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六屍胸釘 羅喉魔君

關燈
力不能得手”,說着望了那六具屍體一眼,道:“那就是六人緻死之因”,說完,眼内藍光逼射,露出無遑殺機,邯鄲三傑又是一個寒噤。

     羅喉魔君丁翰又進:“話說至此,那麼你們可為老夫效力麼?” 邯鄲三傑宛如小鹿撞胸,一顆心躍躍欲出,驚懼遲疑不敢作答。

     南瑞麟微笑答道:“即是我們此刻勉強應允,到時不盡力,老前輩心機白費也是徒然。

    ” 羅喉魔君哈哈的笑道: “這話不無見地,你卻不知,凡應允為老夫效力的,必須經老夫用上一些手法,規定十八個時辰向老夫報到一次,逾時,則‘錯筋亂脈’發作,死活不能,你想想看,有誰敢不盡力?” 邯鄲三傑暑日之下,竟吓出一身冷汗,南瑞麟暗罵此人惡毒,若不除得此人,鼓毒生靈,江湖上永無甯日了,心頭沉吟片刻,想出一個問話,道: “萬一相助的人失事遭擒,或是有意外逗留,不能與老前輩按時會面,‘錯筋亂脈’發作起來,豈不是自誤誤人麼?” 一言問住老魔頭,怔着雙眼道: “好小子,太聰明了,倘萬一有此事發生,那也顧不得許多,老夫隻有另尋相助之人了。

    ” 南瑞麟頗為得意,不想靈機一動,竟把話問住了此不可一世魔頭,目前不如趁機用話奪住他,不然,會帶來邯鄲三傑及自己殺身大難,遂笑道: “這樣老前輩未免多此一舉,欲尋相助之人,必然審慎觀察,其人是否功力相當,于事有補,才可及選,晚輩等江湖末學,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何能相助,不如老前輩召來本門子弟晚輩,或是好友助拳,方濟于事,若強邀他人,事不成則已,否則,以老前輩威望功力,尚需借重外人,有沾清譽不說,反落得個江湖笑柄。

    ” 羅喉魔君丁翰聞言不怒反笑,竟道: “果然老夫眼力不差,你秉賦根骨奇佳不說,連說話也是上選,沖着你,賣一個大交情,不用你們相助了,老夫自會另尋他人,不過,方才的事不得洩露,蒲家寨老夫深信你們也要去,千萬不得破壞老夫行事,你自問能應允麼”? 南瑞麟躬身長揖,道:“晚輩遵命,他們三位晚輩也可代為應允。

    ” 羅喉魔君大笑道: “小子,真有你的”,說完轉身将六具屍體,分抓兩手,随手一揚,六具屍體如箭矢般飛墜于滔天黃浪中,兩臂微振,身形如逝電般穿上梓樹,瞬眼,形迹已杳,但隐隐聞得穿枝拂葉之聲,心知羅喉魔君趕赴汴京而去。

     邯鄲三傑神定後,望着南瑞麟一揖到地道: “蒙南老弟巧言化解愚兄弟一步殺身大難,縱令肝腦塗地,難報大德于萬一,以後如需用愚兄弟處,雖赴湯滔火,在所不辭。

    ” 南瑞麟遑讓不已,微笑道: “小可不過巧言合色,消珥魔頭殺心,存着萬一之望,卻不料羅喉魔君竟會收手,真是始料不及,看來這魔頭-是心狠手辣,良知依然未泯,就此回頭也說不定。

    ” 沈冰岩搖首道: “未必見得,我看此魔頭必是看上老弟根骨,用欲擒故縱手法,博老弟好感,以後見得面時, 一定有所牽纏,此魔頭昔年尚有一混号,稱作“陰魂不散”,信如他方才所說, 一經相中,沒有到不了手的,宛若附骨之蛆般,令人可怕。

    ” 南瑞麟微笑不言,三傑縱身上馬,南瑞麟相距一箭之地随着一路飛奔。

     這時汴洛道上,來往又現征騎,真是湊巧得很,在此段真空時間,竟然遇上了羅喉魔君這不可一世魔頭。

     南瑞麟一路默默在想: “湛廬劍必不能為羅喉魔君得去,必欲想一個兩全之計不可……有了,我不如用下以毒攻毒之計”,以毒攻毒究竟是什麼,這是後話。

     南瑞麟腳程飛快,三傑胯下乘騎也是千裡神駿,夏日日落較晚,酉末戍初已自趕到開封城郊十裡長亭外。

     黃河落日,天下奇觀,赤紅色的日輪,高懸黃浪盡際,映起滿天金紅色霞光,雲彩變幻異常,河岸兩側,平沙莽-黃入天,金鳥将墜之時,跳躍三下,宛如魯陽金戈指日,倏地突然隐沒,那漫天流彩,就似錦屏缦帳一般,的是奇觀。

     開封城郊,遍地都是池塘,停晚時分,倦鳥歸林,魚鸢戲水,牧童荷笛,風送荷香,頓感心曠神怡,暑氣一清。

     汴京開封,北宋帝都,巍然王氣之象,在龍亭高處眺望開封城景,滿眼俱收,記得康有為有詩: “遠望高寒僥汴州,鐵塔繁塔與雲浮,萬家無樹無宮阙,但見黃河滾滾流”,詩意雄偉,寫盡開封勝處均在意中。

     邯鄲三傑與南瑞麟在暮雲四合,萬家燈火中,緩緩進得南薰門。

     四人落在一家客棧内,用過酒飯後,邯鄲三傑便欲出外訪友,南瑞麟也要去相國寺谒見慈雲大師,分手之際,沈冰岩極其誠懇地對南瑞麟道: “途中見老弟默默沉思,必是對羅喉魔君盜劍之事,有所疑慮,若論我等俠義宗旨,決不能使湛廬劍落在魔頭手中,但一個不當,易招緻殺身之禍,何況我等又許下諾言,以老弟睿智,不難思出萬全之策,沈某哓舌,老弟當能知曉。

    ” 南瑞麟何等聰穎,還聽不出沈冰岩的話意,勸自己不可輕身涉險,心下甚是感激,道: “沈大俠金石之言,小可永志心底。

    ” 當下分手,南瑞麟送邯鄲三傑身形在人群中消失後,才向相國寺走去。

     入夜,相國寺内更形熱鬧,唱曲,幻術,雜技,星相醫蔔,各色俱有,遊人如水, 一如北京廟會,(按:相國寺簡介,在拙着“十年孤劍滄海盟”十一集已有述及,恕不再贅),清淨佛地,頓變繁華鼎沸場所。

     南瑞麟由西掖門踱近相國寺,也無暇觀賞,迳向二殿穿越正殿,轉八角殿踅往藏經樓。

     慈雲大師雲房就在藏經樓右側,房外有一小沙彌侍立,他與南瑞麟當年熟悉相識,遂微笑雙手合十作訊,也不用傳話,南瑞麟迳自步入。

     慈雲大師,長得白眉白須,面色紅潤,身材瘦小,閉目端坐雲床之上,聞得履聲,睜目凝視一下,微笑道: “孩子,你來了,走過來,待老僧仔細看看。

    ” 南瑞麟走前跪下,道:“弟子叩見大師。

    ” 慈雲大師哈哈笑着伸手拉了起來,摟着揣摩南瑞麟全身骨骼,轉歎一聲道: “松隐兄的是天下奇才,他用釋道兩家超乘内功‘須彌芥子’,助你脫胎換骨,貫通‘任、督’二脈,打破生死玄關,這是武林中人夢寝難求的……你在山情形,老僧從松隐兄口中藉悉詳情,他數日前路經此地,與老僧相聚一日……” 南瑞麟急問道: “恩師來了麼,大師可曾知曉家師為何東遊,他老人家有沒有說及?” 慈雲大師面色慈祥,摸了摸南瑞麟頭發,微笑道: “你師父行事向來莫測高深,他的習性,普天之下隻有老僧深知,問也是白費唇舌,不過談及你……”說此一頓。

    南瑞麟怔怔地聽着,隻見慈雲大師說下去: “你師父一身所學,據老衲臆測,眼前武林中一班成名人物無有出其右者,自從數十年前你師父為人所惑,誤殺了一人全家,事後得悉真象,深自忏悔,從今不管江湖是非,悟出止戈為武之道:不過其人也有該殺之處,但就事論事,實不宜在你師手中喪命,以松隐兄那份智慧,尚被人所惑,心灰之餘,本想将一身絕學随入黃土,自後,見了你後,不覺動了憐才之念,視你作衣缽傳人,自知年華老去,歲月不居,故用‘須彌芥子’絕頂内功,助你縮短練武之期,不想你天資橫溢,進境之速,大感意外,你也知道你師學究天人,星相醫蔔,無不通曉,河圖,洛書,宓義,八卦神算之學,深得其中三味,所以替你相面,瞧出你殺孽奇重,又為你詳推一生,才下了一個結論,不待你學成,命你下山曆練,你不可見怪你師有什麼二心,其實有深意在,你不在此時下山曆練一番,不知道世途險惡,人心鬼蜮,萬一你學成,心切親仇思想偏激,對事先入為主,那就無人能制了,你知道麼?” 南瑞麟泣道:“恩師對弟子苦心孤詣,恩同日月,弟子知道。

    ” 這時月上簾攏,映得一室清輝,老僧盤坐雲榻,童子待坐于側,凝耳面揚谛聽,爐内檀香袅袅送氛,好一付“童子聽經”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