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卷 十三郎五歲朝天
關燈
小
中
大
侍誇稱道:“如此奇異兒子,不可令宮闱中人不見一見。
”傳旨:“急宣欽聖皇後見駕!”穿宮人傳将旨意進宮,宣得欽聖皇後到來。
山呼行禮已畢。
神宗對欽聖道: “外廂有個好兒子,卿可暫留宮中,替朕看養幾日,做個得子谶兆。
”欽聖雖然遵旨謝恩,不知什麼事由,心中有些猶豫不決。
神宗道:“要知詳細,領此兒到宮中問他,他自會說明白。
” 欽聖得旨,領了南陔自往宮中去了。
神宗一面寫下密旨,差個中大人赍到開封府,是長是短的,從頭吩咐了大尹,立限捕賊以聞。
開封府大尹奉得密旨,非比尋常訪賊的事,怎敢時刻怠慢。
即喚過當日緝捕使臣何觀察吩咐道:“今日奉到密旨,限你三日内要拿元宵夜做不是的一夥人。
”觀察禀道:“無髒無證,從何緝捕?”大尹叫何觀察上來附耳低言,把中大人的傳衣領針線為号之說說了一遍。
何觀察道:“恁地的,三日之内,管取完這頭公事。
隻是不可聲揚。
”大尹道:“你好幹這事。
此是奉旨的,非比别項盜賊。
小心在意!”觀察聲諾而出。
到得使臣房,集齊一班眼明手快的公人來商量道:“元宵夜趁着熱鬧做歹事的,不止一人;失事的也不止一家。
偶然這一家的小兒不曾撈得去,别家得手處必多。
日子不遠,此輩不過在花街柳陌酒樓飯店中,慶松取樂,料必未散。
雖是不知姓名地方,有此暗記,還怕什麼? 遮莫沒蹤影的,也要尋出來。
我每幾十個做公的分頭體訪,自然有個下落。
”當下派定張三往東,李四往西。
各人認路,茶坊酒肆,凡有衆人團聚,面生可疑之處,即便留心挨身體看。
各自去訖。
原來那晚這個賊人,有名的叫做“雕兒手”,一起有十來個,專一趁着熱鬧時節人叢裡做那不本分的勾當。
有詩為證: 昏夜貪他唾手财,全憑手快眼兒乖。
世人莫笑胡行事,譬似求人更可哀。
那一個賊人當時在王家門首,窺探蹤迹,見個小衙内齊整打扮背将出來,便自上了心,一路尾着走,不離左右。
到了宣德門樓下,正在挨擠喧鬧之處,觑個空,便雙手溜将過來,背了就走。
欺他是小孩子,縱有知覺,不過驚怕啼哭之類,料無妨礙,不在心上。
不提防到官轎旁邊卻會叫喊“有賊”起來。
一時着了忙,想到利害,卸着便走。
更不知背上頭,暗地裡又被他做工夫,留下記認了,此是神仙也不猜到之事。
後來脫去,見了同夥團聚攏來,各出所獲之手:如簪钗、金寶、珠玉、貂鼠暖耳、狐尾護頸之類,無所不有。
隻有此人卻是空手,述其緣故。
衆賊道:“何不單雕了珠帽來?” 此人道:“他一身衣服多有寶珠鈕嵌,手足上各有钏镯。
就是四五歲一個小孩子好歹有值兩貫錢,怎舍得輕放了他?”衆賊道:“而今孩子何在!正是貪多嚼不爛了。
”此人道:“正在内家轎邊叫喊起來,随從的虞侯虎狼也似,好不多人!在那裡不兜住身子便算天大僥幸,還望财物哩!”衆賊道:“果是利害。
而今幸得無事,弟兄們且打平夥,吃酒壓驚去。
”于是一日輪一個做主人,隻揀隐僻酒務,便去暢飲。
是日,正在玉津園旁邊一個酒務裡頭歡呼暢飲。
一個做公的,叫做李雲偶然在外經過,聽得猜拳豁指,呼紅喝六之聲。
他是有心的,便踅進門來一看,見這些人舉止氣象,心下有十分瞧科。
走去坐了一個獨副座頭,叫聲“買酒飯吃”。
店小二先将盞箸安頓去了。
他便站将起來,背着手踱來踱去,側眼把那些人逐個個觑将去。
内中一個果然衣領上挂着一寸來長短彩線頭。
李雲曉得着手了。
叫店家:“且慢燙酒,我去街上邀着個客人一同來吃。
”忙走出門,口中打個胡哨,便有七八個做公的走将攏來,問道:“李大,有影響麼?”李雲把手指着店内道:“正在這裡頭,已看的實了。
我們幾個守着這裡,把一個走去,再叫集十來個弟兄一同下手。
”内中一個會走的飛也似去,又叫了十來個做公的來了。
發聲喊,望酒務裡打進去,叫道:“奉聖旨拿元宵夜賊人一夥!店家協力,不得放走了人!”店家聽得“聖旨”二字,曉得利害,急集小二、火工、後生人等,執了器械來幫助。
十來個賊,不曾走一個,多被捆倒。
正是: 日間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大凡做賊的見了做公的,就是老鼠遇了貓兒,見形便伏; 做公的見了做賊的,就是仙鶴遇了蛇洞,聞風即知。
所以這兩項人每每私自相通,時常要些孝順,叫做“打業錢”。
若是捉破了賊,不是什麼要緊公事,得些利市,便放松了。
而今是欽限要人的事,衣領上針線着海底眼,如何容得寬展!當下捆住,先剝了這一個的衣服。
衆賊雖是口裡還強,卻個個肉顫身搖,面如土色。
身畔一搜,各有零髒。
一直裡押到開封府來,報知大尹。
大尹升堂,驗着衣領針線是實,明知無枉,喝教:“用起刑來。
”令招實情。
棚、扒、吊、拷,備受苦楚。
這些頑皮賴肉隻不肯招。
大尹即将衣領針線問他道: “你身上何得有此?”賊人不知事端,信口支吾。
大尹笑道: “如此劇賊,卻被小孩子算破了,豈非天理昭彰!你可記得元宵夜内家轎邊叫救人的孩子麼?”你身上已有了暗記,還要抵賴到那裡去?賊人方知被孩子暗算了,對口無言。
隻得招出實話來:乃是積年累歲,遇着節令盛時,即便四出剽竊;以及平時略販子女,傷害性命,罪狀山積,難以枚舉。
從不敗露,豈知今年元宵行事之後,卒然被擒;卻被小子暗算,驚動天聽,以緻有此。
莫非天數該敗,一死難逃。
大尹責了口詞,疊成文卷,大尹卻記起舊年元宵真珠姬一案,現捕未獲的那一件事來。
你道又是甚事?看官且放下這頭,聽小子說那一頭。
也隻因宣德門張燈,王侯貴戚女眷多設帷幙在門外兩庑,日間先在那裡等候觀看。
其時有一個宗王家在東首,有個女兒名喚真珠,因趙姓天潢之族,人都稱他真珠族姬。
年十七歲,未曾許嫁人家。
顔色明豔,服飾鮮麗,耀人眼
”傳旨:“急宣欽聖皇後見駕!”穿宮人傳将旨意進宮,宣得欽聖皇後到來。
山呼行禮已畢。
神宗對欽聖道: “外廂有個好兒子,卿可暫留宮中,替朕看養幾日,做個得子谶兆。
”欽聖雖然遵旨謝恩,不知什麼事由,心中有些猶豫不決。
神宗道:“要知詳細,領此兒到宮中問他,他自會說明白。
” 欽聖得旨,領了南陔自往宮中去了。
神宗一面寫下密旨,差個中大人赍到開封府,是長是短的,從頭吩咐了大尹,立限捕賊以聞。
開封府大尹奉得密旨,非比尋常訪賊的事,怎敢時刻怠慢。
即喚過當日緝捕使臣何觀察吩咐道:“今日奉到密旨,限你三日内要拿元宵夜做不是的一夥人。
”觀察禀道:“無髒無證,從何緝捕?”大尹叫何觀察上來附耳低言,把中大人的傳衣領針線為号之說說了一遍。
何觀察道:“恁地的,三日之内,管取完這頭公事。
隻是不可聲揚。
”大尹道:“你好幹這事。
此是奉旨的,非比别項盜賊。
小心在意!”觀察聲諾而出。
到得使臣房,集齊一班眼明手快的公人來商量道:“元宵夜趁着熱鬧做歹事的,不止一人;失事的也不止一家。
偶然這一家的小兒不曾撈得去,别家得手處必多。
日子不遠,此輩不過在花街柳陌酒樓飯店中,慶松取樂,料必未散。
雖是不知姓名地方,有此暗記,還怕什麼? 遮莫沒蹤影的,也要尋出來。
我每幾十個做公的分頭體訪,自然有個下落。
”當下派定張三往東,李四往西。
各人認路,茶坊酒肆,凡有衆人團聚,面生可疑之處,即便留心挨身體看。
各自去訖。
原來那晚這個賊人,有名的叫做“雕兒手”,一起有十來個,專一趁着熱鬧時節人叢裡做那不本分的勾當。
有詩為證: 昏夜貪他唾手财,全憑手快眼兒乖。
世人莫笑胡行事,譬似求人更可哀。
那一個賊人當時在王家門首,窺探蹤迹,見個小衙内齊整打扮背将出來,便自上了心,一路尾着走,不離左右。
到了宣德門樓下,正在挨擠喧鬧之處,觑個空,便雙手溜将過來,背了就走。
欺他是小孩子,縱有知覺,不過驚怕啼哭之類,料無妨礙,不在心上。
不提防到官轎旁邊卻會叫喊“有賊”起來。
一時着了忙,想到利害,卸着便走。
更不知背上頭,暗地裡又被他做工夫,留下記認了,此是神仙也不猜到之事。
後來脫去,見了同夥團聚攏來,各出所獲之手:如簪钗、金寶、珠玉、貂鼠暖耳、狐尾護頸之類,無所不有。
隻有此人卻是空手,述其緣故。
衆賊道:“何不單雕了珠帽來?” 此人道:“他一身衣服多有寶珠鈕嵌,手足上各有钏镯。
就是四五歲一個小孩子好歹有值兩貫錢,怎舍得輕放了他?”衆賊道:“而今孩子何在!正是貪多嚼不爛了。
”此人道:“正在内家轎邊叫喊起來,随從的虞侯虎狼也似,好不多人!在那裡不兜住身子便算天大僥幸,還望财物哩!”衆賊道:“果是利害。
而今幸得無事,弟兄們且打平夥,吃酒壓驚去。
”于是一日輪一個做主人,隻揀隐僻酒務,便去暢飲。
是日,正在玉津園旁邊一個酒務裡頭歡呼暢飲。
一個做公的,叫做李雲偶然在外經過,聽得猜拳豁指,呼紅喝六之聲。
他是有心的,便踅進門來一看,見這些人舉止氣象,心下有十分瞧科。
走去坐了一個獨副座頭,叫聲“買酒飯吃”。
店小二先将盞箸安頓去了。
他便站将起來,背着手踱來踱去,側眼把那些人逐個個觑将去。
内中一個果然衣領上挂着一寸來長短彩線頭。
李雲曉得着手了。
叫店家:“且慢燙酒,我去街上邀着個客人一同來吃。
”忙走出門,口中打個胡哨,便有七八個做公的走将攏來,問道:“李大,有影響麼?”李雲把手指着店内道:“正在這裡頭,已看的實了。
我們幾個守着這裡,把一個走去,再叫集十來個弟兄一同下手。
”内中一個會走的飛也似去,又叫了十來個做公的來了。
發聲喊,望酒務裡打進去,叫道:“奉聖旨拿元宵夜賊人一夥!店家協力,不得放走了人!”店家聽得“聖旨”二字,曉得利害,急集小二、火工、後生人等,執了器械來幫助。
十來個賊,不曾走一個,多被捆倒。
正是: 日間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大凡做賊的見了做公的,就是老鼠遇了貓兒,見形便伏; 做公的見了做賊的,就是仙鶴遇了蛇洞,聞風即知。
所以這兩項人每每私自相通,時常要些孝順,叫做“打業錢”。
若是捉破了賊,不是什麼要緊公事,得些利市,便放松了。
而今是欽限要人的事,衣領上針線着海底眼,如何容得寬展!當下捆住,先剝了這一個的衣服。
衆賊雖是口裡還強,卻個個肉顫身搖,面如土色。
身畔一搜,各有零髒。
一直裡押到開封府來,報知大尹。
大尹升堂,驗着衣領針線是實,明知無枉,喝教:“用起刑來。
”令招實情。
棚、扒、吊、拷,備受苦楚。
這些頑皮賴肉隻不肯招。
大尹即将衣領針線問他道: “你身上何得有此?”賊人不知事端,信口支吾。
大尹笑道: “如此劇賊,卻被小孩子算破了,豈非天理昭彰!你可記得元宵夜内家轎邊叫救人的孩子麼?”你身上已有了暗記,還要抵賴到那裡去?賊人方知被孩子暗算了,對口無言。
隻得招出實話來:乃是積年累歲,遇着節令盛時,即便四出剽竊;以及平時略販子女,傷害性命,罪狀山積,難以枚舉。
從不敗露,豈知今年元宵行事之後,卒然被擒;卻被小子暗算,驚動天聽,以緻有此。
莫非天數該敗,一死難逃。
大尹責了口詞,疊成文卷,大尹卻記起舊年元宵真珠姬一案,現捕未獲的那一件事來。
你道又是甚事?看官且放下這頭,聽小子說那一頭。
也隻因宣德門張燈,王侯貴戚女眷多設帷幙在門外兩庑,日間先在那裡等候觀看。
其時有一個宗王家在東首,有個女兒名喚真珠,因趙姓天潢之族,人都稱他真珠族姬。
年十七歲,未曾許嫁人家。
顔色明豔,服飾鮮麗,耀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