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麻雀、小麻雀

關燈
麻雀是一種讨人喜歡的小鳥,因為它蹦蹦跳跳,精精怪怪,從來不肯安靜一會兒。

     每天早晨,麻雀都會因看見第一線光明而啼鳴,讓早起的人感到精神一爽。

     麻雀在夜晚的幾聲朦胧的呢喃,會讓失眠的人感到溫馨。

     麻雀捏在手裡的感覺是最最美妙的,它太可愛了。

     “小麻雀”的胸口上,便紋着一隻小麻雀,展翅張口,栩栩如生。

     胡不喜之所以得了“小麻雀”的外号,一來自然是因為他胸前的這隻麻雀;二來麼,因為他平日裡總是叽叽喳喳,嘴總不閉着。

     閑話多的人隻有個别時候讨人喜歡,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都挺煩的。

     胡不喜就挺招人厭,用當地方言說,他是個“攪屎棍”。

     這名字十分不雅,但用于形容胡不喜,卻是十分十分地貼切。

     胡不喜沒爹沒娘,破廟安身,倒也逍遙自在。

    胡不喜最大的樂趣還不是說話,而是下河去摸魚。

     小時候是精赤條條地下河,長大了,不過多了一條大短褲而已。

     出水的時候,胡不喜手裡總是掐着一條大魚的腮,喜笑連天。

    但他的短褲出水之後便會緊緊地貼在大腿上,可就大大地不雅觀了。

    胡不喜根本不在乎這個,他冬天也每天下河去摸魚,這一點讓其他混混們嫉妒,好像他就是水鬼水怪。

     小麻雀走在山路上,面色陰沉,不再是一隻歡笑的小麻雀了。

     他身邊走着一個小男孩,十二三歲模樣,長得極是伶俐,極招人喜歡。

     “是這兒嗎?”小麻雀問,聲音沉悶暗啞。

     “就是這裡。

    ”小男孩受了他的感染,也是一腔悲苦。

     小麻雀探頭一看,懸崖下雲霧環繞,深不見底。

     “張爺爺就是從這裡摔下去的。

    ”小男孩輕聲道,不時擡頭看看小麻雀的神色。

     小麻雀喃喃自語:“怎麼可能呢?” 小男孩問道:“你說什麼?” “沒什麼。

    我問你,張爺爺的屍身是誰發現的?” “我們那天正好有一個人生了病,找張爺爺,不見了,有人說是采藥去了,——張爺爺常去采藥,十天半月不回來的。

    大家也沒法子,隻好等。

    中午的時候,來了三個外地人,擡着張爺爺的屍體,說是路過山崖下發現的,已經摔死了……” “那三個外地人後來去哪兒了?” “不知道啊!他們放下張爺爺,就走了。

    ” “往什麼方向走的?” “這……誰記得住……” “你好好想想。

    ” “我要回到村子裡才能想起來他們往哪裡去的。

    對了,他們往大樹那邊走,他們是向東走的!” “你敢肯定麼?” “一定是向東。

    ” “向東,向東,那是九天前的事了,對不對?” “是呀。

    ” “那三個人生得什麼樣兒,你能記起來嗎?” “唔——三個都是男的。

    一個個子很高很高,比你高一個頭,又很胖。

    還有兩個嘛,和你個子差不多,瘦瘦的,就這些。

    ” “高個子有多大年紀?長胡子嗎?” “總有四十多歲吧,兜嘴胡子……好重,滿臉都是胡子……” “他面上有什麼特别的地方沒有?” “什麼特别的地方?” “比方說……下黑痣、刀疤……塌鼻子……” “好像沒有吧,記不得了。

    ” 如果記不得了,就說明那人臉上是真的沒有什麼特别的地方了,這是一定的。

    因為若是有這些特點,小男孩肯定是不會忘記的。

     胡不喜點點頭道:“他們帶刀沒有?” “刀?好像沒有帶。

    另外兩個人手裡都拎着一個大包袱,包袱很大,所以我記得。

    ” 看起來确乎是過路人所為。

     但過路人又怎知死去的人便是張神仙,而且又一直擡到這裡來? 胡不喜道:“那三個人怎麼說的?他們說認識張爺爺嗎?” “好像沒有。

    我不記得了……” “兩個瘦子有什麼特别麼?” “想……想不起來。

    你問這些幹什麼?” “我要找出兇手來。

    ” “兇手?”小男孩不解地問道:“張爺爺不是……” “張爺爺不是摔死的,是被人殺死的!”胡不喜咬着牙緩緩地說。

     “真……真的?”小男孩大驚失色,哆嗦起來。

     “我不騙你。

    ” “那……你……要給張爺爺報仇啊!我爹,我姐和我都請張爺爺治過病哩。

    我娘說:沒有張爺爺,我就生不下來了。

    ” 小男孩哭了,扯着胡不喜的衣裳。

     “小兄弟,你放心,我會找到那個壞人的。

    你要把能想起來的東西都告訴我,我才能找到兇手。

    ” “我一定……使勁想,想出來了,就告訴你。

    ” “好孩子,你叫什麼?” “小麻雀。

    ” 胡不喜不由一怔:“你也叫小麻雀?巧了,我也叫小麻雀。

    ” 這可真是巧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