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理循壞
關燈
小
中
大
跑一趟。
唔!還好,沒進水。
” 午膳準備停當,除了派在裡外監視山下動靜的四個人以外,婦孺們在廚下進餐,廳堂中擺下一桌,于老人成為主人,沈仲賢是主客,十一個人擠滿一桌。
席間,李玉一直埋頭進膳,不與任何人搭讪,即使沈仲賢一再逗他說話,他也懶得接口,不時用奇異的目光,向于老人注視。
于老人已感到李玉的神色不尋常,感到射來的目光飽含陰森森的意味,令人覺得有點毛骨悚然,心中油然湧生警兆。
直至行将膳畢,他終于忍耐不住,用話探道:“小兄弟,你是不是心中有事?” “人和心裡面哪會沒有事?”李玉吃完最後一口飯,冷冷地說。
“是有關碧螺村的事麼?”于老人往下追問。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碰上這種事,并不稀奇,連想我都懶得去想。
”“也許是吧。
”李玉懶洋洋地說,放下碗筷告罪離座。
“敝友的病是不是藥到回春?”于老人繼續探問。
“病要不了他的命。
” “一切尚請小兄弟費心,但願在小兄弟的回春妙手之下,保住敝友的性命。
” 李玉冷冷地注視着于老人,片刻方冷冷地說“請放心,他的病決要不了他的命。
說實話,小可希望貴友活的心情,比老伯更殷切。
” “咦!你……”“小可歇息片刻,等會兒替貴友治病,少陪。
”李玉若無其事地說,踱至壁角席地坐下,閉目假寐。
他身側坐着歐宗,扭頭向他友善地說:“李兄,連累了你……”“不談這些無謂的事,你們為何還不上路,有何打算?”他搶着問。
“咱們要等天黑方敢上路,已派人去找代步的山轎,婦孺們怎能走?”“打算到何處安身?”“走甯國府,下徽州……”“那是死路一條。
”他冷冷地說。
“李兄之意……”“如果你是官府的人,今早向西追而毫無音訊,請教,你要向何處追?”“這……” “當然你要重新調集人手,向東追尋。
你們帶了這許多婦孺,如何逃得過地方公人的耳目?管教你不消三天,一個也跑不掉。
” “哎呀!這……這……依李兄……” “如果我是你,便在附近先躲上一躲,找到代步物之後,空騎空轎連夜東奔丹陽湖,引誘公人來追,有多遠就走多遠。
你們人多,找幾個人化裝婦女,豈難辦到?” 一言驚醒夢中人,歐宗一蹦而起,找同伴商量去了。
于老人在李玉身旁坐下,笑道: “小兄弟老謀深算,似乎經驗豐富哩!呵呵!曾經逃避過追蹤麼?”李玉避免作答,整衣站起說:“小可立即替貴友治病。
老伯可到裡面幫幫忙。
” 沈仲賢正與歐宗及三名同伴商讨脫身的妙策,聽李玉說立即治病,丢下大事不理,走近笑道:“李兄,可否讓仆下見識見識高明?”“小可豈敢挾技自珍,大人請指教。
”李玉一面說,一面舉走踱向内室。
久久,衆人重新回到廳堂。
于老人面露喜色,興匆匆說:“小兄弟,高明,高明,如不是親自所睹,委實難以相信這是事實。
兩年沉疴,居然在短短片刻中,敝友神智轉清,十指已恢複原狀。
高明,高明。
小兄弟,是不是将單方開出……” “得等候片刻,須看貴友出廳略為走動,小可方可決定下藥的份量。
”李玉一面說,一面系好革囊,臉上的神情相當淡漠。
不久,老蒼頭挽扶着彭天謀外出。
彭天謀的氣色依然灰敗,但已略有生氣,在條凳上落坐,老蒼頭則站在他後面扶持。
他用無神的雙目不時打量着廳内的人,似乎有點驚慌,直至看到于老人欣慰的笑容,方放下心頭疑慮,稍帶氣喘地向于老人問:“超兄,小弟兩世為人,請替小弟引見救命的郎中。
” 于老人尚未發話,李玉卻搶先問:“于老伯說閣下姓彭名天謀,不知确否?”“老朽……”“你不是彭天謀,彭天謀已在西河陣亡,身中十五箭,被亂刀分屍。
”彭天謀大吃一驚,于老人也臉色大變。
“你……怎麼知道的?”彭天謀駭然問。
“說說你的真姓名好不?”李玉冷冷地問。
“我……我……”“你姓晁,名植。
” “你……”“你是刑老虎的中軍驕将,名列二十八宿的亢宿。
那時,賊衆公推劉三為奉天征讨大元帥,副元帥是趙遂,趙更名懷忠。
前軍小張永,後軍管四,左軍劉資,右軍馬武,刑老虎是中軍,并稱都督,兵分二十八營,應二十八宿。
記得你們的兩面錦旗,大書的兩行歪詩是……是什麼?亢宿。
” “你……” “哦!記起來了,是:虎憤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溷沌之天。
閣下,我沒記錯吧?”于老人撩起衣袂,在懷中拔出一支長劍,銀虹乍閃,光芒流動。
這是一把頗負盛名的龍泉劍,産自浙江龍泉,不是傳說中的龍泉寶劍。
這種劍彈性極佳,平時可當腰帶使用,鞘上制有特殊的扣環,扣在腰上極為方便,出鞘便彈直,但決不屬于軟劍一類。
可是,這種劍使用不易,惟有内力深厚的人,方可運用自如。
李玉不在乎,往下說:“你們攻徐州,掠淮西,走霸州,迫京師。
沿途殺人放火,劫搶裹脅以緻赤地千裡,血流成河。
來年七月,你們進攻唐縣,久攻二
唔!還好,沒進水。
” 午膳準備停當,除了派在裡外監視山下動靜的四個人以外,婦孺們在廚下進餐,廳堂中擺下一桌,于老人成為主人,沈仲賢是主客,十一個人擠滿一桌。
席間,李玉一直埋頭進膳,不與任何人搭讪,即使沈仲賢一再逗他說話,他也懶得接口,不時用奇異的目光,向于老人注視。
于老人已感到李玉的神色不尋常,感到射來的目光飽含陰森森的意味,令人覺得有點毛骨悚然,心中油然湧生警兆。
直至行将膳畢,他終于忍耐不住,用話探道:“小兄弟,你是不是心中有事?” “人和心裡面哪會沒有事?”李玉吃完最後一口飯,冷冷地說。
“是有關碧螺村的事麼?”于老人往下追問。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碰上這種事,并不稀奇,連想我都懶得去想。
”“也許是吧。
”李玉懶洋洋地說,放下碗筷告罪離座。
“敝友的病是不是藥到回春?”于老人繼續探問。
“病要不了他的命。
” “一切尚請小兄弟費心,但願在小兄弟的回春妙手之下,保住敝友的性命。
” 李玉冷冷地注視着于老人,片刻方冷冷地說“請放心,他的病決要不了他的命。
說實話,小可希望貴友活的心情,比老伯更殷切。
” “咦!你……”“小可歇息片刻,等會兒替貴友治病,少陪。
”李玉若無其事地說,踱至壁角席地坐下,閉目假寐。
他身側坐着歐宗,扭頭向他友善地說:“李兄,連累了你……”“不談這些無謂的事,你們為何還不上路,有何打算?”他搶着問。
“咱們要等天黑方敢上路,已派人去找代步的山轎,婦孺們怎能走?”“打算到何處安身?”“走甯國府,下徽州……”“那是死路一條。
”他冷冷地說。
“李兄之意……”“如果你是官府的人,今早向西追而毫無音訊,請教,你要向何處追?”“這……” “當然你要重新調集人手,向東追尋。
你們帶了這許多婦孺,如何逃得過地方公人的耳目?管教你不消三天,一個也跑不掉。
” “哎呀!這……這……依李兄……” “如果我是你,便在附近先躲上一躲,找到代步物之後,空騎空轎連夜東奔丹陽湖,引誘公人來追,有多遠就走多遠。
你們人多,找幾個人化裝婦女,豈難辦到?” 一言驚醒夢中人,歐宗一蹦而起,找同伴商量去了。
于老人在李玉身旁坐下,笑道: “小兄弟老謀深算,似乎經驗豐富哩!呵呵!曾經逃避過追蹤麼?”李玉避免作答,整衣站起說:“小可立即替貴友治病。
老伯可到裡面幫幫忙。
” 沈仲賢正與歐宗及三名同伴商讨脫身的妙策,聽李玉說立即治病,丢下大事不理,走近笑道:“李兄,可否讓仆下見識見識高明?”“小可豈敢挾技自珍,大人請指教。
”李玉一面說,一面舉走踱向内室。
久久,衆人重新回到廳堂。
于老人面露喜色,興匆匆說:“小兄弟,高明,高明,如不是親自所睹,委實難以相信這是事實。
兩年沉疴,居然在短短片刻中,敝友神智轉清,十指已恢複原狀。
高明,高明。
小兄弟,是不是将單方開出……” “得等候片刻,須看貴友出廳略為走動,小可方可決定下藥的份量。
”李玉一面說,一面系好革囊,臉上的神情相當淡漠。
不久,老蒼頭挽扶着彭天謀外出。
彭天謀的氣色依然灰敗,但已略有生氣,在條凳上落坐,老蒼頭則站在他後面扶持。
他用無神的雙目不時打量着廳内的人,似乎有點驚慌,直至看到于老人欣慰的笑容,方放下心頭疑慮,稍帶氣喘地向于老人問:“超兄,小弟兩世為人,請替小弟引見救命的郎中。
” 于老人尚未發話,李玉卻搶先問:“于老伯說閣下姓彭名天謀,不知确否?”“老朽……”“你不是彭天謀,彭天謀已在西河陣亡,身中十五箭,被亂刀分屍。
”彭天謀大吃一驚,于老人也臉色大變。
“你……怎麼知道的?”彭天謀駭然問。
“說說你的真姓名好不?”李玉冷冷地問。
“我……我……”“你姓晁,名植。
” “你……”“你是刑老虎的中軍驕将,名列二十八宿的亢宿。
那時,賊衆公推劉三為奉天征讨大元帥,副元帥是趙遂,趙更名懷忠。
前軍小張永,後軍管四,左軍劉資,右軍馬武,刑老虎是中軍,并稱都督,兵分二十八營,應二十八宿。
記得你們的兩面錦旗,大書的兩行歪詩是……是什麼?亢宿。
” “你……” “哦!記起來了,是:虎憤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溷沌之天。
閣下,我沒記錯吧?”于老人撩起衣袂,在懷中拔出一支長劍,銀虹乍閃,光芒流動。
這是一把頗負盛名的龍泉劍,産自浙江龍泉,不是傳說中的龍泉寶劍。
這種劍彈性極佳,平時可當腰帶使用,鞘上制有特殊的扣環,扣在腰上極為方便,出鞘便彈直,但決不屬于軟劍一類。
可是,這種劍使用不易,惟有内力深厚的人,方可運用自如。
李玉不在乎,往下說:“你們攻徐州,掠淮西,走霸州,迫京師。
沿途殺人放火,劫搶裹脅以緻赤地千裡,血流成河。
來年七月,你們進攻唐縣,久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