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鳳來閣香風

關燈
方,吳爺,我家小姐脾氣不太好,爺台務請小心些,惹火了她,把你送入五刑室,那才慘呢。

    ” “呵呵!在下是五爺的客人……” “家小姐可不管你是誰的客人,老太爺是不管她的。

    隻要小姐開口,老太爺沒有不依的,就算小姐開口要天上的月亮。

    老太爺也得設法替她摘下來。

    ” “哦!老太爺愛護子女,可說無微不至哩!” “那又不盡然,隻因為老太爺甚少在家,自然疼愛子女了。

    ” “王爺的元配夫人……” “元配夫人?從未聽說過,太夫人年年更換,姬妾就更不用提啦。

    ” “那麼,少爺小姐親生的母……” “誰也不知道,連少爺和小姐也從不過問誰是他們的親娘。

    ” 談話間,已接近了鳳來閣,李玉從侍女如珠的口中,總算知道了張五一家于亂七八糟的混帳事,可惜已到地頭,不能再探問了。

     閣口有兩名穿勁裝的侍女把守,如珠沿花徑直趨廊下,向上叫:“吳爺駕到,小姐……” 一名待女搶着接口道:“小姐在二樓相候,快上去,如珠姐,你為何去了這許久?小姐生氣啦。

    ” 如珠一怔,說:“一去一來,我未敢絲毫耽擱,怎說去了這許久?” “還說不敢耽擱?你整整去了半柱香了!” 守衛的人,不分晝夜皆以香計時,這是一種特制的線香,一柱香約。

     等于半個時辰,一個時辰是八刻,這是說,如珠巳耽擱了兩刻時辰了。

     “見鬼!哪有此事?”如珠訝然叫。

     “信不信由你,快上去吧。

    ”待女揮手說。

     如珠急急人廳,李玉問:"小姐隻派你一個人前往召喚在下嗎?” “是的,小婢是小姐房中唯一的親信侍女,機要的事,概由小婢轉達。

     李玉大惑,忖道:“第一名前來找我的梳三丫髻待女,到底是什麼人?”他不便問,又間:“小姐身邊,可有梳三丫髻的侍女?” 如珠詭異地瞥了他一眼,說:“侍女怎能梳三丫髻?本宅的男女,身份分得極嚴,除了二小姐是未出嫁的閨女可梳三丫髻之外,誰敢亂梳發式?” “哦!大小姐呢?” “大小姐從不梳三丫髻,她已是少奶奶了,珠翠滿頭,盤龍髻出自乳娘的巧手,本府中她是擁有最佳發式的人。

    ” 說話間,已到了梯口,樓下的大廳擺設極盡奢華,但似乎大而無當,空曠無人,如珠踏上梯口,叮咛道:“吳爺請留心小婢腳下,依腳迹下步,千萬不可大意,免生不測。

    ” 李玉心中有數,笑道:“安置有機關埋伏。

    是嗎?大戶人家,大多有此防盜設備,不足為奇在下理會得,小心就是。

    "剛踏上第三級,廳門口突然傳來了女人的笑聲,有個銀鈴似的甜嗓子笑着叫:“小春,是不是二妹請來了佳客?我來得真巧啊!” 兩人倚扶欄扭頭向廳門瞧,看到一位明眸皓齒打扮華麗的少婦,正帶了兩名待女進入廳門,兩個把門的侍女不敢阻攔,退在一旁欠身相送。

    如珠臉色一變。

    低聲說:“吳爺快走。

    ” 但來不及了,少婦叫道:“如珠,你敢不替本姑奶奶引見?” 上樓門出現了盛妝的二小姐黛姑娘,臉色不悅地向下叫:“姐姐,你是什麼意思?” “唷!妹妹,怎麼火氣這樣大呀?你有客人。

    姐姐我難道不能來見嗎?” “你找各行其是,互不相幹,我從不過問你的事,你也不必管我的事好不好?” “你這是什麼态度?是不是太過份了些?”姐姐不悅地問。

     黛姑娘沉着臉,急急向下走。

     雙方正要反臉,廳外突現人影,有人用略帶沙啞的嗓音叫:“大妹,你先别管。

    ” 來人是個臉色蒼白,身材瘦削的青年人,頰上無肉,鷹鼻癟嘴,其貌不揚,像個被酒色淘空了身子的人,但臉上現着乖房、陰險的神色。

     “咦!二哥回來啦?”少婦笑問。

     “剛到,聽爹說咱們家中來了一個鎮邊牧場的高手總管,愚兄認為在爹壽誕期間,不能有可疑的人逗留,所以前來看看究竟。

    ” 黛姑娘擋在中間,不悅地說:“與你無關,二哥,你請出去。

    ” 二哥呵呵笑,說:“二妹,你真是不知利害,你知道這兩天咱們家中有何大事待辦?又可知家中發生了些什麼變故?聽爹說,昨晚擒來押在五刑室的高誠小子,居然神秘失蹤。

    鎮中來了不少陌生的可疑人物,來意不明。

    這位高誠本是個不中用的小商人,為救去年被大哥弄來的妻妹,竟敢冒險前來送死。

    如無自命不凡的人撐腰,他敢?” “你懷疑其中牽涉到吳總管?”黛姑娘仍然不悅地問。

     “愚兄可沒這樣說,隻是感到事情太湊巧而已,而且愚兄從青州來,對鎮邊牧場的事不算陌生,來問問他的底細,你不能說愚兄不對吧?出了事誰都負不起責,對不對?” 黛姑娘略一沉吟,退在一旁說:“好吧,你可以問問。

    ” 李玉不待招呼,泰然下梯拱手行禮道:“在下吳用,請教兄台"“我,張義,本宅的二小東主。

    ”二哥搶着說。

     “久仰久仰,在下……” “你是鎮邊牧場的一位總管。

    請教,這次貴牧場來了多少人?” “敝牧場替太仆寺搜購軍馬,派有二十一位外地總管分至五省收購。

    山東地境派有三位,與夥計三十二名。

    三位總管分走三路,周方總管走克州,鄭青雲鄭總管走沂州,在下帶的金銀最多,走登、萊一帶。

    三十二名夥計在濟南候命,購要馬匹方派人前。

    住叫他們來趕回,以免勞神費事。

    ”李玉侃侃而談,神色從容。

     “貴場主高姓大名,現在何處?” “敝場主趙天虹,綽号稱百步神槍,所帶的五枝镖槍,百步内可沒石近尺,發無不中,牧場的八位領班,号稱八虎将。

    多年前邊寇直抵京城,一股邊寇途經牧場,八百蒙騎來勢如潮。

    無可克當。

    場主親宰八虎将,帶領八十騎牧工,三通鼓沖陣,九把斬馬刀宛若泰山崩坍,大海沸騰,所經之處風行草堰,石破天驚。

    八百蒙騎隻逃掉兩百餘,屍堆成山血流成河,潰不成軍。

    從此,任何人都不敢到牧場生事讨野火。

    場主甚少離開牧場,間或單騎赴京看看店面而已。

    在下離開牧場時,楊主仍在牧場坐鎮,至于爾後場主的行蹤,卻不是在下一個外路總管所能知道的。

    ” 他在京師花了近半年工夫,混迹在與鎮邊牧場有關的人中,當然早已将牧場的一切弄得一清二楚,有備而來,豈怕盤诘?除非有牧場的人在場,不然誰也休想揭開他的底,而牧場的人卻遠在濟南府。

     張義這次從青州來,所得到有關鎮邊牧場的消息,隻限于傳聞而已,連從京師來的飛豹也問不出破綻來,他這個花花公子更是所知有限。

    李玉的話無懈可擊,他似乎放了心,陰陰一笑道:“我知道貴牧場人才濟濟,名手輩出,但想不到一個外路總管,竟能接下飛豹尚叔的奪命飛刀,也鬥敗了舍妹黛鳳。

    在下仍然心中存疑,咱們到外面印證印證。

    ” 李玉拱手陪笑道:“在下久仰五爺大名,藝出長春門下,爺是英雄,子是好漢,盛名之下無虛士,在下豈敢放肆,不敢不敢。

    ” “少廢話,出來。

    ”張義傲然地說,舉步向外走。

     李玉腳下遲疑,正猶豫難決,黛姑娘卻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