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近練成此技?” 這兩句話兒,把位穆超元堵得有點張口結舌。

     上官奇繼續笑道:“何況那位‘荊門怪叟’夏三峰隻不過向南宮賢弟說出了‘仙人刺’的來曆,便立遭殺身之禍,由此推斷,似乎也與戚小香有點關系?” 穆超元雙目之中神光電射,毅然說道:“好,不管‘七松坪’之事是不是戚小香所為,我也決心出山,把她擒回。

    一來以杜後患,二來也對南宮賢侄作一交代!” 南宮敬似乎覺得把穆超元這等已封劍歸隐之人又複驚擾出山,有點過意不去,正想設法勸止,上官奇卻起立抱拳笑道:“穆大俠不愧為正派前輩高人,在下與南宮老弟就此告辭。

    ” 穆超元愕然問道:“我已命俠兒準備酒肴,上官老弟與南宮賢侄為何去心這急?” 上官奇笑道:“我們還有事在身,此行隻為求藥,如今南宮賢弟内服外敷,奇毒已去,便不必再打擾了。

    ” 穆超元見他執意要走,也不堅留,隻向南宮敬含笑叫道:“南宮賢侄,我有件東西送你。

    ” 南宮敬恭身說道:“小侄已蒙穆叔父贈藥救命,銜恩極深,哪裡還敢受甚厚賜?” 他正推辭,上官奇已自接口笑道:“南宮老弟,你不要不識擡舉,常言道:” 長者賜,不敢辭。

    ‘你難道忘了穆大俠是你父執長輩麼?“南宮敬想不到上官奇會有這麼幾句話兒,不禁被說得怔祝穆超元取出兩包藥粉,遞向南宮敬道:“南宮賢侄,我看出你年齡雖輕,已得我南宮大哥真傳,家學淵源,造就極高,尋常武林用物對你已非所需,故而送你兩包‘仙人粉’帶在身邊,到時或許有萬一之用?” 南宮敬暗忖“三絕妖姬”戚小香既已重入歧途,又帶走甚多“仙人刺”,難保不将這種毒物流入其他兇邪手中,有兩包“仙人粉”在身,不僅可備不虞,也可兼以救人濟世。

     想至此處,不再推辭,立即拜謝收下,并向穆超元告别。

     穆超元不再留他,含笑說道:“賢侄好走,我既已決定再度出山,江湖中盡有相逢之日。

    ” 下了“丈人峰”,南宮敬向上官奇皺眉說道:“我這位穆叔父也真奇怪,既決定再度出山,擒回戚小香,為何不與我們采取一緻行動?” 上官奇歎道:“穆大俠确實是位正人俠士,但‘英雄難過美人關’,恐怕這位老人家會被一個‘色’字連累不小!” 南宮敬不解其意,詫然問道:“上官兄此話怎講?” 上官奇笑道:“老弟的江湖經驗畢竟還嫌略嫩,你難道看不出穆大俠對于戚小香還有點餘情未斷麼?” 南宮敬一點頭,上官奇又複笑道:“在這種餘情未斷的情況下,穆大俠若是與我們一同行動,則于尋着戚小香時,自未便予以寬容,故而他雖說出山,卻故意慢走一步,采取個别行動,但南宮敬見他語音忽頓,注目問道:”上官兄怎不說将下去?“上官奇雙目之中神光電閃,一歎又道:“根據戚小香在‘七松坪’上對你所施展的陰險毒辣的手段看來,此女陷溺已深,不易泥坑拔足,穆大俠若不能痛下絕情,甚至于會把半世英名或一條老命都斷送在那妖婦手内!” 南宮敬劍眉雙剔,朗聲說道:“但願我們能先尋着戚小香,除去這位‘三絕妖姬’,也等于是為穆叔父除去後患!” 上官奇點頭說道:“我也有與南宮老弟同樣的想法。

    ” 南宮敬見上官奇并無離去之意,詫然問道:“上官兄,你不打算去辦你自己的事兒了麼?” 上官奇笑道:“我被老弟的英雄肝膽、俠義胸襟感動,打算也重于人人,輕于已己,作個俠義之人,辦點俠義之事……”說至此處,側顧南宮敬,含笑又道: “從今後,我便追随老弟,共同查察‘紫竹血案’,老弟讨厭我麼?” 南宮敬苦笑說道:“上官兄說哪裡話來?小弟能有上官兄的馬首為瞻,乃是大大幸事,這次若非上官兄趕到‘七松坪’識破戚小香的毒計,小弟多半早已死在那妖婦的‘仙人刺’下!” 上官奇道:“過去的事兒不必提了,問題在于我們今後應該怎樣着手偵察‘紫竹血案’?” 南宮敬道:“上官兄怎麼問我?我已經說過一切均唯上官兄的馬首是瞻!” 上官奇想了一想說道:“可資偵察‘紫竹血案’之事,隻有一根‘仙人刺’和一隻血紅掌印,老弟想出‘七孔天孫錦’之計,業已從‘仙人刺’上追出一個‘三絕妖姬’戚小香來,如今隻好從另一線索之上着手的了!” 南宮敬皺眉說道:“怎樣着手?難道我們還像‘七松坪’那樣,開一鈔掌力較技大會’?” 上官奇搖頭笑道:“凡事可一不可以再,何況對方在‘七松坪’上已啟疑心,并對你施展毒手,哪裡還會再上第二次當?” 南宮敬道:“上官兄有何妙策?” 上官奇軒眉笑道:“妙策雖無,笨法子倒有一個,因為從那屍體上所留的血紅掌印看來,其人于掌力一道造詣極高,江湖中這等人物不會太多,我們不憚煩難,一個個登門拜訪,也許會探出些蛛絲螞迹?” 南宮敬點頭說道:“一個個登門拜訪也好,但卻先訪哪一位呢?” 上官奇道:“自然是先從近處訪起,我們且各自想想,在這王屋附近可有什麼以掌力著稱的武林名家?” 南宮敬想了一想,揚眉問道:“是不是隻論是否精于掌力!不論是男是女,屬老屬幼,或正或邪?” 上官奇點頭答道:“當然,南宮老弟想出誰了?” 南宮敬道:“我想起了兩人,一個住在析城山中,一個便住在這王屋山内。

    ” 上官奇眼珠微轉,恍然說道:“住在析城山中之人,是不是精于‘朱砂掌’的‘天狼寨’寨主、‘鐵爪天狼’蕭沛?” 南宮敬點頭說道:“不錯,我們不是曾加研判,認為‘紫竹血案’所遺掌痕不外是‘朱砂掌’、‘五毒掌’或‘三陰絕戶掌’麼?” 上官奇道:“确以這三種掌法最有可能,但或許是其他邪門武功也說不定?” 話完,目注南宮敬道:“南宮老弟,你所說住在王屋山之人是誰?我怎麼想不出來?” 南宮敬道:“就是那位春秋甚高、據傳已壽過期頤的‘清心庵主’百靜神尼。

    ” 上官奇哦了一聲,點頭說道:“對了,百靜神尼精于‘般禅掌’,但已久未聽她在江湖走動,何況神尼是方外高人,恐怕未必會和‘紫竹血案’扯得上什麼關系?” 南宮敬笑道:“上官兄不是剛才說過,不論該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幼? 是正是邪?“ 上官奇辭鋒為屈,點頭接道:“好,好,反正百靜神尼就住在王屋山‘清心崖’下,我們就先去‘清心庵’,再去‘天狼寨’吧!” 計議既定,兩人遂向“清心崖”下走去。

     “清心崖”距離“丈人峰”并不甚遠,越過一座峭壁,再略經轉折,便即到達。

     他們剛到“清心崖”下,便聽得幾聲暮鼓從竹林掩映的紅牆之中隐隐傳來。

     此時斜陽西墜,時已黃昏,景色本就蒼涼,再加上幾記暮鼓,幾杵鐘聲,着實令人聽來心境悠然,淡卻了不少名利之念。

     南宮敬道:“上官兄,我們怎樣進庵?” 上官奇應聲答道:“庵主是前輩方外高人,我們不宜冒渎,自然是叩門以禮求見!” 南宮敬點了點頭。

    走到庵前,伸手叩門。

     少頃,庵門開啟,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女尼向他們看了一眼,合什恭身問道: “兩位施主是迷途問路?還是……”上官奇接口笑道:“煩勞通禀一聲,就說武林末學上官奇、南宮敬有事拜谒庵主!” 那中年女尼怔了怔,念聲佛号說道:“我家庵主久與江湖絕緣,兩位……” 上官奇不等這中年女尼再行推托,便又含笑說道:“大師放心,我們求見庵主不是為了江湖糾紛,隻是有所請教,大師轉禀一聲,就說‘紫竹先生’南宮老人的哲嗣南宮敬遠道來谒庵主,大概是不會不見的呢?” 上官奇因看出這中年女尼多半還要推托,遂故技重施,像在“丈人峰”下一樣,暗用真氣傳聲,把語音送往庵中深處。

     那中年女尼果仍拒絕,搖頭說道:“兩位施主見諒……”一語方出,庵内已響起一聲極為蒼老清朗的“阿彌陀佛”的佛号,有人接口說道:“故人之子萬裡遠來,老尼破例接見,素因延客,庵内待茶。

    ” 那法号“素因”的中年女尼向上官奇看了一眼,合什當胸,含笑說道:“施主真善弄狡狯,庵主既已有命,兩位請進庵吧。

    ” 上官奇、南宮敬走進“清心庵”,剛到禅堂,便看見一位年齡極高的白眉比丘尼手捏佛珠,站在庵堂門口。

     南宮敬已從對方言語之中聽出這位“清心庵主”百靜神尼也是父親舊識,遂搶前兩步,抱拳說道:“晚輩南宮敬,叩見庵主。

    ” 說完,肅立恭身,便欲下拜。

     百靜神尼微一擺手,以一股柔和暗勁托住南宮敬的身軀,不令下拜,含笑說道:“南宮賢侄,不必太謙,隻行平禮便了,令尊南宮施主可好?” 南宮敬恭身答道:“家父托庇粗安!” 這時上官奇也上前通名禮見,百靜神尼遂請他們回到禅堂,待茶叙話。

     三人禅堂落坐,素因女尼獻過香茗,百靜神尼便向南宮敬問道:“南宮賢侄找來我‘清心庵’,必非無因,還望據實相告。

    ” 南宮敬陪笑答道:“小侄是想查察一樁兇殺血案……”話猶未了,百靜神尼便念了一聲“阿彌陀佛”,皺眉接道:“南宮賢侄此話怎講?我這庵中是清淨佛門,怎會與江湖兇殺血案有甚牽涉?” 南宮敬趕緊加以解釋,把屍上留下血紅掌印之事,說了一遍,說完并恭身笑道:“小侄與上官兄認為行兇人所用掌力不外是‘朱砂掌’、‘五毒掌’或‘三絕陰戶掌’,但因所知甚陋,對于精擅這種掌力的江湖人物也不甚熟悉,遂特來向庵主求教!” 百靜神尼目注南宮敬道:“死者是誰?” 南宮敬一怔,因為自己曾有諾言,不吐露“紫竹書生”顧朗軒的名号,遂頗感為難地向上官奇看了一眼。

     誰知上官奇竟毫不考慮,立即說道:“那中掌身亡之人,就是住在伏牛山紫竹林的‘紫竹書生’顧朗軒。

    ” 百靜神尼呀了一聲說道:“我知道這顧朗軒是位相當正大光明的年輕俠士,難怪南宮賢侄要不憚艱煩,查察血案,為他洗刷沉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