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鴻飛冥冥
關燈
小
中
大
然不便對她們打擾!”話聲微頓,轉對寒月師太庵主以此見詢,又如此關切,莫非此事其中有什麼蹊跷嗎?”
寒月師太遂将昨夜在城陵矶發生之事,詳細說了。
榮萬裡這才明白原委,不由好生惋惜! 這時,侍仆已将榮萬裡的成名兵刃“厚背鐵胎弓”與“紫金長刀”包紮妥當,送到大廳中。
榮萬裡遂囑咐門下弟子,按照平日訓練之法,緊守堡門,然後背弓跨刀,帶了随身應用之物,同了朱潤波等人,出堡而去。
出了堡門,朱潤波忽然問道:“榮兄,你昨夜發現的那一群婦人,在什麼地方?” 榮萬裡一指東南方,道:“距此約莫四十裡,朱兄的意思,莫非想去看一看嗎?” 朱潤波點了點頭,道:“婦人女子,成群露宿荒山,形迹大有可疑,無論是否與此事有關,反正繞不了多少遠路,何妨前去看看!” 于是,遂由榮萬裡領路,朝東南方奔去…… 數十裡路程,眨眼之間便已到達,但那小山坳以内,卻沒有一個婦人的蹤迹,顯然業已離去。
榮萬裡領着路,走到一處比較平坦的地方,道:“這便是昨夜她們露宿之地,請看地上還遺留着生火的餘爐……” 朱潤波俯身對那一堆灰盡,仔細察看了一會,詫道:“這種生火的方式,分明是黔滇一帶的苗人所留,奇怪!她們遠離苗疆,要到哪裡去?為了什麼?……” 榮萬裡道:“若照這堆灰爐的情形判斷,她們大概在寅卯時分離開,諒她們的腳程也走不了多遠,我們何不追上去看個究竟!” 朱潤波失笑道:“可是她們并沒有遺留下離去方向的痕迹,我們如何追法?” 嶽龍飛接口道:“據徒兒看來,她們的目的地大概也是衡山紫蓋峰,我們何不就循着這個方向追去,豈不是一舉兩得!” 朱潤波等三人聽了,俱覺頗為合理,遂一同取道,望衡山奔去。
殊不知嶽龍飛這一妄加判斷,遂發生了後文一樁驚天動地的大事,鬧得幾乎不可收拾! ※※※ 衡山,古稱南嶽,山有七十二峰之勝,其中以祝融為最高,回雁最險,天柱最奇,但氣勢巍峨雄偉,卻首推紫蓋! 紫蓋峰矗立于七十二峰之間,形如華蓋,一崖一壑,土石中含異質,多呈現紅褐之色,是以每當夕陽斜照之時,遠瞻峰巅,覆如紫霞,景象不可方物,故有“紫蓋”之美謄! 山是名山,峰數奇峰,是以大凡往朝南嶽之人,無不登臨此峰,流連忘返! 如今,清廷更撥巨款,由地方官府招工,在峰頭構築了一座“順天禅寺”,井宣稱于重九開光之日,将北天山“丹心峽”主朱潤波以及“劍、絕、書、狂”等班志士的頭顱,陳列在寺中的十三層寶塔以内,這消息自然更增加了這紫蓋峰的名氣,同時,也震撼了南七北六,十三省的水陸英豪! 因為,自從“鬼杖仙翁”屠遠志所率領的一幹清廷鷹犬,以及号稱滿洲第一勇士的鐵三勝等人,在北天山“丹心峽”全軍盡沒之後,宇内人心大為振奮,“墨羽芙蓉日月幡”朱潤波的英名,不徑而走,炙脍人口! 尤其是許多志懷故國,志盼恢複大漢河山,百多年來卻隐伏于山林田隴的遣民志士,更無異服了一貼興奮劑,人人企領盼望“丹心峽主”乘勝揮師南下,驅逐滿虜,重整神州! 豈料半年來,他們這一希望,都如石沉大海,毫無消息! 如今,竟由清廷方面傳出了這一噩耗,則對他們打擊之大,可想而知! 是以中秋才過,便有不計其數的水陸英豪,南下北上,東來西往,紛紛向南嶽集中,打算探着這消息是真是假! 秋天,本來是天高氣爽,最适登高攬勝的季節,可是,在九月重陽的這一天,空中卻陰霾密布,紫蓋峰頭,更是暗雲低啞,寒風蕭蕭,充滿着一片肅殺的景象! 但盡管天氣是如此之壞,而“順天禅寺”前面的一座茂密松林之中,早巳三五成群地塞滿了千百名江湖客! 他們有的是各大門派的子弟,有的是著名幫會重要人物,也有成名的武師,也有斂迹多年的魔頭,其中,當然不乏心懷故國的遺民志士,但當然也棍雜着若幹清廷的鷹犬! 他們,盡管來自方向不同,門派不同,身份不同,但除了若幹清廷鷹犬之外,他們的目的側是無不相同! 他們之中,盡管有邪有正,有白道俠客,有黑道枭雄,平日雖然是勢不兩立,或是久懷宿怨,但今天,他們都似乎已無心去理會這些了! 他們三五成群,或坐或立,有的言笑晏晏,有的默然靜坐,但每一道眼神,無不凝注在“順天禅寺”的兩扇緊閉的山門以下! 還有那一座金碧輝煌,修建得美倫美絕的十三層寶塔,高高矗立在那一列全用紅石砌成的高大圍牆裡面。
每一層的塔門,也關得緊緊的,不知塔内果真陳列着“丹心峽主”朱潤波以及一班志士的頭顱嗎?這是一個謎! “順天禅寺”的開光大典,清廷将派什麼人來主持? 這又是一個謎! 這兩個沉重的謎,便這樣一分緊似一分地,緊壓在松林之内的每一個江湖豪客的心上! 終于 午時到了! “順天禅寺”以内,适時“當!當!……”響起了一百另八下宏亮而緩慢的鐘聲! 這一下一下的鐘聲,像巨錘般撞擊着每一個人的心弦,使松林中的一群江湖豪客,坐着的霍地振衣而起,立着之人,腰闆挺得更直,所有的目光,盡都瞬也不瞬地緊盯着那兩扇闊大緊閉的寺門! 直到那最後幾響鐘聲的回音,從群山峰頭反應回來之際,“順天禅寺”的兩扇巨大寺門,便緩緩啟開…… 千數百道目光注視之下,隻見山門啟處,兩列身穿土黃袈裟,頭戴黑色僧帽,手執法器的僧侶,緩步魚貫而出! “黃衣喇嘛!” 不知是誰,從人群中發出了一聲低呼! 這隊黃衣喇嘛,共有三十六名之多,走出寺門之後,便自停步,雁列于寺門外面,垂眉肅立! 一個身穿鵝黃袈裳,手執九環禅杖的胖大喇嘛,随後出現,巍然屹立寺門當中,兩道兇芒四射的目光,對松林緩緩一掃,禅杖一頓,大聲道:“本禅寺開光大典吉時已後,本座奉法谕恭請五湖四海前來觀禮的貴賓,移駕寺内觀禮!” 聲如洪鐘,震得人耳鼓嗡嗡作響,顯示他的内外功力,已有相當火候! 群豪雖然各自心頭暗凜,但也無人形諸于色,待得話聲一落,遂不約而同,步出松林,朝寺門走去。
那迎賓的胖大喇嘛,也不詢問群豪的身份來曆,立掌當胸,打了個問訊,便自轉身領路! 進了寺門,迎面是一條寬達三丈,用紅石鋪成的甬道,直達巍然雄跨的大雄寶殿。
甬道兩邊,乃是一片數畝方圓,上覆細砂黃土的廣場。
那一座人人矚目的十三層寶塔,便矗立在大雄寶殿左側的廣場上! 面對寶塔,蓋了一列蘆棚,棚内采飾遍懸,并擺了上千個席位。
數十名黃衣喇嘛,垂手肅立四周。
那胖大喇嘛待群豪全部走進寺門以後,又複大聲道:“蘆棚上的席位,本寺已按各位貴賓的門派,幫會,以及無門無派等,分别标明,請各位自行就座!” 群豪依言,紛紛從蘆棚前面的扶梯,登上棚,内随着侍立的黃衣喇嘛的引導,各自按自己所屬的門派及幫會,在标明的席位間就座,剩下來那一幹無門派統屬之人,則各自遠一席位落座。
待得安排停當之後,群豪的心中,又是一凜! 因為今日參與的各大門派當中,隻有少林一派未見有人參加,而棚中也僅有少林的席位未設,而各大幫會的席位,則恰與參加的數目,一人不多一個不少,顯見寺中對前來赴會之人的底細,早已探聽明白! 那麼,這次開光大典,除了展示“丹心峽主”朱潤波等一幹志士的頭顱,藉以誇耀清廷的威勢而外,究竟還會有什麼意思? 不言群豪的心中對此紛紛加以推測,并各各暗地警惕之際,那胖大喇嘛業已第三次大聲發話道:“各位貴賓稍坐歇息,本寺馬上命人獻上茶點,但有一事,須預先向各位鄭重奉告……”話聲微頓,目光緩緩一掃棚内群衆,方才一字一字地洪聲道:“本寺乃奉當今聖上敕旨興建之聖地,開光大典更是本教最隆重最嚴肅之典禮,在行禮之際,務望各位持虔敬之心,力求肅靜,如有不遵者,奉谕當治以藐視聖旨之暈!” 語音一落,棚中頓時響起一陣“嗡嗡”之聲! 那胖大喇嘛待群豪耳語之聲稍息,又複沉聲道:“如有認為這一要求過苛的貴賓,可在此時自行離寺,本座自當以禮相送,決不強留!” 棚中“嗡嗡”之聲頓息,竟無一人願意離去。
胖大喇嘛的目光,緩緩一掃群豪,滿意地點了點頭,一揮手,立時奔來數十名手捧茶點的黃衣喇嘛,川流不息地端上蘆棚,招待群豪飲用。
然而,群豪卻因适才心中有所警惕之故,是以對衆喇嘛送上來的茶點,連磋也不碰一下。
胖大喇嘛微微冷笑一聲,單掌當胸,朝棚上略一躬身,便自轉頭走進大雄寶殿而去…… 群豪心知開光大典即将開始,遂寂靜無嘩地等待着,注視着…… 整座“順天禅寺”,裡裡外外,登時雅雀無聲,僅有每個人自己的呼吸可聞! 過了約莫一盞熱茶工夫之久,蓦然間…… “當!當!……”空際第三度響起了震山撼嶽的鐘聲! 待得第一百零八響鐘聲尚自袅袅散入層霄之際,大雄寶殿以内,随即鼓樂喧天,震耳欲聾! 蘆栅上一衆群豪,俱不由自己地定睛注目,遙觀這場開光大典,究竟如何進行…… 但奇怪的是殿内敢樂之聲盡管震耳欲聾,擾得人心煩意亂,而那八扇巨大的殿門,卻仍然緊閉如故! 似乎這所謂“開光大典”,敢情是在大雄寶殿裡面進行! 時間,在群豪煩躁和格焦急等待中,緩慢地過去了足足有一個時辰之久,大雄寶殿裡面的鼓樂之聲,依舊響個不停! 群豪當中,多半都未帶幹糧,此際,眼看午飯時間已過,差不多的腹中都有了餓意,但為了謹慎之故,面對着席上的茶點,個個空有暗咽口水,好不難過已極! 又挨過了半個時辰,終于有人忍耐不住,低低地啞聲罵道:“他媽的!搞什麼名堂,擺什麼臭排場,把老子幹耗在這裡喝西北風!不要惹得老子……” 話尚未完,已有一個侍候的黃衣喇嘛,手持一本薄冊,朝話聲起處走了過去…… 群豪自從聽見話聲,便知必有麻煩,是以大都将目光,轉移向發話之處! 隻見那說話之人,坐在無門無派的席位上,是一個濃眉環眼,神态粗豪的黑衣壯漢。
這是,那一個黃衣喇嘛已走到此人面前,單掌當胸,躬身道:“請問施主尊姓大名,在何方立萬?” 黑衣壯漢環眼一瞪,道:“問老子幹嗎?” 黃衣喇嘛肅容道:“奉谕将不守規定的貴賓姓名登記,以憑按律治以應得之罪,尚祈施主見諒!” 黑衣壯漢聞言,登時勃然變色,一擡手,“叭”的一聲,抽了黃衣喇嘛一個耳光,怒罵道:“媽拉巴子,憑你也配!” 喇嘛黃衣喇嘛不閃不避,挨了一個耳光,依然面不改色也不發火,且神态更見莊肅地又複說道:“貧僧奉谕辦事,務請施主大發慈悲!” 黑衣壯漢大聲喝道:“老子姓方,你隻要打聽一下伏牛山的‘無敵金剛’方天,方二大爺,哪一個不認得我!” 黃衣喇嘛低喧了聲佛号,道:“多謝方施主!”将方天的名字記在薄冊上,躬身退下。
棚中的群豪,靜靜地注視着事情的發展,到此,都不禁為這位‘無敵金剛’方天,捏一把冷汗,但另一方面,卻又人人都心生希冀,希望能由這事情中,看一些想要知道的事。
就在一些群豪心懷希冀,将各人的目光又複移注
榮萬裡這才明白原委,不由好生惋惜! 這時,侍仆已将榮萬裡的成名兵刃“厚背鐵胎弓”與“紫金長刀”包紮妥當,送到大廳中。
榮萬裡遂囑咐門下弟子,按照平日訓練之法,緊守堡門,然後背弓跨刀,帶了随身應用之物,同了朱潤波等人,出堡而去。
出了堡門,朱潤波忽然問道:“榮兄,你昨夜發現的那一群婦人,在什麼地方?” 榮萬裡一指東南方,道:“距此約莫四十裡,朱兄的意思,莫非想去看一看嗎?” 朱潤波點了點頭,道:“婦人女子,成群露宿荒山,形迹大有可疑,無論是否與此事有關,反正繞不了多少遠路,何妨前去看看!” 于是,遂由榮萬裡領路,朝東南方奔去…… 數十裡路程,眨眼之間便已到達,但那小山坳以内,卻沒有一個婦人的蹤迹,顯然業已離去。
榮萬裡領着路,走到一處比較平坦的地方,道:“這便是昨夜她們露宿之地,請看地上還遺留着生火的餘爐……” 朱潤波俯身對那一堆灰盡,仔細察看了一會,詫道:“這種生火的方式,分明是黔滇一帶的苗人所留,奇怪!她們遠離苗疆,要到哪裡去?為了什麼?……” 榮萬裡道:“若照這堆灰爐的情形判斷,她們大概在寅卯時分離開,諒她們的腳程也走不了多遠,我們何不追上去看個究竟!” 朱潤波失笑道:“可是她們并沒有遺留下離去方向的痕迹,我們如何追法?” 嶽龍飛接口道:“據徒兒看來,她們的目的地大概也是衡山紫蓋峰,我們何不就循着這個方向追去,豈不是一舉兩得!” 朱潤波等三人聽了,俱覺頗為合理,遂一同取道,望衡山奔去。
殊不知嶽龍飛這一妄加判斷,遂發生了後文一樁驚天動地的大事,鬧得幾乎不可收拾! ※※※ 衡山,古稱南嶽,山有七十二峰之勝,其中以祝融為最高,回雁最險,天柱最奇,但氣勢巍峨雄偉,卻首推紫蓋! 紫蓋峰矗立于七十二峰之間,形如華蓋,一崖一壑,土石中含異質,多呈現紅褐之色,是以每當夕陽斜照之時,遠瞻峰巅,覆如紫霞,景象不可方物,故有“紫蓋”之美謄! 山是名山,峰數奇峰,是以大凡往朝南嶽之人,無不登臨此峰,流連忘返! 如今,清廷更撥巨款,由地方官府招工,在峰頭構築了一座“順天禅寺”,井宣稱于重九開光之日,将北天山“丹心峽”主朱潤波以及“劍、絕、書、狂”等班志士的頭顱,陳列在寺中的十三層寶塔以内,這消息自然更增加了這紫蓋峰的名氣,同時,也震撼了南七北六,十三省的水陸英豪! 因為,自從“鬼杖仙翁”屠遠志所率領的一幹清廷鷹犬,以及号稱滿洲第一勇士的鐵三勝等人,在北天山“丹心峽”全軍盡沒之後,宇内人心大為振奮,“墨羽芙蓉日月幡”朱潤波的英名,不徑而走,炙脍人口! 尤其是許多志懷故國,志盼恢複大漢河山,百多年來卻隐伏于山林田隴的遣民志士,更無異服了一貼興奮劑,人人企領盼望“丹心峽主”乘勝揮師南下,驅逐滿虜,重整神州! 豈料半年來,他們這一希望,都如石沉大海,毫無消息! 如今,竟由清廷方面傳出了這一噩耗,則對他們打擊之大,可想而知! 是以中秋才過,便有不計其數的水陸英豪,南下北上,東來西往,紛紛向南嶽集中,打算探着這消息是真是假! 秋天,本來是天高氣爽,最适登高攬勝的季節,可是,在九月重陽的這一天,空中卻陰霾密布,紫蓋峰頭,更是暗雲低啞,寒風蕭蕭,充滿着一片肅殺的景象! 但盡管天氣是如此之壞,而“順天禅寺”前面的一座茂密松林之中,早巳三五成群地塞滿了千百名江湖客! 他們有的是各大門派的子弟,有的是著名幫會重要人物,也有成名的武師,也有斂迹多年的魔頭,其中,當然不乏心懷故國的遺民志士,但當然也棍雜着若幹清廷的鷹犬! 他們,盡管來自方向不同,門派不同,身份不同,但除了若幹清廷鷹犬之外,他們的目的側是無不相同! 他們之中,盡管有邪有正,有白道俠客,有黑道枭雄,平日雖然是勢不兩立,或是久懷宿怨,但今天,他們都似乎已無心去理會這些了! 他們三五成群,或坐或立,有的言笑晏晏,有的默然靜坐,但每一道眼神,無不凝注在“順天禅寺”的兩扇緊閉的山門以下! 還有那一座金碧輝煌,修建得美倫美絕的十三層寶塔,高高矗立在那一列全用紅石砌成的高大圍牆裡面。
每一層的塔門,也關得緊緊的,不知塔内果真陳列着“丹心峽主”朱潤波以及一班志士的頭顱嗎?這是一個謎! “順天禅寺”的開光大典,清廷将派什麼人來主持? 這又是一個謎! 這兩個沉重的謎,便這樣一分緊似一分地,緊壓在松林之内的每一個江湖豪客的心上! 終于 午時到了! “順天禅寺”以内,适時“當!當!……”響起了一百另八下宏亮而緩慢的鐘聲! 這一下一下的鐘聲,像巨錘般撞擊着每一個人的心弦,使松林中的一群江湖豪客,坐着的霍地振衣而起,立着之人,腰闆挺得更直,所有的目光,盡都瞬也不瞬地緊盯着那兩扇闊大緊閉的寺門! 直到那最後幾響鐘聲的回音,從群山峰頭反應回來之際,“順天禅寺”的兩扇巨大寺門,便緩緩啟開…… 千數百道目光注視之下,隻見山門啟處,兩列身穿土黃袈裟,頭戴黑色僧帽,手執法器的僧侶,緩步魚貫而出! “黃衣喇嘛!” 不知是誰,從人群中發出了一聲低呼! 這隊黃衣喇嘛,共有三十六名之多,走出寺門之後,便自停步,雁列于寺門外面,垂眉肅立! 一個身穿鵝黃袈裳,手執九環禅杖的胖大喇嘛,随後出現,巍然屹立寺門當中,兩道兇芒四射的目光,對松林緩緩一掃,禅杖一頓,大聲道:“本禅寺開光大典吉時已後,本座奉法谕恭請五湖四海前來觀禮的貴賓,移駕寺内觀禮!” 聲如洪鐘,震得人耳鼓嗡嗡作響,顯示他的内外功力,已有相當火候! 群豪雖然各自心頭暗凜,但也無人形諸于色,待得話聲一落,遂不約而同,步出松林,朝寺門走去。
那迎賓的胖大喇嘛,也不詢問群豪的身份來曆,立掌當胸,打了個問訊,便自轉身領路! 進了寺門,迎面是一條寬達三丈,用紅石鋪成的甬道,直達巍然雄跨的大雄寶殿。
甬道兩邊,乃是一片數畝方圓,上覆細砂黃土的廣場。
那一座人人矚目的十三層寶塔,便矗立在大雄寶殿左側的廣場上! 面對寶塔,蓋了一列蘆棚,棚内采飾遍懸,并擺了上千個席位。
數十名黃衣喇嘛,垂手肅立四周。
那胖大喇嘛待群豪全部走進寺門以後,又複大聲道:“蘆棚上的席位,本寺已按各位貴賓的門派,幫會,以及無門無派等,分别标明,請各位自行就座!” 群豪依言,紛紛從蘆棚前面的扶梯,登上棚,内随着侍立的黃衣喇嘛的引導,各自按自己所屬的門派及幫會,在标明的席位間就座,剩下來那一幹無門派統屬之人,則各自遠一席位落座。
待得安排停當之後,群豪的心中,又是一凜! 因為今日參與的各大門派當中,隻有少林一派未見有人參加,而棚中也僅有少林的席位未設,而各大幫會的席位,則恰與參加的數目,一人不多一個不少,顯見寺中對前來赴會之人的底細,早已探聽明白! 那麼,這次開光大典,除了展示“丹心峽主”朱潤波等一幹志士的頭顱,藉以誇耀清廷的威勢而外,究竟還會有什麼意思? 不言群豪的心中對此紛紛加以推測,并各各暗地警惕之際,那胖大喇嘛業已第三次大聲發話道:“各位貴賓稍坐歇息,本寺馬上命人獻上茶點,但有一事,須預先向各位鄭重奉告……”話聲微頓,目光緩緩一掃棚内群衆,方才一字一字地洪聲道:“本寺乃奉當今聖上敕旨興建之聖地,開光大典更是本教最隆重最嚴肅之典禮,在行禮之際,務望各位持虔敬之心,力求肅靜,如有不遵者,奉谕當治以藐視聖旨之暈!” 語音一落,棚中頓時響起一陣“嗡嗡”之聲! 那胖大喇嘛待群豪耳語之聲稍息,又複沉聲道:“如有認為這一要求過苛的貴賓,可在此時自行離寺,本座自當以禮相送,決不強留!” 棚中“嗡嗡”之聲頓息,竟無一人願意離去。
胖大喇嘛的目光,緩緩一掃群豪,滿意地點了點頭,一揮手,立時奔來數十名手捧茶點的黃衣喇嘛,川流不息地端上蘆棚,招待群豪飲用。
然而,群豪卻因适才心中有所警惕之故,是以對衆喇嘛送上來的茶點,連磋也不碰一下。
胖大喇嘛微微冷笑一聲,單掌當胸,朝棚上略一躬身,便自轉頭走進大雄寶殿而去…… 群豪心知開光大典即将開始,遂寂靜無嘩地等待着,注視着…… 整座“順天禅寺”,裡裡外外,登時雅雀無聲,僅有每個人自己的呼吸可聞! 過了約莫一盞熱茶工夫之久,蓦然間…… “當!當!……”空際第三度響起了震山撼嶽的鐘聲! 待得第一百零八響鐘聲尚自袅袅散入層霄之際,大雄寶殿以内,随即鼓樂喧天,震耳欲聾! 蘆栅上一衆群豪,俱不由自己地定睛注目,遙觀這場開光大典,究竟如何進行…… 但奇怪的是殿内敢樂之聲盡管震耳欲聾,擾得人心煩意亂,而那八扇巨大的殿門,卻仍然緊閉如故! 似乎這所謂“開光大典”,敢情是在大雄寶殿裡面進行! 時間,在群豪煩躁和格焦急等待中,緩慢地過去了足足有一個時辰之久,大雄寶殿裡面的鼓樂之聲,依舊響個不停! 群豪當中,多半都未帶幹糧,此際,眼看午飯時間已過,差不多的腹中都有了餓意,但為了謹慎之故,面對着席上的茶點,個個空有暗咽口水,好不難過已極! 又挨過了半個時辰,終于有人忍耐不住,低低地啞聲罵道:“他媽的!搞什麼名堂,擺什麼臭排場,把老子幹耗在這裡喝西北風!不要惹得老子……” 話尚未完,已有一個侍候的黃衣喇嘛,手持一本薄冊,朝話聲起處走了過去…… 群豪自從聽見話聲,便知必有麻煩,是以大都将目光,轉移向發話之處! 隻見那說話之人,坐在無門無派的席位上,是一個濃眉環眼,神态粗豪的黑衣壯漢。
這是,那一個黃衣喇嘛已走到此人面前,單掌當胸,躬身道:“請問施主尊姓大名,在何方立萬?” 黑衣壯漢環眼一瞪,道:“問老子幹嗎?” 黃衣喇嘛肅容道:“奉谕将不守規定的貴賓姓名登記,以憑按律治以應得之罪,尚祈施主見諒!” 黑衣壯漢聞言,登時勃然變色,一擡手,“叭”的一聲,抽了黃衣喇嘛一個耳光,怒罵道:“媽拉巴子,憑你也配!” 喇嘛黃衣喇嘛不閃不避,挨了一個耳光,依然面不改色也不發火,且神态更見莊肅地又複說道:“貧僧奉谕辦事,務請施主大發慈悲!” 黑衣壯漢大聲喝道:“老子姓方,你隻要打聽一下伏牛山的‘無敵金剛’方天,方二大爺,哪一個不認得我!” 黃衣喇嘛低喧了聲佛号,道:“多謝方施主!”将方天的名字記在薄冊上,躬身退下。
棚中的群豪,靜靜地注視着事情的發展,到此,都不禁為這位‘無敵金剛’方天,捏一把冷汗,但另一方面,卻又人人都心生希冀,希望能由這事情中,看一些想要知道的事。
就在一些群豪心懷希冀,将各人的目光又複移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