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紅燭賭徒 老魔斷指

關燈
羅喉魔君也是一代怪傑,将心比心,他知奇人行事,必違反常例,每每怪得出奇,當然梧葉上人也是奇人之一行事亦不例外,越是極簡單的,分外艱難,有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他聽得梧葉上人說出“降龍真訣”的事,更使他驚駭,忖道: “難道他有未蔔先知之能嗎?哼,必是這小子走漏了風聲,往後遇見這小子,倒得問問他……我想這小子不會做這傻事,這對他沒有好處。

    ” 最後他聽見梧葉上人要他自斷一指,不禁怒憤油然而生,仔細望了望梧葉手中紅燭,隻見燭焰在風中仍自屹立不搖,這一來,被他看出了蹊跷,心驚忖道:“莫非這賊秃學得‘小金剛不動禅功’,導物傳體,是以燭焰不搖”,繼又忖道: “聽說‘小金剛不動禅功’是釋家上乘心法,五百年前已自失傳,怎麼會被他習得,大概是什麼邪術”,于是大叫道: “梧葉,你手中燭焰,為何在風中不會搖晃,你莫不是用邪術不成。

    ” 梧葉上人微笑道: “善哉,善哉,說這話實在罪過,有道是邪不勝正,隻要施主行得正,邪惡不複存在,老衲為見信于施主,将紅燭交付施主手,放在塔前由四塊青磚夾緊,老衲置身遠處,這個……施主大概沒有問題吧?” 噗的一聲,梧葉上人将燭焰吹滅,将紅燭遞過。

     羅喉魔君接在手中,藉斜月光輝仔細觀察這支紅燭,有無玄虛,今晚較賭,有關一生榮辱,不得不慎重。

     梧葉上人見他執着紅燭,作猶疑不決狀,不禁笑道: “丁施主囊中有燭,也是一樣,不一定非要這支紅燭不可。

    ” 羅喉魔君忖道: “看來,這支紅燭并無玄虛之處,總我這‘羅喉玄陰掌’力與衆不同,雖然頗耗真元,但蓄聚勁力可綿綿不絕,十丈以内,不要說是小小燭焰,人若中上,也須筋斷骨裂,我不要被這秃驢攻心之策所中,贻人笑柄”,越想,越對,便敞聲大笑道: “梧葉,丁某不是虛聲恫吓得到的,休說小小燭焰,說是一顆大樹,也不能禁受了某一掌之力,你想丁某不戰而退,簡直是癡人夢想。

    ” 梧葉上人微笑不言,移步退在南瑞麟寄身的樹下。

     南瑞麟覺得這種賭法,不但見所未見,而且聞所未聞,所以睜大眼睛,瞧在羅喉魔君手中紅燭,一瞬不瞬。

     此時,隻見羅喉魔君咧了咧嘴角,快步走近塔前,取了四塊青磚将紅燭夾好,懷中取出火鐮石與紙煤,一敲一燃,燭焰登時冒起老高,在晚風中不住地搖曳。

     這一來,羅喉魔君信心大增,他堅認這紅燭執在梧葉手中,是梧葉用本身真氣裡着燭焰,故而屹立不搖,現在梧葉力所不及,晚風又正勁,就是自己不用掌力,恐怕也會被風吹熄。

     老魔頭面溢歡愉,洋洋自得。

     南瑞麟不由大為擔心,唯恐羅喉魔君賭勝。

     人人均有此癖病,愛好站在自己認為心喜這一邊。

    此刻,月落西沉,寒星稀疏,在曙光初現時, 一段無比的黑暗籠罩大地,遙聞寺雞初啼,離天明已是不遠了。

     晨風撲衣生涼,紅燭光焰搖曳不停,發出一圈黯淡光輝,羅喉魔君立在那,隻是一幢黑影,衣袖須發在晨風中不停飄舞着,乍看起來猶如一具幽靈。

     蓦地,羅喉魔君發聲吐掌,大喝一聲: “滅”,一股綿綿強勁掌力,随掌吐出,呼呼不絕。

     隻見夾着紅燭的四塊青磚被掌力一迫,猛撞在塔身,“咯”的一響,原封不動,紅燭依然不倒,那燭焰突然一暗,又往裡一傾,皆因羅喉魔君掌力持續着,燭焰繼續偏向塔身,若暗若明,差不多已近熄滅,等到掌勁使竭,奇怪那燭焰又是一亮,較前者為旺盛。

     這不但羅喉魔君大出意料,連南瑞麟也驚奇不止,思索不出是何道理。

     梧葉上人高聲數了聲:“一” 羅喉魔君獰笑了聲,又推出一掌,比前更為強烈,地面野草盡偃,可是燭焰仍自不滅,又是一暗一亮。

     “二”,梧葉上人口中唱出,悠長響亮。

     羅喉魔君大發兇威,雙掌交錯打出,野草砂石四飛…… “三、四、五、六……”隐約看出羅喉魔君額角青筋凸出。

     燭焰仍是向塔身内煩,僅有一點紅亮,推出最後一掌俊,燭光竟然似熄,羅喉魔君長籲了一口氣。

     突然燭蕊又現紅亮,晨風掠過,頓時燭焰又冒起老高。

     羅喉魔君神色大變,瞥見梧葉上人含笑凝視着他,頓了頓足,轉面便欲離去。

     梧葉上人高聲道:“請問丁施主…從此不過問‘降龍真訣’這事麼?” 羅喉魔君緩緩轉過面來,一語不發,隻聽“克吱”一聲,隻見一物向梧葉上人迎面飛來,道了聲: “三年後再來取還。

    ”轉身疾去,眨眼,形迹隐沒于昏茫之中。

     梧葉上人伸接過飛來之物,低誦了聲:“阿彌陀佛,罪過,罪過!”遂将此物納于僧袖中。

     “敢情那是一截手指,”南瑞麟心頭駭然。

     這時梧葉上人忽擡頭微笑道: “小施主,露冷風寒,早點回去歇息了吧。

    ”說着步向塔前。

     南瑞麟更是驚駭,自己隐身樹上,人家早知道了,飄身而下,見梧葉上人已将走進塔門,急叫道: “上人且請留步,弟子身負血海深仇,請釋弟子癡迷。

    ” 上人也不回頭,隻道: “茫茫人海,自有因果,老衲也不攔你,隻是凡事三思,不可堅持己見,佛在心頭上,明心見佛,有何癡迷可言?”說着,人已飄身進入,塔門阖然緊閉。

     晨雞再唱,魚肚泛青。

     寺鐘響亮,與湖西孝感寺,城中相國寺鐘聲彼此呼應,梵唱初起,鐘鼓铙钹聲盈耳。

     南瑞麟默然半響,轉面正待啟步離去,忽見迎面樹上嗖嗖落下四人,原來是昨晚群英館鄰座上的老者,及二男一女。

     南瑞麟見是他們,本不出意外,卻因片刻以前緊張氣氛吸引住,心不旁骛,直至此時才憶起昨晚故意送聲與他們,遂點首微笑為禮。

     隻見那老者大笑道:“果然不出老朽孫女所料,少俠到是有心人,羅喉魔君不料卅年後遭此逆事,今後兇焰要滅卻許多。

    ” 南瑞麟見這老者豪邁得緊,心底泛上無限敬仰,抱拳笑道:“老前輩名諱可否見告?” 原來那老者是三湘大俠鷹爪手羅浩,世居醴陵,孫女賽隐娘羅飛鳳,衡山神尼門下,另二青年人, 一是羅浩長孫達摩八劍羅華,一是摩雲書生魏贻春,同是嵩山監寺廣智長老俗家弟子,這次也是為着“降龍真訣”,鷹爪手羅浩受嵩山柬邀,協助查訪“降龍真訣”上冊下落,再就是為了防避群邪生心攘奪在嵩山下冊,鷹爪手羅浩自思長孫羅華既出身嵩山,自己也當為嵩山稍盡綿薄,是以,這才由湘至汴。

     南瑞麟常聽見飛玄子說起羅浩大名,領袖江南群彥,遂一揖到地,道: “原來是羅老前輩,晚輩南瑞麟有幸親炙-儀,快何如之。

    ” 鷹爪手羅浩大笑道: “南小友,不要這麼前輩晚輩的,以後還是直呼老朽草名為是。

    ” 南瑞麟恭謹答道:“這個……晚輩怎敢。

    ” 羅飛鳳這時笑道:“昨晚南少俠支使唐家門鼠輩情景,現在想起來還覺好笑。

    ”一對星眸望着南瑞麟面上。

     南瑞麟面上一紅,目視着鷹爪手羅浩道: “不料梧葉上人早有準備,激使唐家門下攔阻羅喉魔君之事,未免多此一舉,反令他們受傷,舍晚輩愧疚難安。

    ” 鷹爪手羅浩微笑道:“小友不要心中不安,這等下三門鼠賊着實也要懲處他們一下,虧得小友有此一舉,老朽癡長了幾歲,深知梧葉上人來曆,五十年前也是嫉惡如仇,雙手血腥的人誤殺在所難免,其後,深悟前非,入夜時分在塔内參悟‘大金輪法華經’,俾證上乘禅果,小友或許奇怪此種避世高僧為何要在這繁嚣人世中修行,皆因鐵塔磚模上有全部‘金輪法華經’文,他在閉目研悟時,功力全失,好得有唐家門下對羅喉魔君阻擾,說不定梧葉上人難逃毒手咧。

    ” 南瑞麟方始悟出慈雲大師贊同自己以毒攻毒之策。

     這時,羅飛鳳笑道:“爺爺,立在這兒說話,太累了吧!” 羅浩撫髯呵呵笑道:“你這孩子,說話還要繞彎子。

    ”轉面對南瑞麟笑道: “老朽現寓城東興隆客棧,小友倘目前無事,何不一同前往叙叙。

    ” 南瑞麟颔首應了,衆人一行出得寺牆而去。

     旭日東升,朝霞漫天。

     途中談起燭焰不滅之故,以鷹爪手羅浩經驗及閱曆,也瞧不出什麼端倪。

     七轉八彎,不覺經過南瑞麟故居,隻見鐵門重鎖,朱漆斑落,檐前蛛細密結,荒廢凄涼,無限幸酸湧上南瑞麟心頭,雙目噙淚,垂首疾走。

     達摩八劍羅華摩雲書生魏贻春均對南瑞麟人品談吐十分傾倒,隻這一小段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