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殺戮王

關燈
,從後掩撲,這人是一個跑私貨的幫客,名叫甘勇,奮勇作戰,前三次沖殺,沾不上雷怖的邊。

     但也沒有受傷,他手上一時沒有兵器,抄起門旁兩截幹柴,見雷怖就砸。

     他那麼痛恨雷怖,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他的獨子甘新,剛才便死在雷怖刀下。

    甘新才十五歲,甘勇十分溺愛他,為了讓他“長長見識”,恃别帶他出來“跑跑”,沒想到才第一次出門,第一天入京,先會“名利圈”吃一頓再說,便無緣無故的喪命在“殺戮王”手上。

     ——他還那麼年少,甚至連一個人都沒殺過,一次戰役都未曾參與過。

     所以甘勇恨絕了雷怖。

     他要跟雷怖拼命。

     可是沒有用。

     ——如果對手太強大,拼命往往有時隻是送命。

     雷怖的“殺傷力”突給引發。

     一發不可當。

     亦不能擋。

     幹柴飛起。

     人仆倒。

     甘勇給這一股“殺傷力”立殺當堂。

     甘勇一倒,還有奈奈和野野。

     奈奈和野野都是江湖賣藝人。

     他們一個擅于走懸索,一個善于表演玩火。

     走索是一種平衡術。

    奈奈常抛一截繩子到半空,然後繩子就系在空中,他就一路踩踏而上,如履平地,最後獨立于繩尖,跟一般走索者将繩兩頭系緊在行走其上不同,而且也困難、危險多了。

     奈奈還能一繩飛抛,把圍觀人群中的内褲卸下,鈎了回來,當事人還渾然不覺;更可以飛索勾着婦女的耳環,如探囊取物,人皆神乎其技。

     野野則擅于玩火。

     他把火焰當作一種遊戲: 他可以将火光變作花開般燦爛,可以要火跳,趕火跑,又可以借助人力,讓火發出呼嘯,還可以将火光變作七色,他還可以伸手人火焰之中,而下緻炙傷。

     那是活火。

     還有一種死火,那就成了他的絕技。

     活火是拿來表演,取悅于人的。

     死火則是殺人、傷人的。

     ——他常用活火謀生,卻很少使用死火:殺人隻是讓人死,卻不能使自己生。

     聽說,他是當年“火王”蔡泣神的後人。

     所以,他天生就善用火、擅使火。

     不過,野野和奈奈,卻不是主動的攻向雷怖。

     相反的,他們本意是逃亡。

     他們隻想逃生。

     可是,他們就在趁雷怖出了店門無際,意圖要闖出去,卻正好遇上了退殺回來的雷怖! 4.哭倒心中的長城 無奈何,也沒有選擇,野野和奈奈,隻有被迫為求活而死戰。

     死火和飛索,攻向雷怖! 他們是第二批直接沖擊雷怖的。

     結果是: 奈奈死。

     野野也死。

     雷怖就像是死神,一旦接近他的,隻有死。

     飛索已套入雷怖的喉管,但還未索緊,“殺傷力”已“殺?”死了奈奈。

     野野的“死火”也已發了出去。

     但他也“死”在“殺傷力”下。

     第三批“接近”雷怖的是他“身前”的“追擊”。

     那是一名“風雨樓”和一個“象鼻塔”的子弟: 這兩個人,一個使刀,一個叫周不時,外号“刀色青青”,他的刀,真的是青色的。

    一個舞棍,名叫柴可夫,綽号“一級棒”。

     他們都及時追上了雷怖。

     他們剛到,還未正式“見識”過雷怖的厲害。

     他們也年輕,更未聽聞過雷怖的殺人“業績”! 他們更勇悍,既然已追上了目标,他們就全力出手,初生之犢不畏虎,要把雷殺戮一擊殲滅。

     勇者無懼。

     ——但無懼不等于無敵。

     但他們之力,當然還敵不過雷怖。

     所以他們馬上、立即,同時受到重挫。

     ———齊受傷。

     但要注意的是:是“受傷”,不是“死”。

     雷怖并沒有一擊“殺”了他們,隻“傷”了他們。

     雷怖當然不會留情。

     也不會留手。

     ——這兩人隻“傷”不死的原因,隻有一個: “殺傷力”大耗體力,雷怖現在隻能“傷”,對“殺”,已有點無能為力了。

     ——之所以能有強大的“殺傷力”,主要原因,是因為集中。

     集中全力。

     可是雷怖現在不大能集中: 他驟嘗夫利,精神已不大集中。

     他的敵人太多,出手更不能隼中。

     他已經幾度沖殺,力道也不如先前集中。

     是以,“殺傷力”已大減。

     對雷怖而言,這是件不妙的事,但對攻擊他的敵手來說,這可是件大大的好事! 攥着這個時機予他狠命打擊的,第一個當然是: 魚姑娘。

    她的趁手兵器是琵琶。

     ——她的琵琶是一種極其厲害的兵器,原名“餘韻魚”,但江湖上給它起的别名卻很長:“鐵騎突出蜂擁蟲動銀瓶乍破蝶舞蟬鳴千軍蟻兵萬馬奔騰魚躍龍門鐵琵琶”,又可簡稱為“琵琶魚”。

     它的别稱那麼繁、那般長,那是因為它的确有多種功用,發出了如同它名稱一般詭怪而複雜的暗器。

     不過,為了對付雷怖,魚好秋已砸碎了琵琶,全力一搏。

     但還是沒有用。

     ——要不是孟将旅與何車及時出手,魚天涼隻怕早已命殁在碎瓷四濺下。

     她沒有死,何火星卻死了。

     她跟何都頭本來交情就非同凡響,何車幾乎可以說是為她而死的,她心中發了狠一定要為何車報仇。

     何況,雷怖還殺了那麼多的人。

     剛才,她就幾次要揉近格殺雷怖。

     但也沒有用。

     她隻見刀光。

     刀光飛起。

     刀光落下。

     飛起的是血。

     倒下的是人。

     她近不了他的身邊。

     ——就算靠近了,一樣沒有用,不等她出手,刀光已起,她的身邊一定有人血光飛濺,或倒地而段。

     就算她來得及出手,但候她攻到時,那兒(原來雷怖所處之地)不是已變作一片刀光,就是一個死人(她的同僚,同道),不然便是隻剩下了一個空。

     她也擊了一個空。

     有時,她甚至不小心傷了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