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郭挺之榜前認子
關燈
小
中
大
:“感恩積恨,乃人生鑽心切骨之事,不但老漢不敢忘恩人大德,就是小女,自拼賣身救父,今得恩人施濟,不獨救了老漢一命,又救了小女一身。
他情願為婢,伏侍恩人,又自揣村女未必入恩人之眼,見恩人不受,不敢若強,然私心以為得了恩人的厚惠,雖不蒙恩人收用,就當賣與恩人一般,如何又敢将身子許與别人。
故昨日李家見老漢錢糧完了,又要來議婚,小女堅持不從,已力辭回去了。
”郭喬聽了着驚道:“這事老丈在念,還說有因,令愛妙齡,正是桃夭之子,宜室宜家,怎麼守起我來?那有此理!這話我不信。
”米天祿道:“我老漢從來不曉得說謊,恩人若不相信,待我叫他來,恩人自問他便知。
”因叫道:“青姐走來,恩人問你話。
”青姐聽見父親叫,連忙走到面前,郭喬就說道:“前日這些小事,乃我見你父親一時遭難無償,我自出心贈他的。
青姑娘為何認做一事?若認做一事,豈不因此些小之事倒誤了青姑娘終身?”青姐道:“事雖無幹,人各有志。
恩人雖贈銀周急,不為買妾,然賤妾既有身可賣,怎叫父親白白受恩人之惠?若父親白白受恩人之惠,則恩人為仁人,為義士。
而賤妾賣身一番,依舊别嫁他人,豈非隻博虛名,而不得實為孝女了?故恩人自周急于父親,賤妾自賣身于恩人,各行各志,各成各是,原不消說得。
若必欲借此求售于恩人,則賤妾何人,豈敢仰辱君子,以取罪戾?”郭喬聽了大喜道:“原來青姑娘不獨是個美女子,竟是一個賢女子。
我郭挺之前日一見了青姑娘,非不動心。
一來正是施濟,恐礙了行義之心,二來年齒相懸,恐妨了好逑之路,故承高誼送來之時急急避去,不敢以色徒自誤。
不期青姑娘倒有此一片眷戀之貞心,豈非人生之大快!但有一事,也要與青姑娘說過,家有荊妻,若蒙垂愛,隻合屈于二座。
”青姐道:“賣身之婢,收備酒掃足矣,安敢争小星之位?”郭喬聽了,愈加歡喜道:“青姑娘既有此美意,我郭挺之怎敢相輕,容歸寓再請媒行聘。
”青姐道: “賤妾因已賣身與恩人,故見恩人而不避,若再請媒行聘,轉屬多事,非賤妾賣身之原意了,似乎不必。
”郭喬說道:“這是青姑娘的,各行各志,不要管我。
”說定,遂急急地辭了回寓。
正是: 花有清香月有陰,淑人自具淑人心。
若非眼出尋常外,那得芳名留到今。
郭喬見青姐一個少年的美貌女子情願嫁他,怎麼不喜?又想,青姐是個知高識低的女子,他不争禮于我,自是他的高處,我若無禮于他,便是我的短處了。
因回寓取了三十二兩銀子,竟走至縣中,将前事一五一十都與母舅說了,要他周全。
王知縣因見他客邸無聊,隻得依允了,将三十二兩銀子封做兩處,以十六兩做聘金,以十六兩做代禮。
又替他添上一對金花,兩匹彩緞,并鵝、酒、果盒之類。
又叫六名鼓樂,又差一吏,兩個皂隸,押了送去,吩咐他說:“是本縣為煤,替郭相公娶米天祿女兒為側室。
”吏人領命竟送到種玉村米家來,恐米家不知,先叫兩個皂隸報信。
不期這兩個皂隸卻正是前日催糧的差人,米老兒忽然看見,吃了一驚道:“錢糧已交完,二位又來做甚麼?”二皂隸方笑說道:“我們這番來不是催錢糧,是縣裡老爺替郭相公為媒,來聘你令愛,聘禮随後就到了,故我二人先來報喜。
”米老兒聽了,還不信道: “郭相公來聘小女,為甚太爺肯替他做媒?”二皂隸道:“你原來不知,郭相公就是我縣裡太爺的外甥。
”米天祿聽了,愈加歡喜,忙忙與女兒說知,叫老媽央人相幫打點,早鼓樂吹吹打打,迎入村來了。
不一時到了門前,米天祿接着,吏人将聘禮、代禮、金花、彩緞、鵝、酒、果盒,一齊送上。
又将縣尊吩咐的話,一一說與他知。
米老兒聽了,滿口答應不及地道:“是。
”忙邀吏人并皂隸入中堂坐定。
然後将禮物一一收了。
鼓樂在門前吹打,早驚動了一村的男男女女都來圍看,皆羨道:“不期米家女兒前日沒人要,如今倒嫁了這等一個好女婿!範氏忙央親鄰來相幫,殺雞宰鵝,收拾酒飯,款待來人。
隻鬧了半日,方得打發去了。
青姐見郭喬如此鄭重他,一發死心塌地。
郭喬要另租屋娶青姐過去,米天祿恐客邊不便,轉商量擇一吉日,将郭喬贅了入來,又熱鬧了一番,郭喬方與青姐成親。
正是: 遊粵無非是偶然,何曾想娶鵲橋仙。
到頭桂子蘭孫長,方識姻緣看線牽。
二人成親之後,青姐感郭喬不以賣身之事輕薄他,故凡事體心貼意地奉承。
郭喬見青姐成親之後比女兒更加妍美,又一心順從,甚是愛他。
故二人如魚似水,十分相得,每日相偎相依,郭喬連遊興也都減了。
過了些時,雖也記挂着家裡,卻因有些牽絆,便因因循循過了,忽一日,郭福又載了許多貨來,報知家中主母平安,郭喬一發放下了心腸。
時光易過,早不知不覺在廣東住了年半有餘。
王知縣見他久不到衙,知他為此留戀,因差人接他到衙,勸戒他道:“我接你來遊粵的初念,原為你一時不曾中得,我恐你抑郁,故接你來散散,原未嘗叫你在此抛棄家鄉,另做人家。
今你來此,已将及二載,明年又是場期,還該早早回去,溫習書史,以圖上進。
若隻管流落在此,一時貪新歡,誤了終生大事,豈不是我做母舅的接你來倒害你?”郭喬口中雖答應道:“母舅大人吩咐的是,外甥隻等小價還有些貨物一賣完,就起身回去了。
”然心裡實未嘗打點歸計。
不期又過不得幾時,忽王知縣報行取了,要進京,遂立逼着要郭喬同去。
郭喬沒法推辭,隻得來與青姐說知,青姐因說道:“相公故鄉原有家産,原有主母,原有功名,原該回去,是不消說得的。
賤妾雖蒙相公收用,卻是旁枝,不足重輕,焉敢以相公憐惜私情,苦苦牽纏,以妨相公之正業?但隻有一事要與相公說知,求相公留意,不可忘了。
” 郭喬道:“你便說得好聽,隻是恩愛許久,一旦分離,如何舍得!你且說更有何事叫我留意?”青姐道:“賤妾蒙相公憐愛,得侍枕席,已懷五月之孕了。
倘僥幸生子,賤妾可棄,此子乃相公骨血,萬不可棄!所以說望相公留意。
”郭喬聽了慘然道:“愛妻怎麼就說到一個棄字?我郭喬縱使無情,也不至此,今之欲歸,非輕舍愛妻,苦為母舅所迫耳,歸後當謀再至,決不相負。
”青姐道:“相公之心,何嘗願棄,但恐道路遠,事牽絆,不得已耳。
”郭喬道:“棄與不棄,在各人之心,此時也難講。
愛妻既念及生子要我留名我就預定一名于此以為後日之征,何如?”青姐道:“如此更妙。
”郭喬道:“世稱父子為喬梓,我既名喬,你若生子,就叫做郭梓罷了。
”青姐聽了大喜道:“謹遵相公之命。
”又過了兩日,王知縣擇了行期,速速着人來催。
郭喬無可奈何,隻得叫郭福留下二百金與米天祿,叫他置些産業,以供青姐之用,然後拜别,随母舅而去。
正是:
他情願為婢,伏侍恩人,又自揣村女未必入恩人之眼,見恩人不受,不敢若強,然私心以為得了恩人的厚惠,雖不蒙恩人收用,就當賣與恩人一般,如何又敢将身子許與别人。
故昨日李家見老漢錢糧完了,又要來議婚,小女堅持不從,已力辭回去了。
”郭喬聽了着驚道:“這事老丈在念,還說有因,令愛妙齡,正是桃夭之子,宜室宜家,怎麼守起我來?那有此理!這話我不信。
”米天祿道:“我老漢從來不曉得說謊,恩人若不相信,待我叫他來,恩人自問他便知。
”因叫道:“青姐走來,恩人問你話。
”青姐聽見父親叫,連忙走到面前,郭喬就說道:“前日這些小事,乃我見你父親一時遭難無償,我自出心贈他的。
青姑娘為何認做一事?若認做一事,豈不因此些小之事倒誤了青姑娘終身?”青姐道:“事雖無幹,人各有志。
恩人雖贈銀周急,不為買妾,然賤妾既有身可賣,怎叫父親白白受恩人之惠?若父親白白受恩人之惠,則恩人為仁人,為義士。
而賤妾賣身一番,依舊别嫁他人,豈非隻博虛名,而不得實為孝女了?故恩人自周急于父親,賤妾自賣身于恩人,各行各志,各成各是,原不消說得。
若必欲借此求售于恩人,則賤妾何人,豈敢仰辱君子,以取罪戾?”郭喬聽了大喜道:“原來青姑娘不獨是個美女子,竟是一個賢女子。
我郭挺之前日一見了青姑娘,非不動心。
一來正是施濟,恐礙了行義之心,二來年齒相懸,恐妨了好逑之路,故承高誼送來之時急急避去,不敢以色徒自誤。
不期青姑娘倒有此一片眷戀之貞心,豈非人生之大快!但有一事,也要與青姑娘說過,家有荊妻,若蒙垂愛,隻合屈于二座。
”青姐道:“賣身之婢,收備酒掃足矣,安敢争小星之位?”郭喬聽了,愈加歡喜道:“青姑娘既有此美意,我郭挺之怎敢相輕,容歸寓再請媒行聘。
”青姐道: “賤妾因已賣身與恩人,故見恩人而不避,若再請媒行聘,轉屬多事,非賤妾賣身之原意了,似乎不必。
”郭喬說道:“這是青姑娘的,各行各志,不要管我。
”說定,遂急急地辭了回寓。
正是: 花有清香月有陰,淑人自具淑人心。
若非眼出尋常外,那得芳名留到今。
郭喬見青姐一個少年的美貌女子情願嫁他,怎麼不喜?又想,青姐是個知高識低的女子,他不争禮于我,自是他的高處,我若無禮于他,便是我的短處了。
因回寓取了三十二兩銀子,竟走至縣中,将前事一五一十都與母舅說了,要他周全。
王知縣因見他客邸無聊,隻得依允了,将三十二兩銀子封做兩處,以十六兩做聘金,以十六兩做代禮。
又替他添上一對金花,兩匹彩緞,并鵝、酒、果盒之類。
又叫六名鼓樂,又差一吏,兩個皂隸,押了送去,吩咐他說:“是本縣為煤,替郭相公娶米天祿女兒為側室。
”吏人領命竟送到種玉村米家來,恐米家不知,先叫兩個皂隸報信。
不期這兩個皂隸卻正是前日催糧的差人,米老兒忽然看見,吃了一驚道:“錢糧已交完,二位又來做甚麼?”二皂隸方笑說道:“我們這番來不是催錢糧,是縣裡老爺替郭相公為媒,來聘你令愛,聘禮随後就到了,故我二人先來報喜。
”米老兒聽了,還不信道: “郭相公來聘小女,為甚太爺肯替他做媒?”二皂隸道:“你原來不知,郭相公就是我縣裡太爺的外甥。
”米天祿聽了,愈加歡喜,忙忙與女兒說知,叫老媽央人相幫打點,早鼓樂吹吹打打,迎入村來了。
不一時到了門前,米天祿接着,吏人将聘禮、代禮、金花、彩緞、鵝、酒、果盒,一齊送上。
又将縣尊吩咐的話,一一說與他知。
米老兒聽了,滿口答應不及地道:“是。
”忙邀吏人并皂隸入中堂坐定。
然後将禮物一一收了。
鼓樂在門前吹打,早驚動了一村的男男女女都來圍看,皆羨道:“不期米家女兒前日沒人要,如今倒嫁了這等一個好女婿!範氏忙央親鄰來相幫,殺雞宰鵝,收拾酒飯,款待來人。
隻鬧了半日,方得打發去了。
青姐見郭喬如此鄭重他,一發死心塌地。
郭喬要另租屋娶青姐過去,米天祿恐客邊不便,轉商量擇一吉日,将郭喬贅了入來,又熱鬧了一番,郭喬方與青姐成親。
正是: 遊粵無非是偶然,何曾想娶鵲橋仙。
到頭桂子蘭孫長,方識姻緣看線牽。
二人成親之後,青姐感郭喬不以賣身之事輕薄他,故凡事體心貼意地奉承。
郭喬見青姐成親之後比女兒更加妍美,又一心順從,甚是愛他。
故二人如魚似水,十分相得,每日相偎相依,郭喬連遊興也都減了。
過了些時,雖也記挂着家裡,卻因有些牽絆,便因因循循過了,忽一日,郭福又載了許多貨來,報知家中主母平安,郭喬一發放下了心腸。
時光易過,早不知不覺在廣東住了年半有餘。
王知縣見他久不到衙,知他為此留戀,因差人接他到衙,勸戒他道:“我接你來遊粵的初念,原為你一時不曾中得,我恐你抑郁,故接你來散散,原未嘗叫你在此抛棄家鄉,另做人家。
今你來此,已将及二載,明年又是場期,還該早早回去,溫習書史,以圖上進。
若隻管流落在此,一時貪新歡,誤了終生大事,豈不是我做母舅的接你來倒害你?”郭喬口中雖答應道:“母舅大人吩咐的是,外甥隻等小價還有些貨物一賣完,就起身回去了。
”然心裡實未嘗打點歸計。
不期又過不得幾時,忽王知縣報行取了,要進京,遂立逼着要郭喬同去。
郭喬沒法推辭,隻得來與青姐說知,青姐因說道:“相公故鄉原有家産,原有主母,原有功名,原該回去,是不消說得的。
賤妾雖蒙相公收用,卻是旁枝,不足重輕,焉敢以相公憐惜私情,苦苦牽纏,以妨相公之正業?但隻有一事要與相公說知,求相公留意,不可忘了。
” 郭喬道:“你便說得好聽,隻是恩愛許久,一旦分離,如何舍得!你且說更有何事叫我留意?”青姐道:“賤妾蒙相公憐愛,得侍枕席,已懷五月之孕了。
倘僥幸生子,賤妾可棄,此子乃相公骨血,萬不可棄!所以說望相公留意。
”郭喬聽了慘然道:“愛妻怎麼就說到一個棄字?我郭喬縱使無情,也不至此,今之欲歸,非輕舍愛妻,苦為母舅所迫耳,歸後當謀再至,決不相負。
”青姐道:“相公之心,何嘗願棄,但恐道路遠,事牽絆,不得已耳。
”郭喬道:“棄與不棄,在各人之心,此時也難講。
愛妻既念及生子要我留名我就預定一名于此以為後日之征,何如?”青姐道:“如此更妙。
”郭喬道:“世稱父子為喬梓,我既名喬,你若生子,就叫做郭梓罷了。
”青姐聽了大喜道:“謹遵相公之命。
”又過了兩日,王知縣擇了行期,速速着人來催。
郭喬無可奈何,隻得叫郭福留下二百金與米天祿,叫他置些産業,以供青姐之用,然後拜别,随母舅而去。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