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卷 窮不了連掇巍科

關燈
第六十六卷窮不了連掇巍科 會稽一抔土,見者有遺羞。

     貧賤亦恒情,易為生怨尤。

     時來不能待,失足鷹鹯俦。

     飄泊風底花,返枝竟何由? 徒然殒溝渎,彤管愧莫收。

     我願箴同衾,勉哉士女流! 貧賤富貴之交,在男子也不能看破。

    故寒窗扼腕,靜舍悲歌,便做出三上書、幾叩門根柢。

    至于名相忌,利相傾,幾個彈冠結绶?未遇一場考,巴不得肩頭硬、薦頭狠,顧不得同好同窗。

    既遇一個缺,巴不得早上手、先着人,顧不得同年同署。

    是歎老嗟卑一念,已至朋友相疏了。

    貧賤荊布相守,才換頭角,便蓄妾宣淫。

    甚而齊眉釀成反目,這薄于伉俪,難道又是該的?如晉會稽王道子,宋丞相蔡京,權勢相逼,弄到父子兄弟如仇雠。

    你又看那不安貧賤的人,那個是肯為國家做事的人? 幾年屈首寒窗,但曉營心朱紫。

     一旦意氣方伸,不顧贻羞青史。

     是不安卑貧之心,竟為五倫之蠹。

    即如王敦、桓玄,幹犯名義,謀反篡位。

    先時戕害僚友,繼而弁髦君上。

    末後把祖宗宗祀斬了,妻子兄弟族屬枭夷。

    這要榮他,反倒辱他;要好他,反倒害他。

    隻在那烈士壯心,暮年不已,父為九州伯,兒為五湖長,歎老嗟卑上來。

     從古舜跖分路,隻在義利關頭。

     此處若差些子,便是襟裾馬牛。

     若論婦人,讀文字,達道理甚少。

    如何能有大見解,大矜持:況且或至饑寒相逼,彼此相形,旁觀嘲笑難堪,親族炎涼難奈。

    抓不來榜上一個名字,灑不去身上一件藍衣,激不起一個慣淹蹇不遭際的夫婿,盡堪痛哭。

    如何叫他不要怨嗟?但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眼睜睜這個窮秀才尚活在,更去抱了一個人,難道沒有旦夕恩情,忒殺蔑去倫理。

    這朱買臣妻,所以贻笑千古。

     貧賤良足悲,伉俪誼不薄。

     溝水忽東西,惜哉難鑄錯。

     在先朝時也有一個,傳是淮南地方,姓莫。

    莫翁無子,單生三女。

    兩個前妻所出,一個配了本村一土财主之子,姓蔣,蔣一郎;一個配了個本縣縣吏姓韓,韓提控。

    隻有第三個女兒,是後妻所生。

    生來有十分容貌,修眉廣額,皓齒明眸,人人道他是個有福的。

    卻又女工針指,無所不工,有十分的伶俐。

    父母道不是平常人之妻,定要揀個舊家文士。

    一日遇着本縣新秀才進學,内中一個姓蘇,祖是孝廉通判,父也是個秀才。

    雖是宦家,但他祖父,不合做了個清官。

    父親又不合上半生做了個公子,不肯經營,下半世做了個迂儒,要經營又不會。

    田産将光,隻有這幾本書窮不去,所以兒子讀得兩句,做了個秀才。

    莫翁見他少年,人物齊整,又是舊家,即央人去說,要招贅為婿。

    蘇秀才不肯,嫌他是俗流。

    莫家再三要與他,媒人苦苦撮合成了。

     河洲聯綿翼,秦館并瓊箫。

     蘇家措處些意思聘禮,丈母的要多與妝奁,莫翁道:“他讀書人家,不喜繁華。

    待日後多與幾畝田罷。

    ”所以妝資也隻尋常。

    做親不久,莫翁忽然一日中了風。

    這兩個女兒趕到家,把家資一搶。

    蔣一郎與韓提控,拴成一路。

    韓提控挈家占了住屋,蔣一郎将田地,盡行起業收租,還吵嶽母小姨,道内囊都是他母子藏過,要拿出均分。

    嶽母要蘇小秀才出狀告理,老秀才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

    争他做甚?” 小秀才便不敢做聲。

    那兩家得田的,冬天一石米,放到夏,便一兩三四錢。

    夏天一兩銀子,放到冬,可得二石米。

    得資産的,買了個兩院書辦缺。

    一年升參,兩年讨缺,三年轉考,俱得個好房科。

    鮮衣怒馬,把個寒儒不放在眼裡。

     歲儉赀郎富,時窮酷吏尊。

     鯈魚溝水活,應哭北溟鲲。

     隻有莫翁族弟南軒,見蘇秀才不屑在财利上,道:“這人終有發達之日。

    ”隻是蘇有才家中,又死了父親,不免費錢殡葬。

    那嶽母又死了,這兩連襟,道是他嫡親嶽母,不幹衆人事,隻得又行收殓,身邊越窘了。

     四壁相如困,空囊杜甫貧。

     家中沒生息,思量教書。

    年紀小,人道他學曆少,不老成,畢竟欠尊重,沒個請他。

    莫南軒千方百計,弄他到周鴻胪家做伴讀,一年不過五六兩,且得身去口去。

    他一到,早晚不絕聲讀書。

    讀得周公子厭了,道:“小弟相延,不過意而已耳。

    這等倒叫小弟不安了。

    ”也邀朋友做文字,兩個題目,做到下午不知曾寫些不寫,叫:“明日補罷,且吃酒。

    ”蘇秀才還在那廂點頭作想,紙筆早已奪了去了。

    吃酒定要酣歌徹夜,蘇秀才酒不深飲,唱不會唱,常道他迂腐掃興。

    又常要他娼家玩耍,他都托詞躲避,又道他立異不幫襯。

    讀書的不在館中,伴讀的如何獨坐?就坐,飲食畢竟不時,僮仆畢竟懈慢。

    不逐之逐,自立腳不住了。

     衆醉難為醒,惺惺苦見嫌。

     枸株笑甯越,不把蔔居占。

     到了家中,周公子也會扣日算,隻送得一半脩金,自己卻怕荒了學問,又去結會。

    輪到供給,癞蛤蟆也要趕田雞中吃一刀,那些不要莫氏針指典賣上出?就是一飱飯。

    蘇秀才道:“粝飯菜羹,儒者之常。

    ”莫氏道:“體面所在,小葷也在尋一樣兒。

    ”都是他擺布。

    況且家中常川衣食,親戚小小禮儀,真都虧了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