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珠還合浦 怨侶冰釋

關燈
南瑞麟見老者破空掠飛而去,彩衣教門下亦跟縱撲出,挾起棘朋,如電追去,身形由石碑後一晃而出,冷月斜輝下,隻見樓面已積了盈寸黃沙,那無邊塵灰随着勁風怒嘯漫天匝地湧至,有增無已。

     他目光忽然一怔,原來樓面黃塵中透出一絲黯淡光采,心知有異,彎-腰用手一撥,赫然呈現一顆徑寸珍珠。

     他置在掌心,仔細觀察,感覺此珠并無珍異之處,表面混蒙,亦無晶瑩奪目光華,但忖料必是方才數人中之一遺失,遂放置懷中,也不以為意。

     縱眼四望,偌大的開封城,死寂寂地浸沒于無邊風沙之中,不勝凄涼,他不由暗生急燥,天到這般時分,轉眼黎明,經緯居士街不知是否會來鼓樓,又心懸邙山三子等人安危,百無聊耐中,隻在鼓樓上來回躞蹀。

     蓦然,一條黑影在栉比連綿屋面上,似大鵬展翅疾馳而來,南瑞麟心中一驚,遂風快旋身,佯作扶欄模樣,口中微吟道: “汴梁月色冷,不見黃河滾滾流……” 他随口胡謅,耳中卻凝神覺察那條黑影是否來在鼓樓上,但覺盈耳風沙嚣濤中,微有落足微音, 一陣惴惴不安的感覺襲湧全身。

     “流”字出口,隻聽身後朗朗笑道: “少年人,你别裝模作樣了,方才老夫就已知道你隐在石碑之後。

    ” 南瑞麟回頭注視來人一眼,不由大吃一驚,原來來人并非方才與天罡地煞雙星交手老者形像,已變成一恂恂儒者,鶴骨清癯,脫俗出塵,面帶和善微笑。

     這種情形之下,南瑞麟不禁呆了一呆,目露疑惑之色說道: “老先生為何與前判若兩人?” 老叟望了他一眼,微笑道: “老朽不願與這些魔崽子打交道,故略施詭計,這些都是無關宏旨之事。

    老朽問你,今晚你來到鼓樓意圖何在?” 南瑞麟暗中大驚,面上卻不露聲色,淡淡一笑道: “汴梁城本是小子家園,如今隻剩孑遺之身,重履故土,憑吊一番,風沙掩月,不勝凄涼。

    ” 老者颔首道: “聽你口氣,莫非身懷隐痛,大仇待報。

    ” 南瑞麟道: “徼幸手刃親仇。

    ” 老者長長哦了一聲,緩緩轉身緩步在鼓樓上來回逡巡,兩目射出冷電寒芒投向地面,走在石碑之前,方圓尋丈處,足尖不時撥動地面塵沙。

     南瑞麟心知必是尋覓失珠,情不自禁地說道: “老先生,莫非在尋找一顆明珠麼?” 老叟似乎猛然一怔,急道: “你拾到了?” 南瑞麟點首,擡腕伸入懷中取出那顆黯淡昏黃的珠子,走近老叟身前,伸手一遞。

     老者如獲異寶接過,神态非常激動,道: “年輕人如此誠實,難得之極,你知這顆珠子對老朽終生隐痛有關,老朽當有以答報。

    ” 南瑞麟搖搖頭道: “此珠本非小子之物,物歸原主,理所當然,何敢望報。

    ” 老叟不禁怔了一怔,道: “你真的不望報麼?”說時又自言自語道: “不行,受人點水之恩,那有不湧泉相報之理。

    ”忽地睜眼問道: “你可知老朽是何人?” 南瑞麟答道: “聽方才彩衣教匪徒之言,想必老先生就是經緯居士。

    ” 老叟道: “不錯,老朽正是經緯居士,你可知老朽雖受鐵氏雙怪禮邀,但遲遲觀望不去之故麼?” 南瑞麟遲疑了一下,答道: “老先生高山量行,雪中白鶴,怎會受鐵氏雙怪籠絡,有沾白壁。

    ” 經緯居士長歎一聲道: “你此說固然有理,但老朽與鐵氏雙怪早年誼屬同門,後來另投師門,分道揚镖,然而原師突遭橫死,這個疑團一直未能破解,當年老朽還有一個師妹,在原師未死時,因細故反目拂袖别去,老朽為此心喪數十年,這顆明珠就是她所有,風聞她已來汴梁,老朽每日訪覓,卻是絲毫線索未得,她或可知道原師遭何人毒手,故而在此留連。

    ” 南瑞麟聽出經緯居士話意,微笑道: “老先生你可是疑心令師為鐵氏雙怪所弑?” 經緯居士還未答言,一條白影急閃,掠入鼓樓,立在鼓架之下,隐隐瞧出是一婦人,白色羅衣在風中急劇瑟瑟搖晃着,面蒙一塊黑巾,露出雙眼, 一瞬不瞬逼視在兩人面上。

     這婦人宛如幽靈般,飄然而至,卻是一言不發。

    南瑞麟心中大感奇怪。

     經緯居士目睹來人,陡現驚喜之色,道: “賢妹,别來無恙,愚兄找得你好苦。

    ” 那婦人發出一聲冷峭的笑音,道: “你别在我面前花言巧語,找我做甚,你還是回到媚娘身旁豈不是好!”那聲音珠圓玉潤,宛如黃莺簧鳴。

     經緯居士搖首歎息道: “不料賢妹竟誤聽鐵氏雙怪中傷之語,數十年念怒難釋,那有媚娘此人,賢妹既不查明,竟一怒訣别而去,賢妹傷心隐遁世外不複再出,愚兄縱想分辯也不可能。

    ” 隻見那婦人眸光閃了閃,道: “鐵氏雙怪為何中傷你,你說話太也無稽,雖然鐵氏雙怪與小妹不睦,離間你我,他們又有何好處?” 經緯居士冷笑道: “自賢妹走後,先師無故身死,愚兄心中頗為疑惑,然而先師乃是女身,怎可檢視全身,鐵氏雙怪推稱走火入魔所緻,草草成殓,聲稱另投師門而去。

    ” 那婦人突然尖叫一聲,捷如鬼魅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