腳程的旅客投宿。

     未牌左右,官道南北各來了一位旅客。

     北來的旅客穿一襲青袍,背了個大包裹,佩了一把單刀,年約四十出頭,粗眉大眼身材壯得像頭大枯牛。

     南來的旅客正相反,身材瘦小,小眉小眼,留了一撮鼠須。

    年約三十上下,肋下挂了一個小包裹,腰間佩了一根三節棍,渾身上下包括佩劍,都比北來的旅客小一号,人不出衆,貌不驚人,那雙鼠目尤其引人反感,眼珠子骨碌碌亂轉,似乎随時都在打歪主意。

     兩人幾乎同時踏入茶亭,但瘦小旅客手腳似乎比較靈活,手忙腳快地一把抓住架上唯一的木茶碗。

    迅速地往茶捅裡淘茶水。

     高大的旅客塊頭大,手笨腳笨不夠靈活,火氣卻大,怪眼一翻,巨手一伸,擋住了桶口,用打雷似的大嗓門叫:“好沒規矩,你搶什麼?找死嘛!也該有個先來後來,你沒看見大爺先一步進入茶亭麼?” 瘦小旅客鼠目一翻,兇光暴射,陰森森地說:“好家夥,你居然霸道得很呢!你要先死?好。

    ” 聲落,茶碗突然向對方的臉上砸去,奇快絕倫,“噗!”一聲響,出其不意出手一擊便中。

     “啪!”木碗突然炸裂成十數塊。

     高大旅客連眼皮也沒眨動半下,渾如未覺,怪眼彪圓,直楞楞地死瞪着對方矮個頭的對手,鼻子裡哼了一聲,呼出兩聲冷氣,沒作聲。

     瘦小旅客一怔,臉色一變,退了一步說:“好家夥。

    你居然練了混元氣功,先一步運氣戒備了,可知你早己存心生事。

    ” 高大旅客又哼了一聲。

    迫進一步氣勢洶洶。

     瘦小旅客再次突然進擊,人矮小不宜攻上盤.攻下盤以腳最為方便,突然發難以快為先、一聲冷叱,雙腳連環飛踢。

    進攻對方雙膝,“噗噗!”兩聲,兩腳俱中,力道奇猛。

     高大旅客屹立如山,雙腿像兩根山樁,紋絲不動,可是,青袍下擺卻被踢破了兩條裂縫。

     瘦小旅客急退兩步,訝然道:“好家夥,你混元氣功的火候,已練至八成了,太爺不信邪。

    ” 聲落,撤出三節棍正待打出。

     高大旅客不再相讓了,一步跨出便已近身,伸出巨靈之掌,迎頭抓落,五指如鈎疾探腦袋,真像老鷹攫食。

     三節棍及時揮出,“噗噗噗噗!”一連四記重擊,鍊子一陣怪響,快速絕倫,兩記掃在腰肋上,每一記皆擊實,同時身形斜飄八尺。

     高大旅客皮粗肉厚,裹鐵的三節棍也不起絲毫作用。

     可惜身軀笨重,手一撈之下,未能抓住對方,也撈不住快速揮動的三節棍,顯然怒極,像瘋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