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卷 司馬玄紅顔逢知己
關燈
小
中
大
來。
”尹荇煙又問道:“司馬相公來了麼?”又有人回說道:“司馬相公也不曾來。
”尹荇煙道:“呂老爺媒人,既朝中公務,不來也還罷得,親迎自是古禮,怎麼他也不來?”叫父親又問家人,回道:“司馬相公說,他四川風俗不行親迎之禮,故隻在衙中恭候。
”尹老官回複女兒,尹荇煙對父親道:“你可快與他說,親迎之禮,他四川不行,我京師是必要行的。
如新郎不來親迎,我斷斷不肯上轎!” 尹老官又與家人說知,家人道:“要相公自來也是小事,但路遠日子短,往回三、四十裡,再着人回去,起來豈不誤了良時?莫若從便些罷。
” 尹老官又與女兒說,尹荇煙定然不肯。
家人無法,隻得叫人飛馬進城報知華嶽。
華嶽想了半晌,無計可施,隻得進内與女兒商議道:“事已九分妥了,隻少一人親迎。
此女又堅執要行此事,急忙中又無一人可代,為之奈何?”小姐也沉吟道:“除非孩兒改了男妝,假充司馬玄坐在轎中不出來,他如何得知?”華嶽聽了笑道:“這也妙,索性遊戲一場,倒也是千古韻事。
你快改換,我打點轎子伺候。
” 不多時,小姐果然頭巾圓領,扮做書生模樣,又披紅插花,十分風流。
華嶽看了歡喜,将轎擡入府中上了,吩咐家人擁護而去。
急急趕到紅菟村,日已平西。
村中人問知新郎來了,都圍着轎子争看,看見新郎年少清俊,便亂紛紛傳說新郎标緻,就如美人一般,與尹家姑娘真是天生一對。
家人見新郎來了,恐怕漏洩風聲,忙催新人上轎。
尹老官見家人等了一日,不過意,催女兒上轎。
尹荇煙道:“且慢,新郎才子催妝,不可無詩。
”就叫取筆硯錦箋,到轎中去索。
尹老官也沒奈何,隻得将筆硯錦箋叫家人傳去。
小姐在轎中暗笑道:“早是我來,若叫他人,卻不又要出醜?”因提筆寫道: 菟村不是浣溪頭,箫鼓喧喧認好逑。
無夢閣中今夜夢,鴛鴦飛上小河洲。
小姐題罷,傳與家人傳去。
尹荇煙看了,貼在壁上,十分醉心道:“新郎才美如此,我尹荇煙得所了。
”便拜别父母,欣然上轎。
一路鼓樂喧天,好不鬧熱。
村中親眷要送,都伸手縮腳不敢來,盡說道:“待做親後,再慢慢去探望罷。
” 卻說華嶽恐怕娶到府中,人知不便,就在城外借個大宅子,便帶了許多侍女收拾卧房、備酒,自家也到宅中等候。
隻說路遠,恐怕城門早關,誤了良辰,故移在此。
果然路遠,喜轎到時已是起更時候了,迎到堂中同拜天地。
因是客寓,公姑在家,無堂可拜,隻對拜了,就送入洞房。
華嶽躲在後堂,打發散了衆執事人役,就叫侍女們送酒到後房中合卺。
侍女擺下酒,即将新人方巾揭去,請新郎與他對面而坐。
華小姐仔細一看,見他眉似遠山、眼橫秋水,宛然仙子臨凡,心下早有百分親愛。
尹荇煙将新郎仔細一看,見他芙蓉兩臉、柳葉雙眉,滿身光豔飛舞不定,心下暗想道:“我道他才人縱美,不過英挺風流,誰知柔媚芳香轉勝于我,叫我何以為顔?” 衆侍女送上酒來,二人微飲了數杯。
華小姐心下想道: “外才美矣,内才不知何如?此時不考他一考,更待何時?”又飲一二杯,便帶笑說道:“催妝小詠,不惜抱慚,今邀天之幸,即已百輛迎來,而鼓锺在禦,琴瑟高張,新人才美久著香閨,豈可不留佳句以為合卺之榮?”便叫侍兒将筆硯花箋送在新人席上。
尹荇煙不好回答,惟低頭作欲将欲迎之态。
華小姐見他含羞,因又說道:“嬌羞雖閨秀之常,而才女往往略之。
今夕何夕?幸歡然賜教!”尹荇煙心下想道:“女子以顔色為勝,我今色未必勝他,他殷殷索詠,我再不應承,便為他所輕了!” 因展開花箋,取筆題詩一首道: 花也新兮燭也新,如何合卺索詩頻? 自憐村女非才子,喜嫁郎君似美人。
尹荇煙寫罷,便放下筆,也不出一語,隻默默低頭而坐。
華小姐看見他不假思索,心已先動,及詩完,起身拿來一看,見字字香豔,不覺滿心輸服。
又見無意中道破他的行藏,不禁失笑道:“姐姐美如斯,才又如斯。
我小妹從不服人,今拜下風矣!”尹荇煙聽見稱呼“姐姐、妹妹”,驚訝不知何意,不住偷睛将華小姐細看。
華小姐見他偷看,一發笑道:“姐姐不消看得,你認我是何人?”尹荇煙愈加驚訝,因低低問侍兒道: “難道不是司馬?”侍兒含笑不答。
華小姐道:“姐姐認我做司馬,誰知我不是司馬,倒還是文君。
”因立起身叫侍兒将巾衣脫去,仍露出紅顔綠裙道:“我被這行頭苦了一日!” 尹荇煙見新郎是個女子,心下大驚,想道:“他既不是司馬玄,我此來堕人術中矣,必無好意!”心中如此想,不覺顔色變異。
華小姐看見,知他心慌,因笑說道:“姐姐不須着忙。
小妹久慕姐姐才高,故相接一會,并無惡意。
” 尹荇煙猶沉吟不語。
華小姐道:“姐姐不必過疑,你看我一個柔弱女子,豈可有禍于人者?”尹荇煙想道:“他若是個男子,便須防他,他一個女子,怕他怎的?”方才定了心,改容說道:“小妹鄉野裙衩,不知姐姐為何誘我到此呢?”華小姐道:“姐姐認小妹是誰?”尹荇煙道:“如何認得?”華小姐道:“小妹實說了罷,小妹姓華,家父現任春卿、辦事東閣。
” 尹荇煙道:“這等,是華小姐了!以太師貴女,無端而忽及賤妾,猶所未解。
”華小姐道:“有個緣故。
”尹荇煙道:“有甚緣故?乞小姐說明,免我心下狐疑!”華小姐道:“不瞞姐姐說,我小妹在閨中略識幾字,家父過于溺愛,以為當今無二,不肯輕字與人。
去歲因司馬玄二首壽詩相合,家父道他有才,又因他諄諄來求,就許了他。
隻待春闱得意,便可結親。
不期前日有人傳說,司馬玄愛慕姐姐才美,又定了姐姐。
家父不信天下更有多才女子勝如小妹者,心下不忿,故作此遊戲,迎請姐姐到此,叫小妹細細領教。
倘是虛名,便可緻譏司馬。
不想姐姐冰心玉骨、而聰慧敏捷,非我小妹塵凡下質所能幾萬分之一。
司馬玄之姻甘讓姐姐,不敢再生癡想矣!”尹荇煙聽了,又驚又喜道:“原來如此!我就疑司馬男子焉有如此美貌,使人抱愧多時。
小姐既非司馬,為何催妝佳詠又擅司馬之長?我再不料紫閣嬌生、金閨癡養,又有仙才有如小姐者。
我尹荇姻雖長蓬茅,實實心空一世,目無王侯,今見小姐,方知山川秀氣不獨锺于一人。
自悔枋榆之妄,今日君子有人,淑女有日,況貴貴親親,自可弘關雎之雅化。
賤妾村芳,自當退守田家荊布。
小姐倒如此反說!”華小姐道:“姐姐不必虛謙,妹子是真心服善!”尹荇煙道:“賤妾蒙小姐推誠,怎敢浮言?”華小姐道:“惟美愛美,惟才憐才!姐姐與小妹諒有同心,今雖遊戲,天實作緣,何不借此花燭結為姊妹?異日相逐于飛,豈非英皇再見耶?”尹荇煙道:“小姐高論殊足快心,但恐賤妝瑣瑣,不堪追随。
” 華小姐見話已投機,滿心歡喜,就在燈下重梳雲鬓、再整閨妝,與尹荇煙并坐,真是一雙仙子。
華小姐又叫點起明燭、焚起好香,要與尹荇煙結盟。
各問年紀,俱是十七歲,華小姐隻大半月,叙定為姐。
二人對拜了四拜起來,個個歡喜。
華小姐道:“我們既為姊妹,父親應該請見。
”遂自來見父親,将前事細細說了一遍。
又将合卺詩送與父親看,道:“這尹荇煙才美俱在孩兒之上,實實輕他不得,孩兒已與他結為姊妹,父親不妨一見。
”華嶽遂将合卺詩細看,看到尾一句,大笑道: “他就疑你是美人。
此女不獨才高,這雙眼亦可謂俊慧矣!你與他結為姊妹不差。
”因同女兒走進房來。
尹荇煙請華嶽上坐,端端拜了四拜。
華嶽燈下觀尹荇煙娉娉如玉,舉止端祥,絕不似小家行徑,十分歡喜,正好與孩兒作對。
華小姐道:“妹妹既已迎來,決無送回之理,還是通知父母,還是交付新郎?”華嶽道: “隻此交付新郎也覺容易,通知父母定漏洩風聲,莫若且藏隐府中,待他尋覓慌張,也可洩我娶而不告之氣!況春闱在迩,倘得志龍門,那時我自有處。
” 大家都笑,以為有理。
到次日,悄悄搬回府中。
華嶽吩咐家人隐瞞,不許多嘴,故無一人知道。
且不說兩小姐回府,日日較詩論文,親愛玩耍。
卻說尹老官自送了女兒出門,到了三朝七日,要買禮來看看,卻又自愧菲薄,怕羞不敢來。
央及張老兒道:“你隻作賣花,可替我到呂衙看看我女兒好麼?倘遇巧,你說我要買幾個盒兒來看看不妨麼?”張老兒道:“使得,使得!我明日就替你去。
” 到次日,果挑了一擔花兒,竟到呂衙來賣。
剛剛撞着司馬玄送客出來。
客去了,司馬玄看見張老兒就點點頭,叫他到面前說道:“你前日隔壁那寫扇子的尹姑娘,是我定他為親了,你可知道麼?”張老兒笑嘻嘻說道:“相公原來不老實,這段姻緣雖說是呂老爺為媒,還是我花老兒說起的。
相公今日已娶了來家,不叫我吃喜酒,倒還要說這反關門的話兒來哄我。
”司馬玄道:“虧是虧你,喜酒自然相請!那曾娶來?不要取笑!且問你,尹姑娘近日在家好麼?”張老兒道:“相公不要瞞我,我不是來讨酒吃,我是尹老官央我來看看姑娘。
他說前日三朝七日要買禮來,恐怕鄉下人沒甚好東西送來,恐惹呂老爺笑話,故叫我今日隻作賣花,來探問一聲。
”司馬玄見張老兒說話像個真的,因着驚道:“這話是真麼?”張老兒笑道:“燈籠、火把、鼓樂、人夫在村中鬧了一日,那個不知道?相公親自擡轎來娶的,反問我真也不真?”司馬玄道: “是幾時?”張老兒道:“前月十三日娶來的。
”司馬玄聽見說得言言有據,驚了一身冷汗,忙扯了花老兒到廳上來,就叫人請呂老爺出來。
呂柯出來道:“吾兄何事這等驚慌?”司馬玄道:“不好了!……”指着花老兒道:“他說尹荇煙前月十三我們娶來了。
”呂柯道:“那有此事!莫非尹家别有緣故,将女兒藏過,故說此話?”張老兒看見二人驚訝,方知真不曾娶,也着起忙來道:“那日幾百人娶進城來,瞞得那一個?難道呂老爺與司馬相公就沒有一個人看見?”那呂柯道:“這日怎麼不待我媒人來,就輕易嫁女出門?”張老道:“說老爺朝中有事。
老爺雖不曾來,司馬相公卻是來的。
”司馬玄道:“這話我隻是不信,我須親到紅菟村一訪便知。
”張老兒道:“相公若不信,就同我去。
”呂柯道:“今日遲了,明日去罷。
”司馬玄那裡等得?立叫家人辔馬,連飯也不吃,就上馬要行。
張老兒還要賣花,司馬玄催得慌,就将花擔兒寄在呂衙,空身跟着司馬玄走。
回來先到尹家報知此事,慌得兩個老夫婦隻是哭。
随後司馬玄下馬,四下訪問,衆口一詞,司馬玄見是真,便軟做一團,半步也走不動。
不一時,村中知道此事,以為奇聞,都到尹家來看。
尹老官請司馬玄到家,說道:“相公前日親自坐在轎中,怎生賴得?”司馬玄道:“我何曾來?定被他人假了。
”尹老官道: “相公既不曾來,這首催妝詩,明明相公坐在轎中寫的,難道也是假的?”司馬玄道:“催妝詩在那裡?”尹老官道:“現貼在壁上哩!”司馬玄道:“可拿來我看!”尹老官道:“女兒總是相公娶去,就進去看也無妨。
”遂領了司馬玄到“浣古軒”來,隻見那催妝詩果貼在壁上。
司馬玄讀了一遍,心下慌道: “這段姻緣無望了!此事若是绔袴奸人盜娶,或者尹荇煙才女不肯相從,必定透露消息,還好追尋。
你看催妝之詩,俊雅風流勝我百倍,且百兩相迎,自然貴介,尹荇煙豈不遂心?怎肯複為我書生動念?這段姻緣當付之春夢矣!”就起身要回來,因出門遲,到此留戀,天色晚了,尹老官就留他過夜。
司馬玄黃昏無事,在“浣古軒”中與“無夢閣”上細尋他遺蹤去迹,就是一花一草,片紙隻字,無不香豔幽俏、蕩人心魂、動人想象。
司馬玄此時意亂,那能就枕? 卻說司馬玄相思了一夜,到次早辭别了尹老夫妻,回衙與呂柯商議,要出紙筆各處追求。
呂柯道:“此人既有這等作用盜娶而去,自是富貴人家,豈無金屋隐藏,那能漏洩?若出紙筆,不但無用,反昭人耳,自傳與華老知道,隻怕已失者不可複得,而将得者反又失矣!吾兄不可不思!”司馬玄想了一會,默然無語。
呂柯道:“以小弟愚見,春闱近矣,莫若待兄看花之後,先成了華老師之姻,再細細搜求,亦未為遲。
” 司馬玄無可奈何,隻得依允。
過了些時,春闱禦筆親點探花,十分榮耀。
呂柯見他中了,方才放下一樁心事。
司馬玄也不等公務稍暇,就央呂柯與華嶽說親。
呂柯笑道:“這不消仁兄吩咐,想也再遲不得了。
” 因撿個好日子,穿了吉服,用大紅名帖恭恭敬敬來見華嶽。
華嶽接見道:“賢契為何今日如此鄭重?”呂柯道:“非為别事,就是敝友司馬玄向日蒙老師許結絲蘿,原約春闱得意便可乘龍。
司馬玄今幸探花仙府,不負老師鑒拔
”尹荇煙又問道:“司馬相公來了麼?”又有人回說道:“司馬相公也不曾來。
”尹荇煙道:“呂老爺媒人,既朝中公務,不來也還罷得,親迎自是古禮,怎麼他也不來?”叫父親又問家人,回道:“司馬相公說,他四川風俗不行親迎之禮,故隻在衙中恭候。
”尹老官回複女兒,尹荇煙對父親道:“你可快與他說,親迎之禮,他四川不行,我京師是必要行的。
如新郎不來親迎,我斷斷不肯上轎!” 尹老官又與家人說知,家人道:“要相公自來也是小事,但路遠日子短,往回三、四十裡,再着人回去,起來豈不誤了良時?莫若從便些罷。
” 尹老官又與女兒說,尹荇煙定然不肯。
家人無法,隻得叫人飛馬進城報知華嶽。
華嶽想了半晌,無計可施,隻得進内與女兒商議道:“事已九分妥了,隻少一人親迎。
此女又堅執要行此事,急忙中又無一人可代,為之奈何?”小姐也沉吟道:“除非孩兒改了男妝,假充司馬玄坐在轎中不出來,他如何得知?”華嶽聽了笑道:“這也妙,索性遊戲一場,倒也是千古韻事。
你快改換,我打點轎子伺候。
” 不多時,小姐果然頭巾圓領,扮做書生模樣,又披紅插花,十分風流。
華嶽看了歡喜,将轎擡入府中上了,吩咐家人擁護而去。
急急趕到紅菟村,日已平西。
村中人問知新郎來了,都圍着轎子争看,看見新郎年少清俊,便亂紛紛傳說新郎标緻,就如美人一般,與尹家姑娘真是天生一對。
家人見新郎來了,恐怕漏洩風聲,忙催新人上轎。
尹老官見家人等了一日,不過意,催女兒上轎。
尹荇煙道:“且慢,新郎才子催妝,不可無詩。
”就叫取筆硯錦箋,到轎中去索。
尹老官也沒奈何,隻得将筆硯錦箋叫家人傳去。
小姐在轎中暗笑道:“早是我來,若叫他人,卻不又要出醜?”因提筆寫道: 菟村不是浣溪頭,箫鼓喧喧認好逑。
無夢閣中今夜夢,鴛鴦飛上小河洲。
小姐題罷,傳與家人傳去。
尹荇煙看了,貼在壁上,十分醉心道:“新郎才美如此,我尹荇煙得所了。
”便拜别父母,欣然上轎。
一路鼓樂喧天,好不鬧熱。
村中親眷要送,都伸手縮腳不敢來,盡說道:“待做親後,再慢慢去探望罷。
” 卻說華嶽恐怕娶到府中,人知不便,就在城外借個大宅子,便帶了許多侍女收拾卧房、備酒,自家也到宅中等候。
隻說路遠,恐怕城門早關,誤了良辰,故移在此。
果然路遠,喜轎到時已是起更時候了,迎到堂中同拜天地。
因是客寓,公姑在家,無堂可拜,隻對拜了,就送入洞房。
華嶽躲在後堂,打發散了衆執事人役,就叫侍女們送酒到後房中合卺。
侍女擺下酒,即将新人方巾揭去,請新郎與他對面而坐。
華小姐仔細一看,見他眉似遠山、眼橫秋水,宛然仙子臨凡,心下早有百分親愛。
尹荇煙将新郎仔細一看,見他芙蓉兩臉、柳葉雙眉,滿身光豔飛舞不定,心下暗想道:“我道他才人縱美,不過英挺風流,誰知柔媚芳香轉勝于我,叫我何以為顔?” 衆侍女送上酒來,二人微飲了數杯。
華小姐心下想道: “外才美矣,内才不知何如?此時不考他一考,更待何時?”又飲一二杯,便帶笑說道:“催妝小詠,不惜抱慚,今邀天之幸,即已百輛迎來,而鼓锺在禦,琴瑟高張,新人才美久著香閨,豈可不留佳句以為合卺之榮?”便叫侍兒将筆硯花箋送在新人席上。
尹荇煙不好回答,惟低頭作欲将欲迎之态。
華小姐見他含羞,因又說道:“嬌羞雖閨秀之常,而才女往往略之。
今夕何夕?幸歡然賜教!”尹荇煙心下想道:“女子以顔色為勝,我今色未必勝他,他殷殷索詠,我再不應承,便為他所輕了!” 因展開花箋,取筆題詩一首道: 花也新兮燭也新,如何合卺索詩頻? 自憐村女非才子,喜嫁郎君似美人。
尹荇煙寫罷,便放下筆,也不出一語,隻默默低頭而坐。
華小姐看見他不假思索,心已先動,及詩完,起身拿來一看,見字字香豔,不覺滿心輸服。
又見無意中道破他的行藏,不禁失笑道:“姐姐美如斯,才又如斯。
我小妹從不服人,今拜下風矣!”尹荇煙聽見稱呼“姐姐、妹妹”,驚訝不知何意,不住偷睛将華小姐細看。
華小姐見他偷看,一發笑道:“姐姐不消看得,你認我是何人?”尹荇煙愈加驚訝,因低低問侍兒道: “難道不是司馬?”侍兒含笑不答。
華小姐道:“姐姐認我做司馬,誰知我不是司馬,倒還是文君。
”因立起身叫侍兒将巾衣脫去,仍露出紅顔綠裙道:“我被這行頭苦了一日!” 尹荇煙見新郎是個女子,心下大驚,想道:“他既不是司馬玄,我此來堕人術中矣,必無好意!”心中如此想,不覺顔色變異。
華小姐看見,知他心慌,因笑說道:“姐姐不須着忙。
小妹久慕姐姐才高,故相接一會,并無惡意。
” 尹荇煙猶沉吟不語。
華小姐道:“姐姐不必過疑,你看我一個柔弱女子,豈可有禍于人者?”尹荇煙想道:“他若是個男子,便須防他,他一個女子,怕他怎的?”方才定了心,改容說道:“小妹鄉野裙衩,不知姐姐為何誘我到此呢?”華小姐道:“姐姐認小妹是誰?”尹荇煙道:“如何認得?”華小姐道:“小妹實說了罷,小妹姓華,家父現任春卿、辦事東閣。
” 尹荇煙道:“這等,是華小姐了!以太師貴女,無端而忽及賤妾,猶所未解。
”華小姐道:“有個緣故。
”尹荇煙道:“有甚緣故?乞小姐說明,免我心下狐疑!”華小姐道:“不瞞姐姐說,我小妹在閨中略識幾字,家父過于溺愛,以為當今無二,不肯輕字與人。
去歲因司馬玄二首壽詩相合,家父道他有才,又因他諄諄來求,就許了他。
隻待春闱得意,便可結親。
不期前日有人傳說,司馬玄愛慕姐姐才美,又定了姐姐。
家父不信天下更有多才女子勝如小妹者,心下不忿,故作此遊戲,迎請姐姐到此,叫小妹細細領教。
倘是虛名,便可緻譏司馬。
不想姐姐冰心玉骨、而聰慧敏捷,非我小妹塵凡下質所能幾萬分之一。
司馬玄之姻甘讓姐姐,不敢再生癡想矣!”尹荇煙聽了,又驚又喜道:“原來如此!我就疑司馬男子焉有如此美貌,使人抱愧多時。
小姐既非司馬,為何催妝佳詠又擅司馬之長?我再不料紫閣嬌生、金閨癡養,又有仙才有如小姐者。
我尹荇姻雖長蓬茅,實實心空一世,目無王侯,今見小姐,方知山川秀氣不獨锺于一人。
自悔枋榆之妄,今日君子有人,淑女有日,況貴貴親親,自可弘關雎之雅化。
賤妾村芳,自當退守田家荊布。
小姐倒如此反說!”華小姐道:“姐姐不必虛謙,妹子是真心服善!”尹荇煙道:“賤妾蒙小姐推誠,怎敢浮言?”華小姐道:“惟美愛美,惟才憐才!姐姐與小妹諒有同心,今雖遊戲,天實作緣,何不借此花燭結為姊妹?異日相逐于飛,豈非英皇再見耶?”尹荇煙道:“小姐高論殊足快心,但恐賤妝瑣瑣,不堪追随。
” 華小姐見話已投機,滿心歡喜,就在燈下重梳雲鬓、再整閨妝,與尹荇煙并坐,真是一雙仙子。
華小姐又叫點起明燭、焚起好香,要與尹荇煙結盟。
各問年紀,俱是十七歲,華小姐隻大半月,叙定為姐。
二人對拜了四拜起來,個個歡喜。
華小姐道:“我們既為姊妹,父親應該請見。
”遂自來見父親,将前事細細說了一遍。
又将合卺詩送與父親看,道:“這尹荇煙才美俱在孩兒之上,實實輕他不得,孩兒已與他結為姊妹,父親不妨一見。
”華嶽遂将合卺詩細看,看到尾一句,大笑道: “他就疑你是美人。
此女不獨才高,這雙眼亦可謂俊慧矣!你與他結為姊妹不差。
”因同女兒走進房來。
尹荇煙請華嶽上坐,端端拜了四拜。
華嶽燈下觀尹荇煙娉娉如玉,舉止端祥,絕不似小家行徑,十分歡喜,正好與孩兒作對。
華小姐道:“妹妹既已迎來,決無送回之理,還是通知父母,還是交付新郎?”華嶽道: “隻此交付新郎也覺容易,通知父母定漏洩風聲,莫若且藏隐府中,待他尋覓慌張,也可洩我娶而不告之氣!況春闱在迩,倘得志龍門,那時我自有處。
” 大家都笑,以為有理。
到次日,悄悄搬回府中。
華嶽吩咐家人隐瞞,不許多嘴,故無一人知道。
且不說兩小姐回府,日日較詩論文,親愛玩耍。
卻說尹老官自送了女兒出門,到了三朝七日,要買禮來看看,卻又自愧菲薄,怕羞不敢來。
央及張老兒道:“你隻作賣花,可替我到呂衙看看我女兒好麼?倘遇巧,你說我要買幾個盒兒來看看不妨麼?”張老兒道:“使得,使得!我明日就替你去。
” 到次日,果挑了一擔花兒,竟到呂衙來賣。
剛剛撞着司馬玄送客出來。
客去了,司馬玄看見張老兒就點點頭,叫他到面前說道:“你前日隔壁那寫扇子的尹姑娘,是我定他為親了,你可知道麼?”張老兒笑嘻嘻說道:“相公原來不老實,這段姻緣雖說是呂老爺為媒,還是我花老兒說起的。
相公今日已娶了來家,不叫我吃喜酒,倒還要說這反關門的話兒來哄我。
”司馬玄道:“虧是虧你,喜酒自然相請!那曾娶來?不要取笑!且問你,尹姑娘近日在家好麼?”張老兒道:“相公不要瞞我,我不是來讨酒吃,我是尹老官央我來看看姑娘。
他說前日三朝七日要買禮來,恐怕鄉下人沒甚好東西送來,恐惹呂老爺笑話,故叫我今日隻作賣花,來探問一聲。
”司馬玄見張老兒說話像個真的,因着驚道:“這話是真麼?”張老兒笑道:“燈籠、火把、鼓樂、人夫在村中鬧了一日,那個不知道?相公親自擡轎來娶的,反問我真也不真?”司馬玄道: “是幾時?”張老兒道:“前月十三日娶來的。
”司馬玄聽見說得言言有據,驚了一身冷汗,忙扯了花老兒到廳上來,就叫人請呂老爺出來。
呂柯出來道:“吾兄何事這等驚慌?”司馬玄道:“不好了!……”指着花老兒道:“他說尹荇煙前月十三我們娶來了。
”呂柯道:“那有此事!莫非尹家别有緣故,将女兒藏過,故說此話?”張老兒看見二人驚訝,方知真不曾娶,也着起忙來道:“那日幾百人娶進城來,瞞得那一個?難道呂老爺與司馬相公就沒有一個人看見?”那呂柯道:“這日怎麼不待我媒人來,就輕易嫁女出門?”張老道:“說老爺朝中有事。
老爺雖不曾來,司馬相公卻是來的。
”司馬玄道:“這話我隻是不信,我須親到紅菟村一訪便知。
”張老兒道:“相公若不信,就同我去。
”呂柯道:“今日遲了,明日去罷。
”司馬玄那裡等得?立叫家人辔馬,連飯也不吃,就上馬要行。
張老兒還要賣花,司馬玄催得慌,就将花擔兒寄在呂衙,空身跟着司馬玄走。
回來先到尹家報知此事,慌得兩個老夫婦隻是哭。
随後司馬玄下馬,四下訪問,衆口一詞,司馬玄見是真,便軟做一團,半步也走不動。
不一時,村中知道此事,以為奇聞,都到尹家來看。
尹老官請司馬玄到家,說道:“相公前日親自坐在轎中,怎生賴得?”司馬玄道:“我何曾來?定被他人假了。
”尹老官道: “相公既不曾來,這首催妝詩,明明相公坐在轎中寫的,難道也是假的?”司馬玄道:“催妝詩在那裡?”尹老官道:“現貼在壁上哩!”司馬玄道:“可拿來我看!”尹老官道:“女兒總是相公娶去,就進去看也無妨。
”遂領了司馬玄到“浣古軒”來,隻見那催妝詩果貼在壁上。
司馬玄讀了一遍,心下慌道: “這段姻緣無望了!此事若是绔袴奸人盜娶,或者尹荇煙才女不肯相從,必定透露消息,還好追尋。
你看催妝之詩,俊雅風流勝我百倍,且百兩相迎,自然貴介,尹荇煙豈不遂心?怎肯複為我書生動念?這段姻緣當付之春夢矣!”就起身要回來,因出門遲,到此留戀,天色晚了,尹老官就留他過夜。
司馬玄黃昏無事,在“浣古軒”中與“無夢閣”上細尋他遺蹤去迹,就是一花一草,片紙隻字,無不香豔幽俏、蕩人心魂、動人想象。
司馬玄此時意亂,那能就枕? 卻說司馬玄相思了一夜,到次早辭别了尹老夫妻,回衙與呂柯商議,要出紙筆各處追求。
呂柯道:“此人既有這等作用盜娶而去,自是富貴人家,豈無金屋隐藏,那能漏洩?若出紙筆,不但無用,反昭人耳,自傳與華老知道,隻怕已失者不可複得,而将得者反又失矣!吾兄不可不思!”司馬玄想了一會,默然無語。
呂柯道:“以小弟愚見,春闱近矣,莫若待兄看花之後,先成了華老師之姻,再細細搜求,亦未為遲。
” 司馬玄無可奈何,隻得依允。
過了些時,春闱禦筆親點探花,十分榮耀。
呂柯見他中了,方才放下一樁心事。
司馬玄也不等公務稍暇,就央呂柯與華嶽說親。
呂柯笑道:“這不消仁兄吩咐,想也再遲不得了。
” 因撿個好日子,穿了吉服,用大紅名帖恭恭敬敬來見華嶽。
華嶽接見道:“賢契為何今日如此鄭重?”呂柯道:“非為别事,就是敝友司馬玄向日蒙老師許結絲蘿,原約春闱得意便可乘龍。
司馬玄今幸探花仙府,不負老師鑒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