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妖僧惡龍 夜明照乘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三日,晨曦曉風,大地一片蒼茫,霜染古道,蒙蒙霧氣中,正有兩男一女匆匆趕路。
這三人正是南瑞麟袁秋霞及笑面書生祝效虞,自前晚步下終南,昨日薄暮時分,趕抵豫西靈寶縣城, 已是疲累不堪,在縣城中投宿一家客棧,今晨薄曉,又自匆匆上道。
朝陽薄霧下,笑面書生忽指在霧中透出一絲岚影,微笑道: “前面不遠,就是老子騎青牛,留下道德五千言的函谷關。
” 袁秋霞嬌笑道: “曾聞家父言及此關深險,久已向往,不意今日得能親遊目睹。
” 三人腳程本快,片時即臨近關門,隻見石山四繞,絕壁千仞,中藏一關,深險如函。
函谷又名崤函,因其地臨近崤山也,春秋戰國時為洛陽天險四塞之一,即所謂: “左成臯,右函谷,前伊阙,後孟津。
” 關門此刻已開,三人走進關内,隻見店肆少得可憐?行人亦複寥寥,朝陽映照下,關道黃塵湧漫,路旁樹葉凋零,秋風蕭瑟,不勝凄涼。
三人正行之間,忽見迎面走來一個面色姜黃,年約五旬的老者頭上長發盤成一圈大髻,步履輕捷沉穩, 怪目閃閃發光,一望而知是武林中人。
這若者走在三人近前,一眼瞥見袁秋霞背上玉螭劍,不禁收住腳步,睜着怪眼,直注視在姑娘臉上。
姑娘被瞧得玉頰绯紅,心中暗暗瞠罵道: “老賊,你敢觊觎姑娘肩頭寶劍,姑娘非叫你喋血劍下不可。
”正待住腳步叱問。
南瑞麟早看出那老者神色詭秘,因須趕赴關林不想在路上多所牽纏,見姑娘柳眉一挑,忙拉了姑娘翠袖一把,低聲道: “他既未招惹我們,犯不着與他嘔氣,我們趕路要緊。
” 袁秋霞哼了一聲,又自望前走去。
不到片刻,三人已走出關門,笑面書生祝效虞轉面一望,隻見那老者遙遙随在身後,微驚道: “那老鬼蹑蹤我們身後,準是看上了袁姑娘那柄寶劍而來。
” 南瑞麟道: “祝兄可認得此人來曆麼?” 祝效虞道: “見卻未曾見過,但由他形像判斷,可能為獨行大盜,關西鹫鷹畢明,此人黑白兩道均無往來,獨斷獨行,形蹤飄忽,出手狠辣,尤其他那‘黃蜂喂毒針’及一手‘陰風鐵爪’最稱‘陰毒’,我們三人須防他驟施暗算。
” 南瑞麟笑道: “我們施展輕身步法,瞧瞧他是否會知難而退!” 三人步法一緊,飛雲電掣般奔馳,祝效虞笑道: “隻怕他不會知難而退,一經相中,宛如附骨之蛆般,擺他不脫。
” 袁秋霞小嘴一噘,歎道: “以三人之力,打發他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何必躲躲藏藏。
” 南瑞麟為之一笑,立時将身形放緩了下來。
忽聞一聲枭笑,由身後來路,望三人頭頂上掠來,袁秋霞蓦覺一股急風向肩頭襲至,不禁矮身一挫,雙掌向上飛出。
掌力到處,隻見畢明微噫了一聲,淩空疾翻,輕飄飄落在三人身前,阻住去路。
袁秋霞差點着了他的道兒,不由氣得粉臉通紅,雙足一踹,身形疾出, 一聲嗆琅琅龍吟,劍芒星射,朝畢明攔腰卷削而去。
關西鹫鷹畢明在函谷關時,就看出這三人均有一身上好的武功,但卻為姑娘身上玉螭劍垂涎,心中不舍,是以遙遙蹑蹤跟來。
一見他們三人身形放緩,猛施出“鹫鷹摩雲”身法,由他們頭頂掠去,迅快出手望姑娘肩頭奪取玉螭劍。
他拿得十分準,自以為鹫鷹身法迅捷無比,又在猝不及防中,玉螭劍必然到手,若一到得手中,立即淩空翻出,往山坡下逸去,仗着山勢峻險,加以自己地形稔熟,他們徒奈己何。
雖知姑娘警覺得快,打出一股掌力,強勁淩厲,不敢硬抗,兩臂一振,随着掌風翻在道中,正待獰喝出聲,隻見姑娘随着出手一片青芒電飛卷到。
關西鹫鷹畢明大吃一驚,隻覺劍未到,寒氣已自砭骨,倏地全身一仰,避過削卷來劍
這三人正是南瑞麟袁秋霞及笑面書生祝效虞,自前晚步下終南,昨日薄暮時分,趕抵豫西靈寶縣城, 已是疲累不堪,在縣城中投宿一家客棧,今晨薄曉,又自匆匆上道。
朝陽薄霧下,笑面書生忽指在霧中透出一絲岚影,微笑道: “前面不遠,就是老子騎青牛,留下道德五千言的函谷關。
” 袁秋霞嬌笑道: “曾聞家父言及此關深險,久已向往,不意今日得能親遊目睹。
” 三人腳程本快,片時即臨近關門,隻見石山四繞,絕壁千仞,中藏一關,深險如函。
函谷又名崤函,因其地臨近崤山也,春秋戰國時為洛陽天險四塞之一,即所謂: “左成臯,右函谷,前伊阙,後孟津。
” 關門此刻已開,三人走進關内,隻見店肆少得可憐?行人亦複寥寥,朝陽映照下,關道黃塵湧漫,路旁樹葉凋零,秋風蕭瑟,不勝凄涼。
三人正行之間,忽見迎面走來一個面色姜黃,年約五旬的老者頭上長發盤成一圈大髻,步履輕捷沉穩, 怪目閃閃發光,一望而知是武林中人。
這若者走在三人近前,一眼瞥見袁秋霞背上玉螭劍,不禁收住腳步,睜着怪眼,直注視在姑娘臉上。
姑娘被瞧得玉頰绯紅,心中暗暗瞠罵道: “老賊,你敢觊觎姑娘肩頭寶劍,姑娘非叫你喋血劍下不可。
”正待住腳步叱問。
南瑞麟早看出那老者神色詭秘,因須趕赴關林不想在路上多所牽纏,見姑娘柳眉一挑,忙拉了姑娘翠袖一把,低聲道: “他既未招惹我們,犯不着與他嘔氣,我們趕路要緊。
” 袁秋霞哼了一聲,又自望前走去。
不到片刻,三人已走出關門,笑面書生祝效虞轉面一望,隻見那老者遙遙随在身後,微驚道: “那老鬼蹑蹤我們身後,準是看上了袁姑娘那柄寶劍而來。
” 南瑞麟道: “祝兄可認得此人來曆麼?” 祝效虞道: “見卻未曾見過,但由他形像判斷,可能為獨行大盜,關西鹫鷹畢明,此人黑白兩道均無往來,獨斷獨行,形蹤飄忽,出手狠辣,尤其他那‘黃蜂喂毒針’及一手‘陰風鐵爪’最稱‘陰毒’,我們三人須防他驟施暗算。
” 南瑞麟笑道: “我們施展輕身步法,瞧瞧他是否會知難而退!” 三人步法一緊,飛雲電掣般奔馳,祝效虞笑道: “隻怕他不會知難而退,一經相中,宛如附骨之蛆般,擺他不脫。
” 袁秋霞小嘴一噘,歎道: “以三人之力,打發他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何必躲躲藏藏。
” 南瑞麟為之一笑,立時将身形放緩了下來。
忽聞一聲枭笑,由身後來路,望三人頭頂上掠來,袁秋霞蓦覺一股急風向肩頭襲至,不禁矮身一挫,雙掌向上飛出。
掌力到處,隻見畢明微噫了一聲,淩空疾翻,輕飄飄落在三人身前,阻住去路。
袁秋霞差點着了他的道兒,不由氣得粉臉通紅,雙足一踹,身形疾出, 一聲嗆琅琅龍吟,劍芒星射,朝畢明攔腰卷削而去。
關西鹫鷹畢明在函谷關時,就看出這三人均有一身上好的武功,但卻為姑娘身上玉螭劍垂涎,心中不舍,是以遙遙蹑蹤跟來。
一見他們三人身形放緩,猛施出“鹫鷹摩雲”身法,由他們頭頂掠去,迅快出手望姑娘肩頭奪取玉螭劍。
他拿得十分準,自以為鹫鷹身法迅捷無比,又在猝不及防中,玉螭劍必然到手,若一到得手中,立即淩空翻出,往山坡下逸去,仗着山勢峻險,加以自己地形稔熟,他們徒奈己何。
雖知姑娘警覺得快,打出一股掌力,強勁淩厲,不敢硬抗,兩臂一振,随着掌風翻在道中,正待獰喝出聲,隻見姑娘随着出手一片青芒電飛卷到。
關西鹫鷹畢明大吃一驚,隻覺劍未到,寒氣已自砭骨,倏地全身一仰,避過削卷來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