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卷 莫大郎立地散神奸

關燈
家性子,本好淫欲。

     少年時節,便有娶妾買婢好些風流快活的念頭。

    又不愁家事做不起,随他讨着幾房,粉黛三千,金钗十二,也不難處的。

     隻有一件不湊趣處,那莫老姥卻是十分利害,他平生有三恨: 一恨天地,二恨爹娘,三恨雜色匠作。

     你道他為什麼恨這幾件?他道自己身上生了此物,别家女人就不該生了。

    為甚天地沒主意?不惟我不為希罕,又要防着男人。

    二來爹娘嫁得他遲了些個,不曾眼見老兒破體,到底有些放心不下處。

    更有一件,女人溺尿總在馬子上罷了,偏有那些燒窯匠、銅錫匠,弄成溺器與男人撒溺,将陽具放進放出,形狀看不得。

    似此心性,你道莫翁少年之時,容得他些松寬門路麼?後來生子生孫,一發把這些閑花野草的事體,回個盡絕了。

     此時莫翁年已望匕。

    莫媽房裡有個丫鬟,名喚雙荷,十八歲了。

    莫翁晚間睡時,叫他擦背捶腰。

    莫媽因是老兒年紀已高,無心防他這件事。

    況且平時奉法惟謹,放心得下慣了。

     誰知莫翁年紀雖高,欲心未已。

    乘他身邊伏侍時節,與他捏手捏腳,私下肉麻。

    那雙荷一來見是家主,不敢則聲;二來正值芳年,情窦已開,也滿意思量那事,盡吃得這一杯酒。

    背地裡兩個做了一手。

    有個歌兒單嘲着老人家偷情的事: 老人家,再不把淫心改變,見了後生家隻管歪纏。

     怎知行事多不便:揾腮是皺面頰;做嘴是白須髯; 正到那要緊關頭也,卻又軟軟軟軟軟。

     說那莫翁與雙荷偷了幾次,家裡人漸漸有些曉得了。

    因為莫媽心性利害,隻沒人敢對他說,連兒子媳婦為着老人面上,大家替他隐瞞。

     誰知有這樣不作美的冤家勾當,那妮子日逐眉麄眼慢,乳脹腹高,嘔吐不停。

    起初還隻道是病,看看肚裡動将起來,曉得是有胎了。

    心裡着忙,對莫翁道:“多是你老沒志氣,做了這件事,而今這樣不尴尬起來。

    媽媽心性,若是知道了,肯幹休的?我這條性命眼見得要葬送了!”不住的眼淚落下來。

     莫翁隻得寬慰他道:“且莫着急,我自有個處置在那裡。

    ”莫翁心下自想道:“當真不是要處。

    我一時高興,與他弄一個在肚裡了。

    媽媽知道,必然打罵不容,枉害了他性命。

    縱或未必緻死,我老人家子孫滿前,卻做了這沒正經事,吵得家裡不靜,也好羞人!不如趁這妮子未生之前,尋個人家嫁了出去,等他帶胎去别人家生育了,糊塗得過再處。

    ”算計已定,私下對雙荷說了。

    雙荷也是巴不得這樣的,既脫了狠家主婆,又别配個後生男子,有何不妙?方才把一天愁消釋了好些。

    果然莫翁在莫媽面前,尋個頭腦,故意說丫頭不好,要賣他出去。

    莫媽也見雙荷年長,光景妖娆,也有些不要他在身邊了。

     遂聽了媒人之言,嫁出與在城花樓橋賣湯粉的朱三。

     朱三年紀三十以内,人物盡也濟楚。

    雙荷嫁了他,算做得郎才女貌,一對好夫妻。

    莫翁隻要着落得停當,不争财物。

     朱三讨得容易,頗自得意。

    隻不知讨了帶胎的老婆來。

    漸漸朱三識得出了。

    雙荷實對他說道:“我此胎實系主翁所有。

    怕媽媽知覺,故此把我嫁了出來;許下我看管終身的。

    你不可說什麼打破了機關,落得時常要他周濟些東西。

    我一心與你做人家便了。

    ”朱三是個經紀行中人,隻要些小便宜,那裡還管青黃皂白?況且曉得人家出來的丫頭,那有真正女身?又是新娶情熱,自然含糊忍住了。

    娶過來五個多月,養下一個小厮來。

    雙荷密地叫人通與莫翁知道。

    莫翁雖是沒奈何嫁了出來,心裡還是割不斷的,見說養了兒子,道是自己骨血,瞞着家裡,悄悄将兩挑米,幾貫錢,先送去與他吃用。

    以後首飾衣服,與那小娃子穿着的,沒一件不支持了去。

    朱三反靠着老婆福陰,落得吃自來食。

    那兒子漸漸大起來。

    莫翁雖是暗地周給他,用度無缺,卻到底瞞着生人眼,不好認帳。

    随那兒子自姓了朱。

    跟着朱三也到市上幫做生意。

    此時已有十來歲。

    街坊人點點搐搐多曉得是莫翁之種,連莫翁家裡兒子媳婦們也多曉得老兒有這外養之子,私下在那裡盤纏他家的; 卻大家裝聾做啞,隻做不知。

    莫姥心裡也有些疑心。

    不在眼面前了,又沒人敢提起,也隻索罷了。

     忽一日,莫翁一病告殂。

    家裡成服停喪,自不必說。

     在城有一夥破落戶,管閑事吃閑飯的沒頭鬼光棍。

    一個叫做鐵裡蟲宋禮,一個叫做鑽倉鼠張朝,一個叫做吊睛虎牛三,一個叫得灑墨判官周丙,一個叫得白日鬼王癟子;還有幾個不出名提草鞋的小夥,共是十來個,專一捕風捉影,尋人家閑頭腦,挑弄是非,打幫生事。

    那五個為頭,在黑虎玄壇趙元帥廟裡歃血為盟,結為兄弟。

    盡多改姓了趙,總叫做“趙家五虎”。

    不拘那裡有事,一個人打聽将來,便合着伴去做,得利平分。

    平日曉得賣粉朱三家兒,是莫家骨血,這日見說莫翁死了,衆兄弟商量道:“一樁好買賣到了。

    莫家乃巨富之家。

    老媽媽隻生得二子,享用那二三十萬不了。

    我們撺掇三家那話兒去告争,分得他一股,最少也有幾萬之數;我們幫的也有小富貴了。

    就不然,隻要起了官司,我們打點的打點,賣陣的賣陣;這邊不着那邊着,好歹也有幾年纏帳了。

     也強似在家裡嚼本。

    ”大家拍手道:“造化,造化”。

    鐵裡蟲道: “我們且去見那雌兒看他主意怎麼的;設法誘他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