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麼‘北嶽神姥’的龍鐘姿态?”
蕭瑤搖頭笑道:“年輕人扮成老年人,委實太難過,何況我已和木小萍照過相兒,似乎不必再如此小家子氣了!”
辛東坡點頭道:“我也覺得不必作甚裝扮,但顧老弟于這‘千鬼壑’左近,必是藏在隐秘所在,應該如何尋找?……”蕭瑤不等辛東坡的話完,便自嬌笑一聲,向他揚眉說道:“這事極為容易,隻要請辛師叔挂起你的招牌,顧朗軒兄便會不尋而現的了。
” 她這幾句話兒倒使辛東坡聽得一怔,目注蕭瑤,皺眉問道:“挂起我的招牌? 我有什麼招牌?瑤侄怎的打起禅機啞謎來了?” 蕭瑤嬌笑答道:“辛師叔的招牌,不是蘇東坡和辛棄疾麼?隻要你凝凝真氣,把東坡詞或是稼軒詞随意吟上一阙,我顧朗軒兄豈不循聲尋至?” 辛東坡“哈哈”笑道:“還是瑤侄聰明,由你選地方吧,你認為何處适宜,我便高吟一阙詞兒,來招尋顧朗軒老弟。
” 蕭瑤目光掃處,伸手指着右前方數十丈外的一座峰頭,嫣然笑道:“那座峰頭的對面便是摩雲峰,摩雲峰下便是‘千鬼壑’,辛師叔不如去到峰頭朗吟,即令以佳曲仙音傳達九幽,驚動了‘千鬼壑’下的群邪,我覺得也無所謂!” 辛東坡被她說得豪情勃發,衣袂一飄,便向右前方數十丈外的峰頭趕去。
蕭瑤緊緊追随,并閃目打量四外。
目光到處,隻見群山寂寂,暗影沉沉,慢說看不見顧朗軒所扮“獨眼鬼見愁”的身影,便連木小萍手下的群邪也未顯露蹤迹。
到了峰頭,蕭瑤發現有株枝葉甚茂的參天古木,遂向辛東坡笑道:“辛師叔,我且躲在樹上,等顧朗軒兄來時再突然出現,給他個意外的驚喜!” 話完,嬌軀微閃,一式“長箭穿雲”,便已高拔數丈,藏入那株參天古木的枝葉之中。
辛東坡見蕭瑤業已藏好,遂取出酒壺,盤膝坐在峰頭,邊自飲酒,邊自朗聲吟道:“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層樓。
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血污,風雨佛-愁。
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今老矣,搔白首,過揚州。
倦遊欲去江上,手種橘千頭。
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莫射南山虎,直覓富民侯!”一阙辛稼軒的“水調歌頭”吟罷,不單未見顧朗軒尋來,四外空山寂靜,也未聞得什麼應答聲息?辛東坡眉頭方蹙,蕭瑤已在參天古木之上向他傳聲笑道:“辛師叔,你這招牌才挂了半塊,何不把另外半塊也一并挂上,再吟一阙東坡詞罷。
”辛東坡聞言,隻得依照蕭瑤所說,又複吟道:“孤館燈青,野店雞号,旅枕夢殘。
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錦,朝露團團。
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
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
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緻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鬥樽前!”這一阙蘇學士的“沁園春”,剛剛吟罷,蕭瑤又向他傳音叫道:“辛師叔,峰下有人來了,但來的恐怕不是顧朗軒兄,而是别人,師叔妥為應付,我還是不到必要之時不出面。
” 辛東坡适才因在凝功運氣,朗聲高吟,遂略為影響耳力。
如今他一傾耳,果然聽出有人上峰,來勢并還絕俠,顯然功力不弱! 他微微一笑,不加理會,仍自憑崖飲酒。
片刻過後,“唰”的一聲輕響,峰頭出現了一條白衣人影。
辛東坡這才微一偏頭,目光注處,看出是個年約三十出頭的白衣書生。
此人相貌十分俊美,唯目光甚嫌陰毒,雙眉也太濃太黑,顯然是個色欲之徒。
那白衣書生見辛東坡向他偏頭注目,遂一挑雙眉,冷冷說道:“好一個‘袖手何妨閑處看’,閣下既明此理,怎不去袖手偷閑,卻來此羅嗦則甚?” 辛東坡“哈哈”一笑,目注那白衣書生,搖了搖頭說道:“我在此飲酒吟詞,坐觀風光山色,足下怎責以‘羅嗦’二字?” 白衣書生仍然寒着一張臉兒,目光冷瞥辛東坡,沉聲說道:“飲酒無人幹涉,吟詞也無人管你,但你卻把内家真氣融入詞韻之中,是不是顯本領呢?‘辛東坡笑道:”荒山野嶺,四顧無人,我顯本領給誰看呢?難道是自找麻煩,要去招惹那些正欲擇人而噬的山精木魃,魑魅魍魉麼?“白衣書生道:“閣下似乎話中有刺?”辛東坡佯作怔了一怔以後,方打了一個“哈哈”,縱聲笑道:“‘話中有刺’,此語怎解?難道尊駕如此一表人才,竟甘以‘山精’自居?”白衣書生搖頭道:“我不是‘山精’,卻是‘木魃’!” 這回卻把辛東坡當真聽得一怔,雙眉微蹙,向那白衣書生茫然問道:“你是‘木魃’?竟有這等漂亮、這等通靈的木魃,那你定是純陽老祖座前的‘千年柳樹精’了!” 那白衣書生聽得從臉上露出一絲陰冷笑意,點了點頭說道:“你猜對了一大半,我姓柳,名洞賓,外号叫做‘青陽木魃’!” 辛東坡笑道:“尊駕雖然号稱‘青陽木魃’,仍是武林人物,隻可惜我的見聞淺陋……”他才說到“見聞淺陋”四字,那白衣書生便冷笑一聲說道:“如今你雖不知,但最多半年以後,我們‘五行傳人’必将威震天下!” 辛東坡愕然道:“‘五行傳人’?當世武林之中,好像從未聽說過有這‘五行’一派?” 白衣書生道:“不要往現在想,要往以前想,你知不知道約莫一百年前,有位‘五行老祖’?” 辛東坡從未聽說過“五行老祖”之名,正待搖頭,耳邊突然聽得蕭瑤以“蟻語傳聲”功力向自己悄然發話道:“那‘五行老祖’昔年在阿爾金山絕頂被‘昆侖三仙’所誅,辛師叔請盡量套問這柳洞賓的功力來曆,及其所謂‘五行傳人’是些什麼東西?” 辛東坡一面聆聽,一面佯作皺眉思索,等到蕭瑤話完,方似苦思有得,口中哦了一聲,向那柳洞賓注目問道:“柳朋友說的是約莫一百年前,被‘昆侖三仙’誅于阿爾金山絕頂的‘五行老祖’麼?” 柳洞賓詫道:“閣下何人?” 辛東坡因自己的姓名向來不為世曉,遂照實答道:“辛東坡,辛稼軒之‘辛’,東坡居士之‘東坡’。
” 柳洞賓道:“怪不得辛朋友适才吟了一阕稼軒詞,但請恕在下耳拙,當世武林有頭有臉的人物之中,似乎沒有……”辛東坡笑道:“柳朋友無須奇詫,一來我并非有頭有臉,二來四海八荒之間,奇人逸士太多,柳朋友年歲不高,也未必見聞得盡?” 柳洞賓道:“辛朋友是昆侖一脈?” 辛東坡搖頭笑道:“在下風塵飄泊,孓然江湖,不屬于任何宗派,隻是偶然于武林前輩口中,聽他們談起過‘五行老祖’之事,但……”說到“但”字,故意裝出有所礙難地頓住話頭,不說下去。
柳洞賓果然欲知究意地接口問道:“辛朋友有何難言之隐,怎不說将下去?” 辛東坡又向柳洞賓看了兩眼,方自故作遲疑地繼續說道:“根據那些武林前輩所言,‘五行老祖’似乎并無弟子,柳朋友如今卻怎自稱‘五行傳人’?” 柳洞賓獰笑道:“‘五行老祖’當時雖無傳人,但卻于阿爾金山赴約之前,把至寶‘五行真經’分裂為‘金、木、水、火、土’五篇,交給一位至友,為他主持長遠複仇大計!” 辛東坡不解問道:“什麼叫‘長遠複仇大計’?” 柳洞賓道:“‘五行老祖’自知以寡敵衆,難免為‘昆侖三仙’所害,故而預留遺囑,要他那老友負責于一百年後為他複仇,難道還當不起‘長遠’二字麼?” 辛東坡皺眉道:“我弄不懂為何不當時報仇,竟要把報仇之期拖到百年之後?” 柳洞賓道:“這有幾項原因,第一,‘五行真經’中‘金、木、水、火、土’各篇之内的主要口訣,俱是梵文,‘五行老祖’要他那老友先設法一一譯出,才好使這派武學益發發揚光大!” 辛東坡點頭道:“有道理,但僅僅翻譯梵文,似乎用不了百年之久,定必還有其他因素!” 柳洞賓道:“第二,‘五行老祖’要他那至友代覓五位資禀優異之人,分傳‘五行真經’。
不許合練,隻許專精,然後再五人同心,聯手施為,必可倍增威力!” 辛東坡贊道:“好主意,好主意,由五人分練,自然比由一人獨練來得容易生效,隻是專找五個資禀優異之人,也用不了一百年吧?” 柳洞賓目光一閃,揚眉答道:“自然還有原因,其中關鍵,在于‘火候’兩字!” 辛東坡一皺眉,柳洞賓又複說道:“當時,‘昆侖三仙’合收了一名弟子,名叫董雙雙,雖年僅八歲,因資質太好,傳授太高,更幼服‘九葉仙芝’,已是一流人物,‘五行老祖’覺得他那至友縱然得獲良材,練成絕藝,但在火候方面,卻仍必非董雙雙之敵,故而嚴囑務将報仇之期延為百年,也就是要等到董雙雙‘英雄老去’之後!” 辛東坡聽至此處,不禁長歎一聲道:“厲害,厲害,這位‘五行老祖’的心機好深!…”柳洞賓道:“辛朋友如今該懂得‘長遠複仇’之意了吧?? 辛東坡笑道:“聽柳朋友的語意,莫非認為替那‘五行老祖’的複仇之期已到?” 柳洞賓目閃兇芒,傲然答道:“當然,我如今把這種内情毫無隐瞞地說出,便是神功已成,要向‘昆侖’挑戰,使‘五行傳人’威震當世!” 辛東坡笑道:“要向‘昆侖’挑戰,隻憑閣下這‘青陽木魃’柳洞賓一人,恐怕還不夠吧?因為‘昆侖三仙’的再傳弟子、‘紅衣昆侖’蕭瑤和‘白衣昆侖’蕭琪,也不是好惹的呢?” 柳洞賓道:“我想找這兩個丫頭試上一試,何況我還有‘五行同門’?” 辛東坡問道:“柳朋友既号‘青陽木魃’,所習定系‘乙木神功’,其餘精擅‘庚金、癸水、丙火、戊土’神功的貴同門又是些什麼人物?” 柳洞賓苦笑道:“對于這些同門,我尚不完全認識,目前隻認識一位。
” 辛東坡道:“這位貴同門怎樣稱謂?他是精于‘庚金、癸水’? 還是擅用‘丙火、戊土’呢?“ 柳洞賓答道:“他是……” 但“他是”二字才一出口,突然頓住話頭,寒着臉兒,向辛東坡沉聲問道: “辛朋友,你故意套……套問我‘五行’一派門戶中的情況則甚?” 辛東坡哂然一笑道:“什麼‘五行’、‘昆侖’,都和我風馬牛毫不相關,我要套問你們門戶中的情況有何用處?柳朋友要不敢說,我也不一定想聽,隻是因你提起這樁‘五行老祖’深謀遠慮、計劃長遠複仇的武林轶聞,才随口問及而已!” 話完,又自行飲酒,佯裝出一副不甚感興趣的漠然閑适的神色。
柳洞賓吃他一加僵激,果然忍不住高剔雙眉,傲然說道:“我為何不敢說? 朋友便是‘昆侖三仙’門下的同路人物,向我刺探情況,我也不怕!我如今所認識的一位同門,是精于‘庚金’功力的‘太白金翁’李子西。
” 辛東坡道:“‘太白金翁’?從這外号聽來,
” 她這幾句話兒倒使辛東坡聽得一怔,目注蕭瑤,皺眉問道:“挂起我的招牌? 我有什麼招牌?瑤侄怎的打起禅機啞謎來了?” 蕭瑤嬌笑答道:“辛師叔的招牌,不是蘇東坡和辛棄疾麼?隻要你凝凝真氣,把東坡詞或是稼軒詞随意吟上一阙,我顧朗軒兄豈不循聲尋至?” 辛東坡“哈哈”笑道:“還是瑤侄聰明,由你選地方吧,你認為何處适宜,我便高吟一阙詞兒,來招尋顧朗軒老弟。
” 蕭瑤目光掃處,伸手指着右前方數十丈外的一座峰頭,嫣然笑道:“那座峰頭的對面便是摩雲峰,摩雲峰下便是‘千鬼壑’,辛師叔不如去到峰頭朗吟,即令以佳曲仙音傳達九幽,驚動了‘千鬼壑’下的群邪,我覺得也無所謂!” 辛東坡被她說得豪情勃發,衣袂一飄,便向右前方數十丈外的峰頭趕去。
蕭瑤緊緊追随,并閃目打量四外。
目光到處,隻見群山寂寂,暗影沉沉,慢說看不見顧朗軒所扮“獨眼鬼見愁”的身影,便連木小萍手下的群邪也未顯露蹤迹。
到了峰頭,蕭瑤發現有株枝葉甚茂的參天古木,遂向辛東坡笑道:“辛師叔,我且躲在樹上,等顧朗軒兄來時再突然出現,給他個意外的驚喜!” 話完,嬌軀微閃,一式“長箭穿雲”,便已高拔數丈,藏入那株參天古木的枝葉之中。
辛東坡見蕭瑤業已藏好,遂取出酒壺,盤膝坐在峰頭,邊自飲酒,邊自朗聲吟道:“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層樓。
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血污,風雨佛-愁。
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今老矣,搔白首,過揚州。
倦遊欲去江上,手種橘千頭。
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莫射南山虎,直覓富民侯!”一阙辛稼軒的“水調歌頭”吟罷,不單未見顧朗軒尋來,四外空山寂靜,也未聞得什麼應答聲息?辛東坡眉頭方蹙,蕭瑤已在參天古木之上向他傳聲笑道:“辛師叔,你這招牌才挂了半塊,何不把另外半塊也一并挂上,再吟一阙東坡詞罷。
”辛東坡聞言,隻得依照蕭瑤所說,又複吟道:“孤館燈青,野店雞号,旅枕夢殘。
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錦,朝露團團。
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
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
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緻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鬥樽前!”這一阙蘇學士的“沁園春”,剛剛吟罷,蕭瑤又向他傳音叫道:“辛師叔,峰下有人來了,但來的恐怕不是顧朗軒兄,而是别人,師叔妥為應付,我還是不到必要之時不出面。
” 辛東坡适才因在凝功運氣,朗聲高吟,遂略為影響耳力。
如今他一傾耳,果然聽出有人上峰,來勢并還絕俠,顯然功力不弱! 他微微一笑,不加理會,仍自憑崖飲酒。
片刻過後,“唰”的一聲輕響,峰頭出現了一條白衣人影。
辛東坡這才微一偏頭,目光注處,看出是個年約三十出頭的白衣書生。
此人相貌十分俊美,唯目光甚嫌陰毒,雙眉也太濃太黑,顯然是個色欲之徒。
那白衣書生見辛東坡向他偏頭注目,遂一挑雙眉,冷冷說道:“好一個‘袖手何妨閑處看’,閣下既明此理,怎不去袖手偷閑,卻來此羅嗦則甚?” 辛東坡“哈哈”一笑,目注那白衣書生,搖了搖頭說道:“我在此飲酒吟詞,坐觀風光山色,足下怎責以‘羅嗦’二字?” 白衣書生仍然寒着一張臉兒,目光冷瞥辛東坡,沉聲說道:“飲酒無人幹涉,吟詞也無人管你,但你卻把内家真氣融入詞韻之中,是不是顯本領呢?‘辛東坡笑道:”荒山野嶺,四顧無人,我顯本領給誰看呢?難道是自找麻煩,要去招惹那些正欲擇人而噬的山精木魃,魑魅魍魉麼?“白衣書生道:“閣下似乎話中有刺?”辛東坡佯作怔了一怔以後,方打了一個“哈哈”,縱聲笑道:“‘話中有刺’,此語怎解?難道尊駕如此一表人才,竟甘以‘山精’自居?”白衣書生搖頭道:“我不是‘山精’,卻是‘木魃’!” 這回卻把辛東坡當真聽得一怔,雙眉微蹙,向那白衣書生茫然問道:“你是‘木魃’?竟有這等漂亮、這等通靈的木魃,那你定是純陽老祖座前的‘千年柳樹精’了!” 那白衣書生聽得從臉上露出一絲陰冷笑意,點了點頭說道:“你猜對了一大半,我姓柳,名洞賓,外号叫做‘青陽木魃’!” 辛東坡笑道:“尊駕雖然号稱‘青陽木魃’,仍是武林人物,隻可惜我的見聞淺陋……”他才說到“見聞淺陋”四字,那白衣書生便冷笑一聲說道:“如今你雖不知,但最多半年以後,我們‘五行傳人’必将威震天下!” 辛東坡愕然道:“‘五行傳人’?當世武林之中,好像從未聽說過有這‘五行’一派?” 白衣書生道:“不要往現在想,要往以前想,你知不知道約莫一百年前,有位‘五行老祖’?” 辛東坡從未聽說過“五行老祖”之名,正待搖頭,耳邊突然聽得蕭瑤以“蟻語傳聲”功力向自己悄然發話道:“那‘五行老祖’昔年在阿爾金山絕頂被‘昆侖三仙’所誅,辛師叔請盡量套問這柳洞賓的功力來曆,及其所謂‘五行傳人’是些什麼東西?” 辛東坡一面聆聽,一面佯作皺眉思索,等到蕭瑤話完,方似苦思有得,口中哦了一聲,向那柳洞賓注目問道:“柳朋友說的是約莫一百年前,被‘昆侖三仙’誅于阿爾金山絕頂的‘五行老祖’麼?” 柳洞賓詫道:“閣下何人?” 辛東坡因自己的姓名向來不為世曉,遂照實答道:“辛東坡,辛稼軒之‘辛’,東坡居士之‘東坡’。
” 柳洞賓道:“怪不得辛朋友适才吟了一阕稼軒詞,但請恕在下耳拙,當世武林有頭有臉的人物之中,似乎沒有……”辛東坡笑道:“柳朋友無須奇詫,一來我并非有頭有臉,二來四海八荒之間,奇人逸士太多,柳朋友年歲不高,也未必見聞得盡?” 柳洞賓道:“辛朋友是昆侖一脈?” 辛東坡搖頭笑道:“在下風塵飄泊,孓然江湖,不屬于任何宗派,隻是偶然于武林前輩口中,聽他們談起過‘五行老祖’之事,但……”說到“但”字,故意裝出有所礙難地頓住話頭,不說下去。
柳洞賓果然欲知究意地接口問道:“辛朋友有何難言之隐,怎不說将下去?” 辛東坡又向柳洞賓看了兩眼,方自故作遲疑地繼續說道:“根據那些武林前輩所言,‘五行老祖’似乎并無弟子,柳朋友如今卻怎自稱‘五行傳人’?” 柳洞賓獰笑道:“‘五行老祖’當時雖無傳人,但卻于阿爾金山赴約之前,把至寶‘五行真經’分裂為‘金、木、水、火、土’五篇,交給一位至友,為他主持長遠複仇大計!” 辛東坡不解問道:“什麼叫‘長遠複仇大計’?” 柳洞賓道:“‘五行老祖’自知以寡敵衆,難免為‘昆侖三仙’所害,故而預留遺囑,要他那老友負責于一百年後為他複仇,難道還當不起‘長遠’二字麼?” 辛東坡皺眉道:“我弄不懂為何不當時報仇,竟要把報仇之期拖到百年之後?” 柳洞賓道:“這有幾項原因,第一,‘五行真經’中‘金、木、水、火、土’各篇之内的主要口訣,俱是梵文,‘五行老祖’要他那老友先設法一一譯出,才好使這派武學益發發揚光大!” 辛東坡點頭道:“有道理,但僅僅翻譯梵文,似乎用不了百年之久,定必還有其他因素!” 柳洞賓道:“第二,‘五行老祖’要他那至友代覓五位資禀優異之人,分傳‘五行真經’。
不許合練,隻許專精,然後再五人同心,聯手施為,必可倍增威力!” 辛東坡贊道:“好主意,好主意,由五人分練,自然比由一人獨練來得容易生效,隻是專找五個資禀優異之人,也用不了一百年吧?” 柳洞賓目光一閃,揚眉答道:“自然還有原因,其中關鍵,在于‘火候’兩字!” 辛東坡一皺眉,柳洞賓又複說道:“當時,‘昆侖三仙’合收了一名弟子,名叫董雙雙,雖年僅八歲,因資質太好,傳授太高,更幼服‘九葉仙芝’,已是一流人物,‘五行老祖’覺得他那至友縱然得獲良材,練成絕藝,但在火候方面,卻仍必非董雙雙之敵,故而嚴囑務将報仇之期延為百年,也就是要等到董雙雙‘英雄老去’之後!” 辛東坡聽至此處,不禁長歎一聲道:“厲害,厲害,這位‘五行老祖’的心機好深!…”柳洞賓道:“辛朋友如今該懂得‘長遠複仇’之意了吧?? 辛東坡笑道:“聽柳朋友的語意,莫非認為替那‘五行老祖’的複仇之期已到?” 柳洞賓目閃兇芒,傲然答道:“當然,我如今把這種内情毫無隐瞞地說出,便是神功已成,要向‘昆侖’挑戰,使‘五行傳人’威震當世!” 辛東坡笑道:“要向‘昆侖’挑戰,隻憑閣下這‘青陽木魃’柳洞賓一人,恐怕還不夠吧?因為‘昆侖三仙’的再傳弟子、‘紅衣昆侖’蕭瑤和‘白衣昆侖’蕭琪,也不是好惹的呢?” 柳洞賓道:“我想找這兩個丫頭試上一試,何況我還有‘五行同門’?” 辛東坡問道:“柳朋友既号‘青陽木魃’,所習定系‘乙木神功’,其餘精擅‘庚金、癸水、丙火、戊土’神功的貴同門又是些什麼人物?” 柳洞賓苦笑道:“對于這些同門,我尚不完全認識,目前隻認識一位。
” 辛東坡道:“這位貴同門怎樣稱謂?他是精于‘庚金、癸水’? 還是擅用‘丙火、戊土’呢?“ 柳洞賓答道:“他是……” 但“他是”二字才一出口,突然頓住話頭,寒着臉兒,向辛東坡沉聲問道: “辛朋友,你故意套……套問我‘五行’一派門戶中的情況則甚?” 辛東坡哂然一笑道:“什麼‘五行’、‘昆侖’,都和我風馬牛毫不相關,我要套問你們門戶中的情況有何用處?柳朋友要不敢說,我也不一定想聽,隻是因你提起這樁‘五行老祖’深謀遠慮、計劃長遠複仇的武林轶聞,才随口問及而已!” 話完,又自行飲酒,佯裝出一副不甚感興趣的漠然閑适的神色。
柳洞賓吃他一加僵激,果然忍不住高剔雙眉,傲然說道:“我為何不敢說? 朋友便是‘昆侖三仙’門下的同路人物,向我刺探情況,我也不怕!我如今所認識的一位同門,是精于‘庚金’功力的‘太白金翁’李子西。
” 辛東坡道:“‘太白金翁’?從這外号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