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卷 蘇小小魂斷西泠橋
關燈
小
中
大
一氣飲幹,道:
“再有談席外事者,以此為例。
” 蘇小小順叫侍兒,推開妙窗,請阮郁觀玩湖中風景。
阮郁看了,雖也贊賞,卻一心隻暗暗的對着小小,時時偷窺他的風流調笑,引得魂散魄消,已有八分酒意了,尚不舍得辭去。
無奈紅日西沉,漸作昏黃之狀,方勉強起身謝别。
蘇小小道:“本當留郎君再盡餘歡,但恐北山松柏,迷阻歸鞍,故不敢強為羁絆。
倘情有不忘,不妨再過。
”阮郁道:“未得其門,尚思晉谒,既已登堂,便思入室。
何敢自外?明晨定當趨侍。
”說罷,再三緻意而别。
正是: 美色無非自出神,何曾想著要迷人? 誰知饑眼癡魂魄,一見何知更有身。
阮郁乃當朝相公之子,隻貪絕色,看得銀錢甚輕;到了次日,果備了千金納聘,又是百金謝媒。
此時已問明了賈姨的住處,故先到賈家送上媒資,求他到蘇家去納聘。
你道婦人家,見了白晃晃銀子,有個不眉歡眼笑的?略略假推辭兩句,便收了,道:“既承阮官人如此高情,舍甥女之事,都在老身身上,包管錦叢叢,香撲撲,去被窩中受用便了。
”阮郁道:“若能到此,感謝不盡。
”說罷,賈姨遂留阮郁坐下,竟教阮家家人,捧了聘禮,同送到蘇家來,因暗暗對蘇小小道: “千金,厚聘也;相公之子,貴人也;翩翩弱質,小年也;皎皎多情,風流人物也。
甥女得此破瓜,方不辱沒了從前的聲價,日後的芳名。
請自思之,不可錯過。
”蘇小小道:“姨娘既諄諄勸勉,料不差遲。
甥女無知,敢不從命。
” 賈姨見他允了,滿心歡喜,遂将聘金,替他送入内房,便忙忙走回家,報知阮郁。
阮郁聞報,喜之不勝,遂同賈姨到蘇家來謝允,小小便治酒相款。
阮郁又叫家人去取了百金來,以為花燭之費。
賈姨遂專主其事,忙叫人選擇一個黃道吉日,請了許多親戚鄰妪。
到了正日,張燈結采,肆筵設席,竹箫鼓樂,雜奏于庭,好不熱鬧。
衆親鄰都在外堂飲酒,惟蘇阮二人卻在房中對飲合卺之巵。
自外筵散後,二人飲到半酣之際,彼此得意,你看我如花,我看你似玉,一種美滿之情,有如性命。
才入夜,阮郁即告止飲,阮郁思量枕席工夫。
蘇小小卻羞羞澀澀,借着留飲,左一杯,右一杯,隻是延捱。
阮郁見小小延捱情态,又是一種嬌羞,愈加按捺不定,無可奈何,隻得低聲求告道: “夜已深了,醉已極了,萬望姐姐垂情。
”蘇小小那裡肯聽,竟有個坐以待旦之意。
還虧得賈姨,走進房來,嗔怪道:“如此芳春良夜,坐傍藍橋,不思量去飲甘露瓊漿,怎還對此曲樂,癡癡強進?豈不令花燭笑人?”因叫侍兒,将酒席撤去,立逼着他二人,解衣就寝。
小小到此際,亦無可奈何,但半推半就,任阮郁擁入羅幔而已。
到了次日晌午,二人方才起來梳洗。
賈姨早進房來賀喜,阮郁又再三向賈姨謝媒。
自此之後,兩人的恩愛,如膠似漆,頃刻不離。
每日不是在畫舫中飛觞,流覽那湖心與柳岸的風光,就是自乘着油壁香車,阮郁騎着青鬃駿馬,同去觀望南北兩峰之勝概。
真個得成比目,不羨鴛鴦。
已經三月,正在綢缪之際,不意阮郁的父親,在朝有急變之事,遣人立逼他回去。
二人那裡舍得,徒哭了數日,無計可留,隻好叮咛後約,匆匆而别。
正是: 陌路相逢信有緣,誰知緣盡促歸鞭。
勸君莫錯怪人事,扯去牽來總是天。
阮郁既去之後,小小一時情意難忘,便杜門不出。
争奈他的芳名,一向原有人羨慕的,今又受了相公之子千金為聘,這一番舉動,愈覺轟動人耳目。
早有許多富貴子弟,探知消息,都紛紛到西泠蘇家,來求複帳。
奈小小一概謝絕,隻說到親眷家養病去了。
卻又無聊,隻得乘了油壁車兒,兩山遊玩,以遺悶懷。
有幾個精細的少年,見他出遊,知他無病,打聽得阮公子這段姻緣,是賈姨撮合的,便暗暗備禮,來求賈姨娘為媒。
賈姨卻又在行有竅,凡來求他的子弟,必須人物俊雅,可中得小小之意,又要揮酒不吝,有些油水滋培的,方才應承許可。
若有些須不合,便冷冷辭去。
但辭去的固多,應承的卻也不少。
從此,西泠的車馬,朝夕填門。
若說往來不斷,便當迎送為勞,卻喜得蘇小小性情語默,比當道的條約還嚴。
他若倦時,誰敢強交一語?到他喜處,人方踴躍追陪。
睡到日中,啼鳥何曾驚夢;閑行月下,花影始得随身。
從沒人突然調笑,率爾狂呼,以增其不悅。
故應酬杯盞,交接儀文,人自勞,而他自逸。
卻妙在冷淡中,偶出一言,忽流一盼,若慰若借,早已令人魂消,隻感其多情,決不嫌其簡慢,故身價日高,交知日廣。
而蘇小小但知有風流之樂,而不知有指逆之苦。
以一錢塘妓女,而春花秋月,消受無究;白面烏紗,交接殆盡。
或愛其風流,或憐其嬌小,或慕其多才,或喜其調笑,無不人人贊羨,處處稱揚。
他卻性好山水,從無暇日。
若偷得一刻清閑,便乘着油壁車兒,去尋那山水幽奇,人迹不到之處,他獨縱情憑吊。
忽一日,遊到石屋山中,煙霞岩畔,此時正是交秋天氣,白雲低壓,紅葉滿山,甚覺可愛,小小遂停了車兒,細細賞玩賞玩。
不多時,忽見對面冷寺前,有一壯年書生,落落寞寞,在那裡閑踱,忽看見了佳人停車,便有個要上前相問訊的意思,走不上三四步,忽又退立不前。
蘇小小見了,知他進退趑趄者,定為寒素之故,因下了車兒,輕移金蓮,迎将上去,道:“妾乃錢塘蘇小小也,品雖微賤,頗識英雄。
先生為何見而卻步?”那書生聽了,不勝驚喜道:“果是蘇芳卿耶? 聞名久矣,第恨識面無由。
今幸相逢,即欲仰邀一顧,又恐芳卿日接寶貴,看寒儒未必入眼,故進而複退。
不期芳卿轉下車就語,可謂識面又勝似聞名多多矣。
”蘇小小道:“妾之廬名,不過堕于脂粉。
至于梁夫人之慧心,紅拂女之俏眼,惟有自知,絕無人道及。
今睹先生之豐儀,必大魁天下,欲借先生之功名,為妾一驗。
”那書生道:“我學生既無李藥師之奇才,又無韓良臣之勇敢,蕭然一身,饑寒尚且不能自主,功名二字,卻從何說起?芳卿莫非失眼?”小小道:“當此南北分疆,主上求賢久矣。
功名雖有,卻在帝阙王都,要人去取。
先生居此荒山破宇中,功名豈能自至?要須努力,無負天地生才。
”那書生聽見說得透暢,不覺傷心大叫道:“蒼天,蒼天,你既覆庇群生,何獨不覆庇到我鮑仁?反不如錢塘一女娘,見憐之親切也?”小小道:“先生莫怪妾直言,據妾看來,非天不培,隻怕還是先生裁之不力耳。
”鮑生聽了,因跌跌腳道:“芳卿責我,未嘗不是,不知帝阙王都,動足千裡,行李也無半肩,枵腹空囊,縱力追誇父,也不能前往。
”蘇小小道: “先生若無齊治均平的大本領,我蘇小小的風月行藏,便難效力。
若是這些客途資斧,不過百金之事,賤妾尚可為情。
”鮑生聽了,又驚喜道:“芳卿何交淺而言深一至于此?”蘇小小道:“一盼而肝膽盡傾,交原不淺。
百金小惠,何足為深?先生不要認錯了。
”鮑生道:“漂母一飯,能值幾何,而千秋同感?施得其人耳。
何況百金!但恐我鮑仁不肖,有負芳卿之知我,卻将奈何?”蘇小小道:“聽先生自道尊名,定是鮑先生了。
若不以妓迹為嫌,敢屈到寒門,聊申一敬。
”鮑仁道: “芳卿,仙子也,所居自是仙宮,豈貧士所敢輕造。
然既蒙寵招,自當趨承。
敢請香車先發,容步後塵。
”蘇小小既上車兒,又說道:“相逢陌路,萬勿以陌路而爽言。
”鮑仁答道:“知己一言,焉敢自棄。
”說罷,便前後而行。
不期蘇小小香車才到,已早有許多貴客與富家子弟,或攜尊在他家坐待,或治席于湖舫,遺人來請的,紛紛攘攘,一見他到了,
” 蘇小小順叫侍兒,推開妙窗,請阮郁觀玩湖中風景。
阮郁看了,雖也贊賞,卻一心隻暗暗的對着小小,時時偷窺他的風流調笑,引得魂散魄消,已有八分酒意了,尚不舍得辭去。
無奈紅日西沉,漸作昏黃之狀,方勉強起身謝别。
蘇小小道:“本當留郎君再盡餘歡,但恐北山松柏,迷阻歸鞍,故不敢強為羁絆。
倘情有不忘,不妨再過。
”阮郁道:“未得其門,尚思晉谒,既已登堂,便思入室。
何敢自外?明晨定當趨侍。
”說罷,再三緻意而别。
正是: 美色無非自出神,何曾想著要迷人? 誰知饑眼癡魂魄,一見何知更有身。
阮郁乃當朝相公之子,隻貪絕色,看得銀錢甚輕;到了次日,果備了千金納聘,又是百金謝媒。
此時已問明了賈姨的住處,故先到賈家送上媒資,求他到蘇家去納聘。
你道婦人家,見了白晃晃銀子,有個不眉歡眼笑的?略略假推辭兩句,便收了,道:“既承阮官人如此高情,舍甥女之事,都在老身身上,包管錦叢叢,香撲撲,去被窩中受用便了。
”阮郁道:“若能到此,感謝不盡。
”說罷,賈姨遂留阮郁坐下,竟教阮家家人,捧了聘禮,同送到蘇家來,因暗暗對蘇小小道: “千金,厚聘也;相公之子,貴人也;翩翩弱質,小年也;皎皎多情,風流人物也。
甥女得此破瓜,方不辱沒了從前的聲價,日後的芳名。
請自思之,不可錯過。
”蘇小小道:“姨娘既諄諄勸勉,料不差遲。
甥女無知,敢不從命。
” 賈姨見他允了,滿心歡喜,遂将聘金,替他送入内房,便忙忙走回家,報知阮郁。
阮郁聞報,喜之不勝,遂同賈姨到蘇家來謝允,小小便治酒相款。
阮郁又叫家人去取了百金來,以為花燭之費。
賈姨遂專主其事,忙叫人選擇一個黃道吉日,請了許多親戚鄰妪。
到了正日,張燈結采,肆筵設席,竹箫鼓樂,雜奏于庭,好不熱鬧。
衆親鄰都在外堂飲酒,惟蘇阮二人卻在房中對飲合卺之巵。
自外筵散後,二人飲到半酣之際,彼此得意,你看我如花,我看你似玉,一種美滿之情,有如性命。
才入夜,阮郁即告止飲,阮郁思量枕席工夫。
蘇小小卻羞羞澀澀,借着留飲,左一杯,右一杯,隻是延捱。
阮郁見小小延捱情态,又是一種嬌羞,愈加按捺不定,無可奈何,隻得低聲求告道: “夜已深了,醉已極了,萬望姐姐垂情。
”蘇小小那裡肯聽,竟有個坐以待旦之意。
還虧得賈姨,走進房來,嗔怪道:“如此芳春良夜,坐傍藍橋,不思量去飲甘露瓊漿,怎還對此曲樂,癡癡強進?豈不令花燭笑人?”因叫侍兒,将酒席撤去,立逼着他二人,解衣就寝。
小小到此際,亦無可奈何,但半推半就,任阮郁擁入羅幔而已。
到了次日晌午,二人方才起來梳洗。
賈姨早進房來賀喜,阮郁又再三向賈姨謝媒。
自此之後,兩人的恩愛,如膠似漆,頃刻不離。
每日不是在畫舫中飛觞,流覽那湖心與柳岸的風光,就是自乘着油壁香車,阮郁騎着青鬃駿馬,同去觀望南北兩峰之勝概。
真個得成比目,不羨鴛鴦。
已經三月,正在綢缪之際,不意阮郁的父親,在朝有急變之事,遣人立逼他回去。
二人那裡舍得,徒哭了數日,無計可留,隻好叮咛後約,匆匆而别。
正是: 陌路相逢信有緣,誰知緣盡促歸鞭。
勸君莫錯怪人事,扯去牽來總是天。
阮郁既去之後,小小一時情意難忘,便杜門不出。
争奈他的芳名,一向原有人羨慕的,今又受了相公之子千金為聘,這一番舉動,愈覺轟動人耳目。
早有許多富貴子弟,探知消息,都紛紛到西泠蘇家,來求複帳。
奈小小一概謝絕,隻說到親眷家養病去了。
卻又無聊,隻得乘了油壁車兒,兩山遊玩,以遺悶懷。
有幾個精細的少年,見他出遊,知他無病,打聽得阮公子這段姻緣,是賈姨撮合的,便暗暗備禮,來求賈姨娘為媒。
賈姨卻又在行有竅,凡來求他的子弟,必須人物俊雅,可中得小小之意,又要揮酒不吝,有些油水滋培的,方才應承許可。
若有些須不合,便冷冷辭去。
但辭去的固多,應承的卻也不少。
從此,西泠的車馬,朝夕填門。
若說往來不斷,便當迎送為勞,卻喜得蘇小小性情語默,比當道的條約還嚴。
他若倦時,誰敢強交一語?到他喜處,人方踴躍追陪。
睡到日中,啼鳥何曾驚夢;閑行月下,花影始得随身。
從沒人突然調笑,率爾狂呼,以增其不悅。
故應酬杯盞,交接儀文,人自勞,而他自逸。
卻妙在冷淡中,偶出一言,忽流一盼,若慰若借,早已令人魂消,隻感其多情,決不嫌其簡慢,故身價日高,交知日廣。
而蘇小小但知有風流之樂,而不知有指逆之苦。
以一錢塘妓女,而春花秋月,消受無究;白面烏紗,交接殆盡。
或愛其風流,或憐其嬌小,或慕其多才,或喜其調笑,無不人人贊羨,處處稱揚。
他卻性好山水,從無暇日。
若偷得一刻清閑,便乘着油壁車兒,去尋那山水幽奇,人迹不到之處,他獨縱情憑吊。
忽一日,遊到石屋山中,煙霞岩畔,此時正是交秋天氣,白雲低壓,紅葉滿山,甚覺可愛,小小遂停了車兒,細細賞玩賞玩。
不多時,忽見對面冷寺前,有一壯年書生,落落寞寞,在那裡閑踱,忽看見了佳人停車,便有個要上前相問訊的意思,走不上三四步,忽又退立不前。
蘇小小見了,知他進退趑趄者,定為寒素之故,因下了車兒,輕移金蓮,迎将上去,道:“妾乃錢塘蘇小小也,品雖微賤,頗識英雄。
先生為何見而卻步?”那書生聽了,不勝驚喜道:“果是蘇芳卿耶? 聞名久矣,第恨識面無由。
今幸相逢,即欲仰邀一顧,又恐芳卿日接寶貴,看寒儒未必入眼,故進而複退。
不期芳卿轉下車就語,可謂識面又勝似聞名多多矣。
”蘇小小道:“妾之廬名,不過堕于脂粉。
至于梁夫人之慧心,紅拂女之俏眼,惟有自知,絕無人道及。
今睹先生之豐儀,必大魁天下,欲借先生之功名,為妾一驗。
”那書生道:“我學生既無李藥師之奇才,又無韓良臣之勇敢,蕭然一身,饑寒尚且不能自主,功名二字,卻從何說起?芳卿莫非失眼?”小小道:“當此南北分疆,主上求賢久矣。
功名雖有,卻在帝阙王都,要人去取。
先生居此荒山破宇中,功名豈能自至?要須努力,無負天地生才。
”那書生聽見說得透暢,不覺傷心大叫道:“蒼天,蒼天,你既覆庇群生,何獨不覆庇到我鮑仁?反不如錢塘一女娘,見憐之親切也?”小小道:“先生莫怪妾直言,據妾看來,非天不培,隻怕還是先生裁之不力耳。
”鮑生聽了,因跌跌腳道:“芳卿責我,未嘗不是,不知帝阙王都,動足千裡,行李也無半肩,枵腹空囊,縱力追誇父,也不能前往。
”蘇小小道: “先生若無齊治均平的大本領,我蘇小小的風月行藏,便難效力。
若是這些客途資斧,不過百金之事,賤妾尚可為情。
”鮑生聽了,又驚喜道:“芳卿何交淺而言深一至于此?”蘇小小道:“一盼而肝膽盡傾,交原不淺。
百金小惠,何足為深?先生不要認錯了。
”鮑生道:“漂母一飯,能值幾何,而千秋同感?施得其人耳。
何況百金!但恐我鮑仁不肖,有負芳卿之知我,卻将奈何?”蘇小小道:“聽先生自道尊名,定是鮑先生了。
若不以妓迹為嫌,敢屈到寒門,聊申一敬。
”鮑仁道: “芳卿,仙子也,所居自是仙宮,豈貧士所敢輕造。
然既蒙寵招,自當趨承。
敢請香車先發,容步後塵。
”蘇小小既上車兒,又說道:“相逢陌路,萬勿以陌路而爽言。
”鮑仁答道:“知己一言,焉敢自棄。
”說罷,便前後而行。
不期蘇小小香車才到,已早有許多貴客與富家子弟,或攜尊在他家坐待,或治席于湖舫,遺人來請的,紛紛攘攘,一見他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