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天倫一劍

關燈
事,隻怕立刻要自食其果。

    ” 持鞭者一抖鞭絲,“拍”一聲暴響,長鞭筆直如箭,鞭梢一指甘平群,回頭向持筆者問道:“時辰到未?” “時辰到!” 随着持筆者這聲朗呼,晨霧頓開,人影橫斜。

     甘平群面西而立,但見四敵兵刃一晃,立即奇光耀眼,看不見敵人身子,隻覺勁風、潛勁,同時撲到身前。

     “啊!” 他驚呼一聲中,身子一斜,掠開五丈,接着看見四名敵人已站在他原來的位置,若非先吩咐二友二妹退後,在這一回合之下敢已有人傷亡。

     他迅即比較出位置與光影的關系,身子一晃,面北而立,一探腰間“锵——”一聲龍吟,一道藍中帶白的毫光由衣底應手而出。

     “天倫劍!” 四敵齊聲驚呼,同時後退一步。

     天倫劍由神女宗掌門人淩念生院主送還他手上,這還是第一次出鞘,也可說是他第一次看到天倫劍的真面目。

     這枝長僅尺話的短劍,出鞘龍吟,毫光射目,與日争輝,頓令他又驚又喜。

     然而,他對于這枝劍,知道的未免太少,耳聽群敵驚呼,立刻想到父親當年必定曾使這枝天倫劍橫掃魔群的盛況。

     他有生以來,還不知父親的行事如何,但由群敵這聲驚呼,頓覺足以傲視江湖,起無限的孺慕與敬意。

     他又憐、又惜、又敬、又愛地輕輕一撫劍身,俊目中蘊着兩粒晶瑩淚珠。

     他不知如何感激生身的父親,不知如何報答生身的父親,也不知何時才可找到兇手,好使此利劍報此深仇大恨,是以,在感激之中,還帶有無限愧疚。

     父親的責任不限于财富的遺留,平日的訓誨,主要的是留在世人心目中的風格和事迹,足以引令他的後人起一種孝思。

    “樹欲靜而風不甯,子欲養而親不逮。

    ”甘平群在這刹那間,猛思及若果父親就在眼前,看見他揮劍殺敵,大振家風,該是多麼惬意和安慰,但這時卻隻能在幻想裡追尋。

     淚珠雖僅有兩粒,卻蘊藏有不盡的感激,彙仰,尋敬愧疚凄涼和安慰。

     蓦地,他微振手腕,一片霞光蕩在胸前,凄然一笑道:“誰能說出這枝天倫劍的來曆,甘某饒他不死!” 持劍的敵人冷笑道:“問你老子去吧!” 甘平群眼皮一眨,掉下兩粒淚珠,俊目裡射出兩道異乎尋常的毫光,凜然道:“那就請閣下去問先嚴,再回來轉告。

    ” 他話聲一落,身如電閃而起,一片彩霞似的劍光已卷到敵人身前。

     “慢來!” 持鞭者一聲暴喝,丈二長鞭揮起漫空鞭影,斜攻身右。

     持劍者蕩起一片銀光,封在身前。

     持扇者扇起台揚的疾風,卷向身左。

     持筆者一聲長嘯,拔高三丈,飄然落在他的身後,鐵筆一指,一縷銳風疾點他“天柱”穴。

     甘平群分明落在四名強敵圍攻之下。

     他不慌不忙,身随劍轉,掌封劍劈,一面招架四般兵刃,仍然不停地叫道:“誰肯告知天倫劍的來曆,甘某定必饒他一命。

    ” 持劍者一劍沖前,冷喝一聲:“神嚎!” 霎時勁風四起,厲嘯随生。

     持扇者接叫一聲:“鬼哭!” 猛扇之下,陰風凄凄,煙塵滾滾。

     甘平群身外一片刃光,連上空都被那長鞭封閉。

     鳥飛不進。

     潑水難入。

     葉汝惬擔心過甚,不覺步履一寸一寸地前移。

     趙如玉也高呼一聲:“三弟當心!” 那知甘平群奔馳整夜,一上來就遭受強敵,尤其單獨和藍袍“管事”力拼的頭一掌,在輕敵之下已被震傷内腑,此時已成強弩之末。

     他四面受敵,不能施展“禦氣淩空”跟敵人兵刃進退。

    對方功力深厚,也不能使用“流年暗換”,削減敵人功力,尤其是,他雖學了百多種絕藝,而僅得幾套不太高明的劍法,天倫劍雖是鋒利無比的寶劍,在他手上卻發揮不了多大效果。

     幸而敵方四人對他這枝短劍似大有忌諱,隻是尋瑕蹈隙,漸漸圍緊,才讓他疾一劍,徐一劍地暫保一時。

     相反地,他以全力貫注左臂,每一掌發出,總是呼呼風動,勁道如濤,沖擊得敵人那柄折扇汪汪作響。

     “哈哈!原來這小子不懂得劍法。

    ” 使劍者這一聲歡呼,敵方同時一振。

     二妹二友心頭一沉,頓如墜進冰窖裡面。

     “誰說我不懂?”他一聲暴喝,短劍橫劃而起。

     “嗚——” 一聲驚心動魄的厲嘯,夾着一聲慘呼,使劍者的頭顱被劍尖橫貫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