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紅燭賭徒 老魔斷指
關燈
小
中
大
麼?”
南瑞麟故作沉吟為難之狀,遲疑了一陣,微歎了聲道:
“說給老丈聽也不要緊,隻是恐會引起一場紛争,反正小可一人之力也不能到手,看老丈的形像,必是武林名宿,俠義中人……”
這一記摸着了曹姓老丈癢處,聽得耳内十分受用,數十年來非但沒有人稱他是武林名宿,俠義人物更不消說了,樂得一張口直合不攏,不覺把語聲放高了一點道:
“南小哥有什麼為難的事,說出聽聽,不論大小老朽總要給你拿個主意。
” 語聲甫落,右側鄰座忽起了一聲雄沉冷笑道: “年歲輕輕,什麼人不好交,單與下三濫人物攀上了交情,吃了虧時已來不及啦!”這個話,任誰聽見,即指明南瑞麟這張座上發的。
姓曹的老者及另二人面上微微變色,南瑞麟眼角一掠,見那張座上滿坐了四人,發話的卻是一個年歲極大,七旬左右老者, 一部花白胡須,精神矍爍,氣度不凡,身着一件土黃色川綢長衫,袖管高高卷起,左手帶着一枚漢白玉闆指,按着酒杯,望着對面人,神氣極似方才說話是向着對面的人而發的。
那坐着對面及老者左側的都是年未三旬青年人,一臉誠謹之色,那右側的是一花信年華的少女,眉目娟好,皮膚白嫩,清秀端麗,聞老者說話,即嬌笑道: “爺爺,您可别錯怪了人家,也許他年歲輕,閱曆淺,錯把冤家當親家,您不是常說,人不可貌像,海水不可鬥量,人家可不能以貌分清善惡呀!” 那老者呵呵笑道: “你這丫頭,可抓着爺爺話柄了,你可知:逢人隻說三分話,莫全抛棄一片心,交淺不可言深,這個道理他都不懂嗎?” 少女格格嬌笑道:“爺爺又來說教了,酒涼啦,趕緊喝吧!” 南瑞麟心中一動,心知這一老一女都是把話點破他,好生感激,不過他們可不知道自己的心機,當下向曹姓鼠須老者笑道: “這個消息不知三位知道沒有?”,音量放得極小,神情甚是詭秘,接着又道: “就是關于‘降龍真訣’的事。
”,曹姓老者詫道:“那本上冊,你得知下落嗎?” 南瑞麟眼角微掠,見少女那座上的三人都在按杯凝身靜聽,他語音雖放得極小,但有意将真氣斂聚可放得極遠,故那座上聽得十分清晰,遂搖搖頭道: “小可并不知道,所約的人略知端倪,可是他守口如瓶,隻字不露,小可也無可奈何,不過小可無心于降龍真訣,因為隻粗知拳技,對這部奇書莫測高深,到手亦同廢紙一般,所以小可需要的是另一物,就一是一柄千古神兵,湛盧寶劍。
” 同席三人都睜大了眼睛,這等神物,那能不要垂涎,曹姓老者忽低聲問道: “湛盧寶劍是與‘降龍真訣’上冊在一處嗎?”,其他兩人雖是一言不發,可臉上都露出貪婪希冀之色。
南瑞麟對這問話避不作答,接着道: “小可雖然年輕,對如今武林形勢可了然于胸,天下英雄紛聚于中州道上,莫不與‘降龍真訣’有關,小可深信三位也都是有心而來的,是麼?” 三人點點頭,又互望了一眼,隻聽南瑞麟又道: “小可所約朋友,原是萍水相逢,由隴西一路而來,蒙他十分瞧得起小可,推心置腹,除開降龍真訣上冊下落無話不談,後來到得洛陽,小可為事耽誤,他迳來開封,約好今晚會晤,卻未料他竟失約,無奈湛盧寶劍之事,許多人士都已知道,不先下手為強,到時劍已化龍,徒喚奈何了”,說至此處一頓,忽又轉口道: “三位還是志在降龍真訣,還是志在寶劍呢?” 曹姓老者人最好狡,鑒言辨色,方在聽南瑞麟說是需要湛盧寶劍,那會直認志于寶劍,便道: “小哥兒需要之物,老朽縱然心愛,豈能奪人所好,你且放心,老朽等必助你完成心願”,俠心義風,溢于言表,懇切之至。
南瑞麟心中為之一笑,面露感激之容,道: “如此小可放心了,這寶劍的藏處,也是那朋友說的,他說,降龍真訣中冊落在八爪龍叟蒲勝手下,下冊又落在嵩山,想逐個到手,實要費一番手腳,何況中冊被蒲勝用十萬斤鋼鐵鑄成一藏書庭,除開它的重量體積不算,單那厚度就有三尺,無論以何種淩厲的掌力均劈他不開,是以非用寶劍切開不可,小可那朋友因人單力薄,堅邀小可相助,小可就提出條件,得來寶劍賜小可所有,但可借他切開書庫,他應允了,可又今天失約,不知何故?” 左首白淨臉瞠漢子此刻也發話了,他道: “也許你那朋友事後反悔,如此奇珍豈可由你所有,故而失約,或者他找得另一人助手,亦說不定,這湛盧寶劍究竟落在何處呢?”,他究竟忍不住了。
南瑞麟笑笑,道: “就在那鐵塔十一層内”,用手指了一指窗外。
同席三人随着手指方向都張望了一眼,曹姓老者遲疑了一會,面露不解之色,問道: “即然小哥朋友知道藏處,那麼為何不自己去取,反借重他人相助”。
南瑞麟笑道:“談何容易,塔内隐着一位奇人,功力絕世,隻可智取,不可力奪,不然,小可何以這等焦灼,就是要等那朋友商量步驟”。
三人互望了望,這種神兵利器對他們誘惑太大了,可又不知道塔内奇人是誰。
很久的沉默,曹姓老者終于決定了,對南瑞麟道: “老朽說話,素來是一不二,說了助小哥一臂之力,決不反悔,既有奇人守護寶劍,我們四人似嫌力薄,老朽等現去邀請能手,四更天我們在塔前見面吧”,說着,與另二人使一眼色,道了聲再見,同時起立步下樓去,咚咚咚,走得很快。
南瑞麟心中好笑,但又泛起一陣歉疚,這不是驅使别人去送死麼?但為了維護武林正義,“降龍真訣”絕不能落入邪惡手中,不得不如此。
忽聞鄰座老者低語道:“這不是與虎謀皮麼,我老人家越聽越氣。
” 又聽得少女格格嬌笑道:“爹爹,您老就是這直心腸,孫女猜測世間沒這蠢的人,難道不許人家使詭,驅使唐家門三個鼠賊去送死嗎?” 那老者似乎一怔,猛拍一下左腿,道: “對,我老人家怎想不及此,嗯,如今年青人越來越聰明了,我們這班老頭子被他們耍了狗熊,還不知道。
” 說得少女及兩青年人都哈哈大笑,他們也不好意思過來問問南瑞麟詳情。
南瑞麟暗贊少女聰穎靈慧,卻不好意思望她,依然正襟危坐。
此刻,天将亥正,離四更天已自不遠,遂要了兩碗飯,就冷菜冷湯,胡亂塞飽,丢下一錠銀子,離座自去。
街道行人絕迹,燈光全無,隻有幾條野狗逡巡街頭。
月色倍明,清風悠悠,南瑞麟施展“浮雲掠月”絕世輕功飛馳,瞬眼就到達鐵塔寺前,寺門緊閉着,他雙臂一振,嗖地拔上牆頭,接着往裡直翻,越過三座殿脊,輕輕落在塔前。
隻見鐵塔矗立雲霄,四下寂然,了無人迹,他暗忖: “我不免隐身樹上,看看羅喉魔君來未”,想定,倏地一鶴沖天,拔上塔旁一株大樹,隐于密枝繁葉中。
鐵塔,其實不是用鐵鑄造,塔始建于宋仁宗慶曆年聞,用鐵色瓷磚砌成,每磚模佛像,或羅漢,或諸禽獸狀,巧思匠心,塔為八棱十三級,高十九丈,巍然矗立,高出雲霄,由北洞門入,盤旋而升,如行螺殼中,極頂盡處,坐鐵佛一尊,每層俱有門戶可以眺望,當門壁上都嵌有黃琉璃佛一尊,高約三尺,由最上級北望,隻見黃河一線,白沙萬頃,蔚為壯觀,寺本名上方寺,明天順年間改名鐵塔寺,清乾隆十五年又漱賜名甘露寺,當地居民還是以鐵塔寺為名,可惜道光廿年間,黃河泛濫成災,河水圍汴,居民不得已拆取寺磚碑碣護城,寺遂廢,隻剩一塔,令人惋惜。
且說南瑞麟存身樹間密枝繁葉中,聞得城樓更鼓頻催,已是四更敲罷,傍西月華似玉,不由屏息以待,這時萬籁俱寂,僅餘蟲聲唧唧,風韻樹濤。
忽見一條黑影,捷如飛鳥,由寺牆前翻入,在塔前停住身形,仰首端詳一下塔身,咧嘴獰笑。
月色清輝,織毫畢露,看得來人身形十分清楚,南瑞麟心内暗驚,忖道: “這魔頭果然來了”,隻是他一人來到,卻未見有人相助。
原來這正是羅喉魔君丁翰,隻見他繞着塔身盤旋一匝,又立定原處默默沉思,諒是思索入塔之策。
南瑞麟心中焦急,酒樓上曹姓老者三人還未見來,莫不是他們付出自己使詭不成,倘為羅喉魔君輕易得劍,豈不是一番苦心付之流水。
他正在心煩意亂時,喽,嗖……五六條身影翻牆過來,直撲塔前。
那五六條身影似是被羅喉魔君巍立在塔前所驚,同地刹住,雙方不過相距三尺之遙,夜風吹着他們衣袖,獵獵作響,尤其是羅喉魔
” 語聲甫落,右側鄰座忽起了一聲雄沉冷笑道: “年歲輕輕,什麼人不好交,單與下三濫人物攀上了交情,吃了虧時已來不及啦!”這個話,任誰聽見,即指明南瑞麟這張座上發的。
姓曹的老者及另二人面上微微變色,南瑞麟眼角一掠,見那張座上滿坐了四人,發話的卻是一個年歲極大,七旬左右老者, 一部花白胡須,精神矍爍,氣度不凡,身着一件土黃色川綢長衫,袖管高高卷起,左手帶着一枚漢白玉闆指,按着酒杯,望着對面人,神氣極似方才說話是向着對面的人而發的。
那坐着對面及老者左側的都是年未三旬青年人,一臉誠謹之色,那右側的是一花信年華的少女,眉目娟好,皮膚白嫩,清秀端麗,聞老者說話,即嬌笑道: “爺爺,您可别錯怪了人家,也許他年歲輕,閱曆淺,錯把冤家當親家,您不是常說,人不可貌像,海水不可鬥量,人家可不能以貌分清善惡呀!” 那老者呵呵笑道: “你這丫頭,可抓着爺爺話柄了,你可知:逢人隻說三分話,莫全抛棄一片心,交淺不可言深,這個道理他都不懂嗎?” 少女格格嬌笑道:“爺爺又來說教了,酒涼啦,趕緊喝吧!” 南瑞麟心中一動,心知這一老一女都是把話點破他,好生感激,不過他們可不知道自己的心機,當下向曹姓鼠須老者笑道: “這個消息不知三位知道沒有?”,音量放得極小,神情甚是詭秘,接着又道: “就是關于‘降龍真訣’的事。
”,曹姓老者詫道:“那本上冊,你得知下落嗎?” 南瑞麟眼角微掠,見少女那座上的三人都在按杯凝身靜聽,他語音雖放得極小,但有意将真氣斂聚可放得極遠,故那座上聽得十分清晰,遂搖搖頭道: “小可并不知道,所約的人略知端倪,可是他守口如瓶,隻字不露,小可也無可奈何,不過小可無心于降龍真訣,因為隻粗知拳技,對這部奇書莫測高深,到手亦同廢紙一般,所以小可需要的是另一物,就一是一柄千古神兵,湛盧寶劍。
” 同席三人都睜大了眼睛,這等神物,那能不要垂涎,曹姓老者忽低聲問道: “湛盧寶劍是與‘降龍真訣’上冊在一處嗎?”,其他兩人雖是一言不發,可臉上都露出貪婪希冀之色。
南瑞麟對這問話避不作答,接着道: “小可雖然年輕,對如今武林形勢可了然于胸,天下英雄紛聚于中州道上,莫不與‘降龍真訣’有關,小可深信三位也都是有心而來的,是麼?” 三人點點頭,又互望了一眼,隻聽南瑞麟又道: “小可所約朋友,原是萍水相逢,由隴西一路而來,蒙他十分瞧得起小可,推心置腹,除開降龍真訣上冊下落無話不談,後來到得洛陽,小可為事耽誤,他迳來開封,約好今晚會晤,卻未料他竟失約,無奈湛盧寶劍之事,許多人士都已知道,不先下手為強,到時劍已化龍,徒喚奈何了”,說至此處一頓,忽又轉口道: “三位還是志在降龍真訣,還是志在寶劍呢?” 曹姓老者人最好狡,鑒言辨色,方在聽南瑞麟說是需要湛盧寶劍,那會直認志于寶劍,便道: “小哥兒需要之物,老朽縱然心愛,豈能奪人所好,你且放心,老朽等必助你完成心願”,俠心義風,溢于言表,懇切之至。
南瑞麟心中為之一笑,面露感激之容,道: “如此小可放心了,這寶劍的藏處,也是那朋友說的,他說,降龍真訣中冊落在八爪龍叟蒲勝手下,下冊又落在嵩山,想逐個到手,實要費一番手腳,何況中冊被蒲勝用十萬斤鋼鐵鑄成一藏書庭,除開它的重量體積不算,單那厚度就有三尺,無論以何種淩厲的掌力均劈他不開,是以非用寶劍切開不可,小可那朋友因人單力薄,堅邀小可相助,小可就提出條件,得來寶劍賜小可所有,但可借他切開書庫,他應允了,可又今天失約,不知何故?” 左首白淨臉瞠漢子此刻也發話了,他道: “也許你那朋友事後反悔,如此奇珍豈可由你所有,故而失約,或者他找得另一人助手,亦說不定,這湛盧寶劍究竟落在何處呢?”,他究竟忍不住了。
南瑞麟笑笑,道: “就在那鐵塔十一層内”,用手指了一指窗外。
同席三人随着手指方向都張望了一眼,曹姓老者遲疑了一會,面露不解之色,問道: “即然小哥朋友知道藏處,那麼為何不自己去取,反借重他人相助”。
南瑞麟笑道:“談何容易,塔内隐着一位奇人,功力絕世,隻可智取,不可力奪,不然,小可何以這等焦灼,就是要等那朋友商量步驟”。
三人互望了望,這種神兵利器對他們誘惑太大了,可又不知道塔内奇人是誰。
很久的沉默,曹姓老者終于決定了,對南瑞麟道: “老朽說話,素來是一不二,說了助小哥一臂之力,決不反悔,既有奇人守護寶劍,我們四人似嫌力薄,老朽等現去邀請能手,四更天我們在塔前見面吧”,說着,與另二人使一眼色,道了聲再見,同時起立步下樓去,咚咚咚,走得很快。
南瑞麟心中好笑,但又泛起一陣歉疚,這不是驅使别人去送死麼?但為了維護武林正義,“降龍真訣”絕不能落入邪惡手中,不得不如此。
忽聞鄰座老者低語道:“這不是與虎謀皮麼,我老人家越聽越氣。
” 又聽得少女格格嬌笑道:“爹爹,您老就是這直心腸,孫女猜測世間沒這蠢的人,難道不許人家使詭,驅使唐家門三個鼠賊去送死嗎?” 那老者似乎一怔,猛拍一下左腿,道: “對,我老人家怎想不及此,嗯,如今年青人越來越聰明了,我們這班老頭子被他們耍了狗熊,還不知道。
” 說得少女及兩青年人都哈哈大笑,他們也不好意思過來問問南瑞麟詳情。
南瑞麟暗贊少女聰穎靈慧,卻不好意思望她,依然正襟危坐。
此刻,天将亥正,離四更天已自不遠,遂要了兩碗飯,就冷菜冷湯,胡亂塞飽,丢下一錠銀子,離座自去。
街道行人絕迹,燈光全無,隻有幾條野狗逡巡街頭。
月色倍明,清風悠悠,南瑞麟施展“浮雲掠月”絕世輕功飛馳,瞬眼就到達鐵塔寺前,寺門緊閉着,他雙臂一振,嗖地拔上牆頭,接着往裡直翻,越過三座殿脊,輕輕落在塔前。
隻見鐵塔矗立雲霄,四下寂然,了無人迹,他暗忖: “我不免隐身樹上,看看羅喉魔君來未”,想定,倏地一鶴沖天,拔上塔旁一株大樹,隐于密枝繁葉中。
鐵塔,其實不是用鐵鑄造,塔始建于宋仁宗慶曆年聞,用鐵色瓷磚砌成,每磚模佛像,或羅漢,或諸禽獸狀,巧思匠心,塔為八棱十三級,高十九丈,巍然矗立,高出雲霄,由北洞門入,盤旋而升,如行螺殼中,極頂盡處,坐鐵佛一尊,每層俱有門戶可以眺望,當門壁上都嵌有黃琉璃佛一尊,高約三尺,由最上級北望,隻見黃河一線,白沙萬頃,蔚為壯觀,寺本名上方寺,明天順年間改名鐵塔寺,清乾隆十五年又漱賜名甘露寺,當地居民還是以鐵塔寺為名,可惜道光廿年間,黃河泛濫成災,河水圍汴,居民不得已拆取寺磚碑碣護城,寺遂廢,隻剩一塔,令人惋惜。
且說南瑞麟存身樹間密枝繁葉中,聞得城樓更鼓頻催,已是四更敲罷,傍西月華似玉,不由屏息以待,這時萬籁俱寂,僅餘蟲聲唧唧,風韻樹濤。
忽見一條黑影,捷如飛鳥,由寺牆前翻入,在塔前停住身形,仰首端詳一下塔身,咧嘴獰笑。
月色清輝,織毫畢露,看得來人身形十分清楚,南瑞麟心内暗驚,忖道: “這魔頭果然來了”,隻是他一人來到,卻未見有人相助。
原來這正是羅喉魔君丁翰,隻見他繞着塔身盤旋一匝,又立定原處默默沉思,諒是思索入塔之策。
南瑞麟心中焦急,酒樓上曹姓老者三人還未見來,莫不是他們付出自己使詭不成,倘為羅喉魔君輕易得劍,豈不是一番苦心付之流水。
他正在心煩意亂時,喽,嗖……五六條身影翻牆過來,直撲塔前。
那五六條身影似是被羅喉魔君巍立在塔前所驚,同地刹住,雙方不過相距三尺之遙,夜風吹着他們衣袖,獵獵作響,尤其是羅喉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