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尋龍天機一脈牽
關燈
小
中
大
且讓我們來個乾坤大挪移,把曆史的年代倒溯回公元一千年,其時是南宋紹興、隆興年頭。
當時的一代奇人,尋龍大俠賴布衣登瑤嶺,著“青鳥序”,奇書,妙識金龍窩穴,巧獲萬世珍品“龍晶珠”,卻被一頭白猿兩番奪去。
賴布衣被白猿數度戲弄,不禁戟指怒道:“賊猴!三番數次作弄賴某,意欲何為?汝須還個公道,不然惹翻賴某,定教汝屍骨難存!” 白猿已然通靈,它一聽賴布衣之言,自知禁受不起,吓得連忙跪在地上,作人狀的叩起頭來,一面伸爪指天,吱吱呱呱的大叫。
賴布衣見白猿欲示甚麼,便按捺住怒火,道:“汝有話說?” 白猿一聽,竟豎起一指,虛空寫畫起來。
賴布衣心中又驚又怒,細視白猿的手勢,不禁暗吃一驚,原來白猿竟以虛空作紙,寫起字來,寫道:“吾乃南帝星君座前白猿使者是也!今奉南帝之命,求大師相助。
因人神相隔,不得矣出此下策,萬望大師見諒!” 賴布衣驚道:“汝既是南帝星君座前使者,必未蔔先知,可知我之名姓?” 白猿又虛空寫道:“大師姓賴,字太素,自号布衣是也!” 賴布衣又驚又奇,忙又道:“南帝星君欲求賴某何事?” 白猿虛空寫道:“當今天下,行将大亂,宋室氣數将盡,外族塗炭生靈,漢室子民須曆百年浩劫。
南帝因令吾尋一帝皇之身,及助其成功之士,太素公的龍晶珠及青烏序奇書,正為兩者之助,萬望太素公諒察!” 賴布衣忙俯身一揖道:“但有益于黎民百姓,賴某豈敢藏私?但請使者留下谒語,以解賴某懸疑。
” 白猿連連點頭,伸爪于虛空寫了數行字,末了又寫道:“……天機幸勿洩露!” 賴布衣見白猿起首的數行字道:“冥冥主宰百年間,萬千生靈慘相殘。
皇覺寺畔穿朱衣,伯溫扶乩逐元蠻。
”又見白猿叮囑“天機勿洩”,便不再詢問,拱手一揖,道:“如此,請使者去吧!” 白猿跪在地上,向賴布衣叩了三個頭,然後一躍而起,大笑三聲,又大哭三聲,才跳躍着遠去了。
一時間,山野又陷入一片死寂。
賴布衣亦默默無言,陷入沉思,暗道:“皇覺寺畔穿朱衣”一句,當隐示了一位出身皇覺寺的和尚,日後正是穿朱衣的帝皇,“龍晶珠”的金龍窩穴龍氣,正是助此人成事,而“伯溫扶乩逐元蠻”,當指有一位名“伯溫”之人,精于扶乩占蔔之術,相助那位皇覺寺和尚逐元蠻而一統天下,而自己所撰的“青鳥序”奇書,正是傳授此人以助其成功,雖覺可惜,但畢竟物盡其用。
賴布衣想念及此,不禁仰首歎道:“既然元蠻主宰百年間,黎民百姓慘相殘,如此暴逆,但能拯救百姓于水火,賴某乎複何求!罷!罷!罷!暫且把此事抛開尋龍去也!” 賴布衣道罷,繼續尋龍迫脈去了。
※※※ 蕭瑟秋風,掃除了幾許殘枝敗葉?換了多少次寥落人間? 此時已是元朝未世了。
在浙江青田北隅,聳起一座大山,山高雖僅有百米,但連綿廣寬,地力雄厚。
山上峰巒起伏,溪水婉蜒,峰崖洞壑,千姿萬态,當中更有一峰卓立雲空,峰頂白雲缭繞,瑞氣萬千,如幻如仙。
在大山的半腰,這時正有一名中年男子奮力向中段的主峰攀登。
此人姓劉名鑰,一位窮秀才,其父劉濠是一位退隐的元朝縣官,可惜返家不久便一病去世了。
劉鑰攀上大山的頂部平台,舉目向前望去,但見峰巒并立,中峰一枝獨秀直插雲天,峰上白雲鐐繞,甚有氣象。
劉鑰一見,心中暗喜道:“爹爹臨終之時,曾道他夢見有位渾身白毛的怪物,把他引上此山,上山後怪物無影蹤,卻見一對碩大白鶴于主峰上盤旋翺翔,狀甚歡躍,似起舞迎接他的莅臨,想必有甚好處。
我死後,汝可葬我于此峰上,慎記莫忘。
如今看來,爹爹所言,果然有點意思。
” 劉鑰這般轉念,便咬緊牙關,奮力向主峰攀去。
他身上背了一個包袱,裡面便是他爹爹劉濠的骨灰。
原來劉濠臨終時非常清醒,不但預先替自己蔔定葬身之所,還吩咐兒子劉鑰先把他的遺體火化,然後攜上峰去擇地安葬。
劉鑰大感迷惑,但劉濠微笑不答,劉鑰亦就無從知道其中的底蘊。
但他生性至孝,固此絕不敢違逆了先父的遺願。
劉鑰背着先父的骨灰,終于攀上主峰之巅。
卻見峰頂面積甚廣,峰上奇花異草,溪澗洞穴遍布,仿似一處世外桃源。
劉
當時的一代奇人,尋龍大俠賴布衣登瑤嶺,著“青鳥序”,奇書,妙識金龍窩穴,巧獲萬世珍品“龍晶珠”,卻被一頭白猿兩番奪去。
賴布衣被白猿數度戲弄,不禁戟指怒道:“賊猴!三番數次作弄賴某,意欲何為?汝須還個公道,不然惹翻賴某,定教汝屍骨難存!” 白猿已然通靈,它一聽賴布衣之言,自知禁受不起,吓得連忙跪在地上,作人狀的叩起頭來,一面伸爪指天,吱吱呱呱的大叫。
賴布衣見白猿欲示甚麼,便按捺住怒火,道:“汝有話說?” 白猿一聽,竟豎起一指,虛空寫畫起來。
賴布衣心中又驚又怒,細視白猿的手勢,不禁暗吃一驚,原來白猿竟以虛空作紙,寫起字來,寫道:“吾乃南帝星君座前白猿使者是也!今奉南帝之命,求大師相助。
因人神相隔,不得矣出此下策,萬望大師見諒!” 賴布衣驚道:“汝既是南帝星君座前使者,必未蔔先知,可知我之名姓?” 白猿又虛空寫道:“大師姓賴,字太素,自号布衣是也!” 賴布衣又驚又奇,忙又道:“南帝星君欲求賴某何事?” 白猿虛空寫道:“當今天下,行将大亂,宋室氣數将盡,外族塗炭生靈,漢室子民須曆百年浩劫。
南帝因令吾尋一帝皇之身,及助其成功之士,太素公的龍晶珠及青烏序奇書,正為兩者之助,萬望太素公諒察!” 賴布衣忙俯身一揖道:“但有益于黎民百姓,賴某豈敢藏私?但請使者留下谒語,以解賴某懸疑。
” 白猿連連點頭,伸爪于虛空寫了數行字,末了又寫道:“……天機幸勿洩露!” 賴布衣見白猿起首的數行字道:“冥冥主宰百年間,萬千生靈慘相殘。
皇覺寺畔穿朱衣,伯溫扶乩逐元蠻。
”又見白猿叮囑“天機勿洩”,便不再詢問,拱手一揖,道:“如此,請使者去吧!” 白猿跪在地上,向賴布衣叩了三個頭,然後一躍而起,大笑三聲,又大哭三聲,才跳躍着遠去了。
一時間,山野又陷入一片死寂。
賴布衣亦默默無言,陷入沉思,暗道:“皇覺寺畔穿朱衣”一句,當隐示了一位出身皇覺寺的和尚,日後正是穿朱衣的帝皇,“龍晶珠”的金龍窩穴龍氣,正是助此人成事,而“伯溫扶乩逐元蠻”,當指有一位名“伯溫”之人,精于扶乩占蔔之術,相助那位皇覺寺和尚逐元蠻而一統天下,而自己所撰的“青鳥序”奇書,正是傳授此人以助其成功,雖覺可惜,但畢竟物盡其用。
賴布衣想念及此,不禁仰首歎道:“既然元蠻主宰百年間,黎民百姓慘相殘,如此暴逆,但能拯救百姓于水火,賴某乎複何求!罷!罷!罷!暫且把此事抛開尋龍去也!” 賴布衣道罷,繼續尋龍迫脈去了。
※※※ 蕭瑟秋風,掃除了幾許殘枝敗葉?換了多少次寥落人間? 此時已是元朝未世了。
在浙江青田北隅,聳起一座大山,山高雖僅有百米,但連綿廣寬,地力雄厚。
山上峰巒起伏,溪水婉蜒,峰崖洞壑,千姿萬态,當中更有一峰卓立雲空,峰頂白雲缭繞,瑞氣萬千,如幻如仙。
在大山的半腰,這時正有一名中年男子奮力向中段的主峰攀登。
此人姓劉名鑰,一位窮秀才,其父劉濠是一位退隐的元朝縣官,可惜返家不久便一病去世了。
劉鑰攀上大山的頂部平台,舉目向前望去,但見峰巒并立,中峰一枝獨秀直插雲天,峰上白雲鐐繞,甚有氣象。
劉鑰一見,心中暗喜道:“爹爹臨終之時,曾道他夢見有位渾身白毛的怪物,把他引上此山,上山後怪物無影蹤,卻見一對碩大白鶴于主峰上盤旋翺翔,狀甚歡躍,似起舞迎接他的莅臨,想必有甚好處。
我死後,汝可葬我于此峰上,慎記莫忘。
如今看來,爹爹所言,果然有點意思。
” 劉鑰這般轉念,便咬緊牙關,奮力向主峰攀去。
他身上背了一個包袱,裡面便是他爹爹劉濠的骨灰。
原來劉濠臨終時非常清醒,不但預先替自己蔔定葬身之所,還吩咐兒子劉鑰先把他的遺體火化,然後攜上峰去擇地安葬。
劉鑰大感迷惑,但劉濠微笑不答,劉鑰亦就無從知道其中的底蘊。
但他生性至孝,固此絕不敢違逆了先父的遺願。
劉鑰背着先父的骨灰,終于攀上主峰之巅。
卻見峰頂面積甚廣,峰上奇花異草,溪澗洞穴遍布,仿似一處世外桃源。
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