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太樸村奇遏
關燈
小
中
大
二十裡到太樸山,山下的大樸村有一處十字路口,左至石隸前至大雄鎮,右則登山可到山腰的西峰禅堂。
太樸村隻有五十餘戶人家,算是小村,他點着挂了招牌與草藥的竹杖,搖着手中串鈴,緩步經過村中唯一的小街。
那年頭,種田的人窮的多,有病請不起郎中,到廟裡燒柱香磕個頭,求菩薩保佑,求一把香灰去當藥吃。
病好了,是祖宗有德菩薩保佑;死,那是前世造孽活報應,不能怨菩薩不靈。
村子來了即中,引不起居民的注意。
十月天,寒風勁烈,甚少有人出門,家家戶戶大門虛掩,隻有一些好奇的村童在那玩耍。
将接近十字路口,他後面已跟了十餘名村童。
在他身後叫嘯不休。
雖說是近午時分,天宇中紅日高照,但仍然寒風刺骨。
他頭上戴了遮陽帽,從容而行。
對街傳來了串鈴聲,他淡淡一笑,自語道:“妙!難怪沒生意,原來有同道先到一步,果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對街來的确是即中,但一看便知是另一種同道。
那是一個年約半百的人,國字臉,倒也是一表人才,留着八字胡,大眼光閃閃,頭梳道警,黑抱,脅下挂了一個包裹。
手中的竹杖挂了一道畫了符錄的幡。
腰帶上一把一尺八寸的法刀,手搖小串鈴,鈴聲清越動聽。
“是祝由科。
”他微笑自語。
祝由科一詞,出于皇帝素問移精變氣論,意思是病人不用針石藥餌,惟焚化符錄祝說病由,所以稱祝由科。
當然這是鬼話,出于後人僞托。
據說,祝由科書序上說,宋朝淳熙中葉,節度使洛奇修黃河,掘出一石牌,上勒符章,無人能辨識,隻有一位道人張一搓認識,說是軒轅黃帝留下的醫術,以之授洛奇、洛奇以之為人療疾,據說頗有神效,洛奇死後,此術失傳。
本朝景泰年間,湖廣徐景輝複傳其術,在辰州開山傳授弟子,隻傳辰州人,因此,世稱之為辰州符,祝由科的名稱,反而沒有辰州符響亮。
徐景輝本人并不常住辰州,他的徒子徒孫也挾技邀遊江湖,至今已傳了多少代,隻有他自己知道,反正從徐景輝開山以來,已經六十餘年,他這一代宗師,也逝世三十年了。
有人說,他是白理會的餘孽,是否可靠,外人無從得悉。
不過以祝由科行醫的人,确是常年在天下各地流浪,确也有些神通,确也出了不少人才,他們那種神奇古怪的醫術,确也治好了不少怪病奇症;甚獲凡夫俗子的歡迎,那些怪誕不經的奇技,令今凡夫俗子敬畏有加。
艾文慈家學淵源,醫道神通,但也不敢輕視祝由科,他認為祝由科的神秘醫術。
與正宗醫家所承認的心病人需心藥醫的見解,有殊途同歸的功效。
他猜想可能是一種溫和巧妙的迷魂術,可以激起病人求生的意志。
因此,他不像其他郎中一般盲目排斥祝由科,且希望有機會一窺其中奧秘。
十字路口有一座駐轎亭,俗稱歇腳亭,其實并無序的規模,隻是一個聊避風雨的木棚而已,便利往來行人駐轎歇腳,兩側設了兩張六腳長凳,并有檢馬樁與及駐轎欄。
江南的交通以船為主的,但仍然可在官道中看到以坐騎代步的人,備有栓馬樁并非奇事。
艾文慈先一步踱入亭中,這是招引顧客的好地方。
艾文慈淡淡一笑,招手叫道:“兄台,何不進來坐坐?” 祝由科郎中一怔,扭頭向他注視了片刻,不住打量他臉上的神色,想找出他臉上是否有輕視的表情,但卻意外地發現他神色開朗,笑容誠懇,不由自主舉步入亭,目不轉睛地打量着他,遲疑的問:“閣下,你…… 你真是走方郎中?” “呵呵!如假包換,兄台請勿存疑。
” “你善治些什麼?” “奇難雜症,五勞七傷,婦人小兒諸病,尤善針炙。
當然,兄弟沒有你老兄高明,混飯而已。
” 祝由科郎中冷冷一笑,坐下說:“你是第一個與祝由科打招呼的郎下,異數。
我想,你醫道有限,半路出家,隻會背熟老祖宗單方在外流浪泥飯糊口,所以不敢瞧不起我這兜劃符的祝由科了。
” 他呵呵一笑,不以為然道:“同行是冤家,果然不假。
兄弟不想分辨,走方郎中當然并不高明,高明便不至于走方,換大城市懸壺,不怕不日進鬥金。
兄台是湖廣人?” “湖廣辰州府。
咱們這一行的人,隻此一家,别無分号。
老弟的口音,像是京師人……” “兄弟祖籍南京,寄籍京師,姓李名玉。
兄台貴姓?” “兄弟姓羅名華,行五,你就叫我羅五好了。
怎樣,生意好嗎?” “兄弟到池州隻有三天功夫,今天第一次到鄉下碰運氣。
羅兄從何處來?近來是否如意?” “從秋浦來。
别提了,時衰鬼弄人,碰上幾個兄弟不善醫治的傷病,幾乎被人砸破飯碗,真倒黴……” 話未完,西街突然奔出一個村夫,一面奔來一面叫:“郎中,郎中,請走一趟,這裡有病人。
” “生意來了,羅兄請。
”艾文慈含笑相讓。
羅華毫不客氣,含笑而起說:“兄弟去看看,希望能賺幾天盤纏濟濟急。
” “祝羅兄順利。
”’他毫無心機地答,心中卻說:“這位羅兄窮急了,大概在秋浦十分狼狽。
” 羅華搖着串鈴出亭,随着村夫揚長而去,進入西街左首第五間農舍。
艾文慈信目四顧,目光落在街右的一棟大宅前。
那是一家豪門富廣的宅第,建了院牆和門樓,門樓有三城門,院牆兩端有便門。
門前有上級石階,階上兩端側設有石獅。
一看便知是地方的富豪,有錢有勢的當地豪紳居住的。
不久,羅華在村夫千恩萬謝中出了農舍,顯然辰州符有靈,賺了一筆錢了。
對面的邊門出來了兩個仆人打扮的漢子,其中一人站在階上叫:“陳三,小五子的病怎樣了呢?” 村夫向仆人欠身點頭,歡天喜地地說:“這位即中真是活菩薩,小五子的疔毒,在那郎中的符水下不見了,被移到牆上啦!隻留下幾個小傷口,紅腫都消了,郎中已用符灰掩上啦!” 疔毒可移至牆上,豈不稀罕?艾文慈一怔,正想前往看個究竟,仆人卻向羅華招手叫: “郎中,等一等,我去請管家來,本宅有病人要你看看。
” 有生意上門,自然歡迎。
羅華不在乎對方的口氣傲慢,徑自應陪着直趨階下。
“等一等,未經召喚,不許亂闖。
” 另一名仆人氣焰萬丈神氣地伸手阻攔。
羅華登時有點不悅,冷笑道:“在下可不是讨飯的花子,招之即來揮之即去,豈有此理。
” 說完扭頭便走。
仆人先是一怔,接着大光其火,奔下階台大喝道:“站住:你好大的膽子,叫你來你敢走?” 仆人大怒,一聲沉喝,伸手便抓羅華的右肩。
羅畢杖交左手,在對方的手搭下的刹那間,突然不進反退,身形微挫,仆人的手一抓落空,手伸過肩收不來了。
這瞬間,羅華措手躬身挺臂,一聲長笑,将仆人從頂門摔出,大背摔幹淨俐落,不費吹灰之力。
“砰”一聲大震,仆人跌了個手腳朝天,全身的骨頭似已崩散,起不來了,隻能在地上掙紮叫救命。
門内已搶出先前入内請管家的仆人,與一名管家打扮的中年人。
仆人一驚,急叫道:“郎中把門房老三打倒了!來人哪!” 門内應聲槍出四名健仆,呐喊着向階下
太樸村隻有五十餘戶人家,算是小村,他點着挂了招牌與草藥的竹杖,搖着手中串鈴,緩步經過村中唯一的小街。
那年頭,種田的人窮的多,有病請不起郎中,到廟裡燒柱香磕個頭,求菩薩保佑,求一把香灰去當藥吃。
病好了,是祖宗有德菩薩保佑;死,那是前世造孽活報應,不能怨菩薩不靈。
村子來了即中,引不起居民的注意。
十月天,寒風勁烈,甚少有人出門,家家戶戶大門虛掩,隻有一些好奇的村童在那玩耍。
将接近十字路口,他後面已跟了十餘名村童。
在他身後叫嘯不休。
雖說是近午時分,天宇中紅日高照,但仍然寒風刺骨。
他頭上戴了遮陽帽,從容而行。
對街傳來了串鈴聲,他淡淡一笑,自語道:“妙!難怪沒生意,原來有同道先到一步,果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對街來的确是即中,但一看便知是另一種同道。
那是一個年約半百的人,國字臉,倒也是一表人才,留着八字胡,大眼光閃閃,頭梳道警,黑抱,脅下挂了一個包裹。
手中的竹杖挂了一道畫了符錄的幡。
腰帶上一把一尺八寸的法刀,手搖小串鈴,鈴聲清越動聽。
“是祝由科。
”他微笑自語。
祝由科一詞,出于皇帝素問移精變氣論,意思是病人不用針石藥餌,惟焚化符錄祝說病由,所以稱祝由科。
當然這是鬼話,出于後人僞托。
據說,祝由科書序上說,宋朝淳熙中葉,節度使洛奇修黃河,掘出一石牌,上勒符章,無人能辨識,隻有一位道人張一搓認識,說是軒轅黃帝留下的醫術,以之授洛奇、洛奇以之為人療疾,據說頗有神效,洛奇死後,此術失傳。
本朝景泰年間,湖廣徐景輝複傳其術,在辰州開山傳授弟子,隻傳辰州人,因此,世稱之為辰州符,祝由科的名稱,反而沒有辰州符響亮。
徐景輝本人并不常住辰州,他的徒子徒孫也挾技邀遊江湖,至今已傳了多少代,隻有他自己知道,反正從徐景輝開山以來,已經六十餘年,他這一代宗師,也逝世三十年了。
有人說,他是白理會的餘孽,是否可靠,外人無從得悉。
不過以祝由科行醫的人,确是常年在天下各地流浪,确也有些神通,确也出了不少人才,他們那種神奇古怪的醫術,确也治好了不少怪病奇症;甚獲凡夫俗子的歡迎,那些怪誕不經的奇技,令今凡夫俗子敬畏有加。
艾文慈家學淵源,醫道神通,但也不敢輕視祝由科,他認為祝由科的神秘醫術。
與正宗醫家所承認的心病人需心藥醫的見解,有殊途同歸的功效。
他猜想可能是一種溫和巧妙的迷魂術,可以激起病人求生的意志。
因此,他不像其他郎中一般盲目排斥祝由科,且希望有機會一窺其中奧秘。
十字路口有一座駐轎亭,俗稱歇腳亭,其實并無序的規模,隻是一個聊避風雨的木棚而已,便利往來行人駐轎歇腳,兩側設了兩張六腳長凳,并有檢馬樁與及駐轎欄。
江南的交通以船為主的,但仍然可在官道中看到以坐騎代步的人,備有栓馬樁并非奇事。
艾文慈先一步踱入亭中,這是招引顧客的好地方。
艾文慈淡淡一笑,招手叫道:“兄台,何不進來坐坐?” 祝由科郎中一怔,扭頭向他注視了片刻,不住打量他臉上的神色,想找出他臉上是否有輕視的表情,但卻意外地發現他神色開朗,笑容誠懇,不由自主舉步入亭,目不轉睛地打量着他,遲疑的問:“閣下,你…… 你真是走方郎中?” “呵呵!如假包換,兄台請勿存疑。
” “你善治些什麼?” “奇難雜症,五勞七傷,婦人小兒諸病,尤善針炙。
當然,兄弟沒有你老兄高明,混飯而已。
” 祝由科郎中冷冷一笑,坐下說:“你是第一個與祝由科打招呼的郎下,異數。
我想,你醫道有限,半路出家,隻會背熟老祖宗單方在外流浪泥飯糊口,所以不敢瞧不起我這兜劃符的祝由科了。
” 他呵呵一笑,不以為然道:“同行是冤家,果然不假。
兄弟不想分辨,走方郎中當然并不高明,高明便不至于走方,換大城市懸壺,不怕不日進鬥金。
兄台是湖廣人?” “湖廣辰州府。
咱們這一行的人,隻此一家,别無分号。
老弟的口音,像是京師人……” “兄弟祖籍南京,寄籍京師,姓李名玉。
兄台貴姓?” “兄弟姓羅名華,行五,你就叫我羅五好了。
怎樣,生意好嗎?” “兄弟到池州隻有三天功夫,今天第一次到鄉下碰運氣。
羅兄從何處來?近來是否如意?” “從秋浦來。
别提了,時衰鬼弄人,碰上幾個兄弟不善醫治的傷病,幾乎被人砸破飯碗,真倒黴……” 話未完,西街突然奔出一個村夫,一面奔來一面叫:“郎中,郎中,請走一趟,這裡有病人。
” “生意來了,羅兄請。
”艾文慈含笑相讓。
羅華毫不客氣,含笑而起說:“兄弟去看看,希望能賺幾天盤纏濟濟急。
” “祝羅兄順利。
”’他毫無心機地答,心中卻說:“這位羅兄窮急了,大概在秋浦十分狼狽。
” 羅華搖着串鈴出亭,随着村夫揚長而去,進入西街左首第五間農舍。
艾文慈信目四顧,目光落在街右的一棟大宅前。
那是一家豪門富廣的宅第,建了院牆和門樓,門樓有三城門,院牆兩端有便門。
門前有上級石階,階上兩端側設有石獅。
一看便知是地方的富豪,有錢有勢的當地豪紳居住的。
不久,羅華在村夫千恩萬謝中出了農舍,顯然辰州符有靈,賺了一筆錢了。
對面的邊門出來了兩個仆人打扮的漢子,其中一人站在階上叫:“陳三,小五子的病怎樣了呢?” 村夫向仆人欠身點頭,歡天喜地地說:“這位即中真是活菩薩,小五子的疔毒,在那郎中的符水下不見了,被移到牆上啦!隻留下幾個小傷口,紅腫都消了,郎中已用符灰掩上啦!” 疔毒可移至牆上,豈不稀罕?艾文慈一怔,正想前往看個究竟,仆人卻向羅華招手叫: “郎中,等一等,我去請管家來,本宅有病人要你看看。
” 有生意上門,自然歡迎。
羅華不在乎對方的口氣傲慢,徑自應陪着直趨階下。
“等一等,未經召喚,不許亂闖。
” 另一名仆人氣焰萬丈神氣地伸手阻攔。
羅華登時有點不悅,冷笑道:“在下可不是讨飯的花子,招之即來揮之即去,豈有此理。
” 說完扭頭便走。
仆人先是一怔,接着大光其火,奔下階台大喝道:“站住:你好大的膽子,叫你來你敢走?” 仆人大怒,一聲沉喝,伸手便抓羅華的右肩。
羅畢杖交左手,在對方的手搭下的刹那間,突然不進反退,身形微挫,仆人的手一抓落空,手伸過肩收不來了。
這瞬間,羅華措手躬身挺臂,一聲長笑,将仆人從頂門摔出,大背摔幹淨俐落,不費吹灰之力。
“砰”一聲大震,仆人跌了個手腳朝天,全身的骨頭似已崩散,起不來了,隻能在地上掙紮叫救命。
門内已搶出先前入内請管家的仆人,與一名管家打扮的中年人。
仆人一驚,急叫道:“郎中把門房老三打倒了!來人哪!” 門内應聲槍出四名健仆,呐喊着向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