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天生殺人狂
關燈
小
中
大
葛:“正是。
” 無情反問:“可是聖上會赦免他的罪刑嗎?” 諸葛答:“皇上已把他這個人忘得七七八八了,而且,聖上聽我說過‘山東神槍會’那一幹人不好統禦,也不想得罪他們,曾向我喻示;如果犯人知過能改,聖上可開恩特赦其罪。
” 無情追問:“那就是說,長孫飛虹若要出獄,便可以出獄了?” “是。
” “可是他以前不想離開囚牢?” “對。
” “但現在他卻想出來了?” “一點也不錯。
” “——為什麼?” “因為,”諸葛微笑道:“他又想出來行刺了。
” “行刺?”無情愕然,“這次他又要殺誰?” “蔡京。
”諸葛回答:“他雖人在牢中,但消息仍十分靈通。
深知外面百姓叫苦連天,怨聲載道,民不聊生,皆因蔡元長為首緻禍,奢侈誤國,謀私害民,而他又知悉當年守護在蔡京身邊唯一能對付他的高手元十三限已殒,所以他又要出動下——此人雖不見天日多年,但豪情壯志、不遜于昔時!” 言下頗有不勝激賞之意。
“世叔的意思是說:隻要你允可,其實,長孫飛虹随時可以來去自如了?” “不是很多入知道這個原委,但的确是可以走了。
”諸葛微笑更正道,“畢竟天牢那種地方,不是說來便來,說去就去的。
” “世叔認為他可以殺得了蔡京?” “蔡元長這人機警聰敏,步步為營,加上手下高手如雲,能人輩出,的确很不好殺。
不過,若說世上還有什麼人殺得了他,就怕凄涼王是一個,叫天王是一個,方歌吟也絕對是另一個。
諸葛深思熟慮的說,“蔡京這回若再拜相,一旦登位,必全力鏟除異己,再不留情。
連當日政敵,武林道上的英雄好漢,必也一個不留,社稷精英,盡力之空。
以蔡京豺狼之心,一旦重新得勢,他的作為也必更虜極欲,凡是反對過他的人,都沒有好下場。
我一向反對刺殺,但在這種時候,殺死這個禍首。
也許是唯一可行之策。
現在已到了這火燒眉睫,兵臨城下的時機了。
國社傾危,己在一線,蔡京不死:禍亡無日矣!” 無情道:“其實像蔡京這種人,早就該暗殺他了。
” 他的話自有一股森寒之意。
他的表情也透露了肅殺之氣。
連諸葛先生也微微吃下一驚,忽如其來的問了一句:“你曾刺殺過他?” 無情點了點頭。
他們之間隔着一座茶幾,幾上有杯,杯裡有茶,有幾片茶葉浮在水上。
無情沒有動。
諸葛也沒有。
可是杯裡的茶葉卻動了一動。
顫了一顫。
很輕、很微。
諸葛歎了一口氣。
“我一向以為你很冷靜。
” 無情垂下了頭:“其實我不是。
” “我也一直以為你很顧全大局。
” 無情在看自己的手指。
他的手指很小、很細、很嫩,指甲菱型,月白很勻,像女子的手。
“對不起。
” “你沒有對不起我,”諸葛緩緩的道,“你隻對不起你自 無情無聲。
“至少,你是對不起你身為維持治安,維護法紀的捕役身分。
”諸葛頗為惋惜地道:“我一直以為你很沉得住氣。
” 無情無語。
“别人可以做這種事,我們卻不可以;”諸葛溫和地道,“尤其是你。
天下捕快,一直都以你馬首是瞻。
” 他用語很溫和,但無情已傀無自容之地,不過态度一樣堅持: “我認為蔡京該殺。
” “他是該殺。
” 諸葛同意。
但沒有說下去。
他這樣頓住,反而無情自己說下去了。
“我忍不下去了。
他在位,我們希望有日天能收他,讓他罪有應得,可是,許多好人都死了,就他這個好人未死,還活得一天比一天好,一日比一日富貴有權。
好不容易,才等到他罷相。
但他丢了官,卻去江南與朱砺父子朋比為好,倚勢貪橫,淩軒州縣,以運花石獻天子為名,飽盡掠劫,殆害萬民,在死無算,遂為大患,天下莫敢奈何!” 諸葛道:“的确是不敢奈何。
他有皇帝撐腰,而他也要靠這個強取豪奪,掠萬民之财,讓他重新得到皇上的信寵,複相掌權。
其勢甚明,其意已彰。
” “他在位,弄得民怨沸騰;他罷免,也一樣殘民至甚;”無情堅持道:“所以,我也想殺他。
” “不隻是你,”諸葛微笑道:“我一樣想殺他。
” “可惜我沒有得手。
” 諸葛長歎了一聲:“以你的暗器手法,若非行動不便,蔡元長斷斷活下了。
” 無情黯然了一下,忽省起什麼似的,道:“蔡京雖然罷相,但身邊的武林高手、江湖能人反而好像更多、更厲害了!” 諸葛先生深住他,說:“我也是擔心他這點。
世上有一種人,知錯不改,以邪當正,他們得意時,胡作非力,結黨謀私;失意時.也暗結私通,同奸共濟,一旦羽翼漸豐,時機成熟,便複出為惡,蔡京便是這種人,他失權時便會耿耿于懷,小心翼翼,在下一次得權時,便會修正自己的‘缺失’,讓人無隙可趁,也就是說.以前他或許還有一些留有餘地。
良善溫和的作風,但為了怕再失權,必趕盡殺絕、天良喪絕!所以,他暗自招兵買馬、結羅江湖異士,不足為奇。
據我所知,‘太平門’、‘下三濫’、‘江南霹需堂’、‘蜀中唐門’、‘四分半壇’、‘飛斧隊’、‘神槍會’、‘大安門’中,有不少好手都己給招攬過去,有的正在給結納篩選中,争相靠攏,連‘老字号’裡的頂尖人物:‘十全十美’,聽說也有人己投效蔡京。
” 無情目中精光閃爍:“目前他手邊确有能人,我功敗垂成,就是他們出手阻撓,又不能敗露身份,所以幾乎折在他們手裡,還好尚能及時全身而退。
” 諸葛先生熟視而道:“去襲擊蔡京的,不隻你一人吧?” 無情隻有點頭,雙目垂視。
“跟你去的,當然都是一流高手吧?” “若不是他們,弟子隻怕也無法活着回來了。
” “那些人是誰,你當然也不會告訴我吧?” 無情沉默了一會,才說:“弟子答應過……” 諸葛先生笑了,笑得洞透世情。
呵呵笑道:“好,我明白了,你不必說了,說了我也聽不見,我根本不知道有這回事——是不是?” “是。
” 無情目光發亮。
“那一役,”諸葛扪着鬓角,“死了很多人吧?” “是的,”無情痛心疾首地道:“雙方都是。
死了不少精英。
” “難怪有好些好手,忽然從京城裡銷聲匿迹,又忽然暴斃而死,現在我明白了。
”諸葛先生冷哼一聲道,“不過,無論犧牲再多的人,在屍山疊屍山,熱血鋪熱血中,死人堆裡如果有一個活人,那想必仍是蔡京吧?” 無情聽了,握緊了拳頭,五指發白。
“這人的命,實在很不好要。
”諸葛十分感慨,“天妒英材。
惡人當旺,有些人為禍天下,敲骨吃髓,作惡多端,偏又命福兩大,長壽富貴,真教人大話可說。
” “不過,”無情的臉色也微微發白,“隻要是人,就會死/ 他補充了一句:“就殺得死。
” “是的,”諸葛也長籲了一口氣:“我也覺得是時候取他性命了。
他也應當惡貫滿盈了。
” “所以世叔準備讓凄涼王去殺蔡京?” “他是為這個使命出獄破牢的。
” “可是這事又與孫青霞肯為戚少商效命有何爪葛?” “問的好,”諸葛先生道:“關鍵就在,孫青霞并不知道凄涼王其實已蒙特赦,随時可以出牢重見天日了。
” 無情迷茫,就像在死人堆裡忽然看見一個活人正在塗脂抹粉妝扮容顔一樣。
9.活人家裡的死人 無情問:“所以,孫青霞還是要設法救他?” “在他尚未嶄露頭角少年時,凄涼王長孫飛虹就非常常識他和器重他,認為他有朝一日必能成大事成大器。
并引薦他入‘一貫堂’和‘拿威堂’.孫青霞一直感激他識重之恩,所以,他決不放棄營救凄涼王的計劃。
” “可是以他一人之力,隻怕無法成功。
” “因此他要找人相助。
” “——在京城裡,能夠有力量助他一把,而又能與之氣味相投的人,隻怕很少。
” “的确不多。
” “但戚少商是一個。
” “絕對是最适合的一個。
” “難怪他要戚少商欠他的情,來搏對方還他一個義……” 諸葛莞爾道:“那就是搭救凄涼王。
” 無情的眼睛逐漸明亮了:“戚少商答應了沒有?” “他當然答允。
”諸葛眯着眼微笑道:“他本來就很崇仰凄涼王。
而他手上有不少好手把事,曾出入天牢,對地方熟悉,内裡又有照應,加上跟他交好的‘發夢二黨’是市井之徒,盤踞城中各處,連大牢裡也有他的勢力、死黨,” “因而有他們幫手,救走凄涼王一事,就好辦多了。
” “至少可以得到多方援助/ “可是戚少商也不知道凄涼王其實随時都可以出獄一事?” “戚少商是不知情。
” “但世叔已告知他了?” “我不想他們在劫獄之時,又犧牲太多的人——不管是哪方面的人,都是生命,且是精英,不該喪命在自相殘殺下。
” “世叔想必是私下通知戚少商了?” “所以戚少商大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領孫青霞這個情了。
” “但事實上,卻沒有。
” “……”無情不解。
“因為戚少商馬上把我的情報,告訴了孫青霞。
” “全部?” “至少沒有隐瞞。
” “沒想到……”無情冷笑道:“沒想到戚少商還真不占這個便宜。
” “他是沒占這個便宜,”諸葛看住無情,撫須笑道:“所以他們真的交成了朋友、好友。
以後,孫青霞幫戚少商,不為什麼,隻因為他是他的朋友;戚少商若要助孫青霞,也不為了什麼,隻因他是他的朋友。
” 無情嘴角撇了一撇,好像有點兒不屑:“戚少商的确是很會交朋友。
” 諸葛呵呵笑道:“你也很會做戲。
” 無情詫道:“做戲?” “對。
”諸葛和和氣氣的道,“其實,你根本就是戚少商的好友、至交,你們之間的交情,也要好得很.更秘密得很。
” “這……”無情為之瞠然。
他斷沒料到諸葛有此一說。
會這麼說。
“你外表上很讨厭戚少商那種人似的,在人前,處處揶揄他,不惜與他站在對立面,尤其在我前面,更不借激怒他,與之為敵,”諸葛和顔悅色地道,“你是要大家,還有我,相信你和戚少商之間并無糾葛。
” 無情己說不出話來了。
“隻有這樣,你們才能暗中結合、聯手,而不會緻令旁人說你勾結盜匪幫會,而戚少商也不緻給人說他私通官府、兩造利便;當然,也不緻令我為難。
”諸葛娓娓道來,“如無意外,其實夥結謀刺蔡京那一場,戚少商和他的兄弟們也跟你一道行動吧?” 無情愣在那裡,一時不知承認好,還是不承認是好。
“這也難怪,以你的身份,還有行動上的種種制限,有很多事,你不便為之的,隻好請戚少商和他那一幫子的人下手、出手,這是可以了解的。
”諸葛為他圓說,“既有密議,就不得張揚,以免大家不便。
所以,你們必須要裝成有怨,成宿敵,才可免卻大家疑慮。
你是個疾惡如仇的人,偏又是名捕身份,不能直接除好殺孽,且又掌握一等情報,擱着無用,煞是可惜,所以,你惟有出此下策,用戚少商來達成你要完成但不便去做的事。
” “世叔,”無情嗫嚅道,“我……” “這種情形,我很明白。
”諸葛微喟道,“隻要不越矩,不逾正道,至少,不相惡為奸就好……你那次刺殺行動中,還給黑光上人偷襲擊傷了内髒,以緻脫肛腹疼,不時發作,是吧?” 無情郝然道:“世叔是老早就知曉這……這事體了?” 諸葛先生點點頭。
“我一直都有暗中留意,看你有沒有藉你特殊身份、地位來謀私利.為惡作奸。
”諸葛沉吟道:“如果有,我也隻有大義滅親親手将你除了……” 無情聽得冷汗涔涔而下,濕透重衣。
諸葛在沉吟之時,很有一股天威莫測、蒼穹無情之意。
幾上有杯,杯中的茶,忽微微掀起了漣漪、波紋。
諸葛忽問:“崖餘,你看到杯裡的水吧?” 無情不知諸葛何有此問,隻平心、屏心看去,的确看到那水紋在微微波動。
隻聽諸葛說:“看到水在動嗎?” 無情道:“看到了。
” “是你的心在動吧?”諸葛一笑,又捋須道:“水一波一波的動,像一場又一場的彼劫。
” 無情靜聆,仿佛聽出了什麼言外之意。
諸葛歎道:“我們的國家,手掌大權的人,貪圖逸樂,窮奢極欲,劫取豪奪,縱欲漁取,社稷将傾,危在旦夕。
這像一波又一波的劫難,不知幾時方告完結;這是一遭又一道的折騰,未知何日才有終結。
” 無情聽了,良久不語,忽然做了一件很有點突兀的事。
他拿起杯子,一仰首,就把杯中水喝完。
諸葛的眼神也亮了一亮,笑語:“你悟性很高——但如果是一池塘的水,你就喝不盡,飲不完了。
” 無情道:“能喝多少,就喝多少。
” 諸葛道:“隻怕喝得來,也隻是一缸兩缸,杯水車薪。
” 無情道:“一個人隻喝一壇子兩壇子,但糾衆之力齊喝,衆志成城的痛飲狂吞,也總能喝它個五湖四海吧!” 諸葛道:”隻柏喝得來,連湖上的舟子全已覆沒了。
” 無情忍不住說:“沒辦法,風雨行舟,遇上彼瀾萬丈,也隻得鬥一鬥,拼一拼了。
” 諸葛又再沉吟了一下,忽一笑,舉手抄起茶杯,也要喝下 無情卻馬上取去了諸葛先生面前的茶。
然後他拿起了壺,替他斟上下一杯新茶。
“茶冷了。
”無情道,“世叔宜喝熱的。
” 諸葛看着他倒茶的姿勢,微笑道:“你在此時此際,仍一心不亂,神集志專,可見居心正而人無懼,畢竟,還是個沉得住氣的好捕頭,不傀為天下捕快之首。
” 然後他拎着熱茶,微微呷了一口,道:“複出的蔡京,勾結童貫、梁師成,聲焰熏的,罪惡盈積,且借征花石之名,廣征役夫,百般搜求,聯同王黼、朱勵鑿山辇石,程督慘刻,藉此搜刮劫取,遂使女真日強,國本日蹙,威權日削,蠹用國庫,以肥己私,民不堪命,隻供侈靡。
我也想除此六賊,割此痛疽,盡潰其毒。
” 無情聽了奮然:“所以世叔有意激使凄涼王出山,聯同戚少商還有孫青霞等人,立此功德,以清君側?” 諸葛道:“不隻是他們。
” 無情禁不住咕哝道:“叫天王可決不會殺蔡京,他們是同一鼻孔出氣的。
” 諸葛道:“這個當然。
叫天王已不複當年豪勇,晚年多向權勢靠攏,已無有少壯時獨立特行激濁揚清之志,能保聲勢繁昌、得有榮譽平安,就已心滿意足。
” 無情道:“沈虎禅決戰江湖,在刀光劍影、腥風血雨中持正衛道,隻怕已抽不出功夫來管朝中肮髒俗事。
方振眉行雲無羁,飄泊天涯,他管的是天下人天下事,為市井百姓主持正義,也從不理宮廷裡的烏煙障氣!” 諸葛笑道:“他們兩人,一個兇,一個逸,一個活得虎虎有力,一個過得白雲清風,都比我這種身在廟堂心在野,偷不得半日閑的老人命好!” 無情忙道:“世叔萬勿如此說。
若無世叔在社稷高位。
暗中把持正義,隻怕國家早已傾亡,精英元氣俱為喪盡矣。
” 諸葛值:“這種事,你也在做。
有朝一日,我不行了,就看你了。
” 無情聽了,心頭隻覺一陣難過,一時說不出話來。
“我年事已高,早該退下去了。
”諸葛頗為感喟地道,“可惜,一直找不到适當的時候。
” 他哈哈幹笑道:“這叫舍不得,放不下,真是俗人走不過天意,凡夫怎堪庸碌。
” 無情道,“世叔是替天下萬民鞠躬盡瘁,沒有你從中點撥,強軍護國,隻怕外寇早已入侵中原,内賊更要殃盡朝野了。
” 諸葛凝視無情,目中充滿感情:“本來是我舍不了,卻是難為你了。
” 無情低頭一陣呸咽,忽改了話題,仍問:“——還有誰可殺蔡京等六賊?” 諸葛忽長詠道:“哭之笑之,不如歌之吟之。
” 無情一震:“方歌吟!” 諸葛撫髯。
無情精神頓為一振:“他會回來麼!” 諸葛笑笑道:“你得派人去接一接他。
” 無情奮然道:“若世叔能請得他回來主持大事,那就太好了。
” 諸葛道:“至少,他可以管束一下方應看和有橋集團的助纣為虐。
” 無情有點恍悟的道:“難怪蔡京最近更招兵買馬,增強子力,招攬各路高手人局了,想必他已風聞凄涼王、方大俠等可能會對付他吧?”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諸葛先生語重深長地道:“像蔡京這種人,自然懂得養精蓄銳,保留元氣,并且在适當的時機,把一些原來立下不少汗馬功,為他賣命的舊人除掉,以換上對他有用的新血。
” “難怪,”無情馬上作了聯想,“近日,‘飛蝗派’掌門人程麗遲,‘飛斧隊’的‘白蓮花’餘白蓮,‘神槍會’的‘梅毒神棍梅花槍’公孫老玖,以及本是外具刺史何家好,郡守梁少仁,縣官陳太歲等,在短短個把月内,圭因奉承蔡京而自直秘閣至殿學士,各掠取了應奉局、承宣、見察使等要職,還直觊龍圖閣,把待攫奪了高位,無疑先豐羽翼,以為鋪路,居心昭然!” 諸葛淡然道:“人多如此。
一得勢,人多傾附;一失勢,狗走雞飛。
” 無情切齒地道:“這些人,給他們升上來這還了得!一定藉勢逞兇,秉高為邪,殘民更甚!——要不要也一并……” 諸葛笑了,低聲問無情:“你可知他們這些人為何擢升得如此之快、這般之速?” 無情直道:“當然他們是巴結奉承蔡京、王黼等人的‘回報’下。
” 諸葛笑道:“隻對了一半。
” 無情詫道:“哦?” 諸葛帶點神秘兮兮地道:“蔡京保薦他們入朝為官,這點确然,但他們遷升如此之高,卻是因我大力推薦之故!” 無情更為訝異。
“莫測高深!” “不高,也不深,隻是人之常情。
”諸葛先生笑嘻嘻地道: “要打擊一個人,壓他到最低處,是下策。
尤其對有志氣的人,壓力愈大抗力愈大,用不得。
不如來個順水推舟,借力打力,蔡京要結黨成群,互為包庇,這些人是先鋒部隊,我若攔阻他們,他們必嫉恨我,與我為敵。
我先且讓路,再扶一把,他們原隻步步高升,我一下子把他們保舉作入朝供職,非觀察使即承賓使,官是夠大了,可是能力不足,經驗也不夠,人事也沒搞好,一下子,缺失就出來了,醜态畢露,有過互诿,我這一讓,再加攙扶一把,蔡京必認為他們與我通奸,何況,這些人不是出身武林幫派,武功高強,就是翰林學士,飽讀待書,蔡京既不喜歡江湖道上高來低夫難以縱控的人物,也一向嫉畏飽學儒土,這些人遲早會遭蔡京之妒。
再說,他們一旦知為顯官,喜出過望,紛紛謝主隆恩,走馬上任,殊不知這樣一來,在蔡元長未複位前已得意志形,先行得志躊躇,必遭其忌,假蔡京之手除去他自己一手培植的人,豈不省事?豈不更俚力得多了!” 無情聽了,心道慚愧,幸未輕舉妄動,壞了諸葛大計。
諸葛卻笑向無情:“我是不是很奸?” 無情即道:“若不夠好,如何與那幹奸賊周旋?” 諸葛感慨地道:“我一向都認為:奸臣夠奸,忠臣卻不夠忠。
” 無情不解。
“忠臣忠得來,總有缺憾。
像王荊公、司馬溫公,均為朝中大臣,飽學之士,的見真訊智勇雙全,但卻互不能容,黨同伐異,終緻英材凋零,奸佞為惡。
”諸葛感慨萬千,“但奸的又不同。
你看朝中之賊,守望相顧,互為照應,緊密合作,望風承旨,若出一軌,且巧于取寵,逢君所好,内有梁師成,外有朱勵父子,文有蔡京,武有童貫,王黼,李彥為助,朝中大臣,均為黨羽,弟子從附,不論其數。
他們都一樣貪婪好權,不學無術,但機智詭詐,多智善佞,所以節節上升,使得忠臣烈士,陣陣敗退。
” 他長歎一聲又道:“真正忠誠清正之士,不是大鲠太直,就是無容人之量,不知進退之略,不然就是無法結合異己之力,或不屑于結黨造勢,不肯相忍為國,結果,處處落敗于奸佞藉勢聯結的力量下,壞了國家大事,誠為可惜、可悲、可憫、可歎也!” 無情這才明白了諸葛先生說這番話的苦心和用意。
“最近,略商、遊夏、淩棄等,都派了出去辦案、辦事,也是由此而起;”諸葛繼續解無情近日來之困惑,“朝中精英,幾次喪殆盡,宋室奢糜,衰亡之勢恐江河日下,難挽難止,我誠不欲連在江湖上豪士俠烈,也給朱勵、王黼等奸佞,配合蔡京、梁師成,分别在朝在野,絕我大宋生機r” 無情聽得肅然生敬。
諸葛卻忽然把話題兒一轉:“不過,有一人,你也可讓他重創,但切勿絕他生機。
” 無情奇道:“誰?” 諸葛道:“天下第七。
” 無情詫異更甚:“他?這個人是個天生殺人狂,作不少惡。
犯不少事。
幹下不少奸淫案子,要孫青霞去背鍋;又為蔡京爪牙,害了不少忠臣俠土。
按道理,他該死。
論罪刑,該抓他回去正法。
不過在人情上,我殺了他父親文張,應該也予他一個報仇的機會。
——隻我不知世叔為何要予他一條活路?” “他是十惡不赦之徒,論罪當誅。
就算在私仇上,蔡京曾派他卧底,他在窺偷學得元師弟武功之秘後,又暗算其師,不然。
元師弟或不緻遭此下場;”諸葛說來不僅悻悻,簡直還忿忿。
“換作我,我也要殺他。
” “他好比是活人家裡的死人,隻要仍在京裡活動,遲早就将之人士為安才是。
”諸葛補充道,“隻不過,留着他命,還有用處,所以,暫時,殺不得也。
” 10.攻其無鼻 “可是,世叔現在的意思是,”無情已完全回複了他的冷靜。
他那種獨特的、帶點揶揄和遺世的、近乎冷酷的冷靜和沉着,“你的命令是要我留住他性命。
” 也許他為諸葛正我做事多了,已完全領略到諸葛先生的處事手法和政治手腕的變化多端、反複無常,故已不以為怪,不以為件。
“不是命令。
”諸葛好像在看無情,又好像不是——如果是,那一定是在暗中觀察,如果不是,他一定在仔細回味無情的語态,“你可讓他傷重,拔其牙而去其爪,讓這個天生殺人獸無法傷人。
你也可以假手他人傷之。
但最好能留住他的命,因為……” “如果,我是說如果……萬一,我指的是萬一——萬一‘血河天使’方歌吟不忍制裁他的愛徒方應看……或者他也制不住這狡詐之徒——那麼,已經學得元師弟三大奇功:‘山字經’、‘忍辱神功’及‘傷心小箭’要訣的,就隻剩下天下第七一人而已。
”諸葛先生咳了幾聲,換了口氣,喝了口茶,才接下去說:“他死了,恐怕就沒有人能破解師弟的這三項絕學了—— 方小侯爺也就變得很可怕了。
” 無情小心翼翼的問:“方應看若能參透這三種奇功,就能無敵于天下?” 諸葛笑道:“天下無敵者能有幾?像戰神關七、大俠蕭秋水等人,武功超出他不知幾許!不過,在京城裡,武林中,像他那麼年輕而武功又那麼高、城府這般深沉的人,的确也難有人能出其右。
要是他再完全參悟了‘忍辱神功’、‘傷心小箭’和‘山字經’,的确非同小可了,你們四兄弟若非聯手,單打獨鬥,恐盡非其敵矣,問題是:他也未必盡能破悟。
” 無情又小心的問:“山字經,傷心小箭的、忍辱神功這些武功就那麼可怕嗎?” 諸葛小花嗆咳了幾聲,緩緩他說:“要隻是其中一種,雖然很犀利,尚可對付。
‘山字經’是練功的心法,跟一般習武的方式幾乎完全不同,另辟蹊徑:好比作畫一樣,人是繪山畫水,工筆花鳥,人物寫意,但他卻另具一格,自成一派,去畫人的内心世界,花之言、鳥之聲、山底内的火熔岩、水深處的魚。
這方法是前人所未得,也是後人之所未習的。
‘忍辱神功’是一種‘吃苦的功夫’。
世人喜歡吃甜怕苦,殊不知吃菩愈多,成就愈大,功夫愈厚。
看來這功夫有點傻,但一旦練到精純處,遠非一般功夫可及。
就像繪者繪石,石最簡單,但也最難畫得神似;石頭看來不動不言,但每一顆石頭都與衆不同,别具特色。
‘傷心小箭’則是傷盡了心,絕盡了望所發之箭,用的是‘無所住’之力,也就是俗稱的‘無情力’,發的是‘天地之箭’來以‘忍辱神功’之力‘山字經’之心法,這種箭法變得像鬼神神怒,石破天驚。
——分開來,雖利害,但仍可應付,合在一起,那就是驚天地,泣鬼神,能應付者,隻恐怕屈指可數矣!” 無情謹慎的問:“連世叔也不能應付了?” 諸葛一笑喝茶。
回味無窮。
無情知道自己多此一問,改而問道:“要是世叔早将‘山字經’、‘忍辱神功’和‘傷心小箭’的破解之法,公諸于世,豈不自然有人可以收拾這方拾舟了?” 諸葛先生合了雙眼,似對那一口茶餘味無盡,好一會才說:“坦白說,我們自在門的武功,旨在‘啟悟’二字。
一旦開悟,就人人效法不同,功法不一,且決不重複,元師弟是個武癡,武功不但超凡入聖,在創意方面,也花樣百出,琳琅滿目。
變化多端……” 每次他說到元十三限,天衣居士等人時,語音就變得很有感情。
“山字經、傷心小箭、忍辱神功……這些都是他看家本領,融而力一,發揮運用,我也未親遇過,沒有把握單憑猜度就能化解……”他歎了一聲,徐徐睜開雙目,又道:“這就是元師弟的過人之處。
他确是個武學宗師,智能天縱,絕頂一物,天才高手!” 無情發現思師眼中,隐有淚光。
他知道這個時候自己該說什麼話。
他就說他該說的。
“天下第七是元師叔的徒弟,可是他背叛師門,為讨好蔡京,不借殺師,大逆不道。
方拾舟趁人之危,利用無夢女,盜取了元師叔的真傳絕藝。
所以,我們理應利用天下第七的所知,去解破方應看之所學,以其人之道還治彼身,也算是為元師叔泉下之靈出口氣。
” 諸葛颔首道:“至少,元師弟泉下有知,也會懲戒這兩個敲髓吸血的貪婪之徒。
” 無情道:“眼下戚少商已出發赴三合樓之約,事不宜遲,我就過去辦我的事。
天下第七不要出現即可,一旦露面,就算戚少商、孫青霞放不倒他,我也決不會放過他的。
他這人作惡多端,最近連鼻子也給削去了一大半,我們就來個攻其無‘鼻’! 隻不知……蔡元長舍不舍得派他出來。
” 諸葛微笑。
笑意裡不僅帶着鼓勵,還有器重與欣賞。
“你也喝茶。
” 無情馬上便喝茶。
“這是‘難得糊塗茶’。
” “茶壺也好。
”無情道,“茶香茶壺雅。
” “那是大石公送我的一番心意,他今天也來了,就在‘知不足齋’候我。
”諸葛以手指額,“他希望我放糊塗些,活得就比較寫意。
” “可惜世叔卻不能糊塗,要為國睿智。
”無情道,“老成謀國,頻煩獻計,皆因萬民,心系百姓。
世叔糊塗不得也!” “我是糊塗不起。
”諸葛揶揄地道,“所以難得糊塗。
” 然後他話題一轉: “不過,蔡京這次隻怕未必會派天下第七出動,并順便除掉他——除了剛才所說的原由外,還有一因,你可知就裡?” 無情隻問:“還有原故?” 諸葛一笑,咳了幾聲,道:“有。
最近雷純向她幹爹告了個狀。
” 無情聽到雷純的名字,便饒有興味的問:“告什麼狀?” “告了天下第七什麼,我們隻能從旁猜測估度。
”諸葛在有意無意問不經意的留意了無情一眼,“可是,大家都知道,這位純純靜靜、乖乖巧巧的姑娘不管在任何人面前告狀,都是很見功效的。
” “這點固然。
”無情一向冷峻的唇邊,居然也有了點奇特的笑意,“她向關七告了一狀,關七就在京華之夜裡力戰群雄,幾乎戰死方休。
她在蔡元長面前告上一伏,就把白愁飛自金風細雨樓扯下馬來,兵敗人亡。
威力已可見一斑。
隻不知她這一次,又以什麼名目告天下第七?” “據我所知,天下第七犯了件事,令雷大小姐十分切齒懷恨。
這事本來已有人扛上了,雷姑娘亦已作出懲誡,但最近才發現那人是背了黑鍋,元兇仍在,可能就是天下第七。
”諸葛醚着眼睛看無情,“遇上那種事,聽說蔡元長也十分戒懷,這樣一來,他也不再寵信天下第七了。
” “這樣一來,天下第七對蔡京而言,是用之無味,殺之結仇;”無情接道,“所以,以蔡京性情,必将之倭于敵手,借刀殺人,以絕後患。
” 諸葛先生慈和的笑着。
笑的時候,眼眉、眼睑、眼尾、眼紋,乃至眼波和眼睫毛,都很慈樣溫厚。
但若仔細看去,則不盡然。
因為眼神依然很兇。
很淩厲。
——像電光,但沒有光,因為一切光采,皆已斂藏。
斂人心底、藏于胸臆。
“雷純這個女子,跟狄飛驚一樣,都深藏不露,高深莫測。
”諸葛道,“要小心。
” 無情斟了一杯茶、在淺嘗。
即止。
他端然跌坐,靜若處女,八風不動,衣不帶水,眉目如畫,但在極文極靜處偏又冷冷的滲透出一種殺氣來。
諸葛先生端詳了他良久,隻見他眉毛也不剔聳一下,終于放下了杯子,歎了一聲,道:“你一向不太喝茶的。
” 無情端靜的答:“是的。
” “喝了濃茶,你會十分精神,難以入睡。
” “就算不是太濃的茶,我也會精神抖擻,無法平靜。
” “所以你也不宜喝太多的酒,” “人家飲酒會醉,我喝了偏更清醒。
” 諸葛歎道:“這就是你的本事。
” 無情道:“那是世叔訓練有素。
” 諸葛愛惜地道:“這卻不然。
人人體質不同,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這樣子的。
你這是與生俱來的特性。
” 無情淡淡地道:“也許,我因為先天就壞了腿子,不能自由自在,才有這些古怪劣根性兒作補償吧!” “人的自由自在放心,而不是在一雙腿上。
”諸葛憐才之意更濃,你任俠堅忍,頭腦情楚,就算不能太方便走動,但卻絕對是個自在門裡的自由人!” 無情笑了一笑,笑意裡有澀味,神色卻很有點落寞:“有時,太過清醒,反而使人痛苦。
做人還是迷懵點的好,世叔不是說過嗎?人生端的隻是一場迷夢——還是難得糊塗、糊塗難得!” 諸葛笑慰道:“那你隻好喝白開水了。
” 無情苦笑道:“問題是:我連白開水都照樣清醒不誤。
” 諸葛半揶揄半開玩笑的說:“當年,女名捕花珍代就是太胖,于是戒食戒飲三個月,隻喝白開水——可惜她仍然在胖! 她連飲開水都會發脹!” 無情也笑道:“沒辦法,這是命。
” 諸葛有些擔憂,斂去笑容,問:“你可記得皇極神教對你疾厄健康上那幾句勸谕箴言?” “記得。
”無情倒背如流:“天生殘疾下畏艱,孫胺帳中坐。
千裡勝雄師。
腹不利寒,護肝為重。
” 諸葛知道他仍記得,似有些欣慰,道:“可是,你最近小腹卻受了重創——大概是在刺殺蔡京那一役中失手的吧?” 無情點點頭。
一提起腹創,他就隐隐覺疼,同時也十分震佩于諸葛先生明察細微的觀察力。
“傷你的人,隻怕也不會好過吧?” 對這點,無情也點了頭。
——一向,傷害他的人,都下會有好下場;這或許就是無情确是無情之故:他雖不會去主動傷害人,但旁人也休想傷他害他,他一旦反擊,必然猛烈,必定凄厲。
諸葛小花仍是很有些憂慮:“你計智過人,深謀遠慮,少年老成,聰敏好學,又堅忍悍強,所以,許多武林成名人物,都敗于你手,且加上你巧伏機關,在轎輿、輪椅上裝置了不少機括,還有一手出神入化的暗器,武功遠高于你的,也難與你抗衡。
” 他語音一轉,忽問;“旁人多羨慕你本雖無内力卻能發出繁複巧妙、殺傷力奇矩的暗器來;本不良于行,卻又能上天人地飛檐走壁,施展出強手遠難及背項的絕世輕功來——可是你可記得這内息和輕功的原由嗎?” “世叔教誨,豈可或忘!”無情清楚明白的回答:“世叔是教我利用‘潛力’,以空無之力來換取實有之力。
輕功如是,發出強大暗器的腕力亦源自于此。
” “對,這是以無勝有之力。
”諸葛先生道,“人能擅用自己心智,不過百之五六。
人能運用自己才能,不過十之一二。
人多分心,心有旁骛,加上俗世瑣務,不可能全神貫注,全力以赴。
人對自身許多潛力,既未能掌握,甚至亦未知透徹。
故而,‘佐史擡遺’中有記:一村婦見驷駒馬車撞向自己在道旁戲鬧小兒,竟奮不顧身,一力挽住奔馬。
而‘薄古輕今雜譚’中陳禮亦有載:一秀士本手無縛雞力,從商歸來,見大火燒村,竟奮沖入沖天火場,背馱病母,懷攬病妻,左右手各攥若八九歲之兒女,五人一同沖出大火。
村人見之,為之駭然,事後秀士亦幾不敢信,自己竟有此神力!并以為神迹!其實這類奇迹、神力,古今中外,在所多有,這種力量本來就蟄伏在人的體内、腦裡、心中,隻是一般人既不懂得善加運用,甚至也不知道它确然存在而已。
” 他說到這裡,頓了一頓,才說:“這叫潛力。
在練功的人來說,這就是内力。
内力可以至大、至钜、也至無限,甚至是可以無生有,也能以無勝有。
” 無情完全明白諸葛小花的話。
也理解諸葛先生的理論。
——他就是因為這個“内力”的論據,而能夠以廢腿施展輕功,能以無法練習内勁之身而發出以莫大内力運使的犀利暗器,以緻名動天下,罕遇大敵。
也許,他唯一還不明白的,是諸葛先生說這番話的原因。
諸葛正我忽然在此時提出這番話來,想必是事出有因的。
有些人,無論說話或做事,都一定會有他的理由,有時候,乍看還真以為沒什麼特别的因由,但多過些日子,再發生些事情,多走幾步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他早已料到有這一步、這一着、這一天的了! 這種人,深謀遠慮,眼光遠大,城府深沉。
不過,有的人卻不要做這樣子的人。
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子做人很累。
話說回來,能夠這樣想法的人,已經是一種幸福。
因為有些人天生下來,就有一定的地位,有了那樣的名位,他們就不得不這樣思慮,而且還想得周詳細密;他們也不得不這樣做,而且更要作得手辣心狠。
他們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或隻是他們那一夥人的利害關系,不得不如此。
假如易地而處,你就不會引以為怪,不忍深責其“非”。
因為“非”其實就是“是”。
沒有是,哪有非。
非正其是。
大大夫生逢于世,自當為國效力,盡其所能,大作大為。
若生不逢時,獨善其身,自由自在,豈不悅乎! 11.非不法行動 無情道:“世叔一直就是運用這個原理,為我殘軀找到了一種似無本有的‘瞬發之力’,使我能夠使暗器、施輕功。
衆人了解,以為矛盾,其實不然。
” 諸葛先生歎道:“就是因為是‘瞬發力’所以無法持久,你千萬要珍之惜之,勿耗盡用殆,悔之無及。
” 無情垂下了頭:“這點我明白。
” 諸葛憐才地道:“你的精神太好,連喝茶都緻精神抖發,平時又花大多心神辦案,更花大多的心力,與罪犯、敵手周旋,我認為這是過度殚精竭智,消力耗神,又把潛力用盡,實非長久之策。
” 無情沒有擡頭:“這點我知道。
” 諸葛語音很有感情:“最近你腹傷未愈,又花很多時間去調訓三劍一刀童,實在應該調養、休歇才是。
持盈保泰,才是可恃。
” 無情的語氣似很有點歉疚之意,“這些日子以來,我因庸碌不才,不勝瑣務,以緻沒好好調教四劍董,才緻使金劍林邀得慘死,一直自責于心,無法忘懷。
我想多花些時間調練他們.好讓他們能夠早日成材,自立于江湖,不受人欺,才不在這師徒緣結一場!” 諸葛扪須捋髯,道:“可是,你年紀也不小了,感情的事,也應當為自己設想一下了,别老是忙于公務,而忘了私事。
” 無情低聲道:“我這身子……已不想再害人誤己了。
” 諸葛正我肅言道:“你這想法不對!你本來就是個正常不過的人,就是這想法才害了自己、誤了人!” 然後他勸道:“多為自己想想吧!沒有好的将軍夫人,哪有好将軍!當一名捕亦如是。
多把事情交給一刀三劍童分擔些吧,也讓他們學習主掌些案件事情。
……天下第七一旦落網,可先廢其爪牙,封其穴道,讓他功力廢去,武功暫失,然後交給刀童劍童看管,你可省些心力。
另外.可派其他刀劍僮子去迎迩幾個重要人物。
最近,追命、冷血、鐵手,紛紛出差,派出京城去了,這兒事事都教你太費神了。
” 無情說道:“我這些算啥!耗神費力的是世叔您,而今還為我的事傷神呢!” 諸葛笑道:“用神我不介意,隻怕勸了你也不聽。
” 無情赦然,但神情堅定:“不是不聽。
我一直都認為,像蔡京、王黼、朱勵這些巨奸大憨,是饒不得的。
一旦任其人居要律,坑害同檢,遊縱熏檢,估勢熏灼,為禍大矣。
有這種人,我就一定要撐着,為天下精英保留一點元氣。
” 諸葛曬然道:“所以你也不惜名捕之身份,搖身一變成刺客,暗中去行刺他們?” 無情一字一句、眼神清澈冷酷的說:“我是認為:上梁不正下梁歪,主昏臣佞,巧取主寵,權奸猖獗,皆因主上不鑒忠奸之故。
這些人能逢君所奸,競媚而起,全因方今聖上隻識尋花問柳、吟詩作畫,自命風流天子,自号道君皇帝,而不思民疾苦,不理天下興亡之故。
上行下效,毀法自恣,國本日蹩,同惡相濟。
有道是:撿賤失揎,而今朝廷,公相為惡,缊相作孽,全因主上寵用獨喜之故。
所以……” 無情口中所說的“公相“,是當時人們對蔡京暗中的戲稱,至于另一個出了名是“外戰外行,内戰内行”,對外打仗屢戰屢敗,但對内鬥争傾軋卻殘酷刑毒,但又掌管樞密院大權,并陸續封為太傅、經國公,已經飛黃騰達、炙手可熱的童貫,則給人們嘲為“媳相”。
兩人相濟為虐,荼毒萬民,與在宮中的梁師成,在朝廷的王黼,以及坐領東南的朱勵父子等人,搜岩剔責,漁取豪奪,君臣竟奢,不理傷亡狼藉,死丁相枕,冤苦之聲,号呼于野。
可是,這些妄為之徒,卻亦執掌大權,權傾一時,窮好稔禍,流毒四海,皆因宋帝對他們寵呢至深,極加信重之故。
說到這裡,無情的用心,已昭然若揭: “與其殺了一個又一個禍國殃民的佞臣賊子,不如一不做、二不休、三不回頭、四不留手,把他們的頂上大靠山也一并兒……” 他的話沒說完。
因為諸葛先生已然叱止。
“别說了!” 諸葛很少動怒。
至少,無情在他身邊恃奉已久,也絕少看見他動氣。
他甚至很少打斷别人的話。
——就算再無知、幼稚、難聽的說話,他也會讓對方說下去,至多,他根本不聽,或聽不進去就是了。
他一向認為:誰都有說話的權利。
沒道理你能說,他便不能。
但我們也應該有不聽的權利。
廢話說多了和聽多了,正事便幹不來和做不好了。
可是,這次顯然是例外。
他打斷了無情的話。
“我什麼都沒聽到。
” “這種事,你最好說也不要說。
”諸葛正語音嚴厲。
他很少如此嚴厲的訓話,尤其是對他的愛徒無情,“這種話,牽累至夥,株連奇矩,你今後再也不可跟任何人提起。
” 無情聽後,眼神卻亮了一亮。
他尋思,沉吟,然後說:“……是不能說?” 諸葛沒回應。
“隻不得向人提?”無情又試探地道:“不是不能做?” 諸葛冷峻地道:“敵手卧底遍布朝野,禍從口出,你要自重才好。
” 然後他忽又補了一句;“……殺人,畢竟是非法的行動,更何況,你殺的是——”就沒說下去了。
無情眼神卻是更亮了。
他的眼黑如點漆,白得清澈,很是慧黠好看。
“——可是,為天下萬民除害,為宋室社稷不世之業,那就不是不法行為了。
” “這種話,還不到時候,不該說,也不能說。
”諸葛再次告誡。
”殺身之禍事小,牽連大家,傷了大宋元氣精英,才是造孽罪過。
” 無情的眼睛更亮了。
亮得像點亮的蠟燭,很甯,也很靈。
又精又明。
“先處理了天下第七那樁事兒吧!”諸葛先生且将話題一轉,囑咐道:“記住,你若能保住了天下第七不殺,就要設法讓他把‘忍辱神功’、‘山字經’和‘傷心小箭’的要訣使出來。
方今聖上,己愈來愈重用方應看了。
有他在,隻怕為禍更深。
這件事,你可以任何名義為之,但決不要提起我對你的指示。
” 無情心中有惑,但仍堅定的回答。
回答隻一個字; “是。
” 他沒問的是: “為什麼?” 他對諸葛先生的話已習慣了“服從”,而不是“質疑”。
雖然他很聰明。
甚至還十分精明。
——就是因為他聰敏、精明,所以才不迫問原由,也不查根究底。
“你我适合的人去接方大俠。
他一向喜歡與小童相處,當年,方應看也因而得取他的歡心。
要是接到他,記得,最好,先請他跟我會上一面。
” 無情答:“是。
” “這點很重要。
” “知道了。
當盡力而為。
” 諸葛正我迄今才有點滿意似的,忽然問了一句:“你知道孫青霞自從失意于‘山東神槍會大口食色孫家’之後,闖江湖、入京師,均用了很多不同的名字和化身這一事吧?” “是的,”無情道,“這點他跟當日的白愁飛十分近似。
隻不過白愁飛當時還未打出名堂來,隻好用一個名字毀一個名字、直至他能功成名就為止。
孫青霞則下一樣。
他不想太出名,隻圖風流快活,故用一個名字便棄一名字。
” “他其中一個名字是‘孫公虹’。
” “是。
”無情接道,“他便是用這假名去接近李師師和戚少商的。
” “不錯。
你記憶力仍十分的好。
這點太也難得。
飯王張炭本來記憶極佳,但近年來可能受到‘反反神功’和無夢女的沖激,記憶時好時壞,程度不一。
你也許不能練成絕世武功,但若能有此精明腦袋,以及這般深刻的記憶力,至少,那已是一種絕世武藝了,就算跟楊無邪、狄飛驚等英傑、枭雄相比,也不逞多讓。
”諸葛用賦比的方法着實說了無情幾句,然後接下去道: “他這個名字,便是為了要紀念‘公孫揚眉’和‘長孫飛虹’這兩名摯友之故。
” 無情忽然明白過來了。
于是說:“但公孫揚眉已經英年早逝了。
” 諸葛道:“鐵手曾為了此事,遠赴關東,偵破了這件冤案。
” 無情道:“現在就是隻下長孫飛虹仍然活着。
” 請葛:“不過目前仍關在牢裡。
” 無情:“既然他用的是假名也在紀念這兩個人,那他對此兩人的感情義氣,不但是非常真心的,同時也是非常深刻的了。
” 諸葛沒回答,但眼裡已流露出嘉許的激賞之色,忽然道: “其實你的人并不無情。
你隻是怕動真情,所以要佯作無情,好讓人無隙可襲,而你又可自保不必為情所苦。
” “真情往往輸出的是真心,”無情無奈地道:“深情換來的多是傷情。
沒辦法,據說大俠蕭秋水所習的‘忘情天書’,到了極處颠峰,還是得高情忘情。
情之所起,莫知所終,不如還是不要生情的好。
”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說是容易,做到卻難。
尤其是你。
”諸葛平視他道,“我知道你。
——還記得你給江湖人稱為‘無情’的名字之來由吧?” 無情的目光在看茶杯。
仿佛那茶杯在跟他招呼。
“記得。
” “這是我替你取的。
有一次,我因為一件事,罵了你‘無情’二字,傳出去了,你就變成了‘無情’。
”(故事将見“少年無情”一書)諸葛無限緬懷的道,“那事後來發現是一個誤會,但你為了要記取那個教訓,不但任由人喚你作‘無情’為惕,還鼓勵人叫你為‘無情’為念。
” 諸葛注視着他,又說:“光憑這件事,就知道你非但不能無情,甚至還太過不能忘情。
” 無情笑笑。
他現在在看茶壺。
仿佛那是一隻會說話的茶壺,正在唱歌。
“世叔記憶力真好,”他腼腆的說,“還記得這些事。
” “我也記得魔姑姬搖花的事,已經過了一大段時間了。
”諸葛感唱的道,”你再芯煞情多,也不該再記着她了。
” 無情在今日這是第二次聽到諸葛提到他感情的事。
他兩道刀眉微微蹩了一下,很快的又舒展開來,道:”我已忘了。
” “忘了?”諸葛笑了起來,“忘了就好。
” 無情現在在看杯裡的茶。
水面上的茶葉。
仿佛,那都是些會招手的茶葉,正在蹑他翻斤鬥。
“孫青霞一再幫戚少商對抗蔡京麾下高手,以及‘六分半堂’、‘有橋集團’的人。
戚少商也一直暗中協助孫青霞對付‘叫天王’的排擠,以及平反孫青霞一些劫色冤案,還有力他平息‘神槍會’的追擊。
”諸葛話題一轉,又回到戚少商和孫青霞二人身上來,“你知道,這兩人,誰也不願欠誰的情,誰都不要負誰的情,誰都不要負誰的義。
是以,到頭來,戚少商必助孫青霞往大理寺劫獄救走凄涼王。
我們可以放出長孫飛虹,賣給戚少商一個交情。
” 無情雙眉一剔:“那麼這個交情,可以換取很重要的……” 諸葛先生哈哈大笑,打斷了他的下文:“有時,朋友相交,也不是一定要計較兩串錢買三斤豬肉,半斤鹽換八兩糖的!” 無情一笑,這次,他看桌子。
仿佛那不是桌子還是一個活潑的孩子。
諸葛笑意一斂:“你可以去了。
” 無情長揖,推動輪椅,離去。
屏風後,即走出一人,形容古樸。
他的容貌、民飾、加上說話的神情,老實說,像一塊石頭多于似一個活着的人。
他一步出“知不足齋”,就用非常“石頭”的語音問了一句。
“怎麼樣?” 諸葛回答:“果是他。
” 大石公又問:“不止他一人行弑的吧?” “當然。
” “其他的人他不肯說出來吧?” “他不會說。
” “你打算怎樣?” “我仔細觀察過他。
他的眼神凝定,舉止毫不慌亂。
我想,他沒有做虧心事。
要不然,我隻好采取行動了。
” “不必。
” “不必?” “不應該采取任何行動。
” “哦?” “因為他隻是做了我們想做而還沒有做的事。
” “咳……有些事,時機還未成熟,貿然行事,打草驚蛇,為禍至大。
” “你扶植幼君,密謀多時,為國除奸,時已将屆。
”大石公悠然反問:“可不是嗎?” 諸葛一笑。
笑容裡有說不出的倦意和傲意。
且一口喝盡了杯中的茶。
還嚼食了幾口茶葉。
12.非違法活動 如此,無情便去執行諸葛先生的囑咐。
這般,他藉“老字号”劫囚之便,重創天下第七,讓大家都以為他已喪命,卻将之暗底裡送到“名利圈”去。
如此這般,他身邊的兩名劍童:鐵劍葉告及銅劍陳日月,負責押送、看守那窮兇極惡的天生殺人狂“天下第七”文雪岸。
他們一進入“名利圈”,店裡很多人在叙面、聚腳,高談闊論、閑聊胡扯,有兩名夥計正要出來招呼,一見是葉告、陳日月,怔了一怔,招呼立即變成了行禮:“三哥兒”、“四阿哥”。
要知道,銅、鐵二劍雖隻是無情身邊服侍的書僮、劍童,但作為天下第一名捕身邊的人,身分自是非同小可,江湖地位也高人一等,隻要往外面一站,亮上了相,大家自然都十分尊敬,同時也另眼相看。
——是以,隻要是跟有權力的人搭上邊兒,或是名門之後,皇親國戚,要是不知自重自制自律,很容易便可以憑這種衣帶關系,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狐假虎威,作威作福。
陳日月和葉告幼受無情嚴格調訓,自然不放心如此。
不過,小孩子好勝好威風,喜歡充大人争風頭總是難免。
這兩個出來招待的夥計,兩人都姓餘,份屬兄弟,一個因為頭大眼大,人戲稱他為“魚頭”,一個走路老是一搖三擺,但身法倒是輕靈,大家就諺稱他力“魚尾”,倒是“名利圈”裡出色旦是得力的一對哥兒。
葉告、陳日月常出來代表無情走動、“名利圈”以前盡是京師,具城捕快、衙差、六扇門中人的小天地,對他們都算熟稔,由于無情是這一門中最出類拔萃的人物,赢得同僚、同行由衷的尊重,敵對他身邊的劍童也好感起來。
四劍一刀幢曾借這兒辦些“正事”,一直都得這兒的人合作和幫助。
所以,無情才選了這地方,讓二劍童有機會“收藏”天下第七,并擺脫追蹤的人。
“魚頭”、“魚尾”、跟陳銅劍、葉鐵劍相熟。
大家沒事的時候,也常聚在一起玩耍胡鬧,不過,今天,他們一看情勢,便知有公事,正經事兒要辦,倒不敢嬉戲。
葉告問的直接:“掌櫃的呢?” 魚尾一聽。
就會意道:“我請他來。
” 如飛地溜到裡邊去了。
魚頭以大眼使色,往要死不活的天下第七身上溜了溜,悄聲問:“要不要上房好辦事? 陳日月隻答了一句:“好,夠醒夠聰明!” 魚頭也馬上引路上樓,三人前後走上了十級八級木梯,忽爾,陳日月和葉告都覺身後“嗖”的一響。
兩人正一左一右,挾着天下第七上樓。
天下第七穴道已給封住,行動不得,當然隻靠二劍童攙扶,加上他實在傷重,看來,如果不是兩人挾着托着,就算穴道不給封住,隻怕也早已滾下來了。
可是二人一旦扶了個瘦長大個兒,動作自然就受到阻滞。
沒那麼靈便了。
他們行動不太靈,但警覺性依然十分靈光。
二人隻覺耳後有異晌,立即雙雙回頭。
回首之際,手已搭住了劍愕。
他們都知道:天下第七是要犯,也是公子一再吩咐要好好“留住”的人,斷斷失不得的! 他們倏然回身,卻看不見人,隻覺“嘯”的一聲,一道灰影還是什麼的,掠過他們的身邊。
兩人都是這樣覺得,一個發現左邊有灰影,一個發覺右邊有東西掠過,二人急忙備戰,左右一攔—— 卻攔了個空: 沒有人。
卻在此際,前面“飓”的一聲,一物截在樓梯日,正攔在他們前面。
兩人此際身還未回到原位,但已情知來人身法好快,先自背後趕上,後掠經他們身側,要阻截時,卻已飛身越過,攔在前面樓梯要塞。
二劍童如臨大敵,馬上拔劍—— 卻聽那人笑道:“慢慢慢慢……二位賢侄,我是高小鳥。
” 陳、葉二人一看,喜出望外,登時放下了心,“高飛叔叔! 正要找你,你可來了!” “高叔叔,這般神出鬼沒,可把人給吓死了!” “沒事沒事。
”高飛長得牛高馬大,滿臉胡碴子,但卷發,穿紅裙子、還塗姻脂口紅,形狀甚為怪異突梯。
“我聞公子有召,馬上就趕過來了!” 他的語音也嗲聲嗲氣,隻有目光十分淩厲,透視了天下第七一眼,道:“是這個人吧?” 說着,冷哼了一聲。
陳日月道:“高叔叔,這人隻剩半條命,你就醫他一醫吧。
” 高飛似乎很不悅:“醫這個人?這算得上是個人嗎?城裡城外,不知有多少的好女子的清白都給他糟蹋掉了!不知有多少好漢的性命都給他毀掉了!救他作啥!?” “我也不知道為啥!”陳日月也忿忿不平的說,“換作我,我也不想救他。
” 高飛轉去看葉告,葉鐵劍馬上澄清,“不關我事,我巴不得一劍殺了他。
” 高飛馬上明白過來了。
“那是無情大捕頭的意思吧?”高飛苦惱地道,“反正,他一向天機莫測,我總是不明白他的玄機,但他做的,總是對的。
” 忽聽一個豪笑道:“既是對的,還不趕快去做,塞在梯口。
教人上下不得!小飛鳥,别逞能,你還欠我兩個半月的房錢呢!” 高飛歎了一口氣,道:“也罷,不明白也得救——誰叫我欠了大捕頭的情呢!” 然後他返身揚聲道:“孟掌櫃的,你少得意,我不是欠你的!你遼不算是大老闆。
我欠的隻能算是大老闆溫六遲的銀子! 其實,“名利圈”的店鋪,“七好拳王”的确隻能算是個“掌櫃的”,真正出錢開了這家店子,并以六扇門、衙門辦事的差役捕頭為營業對象的構想,全都是那個“老字号”中最愛開客店。
驿站的六遲先生溫米湯一手策劃的——直至站穩了腳步,并開始變質為各路市并人馬、娼妓伶優都來此地落腳後,溫六遲一如慣例,“功成身退”,又去經營開創他另一個店子去。
聽說,他最近看上了京城裡另一個店面,認為是做生意開旅館的絕佳場所,可惜那兒晶流複雜,各方勢力盤踞,且争持不下,原地主人不肯讓出,他才一直不得其門而入,但始終觊愈觎窺伺,不肯放棄。
說話的人站在梯口最上的一級,正是“七好神拳”盂将旅。
詭異的是:這以神拳稱著的“七好拳王”,一雙拳,非但不似海碗樣般的大,反而很小,很秀氣,簡直有點文弱——拳眼上也沒起蘭子,連手腕也比一般人細秀,讓人看了擔心他一個不留神,打入卻打拆了自己的手。
“小鳥”高飛卻長得高大威猛,簡直是魁梧彪橫,且臉肉橫生,一點也不“小鳥”.就不知他因何冠以“小鳥”的外号,不過,高飛卻是孟将旅的好朋友,也是好搭檔、好戰友。
兩人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目前都在溫六遲座下做事,以前,都曾受過“四大名捕”中鐵手的恩義。
“别争這個了!”孟将旅沒好氣的道:“把人先擡入十九房,先鎮住他的傷勢再說吧!” 然後他低聲疾說了一句:“有人跟進來了。
” 他說的時候,眼睛往大門那兒一轉。
他的人很文秀,語氣也文質彬彬,就是眼神凜然有威。
高飛馬上會意,跟葉告、陳日月夾手夾腳的先把天下第七弄進二樓最末一問客房去。
人一擡進了十九号房,葉告扭頭就出房門,并向陳日月吩咐道:“你替高叔護法,我去搪着!”高飛奇道:“你要幹啥?” 葉告沒好氣的道:“應付追來的人呀?” 盂将旅忽然問:“你們捉這個人來這裡,是違法的吧?” 葉告憨直的道:“可是,他是個壞人……” “這便是了。
”孟将旅好整以暇道:“他是大惡人,你們則是六扇門的人,抓壞人他,是對的,那我們這活動便不是違法的了,對吧?” 陳日月一聽,馬上就搶着回答:”對極了。
我們做的是好事,決非違法活動。
” 孟将旅明顯的高興聽到這個回答:“那可不就是了嗎!——既然咱們做的是為民除害的好事,你們又進入了‘名利圈’,有壞人追上門來了,當然由我們來應付。
” 他微笑反問葉告:“這店子是誰主持的?” 葉告隻有答:“你。
” “這就對了。
”孟将旅很悠然道,“這個店子是我的,這個圈子也是我的——有人上門來找碴,當然也是歸我的。
” 葉告想想還是不放心:“公幹叫我們盡量不要拖累旁人——他們既是沖着我們來的,應由我下去解決。
” 這時,他們都已聽到樓下一陣騷動。
“不。
”孟将旅也堅決地道:“進得名利圈來,就是我的事。
” 高飛在一旁也唉聲道:“也是我的事。
” 孟将旅反問了一句:“你們可知我跟你家公子是什麼交情。
” 陳日月素來知機,陪笑拖走葉告,陪笑道:“是是是,老四一向沒腦,哪有走進入家家裡争做家長的事,真沒腦,别怪,别怪,他隻是愛逞能!” “我逞能!?”葉告一聽,登時新仇舊恨,齊湧上來,指着自己的歪鼻子,惱火地道:“你是不負責任,膽小怕事。
” 孟将旅和高飛相顧一笑,一個想:雖是名滿天下第一種捕身邊的人,畢竟是年紀輕,好勝心強!一個付:雖是無情授業的劍童,可是到底稚嫩,無情那一種喜怒不形于色。
深沉鎮靜、莫測高深的冷然主人,究竟攀不上。
看起來,兩人已争得臉紅耳赤,動了真氣,盂将旅忙圓了個場:“葉小哥兒英勇過人,鐵肩擔待;陳小兄弟深明大體,通情達理;都是年少英俠,了不起!” 陳日月忽問:“孟老闆不是說要對付來人嗎?怎麼卻還在這裡?” 盂将旅哈哈笑了起來。
“你們都不知道嗎?”高飛帶着誇張的語氣反問:“一般而言、就算有入在這圈子裡頭,惹事生非,甚至太歲頭上動士,孟掌櫃的都很少親自出手管的。
” 葉告瞪大了眼睛,問:“為什麼?” 高飛笑着将天下第七“擺放”在榻上,一面道:“因為下面還有兩個人。
” 葉告看看他每一個動作:“誰?” “一個是何教主。
”高飛開姑為天下第七把脈,俯視細察其傷勢:“一個是魚姑娘。
” 陳日月忽問:“何教主就是當年名震京師的‘火星都頭’,外号‘九掌七拳七一腿’的何車?” 高飛已開始為天下第七止血:“便是他。
” 陳日月也看着高飛敷藥的手勢,再問:“你說的魚始娘,是不是魚頭、魚尾的大姐:魚天涼?” 高飛看了天下第七的傷勢之後,滿腔沉重之色,邊解了天下第七的穴道,邊漫不經心的答:“是。
” 陳日月聽了,卻豁然道:“那我們就白耽心了。
” 連葉告聽了,居然也道:“既是他們,就沒事了。
” 孟将旅在旁就說:“你們兩位兄弟明白也好。
有魚姑娘和何教主在,天塌下來也有他們扛着。
” 陳日月也舒了一口氣道:“是的,我們沒什麼不放心的了……” 蓦地,葉告出手,閃電似的又點了失血過多、昏迷不省的天下第七三處穴道。
他突然動手,招呼也不打一聲,不但使正為天下第七敷傷刮走碎肉的高飛吃了一驚。
“怎麼……他已奄奄一息,你們這是怎麼搞的!?” 陳日月悠然道:“沒事。
這天下第七估惡不俊,機詐兇殘。
剛才高叔叔為了要醫他隻好先使他血脈恢複暢通,出手解了他穴道。
但為安全計,老四再對他三處比較不妨礙治理的穴道,免得他一旦清醒過來,突然發難,使高叔叔、孟老闆受無妄之災。
事先并未招呼,是怕這惡徒提防。
” 請恕罪則個。
他這番話,說的得體有度,仿佛,他己早知葉告會出手,而且,他跟葉告也沒争吵過似的。
高飛和孟将旅又互觑一眼,一個心忖:倒别小看他們了!一個暗道:果然名不虛傳,名将手下無弱士! 陳日月持起袖子,打開針灸盒子,趨近兩下子便替天下第七止了血,道:“來,讓我也助高叔叔一把吧!” 高飛饒有興味看着這個尚未成年的小夥子:“嘿,你也會醫理……” 葉告在旁則說:“這家夥向不學好,但舉凡針灸、推拿、跌打、藥草、醫理、過氣,刮痧、晶石驅病法、催眠術…… 他都懂一點,或許能給高叔叔幫點小忙吧。
” 聽來,他跟陳日月仿佛全沒争執過一般。
13.大姐大 樓下大約有十七八桌子的人,有的喝酒、有的喝茶、有的吃飯、有的吃菜,有的其實什麼也不吃、不喝,隻要在這裡找張凳子坐下來,不久之後,若是單身男子,就會有各省各地妖媚女子,湊前兜搭。
若不然,就會有各種消息,傳來傳去,不過,真正重大和獨家的消息,都是要給銀子買的。
——天下沒有白吃的酒飯,也沒有白聽了的第一手消息。
傳播的人,必然另有目的;要不然,就為了錢。
有吃、有喝、有色有消息,加上樓上有“雅緻客房”,有“短租計時”:每半個時辰才三錢八,方便如此,大家自都趨之若渴——這又是六遲先生發明的銷金玩意兒。
名不虛傳,房間的确“雅緻”:至少,要緊的床褥枕被确是天天洗換的。
菜也好吃,辣的,丁辣的、熱的、涼的、冰冷的、乃至吃了補身的、補腎的和壯陽、滋舊的,在所多有。
何況還有酒。
應有盡有——不應有的也有,甚至,有的趁機在那兒兜搭賣春藥。
迷藥和蒙汗藥的。
今天,這兒,就有一個。
這人正在賣******。
這人姓魚,名天涼,是個女子,這兒一帶的人,若不是習慣了叫她做“魚大姐”,就叫她作“好秋姑娘”,原因無他,因為一句詞兒:“如今識得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她最喜歡吟詠自歎,大家都藉此諧稱她力“好秋”。
她年近三十,但的确是。
“美好如秋涼”,臻首、杏唇、楊柳腰、犀齒、酥乳、遠山眉,真是無一下美,無一不媚,還有流轉不已的秋波,春蔥樣般的柔指,一張皎好的芙蓉臉,雖因恩客貴達之士,常予翡翠簪钗,環鬓金珠,但她卻不喜佩戴,從不豔妝盛飾,隻愛在頭上插花,聽其高興,喜紅則紅,愛紫則紫,但她再簪白花,自然合道,麗容嬌花,美得令人有生死離别,一見無憾之概。
而已美得雅,不俗的美,不若一般塵俗女子,若外來者,還真決不敢相信,她是這兒江湖女子的大姐大頭兒,雖從不賣身,卻也是煙花女子的依傍靠山。
聽說,她之所以能成為這一帶風月女子的大姐大,是因為: (一)、她有俠義心腸。
因為好助人,好打不平、好管閑事,隻要死不了,就一定成為衆人心日中的領袖、依靠。
(二)、她兇。
誰對她兇,她就對誰更兇。
——這種情形,通常有相反的一面:誰對她好,她就對他更好。
這樣,很容易就會有一種現象:以她為中心,聯群結黨,自擁勢刀。
(三)、她有非凡功夫,當然,沒有好身手,這種人早死了一百五十二次了。
但她“功夫”,聽說,不隻是手上、腳下的,聽說連床上、貼身的,也很厲害,隻不過,嘗者不說,知者不多,估量者卻律津樂道罷了。
——名利圈中的女子,有誰不是好猜估、說是非的? (四),她也有靠山——當然,正如沒好身手一樣,像她那樣的女子,怎活得下去?她常耗在“名利圈”裡,自是好名好利,這一點,溫六遲成全她,但她也得到同僚“火星都頭”何車、“七好拳王”孟将旅、“小鳥”高飛、“袋袋平安”尤吐珠、“破山刀客”銀盛雪籌一幹友好的支持,但最特别、也最盛傳、人們也最喜歡打聽的是: 聽說,在背後支持魚天涼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四大名捕”中的老三: 追命。
——魚好秋是他的紅顔知己。
——追命則是魚姑娘的良朋密友。
是不是真有其事?也許誰也不清楚。
但卻傳得煞有其事:人們願意相信那是真的,因為那滄桑名捕和風塵美女的傳言,實在令人有浪漫情懷,而一向攻擊“四大名捕”的敵手,也正好找到藉口,斥他腐靡風紀,無行敗德。
提起這段“關系”,有人相詢,魚姑娘隻不說是,也沒說是。
至于追命,提起魚好秋,他隻微微笑,勸人喝酒。
誰也不知道到底真假。
聽說她真正的靠山,還是六遲居士,也不隻是追命,向是一個龐大的大家族。
或許,追命隻樂于被人利用,魚天涼也樂得有追命這号人物作靠山。
可是,大家都可以斷定一件事: 不管追命是不是魚姑娘的姘夫,但他一定不知道魚姑娘在到處兜銷她的蒙汗藥一事。
——要是追命知道了,還任由他這樣做,那還了得! “喲!不得了!”魚姑娘一見大門口出現的人,就花枝招展、妩媚嬌嗲的湊過去,妮聲道:“今兒可來了稀客!” “稀客”的意思,通常是少見的客人,但往往也是“不速之客”的别稱。
如果是,“稀客”可不隻一個。
而是四人。
這四個人,本來都應說長得相貌堂堂,威武逼人,而且穿着打扮,一看便知來頭非凡、氣派十足,隻不過,這樣看夫,模樣幾都很有點滑稽。
為什麼? 因為這四個人,一個在眼睛上戴上了一隻眼罩,成了“獨眼龍”;一個咀巴戴上了口罩,成了“蒙面人”;一個則更甚,頭上戴了頂馬連坡大草帽,帽邊垂下了黑紗,成了“無臉人”,還有的一個,總算什麼也沒戴,沒蒙面、沒口罩,也沒帽子,但好好的一張臉,每走一步路,卻五官擠在一起,扭曲變形,甚為吃力、肉緊似的,成了“怪臉人”。
魚天涼一見四人,就迎了上去。
但魚頭、魚尾,卻比她先一步招呼客人:“客官,請坐!”“先來杯茶暖暖胃還是先打幾斤酒?” 戴口罩的,冷哼了一聲。
那怪臉人,忽然咧開了嘴,像是在笑——可是他這一笑,臉部更是畸怪,教人心寒。
說話的是那臉罩黑紗的人:小兄弟,你們幾歲了? 魚頭答:“我屬猴。
我愛蹦蹦跳跳。
” 魚尾也答:“我是小羊,咩咩咩咩。
” 兩人都個性活潑,一面回答,一面作出羊和猴的小動作,一般客人,都感親切,為之蕪爾,小賬也會多付一些。
不料,那四個人,一點也不欣賞這兩個小孩的精靈,隻聽那面罩黑紗的人嘟嘟嘟了幾聲,說:“如果這麼年輕就死了,那就太可惜了。
” 然後他反問那兩個吓住了的小孩:“明白了沒有?” 魚頭看來己明白。
魚尾顯然也不明白。
那怪臉人開腔了。
他的臉肌扭曲,一旦開聲,也一樣的詭怪,像是聲線也給扭曲了似的: “我們……來這兒……不吃……不喝……不坐……隻來租……房……” 他說的極為吃力。
聽的人更吃力。
“你們……帶我們……上樓……去……”怪臉人怪聲怪氣地繼續他的威吓:“……如果不帶……或尖叫……或示儆……我們……馬上……扭下你們的……頭……一顆喂狗…… 一顆……我們自己有來……吃了!” 然後他也問了一句: “聽……明……白……了……沒……有……!?” 那戴面紗的人适時加了一句冷冷的話:“大家放心,我們殺人,管你這兒有公差捕快、衙役執吏,都管不了我們的事,判不了我們的罪。
” 兩個小孩,都給吓住了。
大家聽了,心中都發毛: 看來這四人,仇大苦深的來到這兒,明目張膽的是要惹事。
走得最近的魚姑娘,既覺眼熟,又感陌生,隻發黨那個戴眼罩的人,用一隻獨眼,淩厲痛恨的望着她。
盯死她,像要把她的兩隻眼珠也挖出來,生吞下肚裡去的。
——有那麼大的怨隙叱! “你們要租房的吧?”且不管來的是何方神聖,她是這兒的大姐大,眼看兩個小夥子和大夥兒都給唬慘了,她說什麼都得找回個場面來,“對不起,樓上的房子,全己客滿了。
” 14.小女子 那“無臉人”聽了就說:“客滿了?那剛剛上去的不是人?” 一下子,都明白過來了。
魚姑娘已明白他們是沖着什麼而來的了。
所以她答:“是人。
” 無臉人跨前一步,咄咄逼人:“他們是人,我們也是人;他們能租房,我們就不能?” 魚姑娘笑了。
她笑起來很狡儈,像一條魚。
——當然是很好看、很動人也很優美的那種魚。
一種你看了很想親、很想吃、但又最想呵護為她換水洗缸挖蚯蚓的那種魚。
“可是他們是病人,”魚姑娘補充道,“病人是很可憐的人。
我們這兒雖己客滿,但對病人、傷者、素有優先。
” 然後她用一雙媚而美的眼去昵了昵他們,且以更美和媚的語音跟他們說:“你們當然不是病人。
你們人強馬壯,雄健得可以教所有小女子都求饒求死。
” 一般的男人都決受不了她的媚和美。
——受得了她的語音,也受不了她的眼波,受得了她的紅唇,也受不住她的美豔;總而言之,就是消受不了她的誘惑。
可是今天很奇怪。
這四個男人當然都是男人。
因為他們看到魚姑娘的一颦一笑,一扭一擰,以及一步揚眉一含笑,七隻眼睛,都發出了極強烈也極需切乃至極饑渴的光芒來。
不過四人都很不是男人。
因為他們居然都沒有進一步“反應”。
隻那個“怪臉人”怪聲怪氣的說:“你沒看見嗎?我們都曾中過劇毒……我們……也是……病人……” 魚姑娘莞爾道:“不過,他們除了是病人,也有公人——我們這兒,最願意招待因公得病的人。
别的人,可沒這樣子的優惠。
” 任何人聽到了這樣的後,都應該知難而遲。
可是這四人并不。
那“蒙臉人”終于說話了,他的語調可能是因為戴着口罩之故,所以簡直要比那:“怪臉人”的口音還要難聽難辨: “我們也是……公人……大家都是吃公門飯的……為啥他們能住,……我們卻不能!” 魚妨娘知道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看來,這幾人是死纏不休的了。
不管她心裡怎麼想,但臉上堆起的總是迷人的笑容: “你們也是吃公門飯的……那就失敬了……我們這兒有的是公差大哥、衙門大爺,卻怎麼我好像沒見過四位……” 隻聽一聲冷哼。
發出哼聲的是那仇深似海的“獨眼人”。
魚姑娘隻覺心頭有點發毛,一時也說不下去了。
那“蒙面人”哼哼嘿嘿的道:“那你是鐵定不租給咱們了吧?” “除非,”魚姑娘臉上依然挂了個迷死人的笑容:“你們四位能證明确是公人……不然我就恕難……” 她的興緻忽然來了,湊近去訪似告訴什麼要害、秘密般的,小聲而清晰的說: “其實租不租房有啥打緊?不如,我有好介紹。
四位大爺,在江湖上行走,總帶些活寶貝好做事。
我這兒有好東西賣咧。
” 那四人互觑一眼,仿佛都生了興趣一個問:“是什麼玩意兒?假貨、水貨可都不要。
” 魚始娘連忙打鐵趁熱,娓娓道來:“大爺可要不要美女一見鐘情,自動投懷送抱?我這兒有‘美女脫衣粉’,包準隻要給美女迎面兒一撒,溫香玉軟,享受似神仙。
我這兒還賣‘奇癢粉’,一旦着了,全身奇癢難搔,到時不管男的女的,還不手到擒來…… “無臉人”饒有興味的問:“這倒新鮮。
……還有啥更厲害的?說來聽。
” 魚姑娘也說上了瘾了,“多得很哩。
蒙汗藥、迷魂香、麻醉煙、迷魂劑、子母離魂散、春情藥……我這兒一應俱全,想有便有,有了一包,為所欲為,欲仙欲死。
還有壯陽藥、金槍不倒丹、孟姜女大哭劑,變啞方、失明帖,更有迎面倒防身藥,見人傷人,遇物傷物;哪哪哪,還有一種聞味即睡的高唐粉、一種見色即暈的委身散、一種遇美即勃的招蜂引蝶酒,用過包你還來找我。
我可存貨不多,沽清不再辦。
當是朋友才相告,小女子我這兒,還賣千年秘方、萬年要訣,通靈符、騰空法,定身咒、懾神大法、迷魂帕、穿牆法、掩眼法、隐形丸、縫惡人口眼法、舉宅飛騰木、點石成金木、邀仙女行歡作樂魔符,颠龍倒鳳神咒、推背推車奇功……獨家供應,如有雷同,必屬仿冒……見四位大爺投緣,小女子這才冒險相告。
” “無面人”聽了也啧啧稱奇,歎道:“聽來,你所冒的險可大呀!” “蒙面人”卻有懷疑:“隻下過,你憑一個小女子,從何得到這麼多不傳之秘、獨門手法呢?” “怪面人”也結結巴巴地道:“萬一……你賣的是……假……假……假藥,咱們不是……很……吃虧嗎!?” 魚姑娘開始臉色也變了變,笑容,也有點牽強。
但牽強的笑,居然也流露出一種牽強的美,而且,很快的,她就笑的不但恢複了自然,甚至還更加流而了。
“我賣的當然是真藥。
” 但那三個原先要租房後說自己是病人之後又表明自己是公人而今卻對那些古靈精怪的藥物極表興味的怪人還是存疑: “你哪裡找來的藥?” “我們憑什麼信你?” “一個小女人,能有多大能耐?” 魚姑娘依舊笑盈盈,但她身邊一人,已按捺不住,大步行了過來,隻見此人額上,有好幾條皺紋,一隻犬齒略露咧在上唇之外.但人長得算是四四正正,相貌堂堂,插口道: “她賣的藥,便是由我提供的。
” 四人一齊打量他,問:“你是誰?” 那人皺了皺眉,沒耐煩的道:“我姓何。
” 蒙面人朦朦胧胧的道:“何?何什麼?” 蒙面人也道:“我不識得你。
” 無面人說的更沖:“我管你姓什麼!” 那人的額紋己皺成了一個“火”字,魚姑娘忙不疊的陪笑道:“别……别别别動氣……” 她湊近四人悄聲說話:“四位爺們,小女子這兒賣的是什麼藥?這種不見光的東西,以那字最是有名?當然是‘下五門’和‘下三濫’呀……而他又姓何——四位爺們可是江湖上跑慣了的大爺啊!” 她這一說,那四個形容古怪、有意鬧事的家夥可全都省了過來: “下三濫何家!——他是‘下三濫’何家的高手!?” ——要使這種下九流藥物符咒,還有什麼門派能比“下三濫”何家更權威? ——也許有,那就是“下五門”和“下九路”。
——隻不過,“下五門”的人姓聶,“下九路”的人名堂還不及前兩家響,而今,來人卻是姓“何”。
15.無齒之徒 那四個在面上總是“東遮西掩”的怪人,一旦得悉對方在江湖上也是一号人物,态度馬上不同,甚至禮貌上大是下一樣。
人就是這樣,先敬羅衣後敬人,也就是以貌取人。
—— 不過“以貌取人”也有好處:看他的打扮,就知道他的品味;觀察他的言行,就可預側他的作為;審視他的氣派,就了解他的地位和成就,其實,相學也可以是一種觀形察色、以貌取人的方法。
其實以外貌取人,未免勢利,但也有一定的準繩。
就算不以其形辨其高下,至少,也會視乎對方的名頭、地位而作出因應的态度,如果是當朝太傅王給你下的帖子,締夫王老虎跟你約吃酒夫,注重的程度總會有差别。
是以,有名便多能藉名頭取利。
是故大名大利,總是禍福相依。
名和利,是同一碼子、同一圈子的事。
有名能藉以牟利,同樣,有了利,一樣可以買名頭—— 記住,是以利換名,但有名,不一定有清譽。
清譽是買不到的。
——萬世功名,一向很公平。
因為它是“非賣品”。
不過,“名”這回事,有時是一刀兩面,忠奸不辨的。
故此,有人流芳百世,有人遺臭萬年。
好事固然可以亨譽,壞事也可以傳千裡。
在武林中也如此:隻要你專于一種武功、心法或秘訣,的,可真管用呀。
” 魚姑娘盡在笑。
她一面笑一面斜眼着他手上的長形事物。
怪面人接着說話。
“我們都聽過:魚姑娘專賣春藥,迷香,催情煙……可不是嗎?” 他一面說,一面自背後摘下了挂着的一物。
“大家都知道:下三濫制造這些藥物,最利害,最著名、也最有效。
” 魚姑娘笑。
笑着看他把弄着手上似尺非尺,像蕭非蕭,但仍用緞絨卷裹着的物件。
“所以。
魚天涼加上何車都頭,賣的一定是好東西。
” 魚天涼吃吃地笑道:“這個自然。
包你們用過後一定會回來找小女子。
這叫吃了尋回昧”。
怪面人臉肌扭曲,搐動不已:“當然,得了好處,嘗過甜頭,忘下了你。
” 魚姑娘呢聲道:“這不就是了嗎!貨真價實,信我總有好處。
” 怪面人臉上一棘,青筋乍現而滅,下一會,又掙了個通紅滿面:“你的東西就是太貴了一些。
” 魚姑娘仍然在笑,不過笑容卻似有點發苦:“貴是貴上一些,可是,太爺們推付不起?隻要妙用無窮,那就物超所值了。
” 怪面人随口問:“那個‘一吹定情煙’賣個多少?” 魚姑娘答:“六兩一管。
” 怪面人道:“你倒會漫天開價。
” 魚姑娘道:“你也可以落地還錢。
” 怪面人:“錢多少不是問題——就看貨好不好?” “我就說嘛。
”魚姑娘又轉了個怨媚已極的笑靥,“大爺們才不怕價多少……”然後吹氣若芒悄聲道:“如果要上好的貨兒……那種可以灌在水煙袋裡,向人面上一吹,立刻就投懷送抱叫哥哥的‘一噴發情劑’,那隻不過每管多加六兩。
” 怪面人咋嘞嘞的笑道:“六兩銀子?” 魚姑娘老實不客氣:“金子。
” 怪面人啐了一口,又問:“總共是六兩銀子,六兩金子?” 魚姑娘答得更快:
” 無情反問:“可是聖上會赦免他的罪刑嗎?” 諸葛答:“皇上已把他這個人忘得七七八八了,而且,聖上聽我說過‘山東神槍會’那一幹人不好統禦,也不想得罪他們,曾向我喻示;如果犯人知過能改,聖上可開恩特赦其罪。
” 無情追問:“那就是說,長孫飛虹若要出獄,便可以出獄了?” “是。
” “可是他以前不想離開囚牢?” “對。
” “但現在他卻想出來了?” “一點也不錯。
” “——為什麼?” “因為,”諸葛微笑道:“他又想出來行刺了。
” “行刺?”無情愕然,“這次他又要殺誰?” “蔡京。
”諸葛回答:“他雖人在牢中,但消息仍十分靈通。
深知外面百姓叫苦連天,怨聲載道,民不聊生,皆因蔡元長為首緻禍,奢侈誤國,謀私害民,而他又知悉當年守護在蔡京身邊唯一能對付他的高手元十三限已殒,所以他又要出動下——此人雖不見天日多年,但豪情壯志、不遜于昔時!” 言下頗有不勝激賞之意。
“世叔的意思是說:隻要你允可,其實,長孫飛虹随時可以來去自如了?” “不是很多入知道這個原委,但的确是可以走了。
”諸葛微笑更正道,“畢竟天牢那種地方,不是說來便來,說去就去的。
” “世叔認為他可以殺得了蔡京?” “蔡元長這人機警聰敏,步步為營,加上手下高手如雲,能人輩出,的确很不好殺。
不過,若說世上還有什麼人殺得了他,就怕凄涼王是一個,叫天王是一個,方歌吟也絕對是另一個。
諸葛深思熟慮的說,“蔡京這回若再拜相,一旦登位,必全力鏟除異己,再不留情。
連當日政敵,武林道上的英雄好漢,必也一個不留,社稷精英,盡力之空。
以蔡京豺狼之心,一旦重新得勢,他的作為也必更虜極欲,凡是反對過他的人,都沒有好下場。
我一向反對刺殺,但在這種時候,殺死這個禍首。
也許是唯一可行之策。
現在已到了這火燒眉睫,兵臨城下的時機了。
國社傾危,己在一線,蔡京不死:禍亡無日矣!” 無情道:“其實像蔡京這種人,早就該暗殺他了。
” 他的話自有一股森寒之意。
他的表情也透露了肅殺之氣。
連諸葛先生也微微吃下一驚,忽如其來的問了一句:“你曾刺殺過他?” 無情點了點頭。
他們之間隔着一座茶幾,幾上有杯,杯裡有茶,有幾片茶葉浮在水上。
無情沒有動。
諸葛也沒有。
可是杯裡的茶葉卻動了一動。
顫了一顫。
很輕、很微。
諸葛歎了一口氣。
“我一向以為你很冷靜。
” 無情垂下了頭:“其實我不是。
” “我也一直以為你很顧全大局。
” 無情在看自己的手指。
他的手指很小、很細、很嫩,指甲菱型,月白很勻,像女子的手。
“對不起。
” “你沒有對不起我,”諸葛緩緩的道,“你隻對不起你自 無情無聲。
“至少,你是對不起你身為維持治安,維護法紀的捕役身分。
”諸葛頗為惋惜地道:“我一直以為你很沉得住氣。
” 無情無語。
“别人可以做這種事,我們卻不可以;”諸葛溫和地道,“尤其是你。
天下捕快,一直都以你馬首是瞻。
” 他用語很溫和,但無情已傀無自容之地,不過态度一樣堅持: “我認為蔡京該殺。
” “他是該殺。
” 諸葛同意。
但沒有說下去。
他這樣頓住,反而無情自己說下去了。
“我忍不下去了。
他在位,我們希望有日天能收他,讓他罪有應得,可是,許多好人都死了,就他這個好人未死,還活得一天比一天好,一日比一日富貴有權。
好不容易,才等到他罷相。
但他丢了官,卻去江南與朱砺父子朋比為好,倚勢貪橫,淩軒州縣,以運花石獻天子為名,飽盡掠劫,殆害萬民,在死無算,遂為大患,天下莫敢奈何!” 諸葛道:“的确是不敢奈何。
他有皇帝撐腰,而他也要靠這個強取豪奪,掠萬民之财,讓他重新得到皇上的信寵,複相掌權。
其勢甚明,其意已彰。
” “他在位,弄得民怨沸騰;他罷免,也一樣殘民至甚;”無情堅持道:“所以,我也想殺他。
” “不隻是你,”諸葛微笑道:“我一樣想殺他。
” “可惜我沒有得手。
” 諸葛長歎了一聲:“以你的暗器手法,若非行動不便,蔡元長斷斷活下了。
” 無情黯然了一下,忽省起什麼似的,道:“蔡京雖然罷相,但身邊的武林高手、江湖能人反而好像更多、更厲害了!” 諸葛先生深住他,說:“我也是擔心他這點。
世上有一種人,知錯不改,以邪當正,他們得意時,胡作非力,結黨謀私;失意時.也暗結私通,同奸共濟,一旦羽翼漸豐,時機成熟,便複出為惡,蔡京便是這種人,他失權時便會耿耿于懷,小心翼翼,在下一次得權時,便會修正自己的‘缺失’,讓人無隙可趁,也就是說.以前他或許還有一些留有餘地。
良善溫和的作風,但為了怕再失權,必趕盡殺絕、天良喪絕!所以,他暗自招兵買馬、結羅江湖異士,不足為奇。
據我所知,‘太平門’、‘下三濫’、‘江南霹需堂’、‘蜀中唐門’、‘四分半壇’、‘飛斧隊’、‘神槍會’、‘大安門’中,有不少好手都己給招攬過去,有的正在給結納篩選中,争相靠攏,連‘老字号’裡的頂尖人物:‘十全十美’,聽說也有人己投效蔡京。
” 無情目中精光閃爍:“目前他手邊确有能人,我功敗垂成,就是他們出手阻撓,又不能敗露身份,所以幾乎折在他們手裡,還好尚能及時全身而退。
” 諸葛先生熟視而道:“去襲擊蔡京的,不隻你一人吧?” 無情隻有點頭,雙目垂視。
“跟你去的,當然都是一流高手吧?” “若不是他們,弟子隻怕也無法活着回來了。
” “那些人是誰,你當然也不會告訴我吧?” 無情沉默了一會,才說:“弟子答應過……” 諸葛先生笑了,笑得洞透世情。
呵呵笑道:“好,我明白了,你不必說了,說了我也聽不見,我根本不知道有這回事——是不是?” “是。
” 無情目光發亮。
“那一役,”諸葛扪着鬓角,“死了很多人吧?” “是的,”無情痛心疾首地道:“雙方都是。
死了不少精英。
” “難怪有好些好手,忽然從京城裡銷聲匿迹,又忽然暴斃而死,現在我明白了。
”諸葛先生冷哼一聲道,“不過,無論犧牲再多的人,在屍山疊屍山,熱血鋪熱血中,死人堆裡如果有一個活人,那想必仍是蔡京吧?” 無情聽了,握緊了拳頭,五指發白。
“這人的命,實在很不好要。
”諸葛十分感慨,“天妒英材。
惡人當旺,有些人為禍天下,敲骨吃髓,作惡多端,偏又命福兩大,長壽富貴,真教人大話可說。
” “不過,”無情的臉色也微微發白,“隻要是人,就會死/ 他補充了一句:“就殺得死。
” “是的,”諸葛也長籲了一口氣:“我也覺得是時候取他性命了。
他也應當惡貫滿盈了。
” “所以世叔準備讓凄涼王去殺蔡京?” “他是為這個使命出獄破牢的。
” “可是這事又與孫青霞肯為戚少商效命有何爪葛?” “問的好,”諸葛先生道:“關鍵就在,孫青霞并不知道凄涼王其實已蒙特赦,随時可以出牢重見天日了。
” 無情迷茫,就像在死人堆裡忽然看見一個活人正在塗脂抹粉妝扮容顔一樣。
9.活人家裡的死人 無情問:“所以,孫青霞還是要設法救他?” “在他尚未嶄露頭角少年時,凄涼王長孫飛虹就非常常識他和器重他,認為他有朝一日必能成大事成大器。
并引薦他入‘一貫堂’和‘拿威堂’.孫青霞一直感激他識重之恩,所以,他決不放棄營救凄涼王的計劃。
” “可是以他一人之力,隻怕無法成功。
” “因此他要找人相助。
” “——在京城裡,能夠有力量助他一把,而又能與之氣味相投的人,隻怕很少。
” “的确不多。
” “但戚少商是一個。
” “絕對是最适合的一個。
” “難怪他要戚少商欠他的情,來搏對方還他一個義……” 諸葛莞爾道:“那就是搭救凄涼王。
” 無情的眼睛逐漸明亮了:“戚少商答應了沒有?” “他當然答允。
”諸葛眯着眼微笑道:“他本來就很崇仰凄涼王。
而他手上有不少好手把事,曾出入天牢,對地方熟悉,内裡又有照應,加上跟他交好的‘發夢二黨’是市井之徒,盤踞城中各處,連大牢裡也有他的勢力、死黨,” “因而有他們幫手,救走凄涼王一事,就好辦多了。
” “至少可以得到多方援助/ “可是戚少商也不知道凄涼王其實随時都可以出獄一事?” “戚少商是不知情。
” “但世叔已告知他了?” “我不想他們在劫獄之時,又犧牲太多的人——不管是哪方面的人,都是生命,且是精英,不該喪命在自相殘殺下。
” “世叔想必是私下通知戚少商了?” “所以戚少商大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領孫青霞這個情了。
” “但事實上,卻沒有。
” “……”無情不解。
“因為戚少商馬上把我的情報,告訴了孫青霞。
” “全部?” “至少沒有隐瞞。
” “沒想到……”無情冷笑道:“沒想到戚少商還真不占這個便宜。
” “他是沒占這個便宜,”諸葛看住無情,撫須笑道:“所以他們真的交成了朋友、好友。
以後,孫青霞幫戚少商,不為什麼,隻因為他是他的朋友;戚少商若要助孫青霞,也不為了什麼,隻因他是他的朋友。
” 無情嘴角撇了一撇,好像有點兒不屑:“戚少商的确是很會交朋友。
” 諸葛呵呵笑道:“你也很會做戲。
” 無情詫道:“做戲?” “對。
”諸葛和和氣氣的道,“其實,你根本就是戚少商的好友、至交,你們之間的交情,也要好得很.更秘密得很。
” “這……”無情為之瞠然。
他斷沒料到諸葛有此一說。
會這麼說。
“你外表上很讨厭戚少商那種人似的,在人前,處處揶揄他,不惜與他站在對立面,尤其在我前面,更不借激怒他,與之為敵,”諸葛和顔悅色地道,“你是要大家,還有我,相信你和戚少商之間并無糾葛。
” 無情己說不出話來了。
“隻有這樣,你們才能暗中結合、聯手,而不會緻令旁人說你勾結盜匪幫會,而戚少商也不緻給人說他私通官府、兩造利便;當然,也不緻令我為難。
”諸葛娓娓道來,“如無意外,其實夥結謀刺蔡京那一場,戚少商和他的兄弟們也跟你一道行動吧?” 無情愣在那裡,一時不知承認好,還是不承認是好。
“這也難怪,以你的身份,還有行動上的種種制限,有很多事,你不便為之的,隻好請戚少商和他那一幫子的人下手、出手,這是可以了解的。
”諸葛為他圓說,“既有密議,就不得張揚,以免大家不便。
所以,你們必須要裝成有怨,成宿敵,才可免卻大家疑慮。
你是個疾惡如仇的人,偏又是名捕身份,不能直接除好殺孽,且又掌握一等情報,擱着無用,煞是可惜,所以,你惟有出此下策,用戚少商來達成你要完成但不便去做的事。
” “世叔,”無情嗫嚅道,“我……” “這種情形,我很明白。
”諸葛微喟道,“隻要不越矩,不逾正道,至少,不相惡為奸就好……你那次刺殺行動中,還給黑光上人偷襲擊傷了内髒,以緻脫肛腹疼,不時發作,是吧?” 無情郝然道:“世叔是老早就知曉這……這事體了?” 諸葛先生點點頭。
“我一直都有暗中留意,看你有沒有藉你特殊身份、地位來謀私利.為惡作奸。
”諸葛沉吟道:“如果有,我也隻有大義滅親親手将你除了……” 無情聽得冷汗涔涔而下,濕透重衣。
諸葛在沉吟之時,很有一股天威莫測、蒼穹無情之意。
幾上有杯,杯中的茶,忽微微掀起了漣漪、波紋。
諸葛忽問:“崖餘,你看到杯裡的水吧?” 無情不知諸葛何有此問,隻平心、屏心看去,的确看到那水紋在微微波動。
隻聽諸葛說:“看到水在動嗎?” 無情道:“看到了。
” “是你的心在動吧?”諸葛一笑,又捋須道:“水一波一波的動,像一場又一場的彼劫。
” 無情靜聆,仿佛聽出了什麼言外之意。
諸葛歎道:“我們的國家,手掌大權的人,貪圖逸樂,窮奢極欲,劫取豪奪,縱欲漁取,社稷将傾,危在旦夕。
這像一波又一波的劫難,不知幾時方告完結;這是一遭又一道的折騰,未知何日才有終結。
” 無情聽了,良久不語,忽然做了一件很有點突兀的事。
他拿起杯子,一仰首,就把杯中水喝完。
諸葛的眼神也亮了一亮,笑語:“你悟性很高——但如果是一池塘的水,你就喝不盡,飲不完了。
” 無情道:“能喝多少,就喝多少。
” 諸葛道:“隻怕喝得來,也隻是一缸兩缸,杯水車薪。
” 無情道:“一個人隻喝一壇子兩壇子,但糾衆之力齊喝,衆志成城的痛飲狂吞,也總能喝它個五湖四海吧!” 諸葛道:”隻柏喝得來,連湖上的舟子全已覆沒了。
” 無情忍不住說:“沒辦法,風雨行舟,遇上彼瀾萬丈,也隻得鬥一鬥,拼一拼了。
” 諸葛又再沉吟了一下,忽一笑,舉手抄起茶杯,也要喝下 無情卻馬上取去了諸葛先生面前的茶。
然後他拿起了壺,替他斟上下一杯新茶。
“茶冷了。
”無情道,“世叔宜喝熱的。
” 諸葛看着他倒茶的姿勢,微笑道:“你在此時此際,仍一心不亂,神集志專,可見居心正而人無懼,畢竟,還是個沉得住氣的好捕頭,不傀為天下捕快之首。
” 然後他拎着熱茶,微微呷了一口,道:“複出的蔡京,勾結童貫、梁師成,聲焰熏的,罪惡盈積,且借征花石之名,廣征役夫,百般搜求,聯同王黼、朱勵鑿山辇石,程督慘刻,藉此搜刮劫取,遂使女真日強,國本日蹙,威權日削,蠹用國庫,以肥己私,民不堪命,隻供侈靡。
我也想除此六賊,割此痛疽,盡潰其毒。
” 無情聽了奮然:“所以世叔有意激使凄涼王出山,聯同戚少商還有孫青霞等人,立此功德,以清君側?” 諸葛道:“不隻是他們。
” 無情禁不住咕哝道:“叫天王可決不會殺蔡京,他們是同一鼻孔出氣的。
” 諸葛道:“這個當然。
叫天王已不複當年豪勇,晚年多向權勢靠攏,已無有少壯時獨立特行激濁揚清之志,能保聲勢繁昌、得有榮譽平安,就已心滿意足。
” 無情道:“沈虎禅決戰江湖,在刀光劍影、腥風血雨中持正衛道,隻怕已抽不出功夫來管朝中肮髒俗事。
方振眉行雲無羁,飄泊天涯,他管的是天下人天下事,為市井百姓主持正義,也從不理宮廷裡的烏煙障氣!” 諸葛笑道:“他們兩人,一個兇,一個逸,一個活得虎虎有力,一個過得白雲清風,都比我這種身在廟堂心在野,偷不得半日閑的老人命好!” 無情忙道:“世叔萬勿如此說。
若無世叔在社稷高位。
暗中把持正義,隻怕國家早已傾亡,精英元氣俱為喪盡矣。
” 諸葛值:“這種事,你也在做。
有朝一日,我不行了,就看你了。
” 無情聽了,心頭隻覺一陣難過,一時說不出話來。
“我年事已高,早該退下去了。
”諸葛頗為感喟地道,“可惜,一直找不到适當的時候。
” 他哈哈幹笑道:“這叫舍不得,放不下,真是俗人走不過天意,凡夫怎堪庸碌。
” 無情道,“世叔是替天下萬民鞠躬盡瘁,沒有你從中點撥,強軍護國,隻怕外寇早已入侵中原,内賊更要殃盡朝野了。
” 諸葛凝視無情,目中充滿感情:“本來是我舍不了,卻是難為你了。
” 無情低頭一陣呸咽,忽改了話題,仍問:“——還有誰可殺蔡京等六賊?” 諸葛忽長詠道:“哭之笑之,不如歌之吟之。
” 無情一震:“方歌吟!” 諸葛撫髯。
無情精神頓為一振:“他會回來麼!” 諸葛笑笑道:“你得派人去接一接他。
” 無情奮然道:“若世叔能請得他回來主持大事,那就太好了。
” 諸葛道:“至少,他可以管束一下方應看和有橋集團的助纣為虐。
” 無情有點恍悟的道:“難怪蔡京最近更招兵買馬,增強子力,招攬各路高手人局了,想必他已風聞凄涼王、方大俠等可能會對付他吧?”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諸葛先生語重深長地道:“像蔡京這種人,自然懂得養精蓄銳,保留元氣,并且在适當的時機,把一些原來立下不少汗馬功,為他賣命的舊人除掉,以換上對他有用的新血。
” “難怪,”無情馬上作了聯想,“近日,‘飛蝗派’掌門人程麗遲,‘飛斧隊’的‘白蓮花’餘白蓮,‘神槍會’的‘梅毒神棍梅花槍’公孫老玖,以及本是外具刺史何家好,郡守梁少仁,縣官陳太歲等,在短短個把月内,圭因奉承蔡京而自直秘閣至殿學士,各掠取了應奉局、承宣、見察使等要職,還直觊龍圖閣,把待攫奪了高位,無疑先豐羽翼,以為鋪路,居心昭然!” 諸葛淡然道:“人多如此。
一得勢,人多傾附;一失勢,狗走雞飛。
” 無情切齒地道:“這些人,給他們升上來這還了得!一定藉勢逞兇,秉高為邪,殘民更甚!——要不要也一并……” 諸葛笑了,低聲問無情:“你可知他們這些人為何擢升得如此之快、這般之速?” 無情直道:“當然他們是巴結奉承蔡京、王黼等人的‘回報’下。
” 諸葛笑道:“隻對了一半。
” 無情詫道:“哦?” 諸葛帶點神秘兮兮地道:“蔡京保薦他們入朝為官,這點确然,但他們遷升如此之高,卻是因我大力推薦之故!” 無情更為訝異。
“莫測高深!” “不高,也不深,隻是人之常情。
”諸葛先生笑嘻嘻地道: “要打擊一個人,壓他到最低處,是下策。
尤其對有志氣的人,壓力愈大抗力愈大,用不得。
不如來個順水推舟,借力打力,蔡京要結黨成群,互為包庇,這些人是先鋒部隊,我若攔阻他們,他們必嫉恨我,與我為敵。
我先且讓路,再扶一把,他們原隻步步高升,我一下子把他們保舉作入朝供職,非觀察使即承賓使,官是夠大了,可是能力不足,經驗也不夠,人事也沒搞好,一下子,缺失就出來了,醜态畢露,有過互诿,我這一讓,再加攙扶一把,蔡京必認為他們與我通奸,何況,這些人不是出身武林幫派,武功高強,就是翰林學士,飽讀待書,蔡京既不喜歡江湖道上高來低夫難以縱控的人物,也一向嫉畏飽學儒土,這些人遲早會遭蔡京之妒。
再說,他們一旦知為顯官,喜出過望,紛紛謝主隆恩,走馬上任,殊不知這樣一來,在蔡元長未複位前已得意志形,先行得志躊躇,必遭其忌,假蔡京之手除去他自己一手培植的人,豈不省事?豈不更俚力得多了!” 無情聽了,心道慚愧,幸未輕舉妄動,壞了諸葛大計。
諸葛卻笑向無情:“我是不是很奸?” 無情即道:“若不夠好,如何與那幹奸賊周旋?” 諸葛感慨地道:“我一向都認為:奸臣夠奸,忠臣卻不夠忠。
” 無情不解。
“忠臣忠得來,總有缺憾。
像王荊公、司馬溫公,均為朝中大臣,飽學之士,的見真訊智勇雙全,但卻互不能容,黨同伐異,終緻英材凋零,奸佞為惡。
”諸葛感慨萬千,“但奸的又不同。
你看朝中之賊,守望相顧,互為照應,緊密合作,望風承旨,若出一軌,且巧于取寵,逢君所好,内有梁師成,外有朱勵父子,文有蔡京,武有童貫,王黼,李彥為助,朝中大臣,均為黨羽,弟子從附,不論其數。
他們都一樣貪婪好權,不學無術,但機智詭詐,多智善佞,所以節節上升,使得忠臣烈士,陣陣敗退。
” 他長歎一聲又道:“真正忠誠清正之士,不是大鲠太直,就是無容人之量,不知進退之略,不然就是無法結合異己之力,或不屑于結黨造勢,不肯相忍為國,結果,處處落敗于奸佞藉勢聯結的力量下,壞了國家大事,誠為可惜、可悲、可憫、可歎也!” 無情這才明白了諸葛先生說這番話的苦心和用意。
“最近,略商、遊夏、淩棄等,都派了出去辦案、辦事,也是由此而起;”諸葛繼續解無情近日來之困惑,“朝中精英,幾次喪殆盡,宋室奢糜,衰亡之勢恐江河日下,難挽難止,我誠不欲連在江湖上豪士俠烈,也給朱勵、王黼等奸佞,配合蔡京、梁師成,分别在朝在野,絕我大宋生機r” 無情聽得肅然生敬。
諸葛卻忽然把話題兒一轉:“不過,有一人,你也可讓他重創,但切勿絕他生機。
” 無情奇道:“誰?” 諸葛道:“天下第七。
” 無情詫異更甚:“他?這個人是個天生殺人狂,作不少惡。
犯不少事。
幹下不少奸淫案子,要孫青霞去背鍋;又為蔡京爪牙,害了不少忠臣俠土。
按道理,他該死。
論罪刑,該抓他回去正法。
不過在人情上,我殺了他父親文張,應該也予他一個報仇的機會。
——隻我不知世叔為何要予他一條活路?” “他是十惡不赦之徒,論罪當誅。
就算在私仇上,蔡京曾派他卧底,他在窺偷學得元師弟武功之秘後,又暗算其師,不然。
元師弟或不緻遭此下場;”諸葛說來不僅悻悻,簡直還忿忿。
“換作我,我也要殺他。
” “他好比是活人家裡的死人,隻要仍在京裡活動,遲早就将之人士為安才是。
”諸葛補充道,“隻不過,留着他命,還有用處,所以,暫時,殺不得也。
” 10.攻其無鼻 “可是,世叔現在的意思是,”無情已完全回複了他的冷靜。
他那種獨特的、帶點揶揄和遺世的、近乎冷酷的冷靜和沉着,“你的命令是要我留住他性命。
” 也許他為諸葛正我做事多了,已完全領略到諸葛先生的處事手法和政治手腕的變化多端、反複無常,故已不以為怪,不以為件。
“不是命令。
”諸葛好像在看無情,又好像不是——如果是,那一定是在暗中觀察,如果不是,他一定在仔細回味無情的語态,“你可讓他傷重,拔其牙而去其爪,讓這個天生殺人獸無法傷人。
你也可以假手他人傷之。
但最好能留住他的命,因為……” “如果,我是說如果……萬一,我指的是萬一——萬一‘血河天使’方歌吟不忍制裁他的愛徒方應看……或者他也制不住這狡詐之徒——那麼,已經學得元師弟三大奇功:‘山字經’、‘忍辱神功’及‘傷心小箭’要訣的,就隻剩下天下第七一人而已。
”諸葛先生咳了幾聲,換了口氣,喝了口茶,才接下去說:“他死了,恐怕就沒有人能破解師弟的這三項絕學了—— 方小侯爺也就變得很可怕了。
” 無情小心翼翼的問:“方應看若能參透這三種奇功,就能無敵于天下?” 諸葛笑道:“天下無敵者能有幾?像戰神關七、大俠蕭秋水等人,武功超出他不知幾許!不過,在京城裡,武林中,像他那麼年輕而武功又那麼高、城府這般深沉的人,的确也難有人能出其右。
要是他再完全參悟了‘忍辱神功’、‘傷心小箭’和‘山字經’,的确非同小可了,你們四兄弟若非聯手,單打獨鬥,恐盡非其敵矣,問題是:他也未必盡能破悟。
” 無情又小心的問:“山字經,傷心小箭的、忍辱神功這些武功就那麼可怕嗎?” 諸葛小花嗆咳了幾聲,緩緩他說:“要隻是其中一種,雖然很犀利,尚可對付。
‘山字經’是練功的心法,跟一般習武的方式幾乎完全不同,另辟蹊徑:好比作畫一樣,人是繪山畫水,工筆花鳥,人物寫意,但他卻另具一格,自成一派,去畫人的内心世界,花之言、鳥之聲、山底内的火熔岩、水深處的魚。
這方法是前人所未得,也是後人之所未習的。
‘忍辱神功’是一種‘吃苦的功夫’。
世人喜歡吃甜怕苦,殊不知吃菩愈多,成就愈大,功夫愈厚。
看來這功夫有點傻,但一旦練到精純處,遠非一般功夫可及。
就像繪者繪石,石最簡單,但也最難畫得神似;石頭看來不動不言,但每一顆石頭都與衆不同,别具特色。
‘傷心小箭’則是傷盡了心,絕盡了望所發之箭,用的是‘無所住’之力,也就是俗稱的‘無情力’,發的是‘天地之箭’來以‘忍辱神功’之力‘山字經’之心法,這種箭法變得像鬼神神怒,石破天驚。
——分開來,雖利害,但仍可應付,合在一起,那就是驚天地,泣鬼神,能應付者,隻恐怕屈指可數矣!” 無情謹慎的問:“連世叔也不能應付了?” 諸葛一笑喝茶。
回味無窮。
無情知道自己多此一問,改而問道:“要是世叔早将‘山字經’、‘忍辱神功’和‘傷心小箭’的破解之法,公諸于世,豈不自然有人可以收拾這方拾舟了?” 諸葛先生合了雙眼,似對那一口茶餘味無盡,好一會才說:“坦白說,我們自在門的武功,旨在‘啟悟’二字。
一旦開悟,就人人效法不同,功法不一,且決不重複,元師弟是個武癡,武功不但超凡入聖,在創意方面,也花樣百出,琳琅滿目。
變化多端……” 每次他說到元十三限,天衣居士等人時,語音就變得很有感情。
“山字經、傷心小箭、忍辱神功……這些都是他看家本領,融而力一,發揮運用,我也未親遇過,沒有把握單憑猜度就能化解……”他歎了一聲,徐徐睜開雙目,又道:“這就是元師弟的過人之處。
他确是個武學宗師,智能天縱,絕頂一物,天才高手!” 無情發現思師眼中,隐有淚光。
他知道這個時候自己該說什麼話。
他就說他該說的。
“天下第七是元師叔的徒弟,可是他背叛師門,為讨好蔡京,不借殺師,大逆不道。
方拾舟趁人之危,利用無夢女,盜取了元師叔的真傳絕藝。
所以,我們理應利用天下第七的所知,去解破方應看之所學,以其人之道還治彼身,也算是為元師叔泉下之靈出口氣。
” 諸葛颔首道:“至少,元師弟泉下有知,也會懲戒這兩個敲髓吸血的貪婪之徒。
” 無情道:“眼下戚少商已出發赴三合樓之約,事不宜遲,我就過去辦我的事。
天下第七不要出現即可,一旦露面,就算戚少商、孫青霞放不倒他,我也決不會放過他的。
他這人作惡多端,最近連鼻子也給削去了一大半,我們就來個攻其無‘鼻’! 隻不知……蔡元長舍不舍得派他出來。
” 諸葛微笑。
笑意裡不僅帶着鼓勵,還有器重與欣賞。
“你也喝茶。
” 無情馬上便喝茶。
“這是‘難得糊塗茶’。
” “茶壺也好。
”無情道,“茶香茶壺雅。
” “那是大石公送我的一番心意,他今天也來了,就在‘知不足齋’候我。
”諸葛以手指額,“他希望我放糊塗些,活得就比較寫意。
” “可惜世叔卻不能糊塗,要為國睿智。
”無情道,“老成謀國,頻煩獻計,皆因萬民,心系百姓。
世叔糊塗不得也!” “我是糊塗不起。
”諸葛揶揄地道,“所以難得糊塗。
” 然後他話題一轉: “不過,蔡京這次隻怕未必會派天下第七出動,并順便除掉他——除了剛才所說的原由外,還有一因,你可知就裡?” 無情隻問:“還有原故?” 諸葛一笑,咳了幾聲,道:“有。
最近雷純向她幹爹告了個狀。
” 無情聽到雷純的名字,便饒有興味的問:“告什麼狀?” “告了天下第七什麼,我們隻能從旁猜測估度。
”諸葛在有意無意問不經意的留意了無情一眼,“可是,大家都知道,這位純純靜靜、乖乖巧巧的姑娘不管在任何人面前告狀,都是很見功效的。
” “這點固然。
”無情一向冷峻的唇邊,居然也有了點奇特的笑意,“她向關七告了一狀,關七就在京華之夜裡力戰群雄,幾乎戰死方休。
她在蔡元長面前告上一伏,就把白愁飛自金風細雨樓扯下馬來,兵敗人亡。
威力已可見一斑。
隻不知她這一次,又以什麼名目告天下第七?” “據我所知,天下第七犯了件事,令雷大小姐十分切齒懷恨。
這事本來已有人扛上了,雷姑娘亦已作出懲誡,但最近才發現那人是背了黑鍋,元兇仍在,可能就是天下第七。
”諸葛醚着眼睛看無情,“遇上那種事,聽說蔡元長也十分戒懷,這樣一來,他也不再寵信天下第七了。
” “這樣一來,天下第七對蔡京而言,是用之無味,殺之結仇;”無情接道,“所以,以蔡京性情,必将之倭于敵手,借刀殺人,以絕後患。
” 諸葛先生慈和的笑着。
笑的時候,眼眉、眼睑、眼尾、眼紋,乃至眼波和眼睫毛,都很慈樣溫厚。
但若仔細看去,則不盡然。
因為眼神依然很兇。
很淩厲。
——像電光,但沒有光,因為一切光采,皆已斂藏。
斂人心底、藏于胸臆。
“雷純這個女子,跟狄飛驚一樣,都深藏不露,高深莫測。
”諸葛道,“要小心。
” 無情斟了一杯茶、在淺嘗。
即止。
他端然跌坐,靜若處女,八風不動,衣不帶水,眉目如畫,但在極文極靜處偏又冷冷的滲透出一種殺氣來。
諸葛先生端詳了他良久,隻見他眉毛也不剔聳一下,終于放下了杯子,歎了一聲,道:“你一向不太喝茶的。
” 無情端靜的答:“是的。
” “喝了濃茶,你會十分精神,難以入睡。
” “就算不是太濃的茶,我也會精神抖擻,無法平靜。
” “所以你也不宜喝太多的酒,” “人家飲酒會醉,我喝了偏更清醒。
” 諸葛歎道:“這就是你的本事。
” 無情道:“那是世叔訓練有素。
” 諸葛愛惜地道:“這卻不然。
人人體質不同,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這樣子的。
你這是與生俱來的特性。
” 無情淡淡地道:“也許,我因為先天就壞了腿子,不能自由自在,才有這些古怪劣根性兒作補償吧!” “人的自由自在放心,而不是在一雙腿上。
”諸葛憐才之意更濃,你任俠堅忍,頭腦情楚,就算不能太方便走動,但卻絕對是個自在門裡的自由人!” 無情笑了一笑,笑意裡有澀味,神色卻很有點落寞:“有時,太過清醒,反而使人痛苦。
做人還是迷懵點的好,世叔不是說過嗎?人生端的隻是一場迷夢——還是難得糊塗、糊塗難得!” 諸葛笑慰道:“那你隻好喝白開水了。
” 無情苦笑道:“問題是:我連白開水都照樣清醒不誤。
” 諸葛半揶揄半開玩笑的說:“當年,女名捕花珍代就是太胖,于是戒食戒飲三個月,隻喝白開水——可惜她仍然在胖! 她連飲開水都會發脹!” 無情也笑道:“沒辦法,這是命。
” 諸葛有些擔憂,斂去笑容,問:“你可記得皇極神教對你疾厄健康上那幾句勸谕箴言?” “記得。
”無情倒背如流:“天生殘疾下畏艱,孫胺帳中坐。
千裡勝雄師。
腹不利寒,護肝為重。
” 諸葛知道他仍記得,似有些欣慰,道:“可是,你最近小腹卻受了重創——大概是在刺殺蔡京那一役中失手的吧?” 無情點點頭。
一提起腹創,他就隐隐覺疼,同時也十分震佩于諸葛先生明察細微的觀察力。
“傷你的人,隻怕也不會好過吧?” 對這點,無情也點了頭。
——一向,傷害他的人,都下會有好下場;這或許就是無情确是無情之故:他雖不會去主動傷害人,但旁人也休想傷他害他,他一旦反擊,必然猛烈,必定凄厲。
諸葛小花仍是很有些憂慮:“你計智過人,深謀遠慮,少年老成,聰敏好學,又堅忍悍強,所以,許多武林成名人物,都敗于你手,且加上你巧伏機關,在轎輿、輪椅上裝置了不少機括,還有一手出神入化的暗器,武功遠高于你的,也難與你抗衡。
” 他語音一轉,忽問;“旁人多羨慕你本雖無内力卻能發出繁複巧妙、殺傷力奇矩的暗器來;本不良于行,卻又能上天人地飛檐走壁,施展出強手遠難及背項的絕世輕功來——可是你可記得這内息和輕功的原由嗎?” “世叔教誨,豈可或忘!”無情清楚明白的回答:“世叔是教我利用‘潛力’,以空無之力來換取實有之力。
輕功如是,發出強大暗器的腕力亦源自于此。
” “對,這是以無勝有之力。
”諸葛先生道,“人能擅用自己心智,不過百之五六。
人能運用自己才能,不過十之一二。
人多分心,心有旁骛,加上俗世瑣務,不可能全神貫注,全力以赴。
人對自身許多潛力,既未能掌握,甚至亦未知透徹。
故而,‘佐史擡遺’中有記:一村婦見驷駒馬車撞向自己在道旁戲鬧小兒,竟奮不顧身,一力挽住奔馬。
而‘薄古輕今雜譚’中陳禮亦有載:一秀士本手無縛雞力,從商歸來,見大火燒村,竟奮沖入沖天火場,背馱病母,懷攬病妻,左右手各攥若八九歲之兒女,五人一同沖出大火。
村人見之,為之駭然,事後秀士亦幾不敢信,自己竟有此神力!并以為神迹!其實這類奇迹、神力,古今中外,在所多有,這種力量本來就蟄伏在人的體内、腦裡、心中,隻是一般人既不懂得善加運用,甚至也不知道它确然存在而已。
” 他說到這裡,頓了一頓,才說:“這叫潛力。
在練功的人來說,這就是内力。
内力可以至大、至钜、也至無限,甚至是可以無生有,也能以無勝有。
” 無情完全明白諸葛小花的話。
也理解諸葛先生的理論。
——他就是因為這個“内力”的論據,而能夠以廢腿施展輕功,能以無法練習内勁之身而發出以莫大内力運使的犀利暗器,以緻名動天下,罕遇大敵。
也許,他唯一還不明白的,是諸葛先生說這番話的原因。
諸葛正我忽然在此時提出這番話來,想必是事出有因的。
有些人,無論說話或做事,都一定會有他的理由,有時候,乍看還真以為沒什麼特别的因由,但多過些日子,再發生些事情,多走幾步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他早已料到有這一步、這一着、這一天的了! 這種人,深謀遠慮,眼光遠大,城府深沉。
不過,有的人卻不要做這樣子的人。
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子做人很累。
話說回來,能夠這樣想法的人,已經是一種幸福。
因為有些人天生下來,就有一定的地位,有了那樣的名位,他們就不得不這樣思慮,而且還想得周詳細密;他們也不得不這樣做,而且更要作得手辣心狠。
他們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或隻是他們那一夥人的利害關系,不得不如此。
假如易地而處,你就不會引以為怪,不忍深責其“非”。
因為“非”其實就是“是”。
沒有是,哪有非。
非正其是。
大大夫生逢于世,自當為國效力,盡其所能,大作大為。
若生不逢時,獨善其身,自由自在,豈不悅乎! 11.非不法行動 無情道:“世叔一直就是運用這個原理,為我殘軀找到了一種似無本有的‘瞬發之力’,使我能夠使暗器、施輕功。
衆人了解,以為矛盾,其實不然。
” 諸葛先生歎道:“就是因為是‘瞬發力’所以無法持久,你千萬要珍之惜之,勿耗盡用殆,悔之無及。
” 無情垂下了頭:“這點我明白。
” 諸葛憐才地道:“你的精神太好,連喝茶都緻精神抖發,平時又花大多心神辦案,更花大多的心力,與罪犯、敵手周旋,我認為這是過度殚精竭智,消力耗神,又把潛力用盡,實非長久之策。
” 無情沒有擡頭:“這點我知道。
” 諸葛語音很有感情:“最近你腹傷未愈,又花很多時間去調訓三劍一刀童,實在應該調養、休歇才是。
持盈保泰,才是可恃。
” 無情的語氣似很有點歉疚之意,“這些日子以來,我因庸碌不才,不勝瑣務,以緻沒好好調教四劍董,才緻使金劍林邀得慘死,一直自責于心,無法忘懷。
我想多花些時間調練他們.好讓他們能夠早日成材,自立于江湖,不受人欺,才不在這師徒緣結一場!” 諸葛扪須捋髯,道:“可是,你年紀也不小了,感情的事,也應當為自己設想一下了,别老是忙于公務,而忘了私事。
” 無情低聲道:“我這身子……已不想再害人誤己了。
” 諸葛正我肅言道:“你這想法不對!你本來就是個正常不過的人,就是這想法才害了自己、誤了人!” 然後他勸道:“多為自己想想吧!沒有好的将軍夫人,哪有好将軍!當一名捕亦如是。
多把事情交給一刀三劍童分擔些吧,也讓他們學習主掌些案件事情。
……天下第七一旦落網,可先廢其爪牙,封其穴道,讓他功力廢去,武功暫失,然後交給刀童劍童看管,你可省些心力。
另外.可派其他刀劍僮子去迎迩幾個重要人物。
最近,追命、冷血、鐵手,紛紛出差,派出京城去了,這兒事事都教你太費神了。
” 無情說道:“我這些算啥!耗神費力的是世叔您,而今還為我的事傷神呢!” 諸葛笑道:“用神我不介意,隻怕勸了你也不聽。
” 無情赦然,但神情堅定:“不是不聽。
我一直都認為,像蔡京、王黼、朱勵這些巨奸大憨,是饒不得的。
一旦任其人居要律,坑害同檢,遊縱熏檢,估勢熏灼,為禍大矣。
有這種人,我就一定要撐着,為天下精英保留一點元氣。
” 諸葛曬然道:“所以你也不惜名捕之身份,搖身一變成刺客,暗中去行刺他們?” 無情一字一句、眼神清澈冷酷的說:“我是認為:上梁不正下梁歪,主昏臣佞,巧取主寵,權奸猖獗,皆因主上不鑒忠奸之故。
這些人能逢君所奸,競媚而起,全因方今聖上隻識尋花問柳、吟詩作畫,自命風流天子,自号道君皇帝,而不思民疾苦,不理天下興亡之故。
上行下效,毀法自恣,國本日蹩,同惡相濟。
有道是:撿賤失揎,而今朝廷,公相為惡,缊相作孽,全因主上寵用獨喜之故。
所以……” 無情口中所說的“公相“,是當時人們對蔡京暗中的戲稱,至于另一個出了名是“外戰外行,内戰内行”,對外打仗屢戰屢敗,但對内鬥争傾軋卻殘酷刑毒,但又掌管樞密院大權,并陸續封為太傅、經國公,已經飛黃騰達、炙手可熱的童貫,則給人們嘲為“媳相”。
兩人相濟為虐,荼毒萬民,與在宮中的梁師成,在朝廷的王黼,以及坐領東南的朱勵父子等人,搜岩剔責,漁取豪奪,君臣竟奢,不理傷亡狼藉,死丁相枕,冤苦之聲,号呼于野。
可是,這些妄為之徒,卻亦執掌大權,權傾一時,窮好稔禍,流毒四海,皆因宋帝對他們寵呢至深,極加信重之故。
說到這裡,無情的用心,已昭然若揭: “與其殺了一個又一個禍國殃民的佞臣賊子,不如一不做、二不休、三不回頭、四不留手,把他們的頂上大靠山也一并兒……” 他的話沒說完。
因為諸葛先生已然叱止。
“别說了!” 諸葛很少動怒。
至少,無情在他身邊恃奉已久,也絕少看見他動氣。
他甚至很少打斷别人的話。
——就算再無知、幼稚、難聽的說話,他也會讓對方說下去,至多,他根本不聽,或聽不進去就是了。
他一向認為:誰都有說話的權利。
沒道理你能說,他便不能。
但我們也應該有不聽的權利。
廢話說多了和聽多了,正事便幹不來和做不好了。
可是,這次顯然是例外。
他打斷了無情的話。
“我什麼都沒聽到。
” “這種事,你最好說也不要說。
”諸葛正語音嚴厲。
他很少如此嚴厲的訓話,尤其是對他的愛徒無情,“這種話,牽累至夥,株連奇矩,你今後再也不可跟任何人提起。
” 無情聽後,眼神卻亮了一亮。
他尋思,沉吟,然後說:“……是不能說?” 諸葛沒回應。
“隻不得向人提?”無情又試探地道:“不是不能做?” 諸葛冷峻地道:“敵手卧底遍布朝野,禍從口出,你要自重才好。
” 然後他忽又補了一句;“……殺人,畢竟是非法的行動,更何況,你殺的是——”就沒說下去了。
無情眼神卻是更亮了。
他的眼黑如點漆,白得清澈,很是慧黠好看。
“——可是,為天下萬民除害,為宋室社稷不世之業,那就不是不法行為了。
” “這種話,還不到時候,不該說,也不能說。
”諸葛再次告誡。
”殺身之禍事小,牽連大家,傷了大宋元氣精英,才是造孽罪過。
” 無情的眼睛更亮了。
亮得像點亮的蠟燭,很甯,也很靈。
又精又明。
“先處理了天下第七那樁事兒吧!”諸葛先生且将話題一轉,囑咐道:“記住,你若能保住了天下第七不殺,就要設法讓他把‘忍辱神功’、‘山字經’和‘傷心小箭’的要訣使出來。
方今聖上,己愈來愈重用方應看了。
有他在,隻怕為禍更深。
這件事,你可以任何名義為之,但決不要提起我對你的指示。
” 無情心中有惑,但仍堅定的回答。
回答隻一個字; “是。
” 他沒問的是: “為什麼?” 他對諸葛先生的話已習慣了“服從”,而不是“質疑”。
雖然他很聰明。
甚至還十分精明。
——就是因為他聰敏、精明,所以才不迫問原由,也不查根究底。
“你我适合的人去接方大俠。
他一向喜歡與小童相處,當年,方應看也因而得取他的歡心。
要是接到他,記得,最好,先請他跟我會上一面。
” 無情答:“是。
” “這點很重要。
” “知道了。
當盡力而為。
” 諸葛正我迄今才有點滿意似的,忽然問了一句:“你知道孫青霞自從失意于‘山東神槍會大口食色孫家’之後,闖江湖、入京師,均用了很多不同的名字和化身這一事吧?” “是的,”無情道,“這點他跟當日的白愁飛十分近似。
隻不過白愁飛當時還未打出名堂來,隻好用一個名字毀一個名字、直至他能功成名就為止。
孫青霞則下一樣。
他不想太出名,隻圖風流快活,故用一個名字便棄一名字。
” “他其中一個名字是‘孫公虹’。
” “是。
”無情接道,“他便是用這假名去接近李師師和戚少商的。
” “不錯。
你記憶力仍十分的好。
這點太也難得。
飯王張炭本來記憶極佳,但近年來可能受到‘反反神功’和無夢女的沖激,記憶時好時壞,程度不一。
你也許不能練成絕世武功,但若能有此精明腦袋,以及這般深刻的記憶力,至少,那已是一種絕世武藝了,就算跟楊無邪、狄飛驚等英傑、枭雄相比,也不逞多讓。
”諸葛用賦比的方法着實說了無情幾句,然後接下去道: “他這個名字,便是為了要紀念‘公孫揚眉’和‘長孫飛虹’這兩名摯友之故。
” 無情忽然明白過來了。
于是說:“但公孫揚眉已經英年早逝了。
” 諸葛道:“鐵手曾為了此事,遠赴關東,偵破了這件冤案。
” 無情道:“現在就是隻下長孫飛虹仍然活着。
” 請葛:“不過目前仍關在牢裡。
” 無情:“既然他用的是假名也在紀念這兩個人,那他對此兩人的感情義氣,不但是非常真心的,同時也是非常深刻的了。
” 諸葛沒回答,但眼裡已流露出嘉許的激賞之色,忽然道: “其實你的人并不無情。
你隻是怕動真情,所以要佯作無情,好讓人無隙可襲,而你又可自保不必為情所苦。
” “真情往往輸出的是真心,”無情無奈地道:“深情換來的多是傷情。
沒辦法,據說大俠蕭秋水所習的‘忘情天書’,到了極處颠峰,還是得高情忘情。
情之所起,莫知所終,不如還是不要生情的好。
”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說是容易,做到卻難。
尤其是你。
”諸葛平視他道,“我知道你。
——還記得你給江湖人稱為‘無情’的名字之來由吧?” 無情的目光在看茶杯。
仿佛那茶杯在跟他招呼。
“記得。
” “這是我替你取的。
有一次,我因為一件事,罵了你‘無情’二字,傳出去了,你就變成了‘無情’。
”(故事将見“少年無情”一書)諸葛無限緬懷的道,“那事後來發現是一個誤會,但你為了要記取那個教訓,不但任由人喚你作‘無情’為惕,還鼓勵人叫你為‘無情’為念。
” 諸葛注視着他,又說:“光憑這件事,就知道你非但不能無情,甚至還太過不能忘情。
” 無情笑笑。
他現在在看茶壺。
仿佛那是一隻會說話的茶壺,正在唱歌。
“世叔記憶力真好,”他腼腆的說,“還記得這些事。
” “我也記得魔姑姬搖花的事,已經過了一大段時間了。
”諸葛感唱的道,”你再芯煞情多,也不該再記着她了。
” 無情在今日這是第二次聽到諸葛提到他感情的事。
他兩道刀眉微微蹩了一下,很快的又舒展開來,道:”我已忘了。
” “忘了?”諸葛笑了起來,“忘了就好。
” 無情現在在看杯裡的茶。
水面上的茶葉。
仿佛,那都是些會招手的茶葉,正在蹑他翻斤鬥。
“孫青霞一再幫戚少商對抗蔡京麾下高手,以及‘六分半堂’、‘有橋集團’的人。
戚少商也一直暗中協助孫青霞對付‘叫天王’的排擠,以及平反孫青霞一些劫色冤案,還有力他平息‘神槍會’的追擊。
”諸葛話題一轉,又回到戚少商和孫青霞二人身上來,“你知道,這兩人,誰也不願欠誰的情,誰都不要負誰的情,誰都不要負誰的義。
是以,到頭來,戚少商必助孫青霞往大理寺劫獄救走凄涼王。
我們可以放出長孫飛虹,賣給戚少商一個交情。
” 無情雙眉一剔:“那麼這個交情,可以換取很重要的……” 諸葛先生哈哈大笑,打斷了他的下文:“有時,朋友相交,也不是一定要計較兩串錢買三斤豬肉,半斤鹽換八兩糖的!” 無情一笑,這次,他看桌子。
仿佛那不是桌子還是一個活潑的孩子。
諸葛笑意一斂:“你可以去了。
” 無情長揖,推動輪椅,離去。
屏風後,即走出一人,形容古樸。
他的容貌、民飾、加上說話的神情,老實說,像一塊石頭多于似一個活着的人。
他一步出“知不足齋”,就用非常“石頭”的語音問了一句。
“怎麼樣?” 諸葛回答:“果是他。
” 大石公又問:“不止他一人行弑的吧?” “當然。
” “其他的人他不肯說出來吧?” “他不會說。
” “你打算怎樣?” “我仔細觀察過他。
他的眼神凝定,舉止毫不慌亂。
我想,他沒有做虧心事。
要不然,我隻好采取行動了。
” “不必。
” “不必?” “不應該采取任何行動。
” “哦?” “因為他隻是做了我們想做而還沒有做的事。
” “咳……有些事,時機還未成熟,貿然行事,打草驚蛇,為禍至大。
” “你扶植幼君,密謀多時,為國除奸,時已将屆。
”大石公悠然反問:“可不是嗎?” 諸葛一笑。
笑容裡有說不出的倦意和傲意。
且一口喝盡了杯中的茶。
還嚼食了幾口茶葉。
12.非違法活動 如此,無情便去執行諸葛先生的囑咐。
這般,他藉“老字号”劫囚之便,重創天下第七,讓大家都以為他已喪命,卻将之暗底裡送到“名利圈”去。
如此這般,他身邊的兩名劍童:鐵劍葉告及銅劍陳日月,負責押送、看守那窮兇極惡的天生殺人狂“天下第七”文雪岸。
他們一進入“名利圈”,店裡很多人在叙面、聚腳,高談闊論、閑聊胡扯,有兩名夥計正要出來招呼,一見是葉告、陳日月,怔了一怔,招呼立即變成了行禮:“三哥兒”、“四阿哥”。
要知道,銅、鐵二劍雖隻是無情身邊服侍的書僮、劍童,但作為天下第一名捕身邊的人,身分自是非同小可,江湖地位也高人一等,隻要往外面一站,亮上了相,大家自然都十分尊敬,同時也另眼相看。
——是以,隻要是跟有權力的人搭上邊兒,或是名門之後,皇親國戚,要是不知自重自制自律,很容易便可以憑這種衣帶關系,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狐假虎威,作威作福。
陳日月和葉告幼受無情嚴格調訓,自然不放心如此。
不過,小孩子好勝好威風,喜歡充大人争風頭總是難免。
這兩個出來招待的夥計,兩人都姓餘,份屬兄弟,一個因為頭大眼大,人戲稱他為“魚頭”,一個走路老是一搖三擺,但身法倒是輕靈,大家就諺稱他力“魚尾”,倒是“名利圈”裡出色旦是得力的一對哥兒。
葉告、陳日月常出來代表無情走動、“名利圈”以前盡是京師,具城捕快、衙差、六扇門中人的小天地,對他們都算熟稔,由于無情是這一門中最出類拔萃的人物,赢得同僚、同行由衷的尊重,敵對他身邊的劍童也好感起來。
四劍一刀幢曾借這兒辦些“正事”,一直都得這兒的人合作和幫助。
所以,無情才選了這地方,讓二劍童有機會“收藏”天下第七,并擺脫追蹤的人。
“魚頭”、“魚尾”、跟陳銅劍、葉鐵劍相熟。
大家沒事的時候,也常聚在一起玩耍胡鬧,不過,今天,他們一看情勢,便知有公事,正經事兒要辦,倒不敢嬉戲。
葉告問的直接:“掌櫃的呢?” 魚尾一聽。
就會意道:“我請他來。
” 如飛地溜到裡邊去了。
魚頭以大眼使色,往要死不活的天下第七身上溜了溜,悄聲問:“要不要上房好辦事? 陳日月隻答了一句:“好,夠醒夠聰明!” 魚頭也馬上引路上樓,三人前後走上了十級八級木梯,忽爾,陳日月和葉告都覺身後“嗖”的一響。
兩人正一左一右,挾着天下第七上樓。
天下第七穴道已給封住,行動不得,當然隻靠二劍童攙扶,加上他實在傷重,看來,如果不是兩人挾着托着,就算穴道不給封住,隻怕也早已滾下來了。
可是二人一旦扶了個瘦長大個兒,動作自然就受到阻滞。
沒那麼靈便了。
他們行動不太靈,但警覺性依然十分靈光。
二人隻覺耳後有異晌,立即雙雙回頭。
回首之際,手已搭住了劍愕。
他們都知道:天下第七是要犯,也是公子一再吩咐要好好“留住”的人,斷斷失不得的! 他們倏然回身,卻看不見人,隻覺“嘯”的一聲,一道灰影還是什麼的,掠過他們的身邊。
兩人都是這樣覺得,一個發現左邊有灰影,一個發覺右邊有東西掠過,二人急忙備戰,左右一攔—— 卻攔了個空: 沒有人。
卻在此際,前面“飓”的一聲,一物截在樓梯日,正攔在他們前面。
兩人此際身還未回到原位,但已情知來人身法好快,先自背後趕上,後掠經他們身側,要阻截時,卻已飛身越過,攔在前面樓梯要塞。
二劍童如臨大敵,馬上拔劍—— 卻聽那人笑道:“慢慢慢慢……二位賢侄,我是高小鳥。
” 陳、葉二人一看,喜出望外,登時放下了心,“高飛叔叔! 正要找你,你可來了!” “高叔叔,這般神出鬼沒,可把人給吓死了!” “沒事沒事。
”高飛長得牛高馬大,滿臉胡碴子,但卷發,穿紅裙子、還塗姻脂口紅,形狀甚為怪異突梯。
“我聞公子有召,馬上就趕過來了!” 他的語音也嗲聲嗲氣,隻有目光十分淩厲,透視了天下第七一眼,道:“是這個人吧?” 說着,冷哼了一聲。
陳日月道:“高叔叔,這人隻剩半條命,你就醫他一醫吧。
” 高飛似乎很不悅:“醫這個人?這算得上是個人嗎?城裡城外,不知有多少的好女子的清白都給他糟蹋掉了!不知有多少好漢的性命都給他毀掉了!救他作啥!?” “我也不知道為啥!”陳日月也忿忿不平的說,“換作我,我也不想救他。
” 高飛轉去看葉告,葉鐵劍馬上澄清,“不關我事,我巴不得一劍殺了他。
” 高飛馬上明白過來了。
“那是無情大捕頭的意思吧?”高飛苦惱地道,“反正,他一向天機莫測,我總是不明白他的玄機,但他做的,總是對的。
” 忽聽一個豪笑道:“既是對的,還不趕快去做,塞在梯口。
教人上下不得!小飛鳥,别逞能,你還欠我兩個半月的房錢呢!” 高飛歎了一口氣,道:“也罷,不明白也得救——誰叫我欠了大捕頭的情呢!” 然後他返身揚聲道:“孟掌櫃的,你少得意,我不是欠你的!你遼不算是大老闆。
我欠的隻能算是大老闆溫六遲的銀子! 其實,“名利圈”的店鋪,“七好拳王”的确隻能算是個“掌櫃的”,真正出錢開了這家店子,并以六扇門、衙門辦事的差役捕頭為營業對象的構想,全都是那個“老字号”中最愛開客店。
驿站的六遲先生溫米湯一手策劃的——直至站穩了腳步,并開始變質為各路市并人馬、娼妓伶優都來此地落腳後,溫六遲一如慣例,“功成身退”,又去經營開創他另一個店子去。
聽說,他最近看上了京城裡另一個店面,認為是做生意開旅館的絕佳場所,可惜那兒晶流複雜,各方勢力盤踞,且争持不下,原地主人不肯讓出,他才一直不得其門而入,但始終觊愈觎窺伺,不肯放棄。
說話的人站在梯口最上的一級,正是“七好神拳”盂将旅。
詭異的是:這以神拳稱著的“七好拳王”,一雙拳,非但不似海碗樣般的大,反而很小,很秀氣,簡直有點文弱——拳眼上也沒起蘭子,連手腕也比一般人細秀,讓人看了擔心他一個不留神,打入卻打拆了自己的手。
“小鳥”高飛卻長得高大威猛,簡直是魁梧彪橫,且臉肉橫生,一點也不“小鳥”.就不知他因何冠以“小鳥”的外号,不過,高飛卻是孟将旅的好朋友,也是好搭檔、好戰友。
兩人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目前都在溫六遲座下做事,以前,都曾受過“四大名捕”中鐵手的恩義。
“别争這個了!”孟将旅沒好氣的道:“把人先擡入十九房,先鎮住他的傷勢再說吧!” 然後他低聲疾說了一句:“有人跟進來了。
” 他說的時候,眼睛往大門那兒一轉。
他的人很文秀,語氣也文質彬彬,就是眼神凜然有威。
高飛馬上會意,跟葉告、陳日月夾手夾腳的先把天下第七弄進二樓最末一問客房去。
人一擡進了十九号房,葉告扭頭就出房門,并向陳日月吩咐道:“你替高叔護法,我去搪着!”高飛奇道:“你要幹啥?” 葉告沒好氣的道:“應付追來的人呀?” 盂将旅忽然問:“你們捉這個人來這裡,是違法的吧?” 葉告憨直的道:“可是,他是個壞人……” “這便是了。
”孟将旅好整以暇道:“他是大惡人,你們則是六扇門的人,抓壞人他,是對的,那我們這活動便不是違法的了,對吧?” 陳日月一聽,馬上就搶着回答:”對極了。
我們做的是好事,決非違法活動。
” 孟将旅明顯的高興聽到這個回答:“那可不就是了嗎!——既然咱們做的是為民除害的好事,你們又進入了‘名利圈’,有壞人追上門來了,當然由我們來應付。
” 他微笑反問葉告:“這店子是誰主持的?” 葉告隻有答:“你。
” “這就對了。
”孟将旅很悠然道,“這個店子是我的,這個圈子也是我的——有人上門來找碴,當然也是歸我的。
” 葉告想想還是不放心:“公幹叫我們盡量不要拖累旁人——他們既是沖着我們來的,應由我下去解決。
” 這時,他們都已聽到樓下一陣騷動。
“不。
”孟将旅也堅決地道:“進得名利圈來,就是我的事。
” 高飛在一旁也唉聲道:“也是我的事。
” 孟将旅反問了一句:“你們可知我跟你家公子是什麼交情。
” 陳日月素來知機,陪笑拖走葉告,陪笑道:“是是是,老四一向沒腦,哪有走進入家家裡争做家長的事,真沒腦,别怪,别怪,他隻是愛逞能!” “我逞能!?”葉告一聽,登時新仇舊恨,齊湧上來,指着自己的歪鼻子,惱火地道:“你是不負責任,膽小怕事。
” 孟将旅和高飛相顧一笑,一個想:雖是名滿天下第一種捕身邊的人,畢竟是年紀輕,好勝心強!一個付:雖是無情授業的劍童,可是到底稚嫩,無情那一種喜怒不形于色。
深沉鎮靜、莫測高深的冷然主人,究竟攀不上。
看起來,兩人已争得臉紅耳赤,動了真氣,盂将旅忙圓了個場:“葉小哥兒英勇過人,鐵肩擔待;陳小兄弟深明大體,通情達理;都是年少英俠,了不起!” 陳日月忽問:“孟老闆不是說要對付來人嗎?怎麼卻還在這裡?” 盂将旅哈哈笑了起來。
“你們都不知道嗎?”高飛帶着誇張的語氣反問:“一般而言、就算有入在這圈子裡頭,惹事生非,甚至太歲頭上動士,孟掌櫃的都很少親自出手管的。
” 葉告瞪大了眼睛,問:“為什麼?” 高飛笑着将天下第七“擺放”在榻上,一面道:“因為下面還有兩個人。
” 葉告看看他每一個動作:“誰?” “一個是何教主。
”高飛開姑為天下第七把脈,俯視細察其傷勢:“一個是魚姑娘。
” 陳日月忽問:“何教主就是當年名震京師的‘火星都頭’,外号‘九掌七拳七一腿’的何車?” 高飛已開始為天下第七止血:“便是他。
” 陳日月也看着高飛敷藥的手勢,再問:“你說的魚始娘,是不是魚頭、魚尾的大姐:魚天涼?” 高飛看了天下第七的傷勢之後,滿腔沉重之色,邊解了天下第七的穴道,邊漫不經心的答:“是。
” 陳日月聽了,卻豁然道:“那我們就白耽心了。
” 連葉告聽了,居然也道:“既是他們,就沒事了。
” 孟将旅在旁就說:“你們兩位兄弟明白也好。
有魚姑娘和何教主在,天塌下來也有他們扛着。
” 陳日月也舒了一口氣道:“是的,我們沒什麼不放心的了……” 蓦地,葉告出手,閃電似的又點了失血過多、昏迷不省的天下第七三處穴道。
他突然動手,招呼也不打一聲,不但使正為天下第七敷傷刮走碎肉的高飛吃了一驚。
“怎麼……他已奄奄一息,你們這是怎麼搞的!?” 陳日月悠然道:“沒事。
這天下第七估惡不俊,機詐兇殘。
剛才高叔叔為了要醫他隻好先使他血脈恢複暢通,出手解了他穴道。
但為安全計,老四再對他三處比較不妨礙治理的穴道,免得他一旦清醒過來,突然發難,使高叔叔、孟老闆受無妄之災。
事先并未招呼,是怕這惡徒提防。
” 請恕罪則個。
他這番話,說的得體有度,仿佛,他己早知葉告會出手,而且,他跟葉告也沒争吵過似的。
高飛和孟将旅又互觑一眼,一個心忖:倒别小看他們了!一個暗道:果然名不虛傳,名将手下無弱士! 陳日月持起袖子,打開針灸盒子,趨近兩下子便替天下第七止了血,道:“來,讓我也助高叔叔一把吧!” 高飛饒有興味看着這個尚未成年的小夥子:“嘿,你也會醫理……” 葉告在旁則說:“這家夥向不學好,但舉凡針灸、推拿、跌打、藥草、醫理、過氣,刮痧、晶石驅病法、催眠術…… 他都懂一點,或許能給高叔叔幫點小忙吧。
” 聽來,他跟陳日月仿佛全沒争執過一般。
13.大姐大 樓下大約有十七八桌子的人,有的喝酒、有的喝茶、有的吃飯、有的吃菜,有的其實什麼也不吃、不喝,隻要在這裡找張凳子坐下來,不久之後,若是單身男子,就會有各省各地妖媚女子,湊前兜搭。
若不然,就會有各種消息,傳來傳去,不過,真正重大和獨家的消息,都是要給銀子買的。
——天下沒有白吃的酒飯,也沒有白聽了的第一手消息。
傳播的人,必然另有目的;要不然,就為了錢。
有吃、有喝、有色有消息,加上樓上有“雅緻客房”,有“短租計時”:每半個時辰才三錢八,方便如此,大家自都趨之若渴——這又是六遲先生發明的銷金玩意兒。
名不虛傳,房間的确“雅緻”:至少,要緊的床褥枕被确是天天洗換的。
菜也好吃,辣的,丁辣的、熱的、涼的、冰冷的、乃至吃了補身的、補腎的和壯陽、滋舊的,在所多有。
何況還有酒。
應有盡有——不應有的也有,甚至,有的趁機在那兒兜搭賣春藥。
迷藥和蒙汗藥的。
今天,這兒,就有一個。
這人正在賣******。
這人姓魚,名天涼,是個女子,這兒一帶的人,若不是習慣了叫她做“魚大姐”,就叫她作“好秋姑娘”,原因無他,因為一句詞兒:“如今識得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她最喜歡吟詠自歎,大家都藉此諧稱她力“好秋”。
她年近三十,但的确是。
“美好如秋涼”,臻首、杏唇、楊柳腰、犀齒、酥乳、遠山眉,真是無一下美,無一不媚,還有流轉不已的秋波,春蔥樣般的柔指,一張皎好的芙蓉臉,雖因恩客貴達之士,常予翡翠簪钗,環鬓金珠,但她卻不喜佩戴,從不豔妝盛飾,隻愛在頭上插花,聽其高興,喜紅則紅,愛紫則紫,但她再簪白花,自然合道,麗容嬌花,美得令人有生死離别,一見無憾之概。
而已美得雅,不俗的美,不若一般塵俗女子,若外來者,還真決不敢相信,她是這兒江湖女子的大姐大頭兒,雖從不賣身,卻也是煙花女子的依傍靠山。
聽說,她之所以能成為這一帶風月女子的大姐大,是因為: (一)、她有俠義心腸。
因為好助人,好打不平、好管閑事,隻要死不了,就一定成為衆人心日中的領袖、依靠。
(二)、她兇。
誰對她兇,她就對誰更兇。
——這種情形,通常有相反的一面:誰對她好,她就對他更好。
這樣,很容易就會有一種現象:以她為中心,聯群結黨,自擁勢刀。
(三)、她有非凡功夫,當然,沒有好身手,這種人早死了一百五十二次了。
但她“功夫”,聽說,不隻是手上、腳下的,聽說連床上、貼身的,也很厲害,隻不過,嘗者不說,知者不多,估量者卻律津樂道罷了。
——名利圈中的女子,有誰不是好猜估、說是非的? (四),她也有靠山——當然,正如沒好身手一樣,像她那樣的女子,怎活得下去?她常耗在“名利圈”裡,自是好名好利,這一點,溫六遲成全她,但她也得到同僚“火星都頭”何車、“七好拳王”孟将旅、“小鳥”高飛、“袋袋平安”尤吐珠、“破山刀客”銀盛雪籌一幹友好的支持,但最特别、也最盛傳、人們也最喜歡打聽的是: 聽說,在背後支持魚天涼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四大名捕”中的老三: 追命。
——魚好秋是他的紅顔知己。
——追命則是魚姑娘的良朋密友。
是不是真有其事?也許誰也不清楚。
但卻傳得煞有其事:人們願意相信那是真的,因為那滄桑名捕和風塵美女的傳言,實在令人有浪漫情懷,而一向攻擊“四大名捕”的敵手,也正好找到藉口,斥他腐靡風紀,無行敗德。
提起這段“關系”,有人相詢,魚姑娘隻不說是,也沒說是。
至于追命,提起魚好秋,他隻微微笑,勸人喝酒。
誰也不知道到底真假。
聽說她真正的靠山,還是六遲居士,也不隻是追命,向是一個龐大的大家族。
或許,追命隻樂于被人利用,魚天涼也樂得有追命這号人物作靠山。
可是,大家都可以斷定一件事: 不管追命是不是魚姑娘的姘夫,但他一定不知道魚姑娘在到處兜銷她的蒙汗藥一事。
——要是追命知道了,還任由他這樣做,那還了得! “喲!不得了!”魚姑娘一見大門口出現的人,就花枝招展、妩媚嬌嗲的湊過去,妮聲道:“今兒可來了稀客!” “稀客”的意思,通常是少見的客人,但往往也是“不速之客”的别稱。
如果是,“稀客”可不隻一個。
而是四人。
這四個人,本來都應說長得相貌堂堂,威武逼人,而且穿着打扮,一看便知來頭非凡、氣派十足,隻不過,這樣看夫,模樣幾都很有點滑稽。
為什麼? 因為這四個人,一個在眼睛上戴上了一隻眼罩,成了“獨眼龍”;一個咀巴戴上了口罩,成了“蒙面人”;一個則更甚,頭上戴了頂馬連坡大草帽,帽邊垂下了黑紗,成了“無臉人”,還有的一個,總算什麼也沒戴,沒蒙面、沒口罩,也沒帽子,但好好的一張臉,每走一步路,卻五官擠在一起,扭曲變形,甚為吃力、肉緊似的,成了“怪臉人”。
魚天涼一見四人,就迎了上去。
但魚頭、魚尾,卻比她先一步招呼客人:“客官,請坐!”“先來杯茶暖暖胃還是先打幾斤酒?” 戴口罩的,冷哼了一聲。
那怪臉人,忽然咧開了嘴,像是在笑——可是他這一笑,臉部更是畸怪,教人心寒。
說話的是那臉罩黑紗的人:小兄弟,你們幾歲了? 魚頭答:“我屬猴。
我愛蹦蹦跳跳。
” 魚尾也答:“我是小羊,咩咩咩咩。
” 兩人都個性活潑,一面回答,一面作出羊和猴的小動作,一般客人,都感親切,為之蕪爾,小賬也會多付一些。
不料,那四個人,一點也不欣賞這兩個小孩的精靈,隻聽那面罩黑紗的人嘟嘟嘟了幾聲,說:“如果這麼年輕就死了,那就太可惜了。
” 然後他反問那兩個吓住了的小孩:“明白了沒有?” 魚頭看來己明白。
魚尾顯然也不明白。
那怪臉人開腔了。
他的臉肌扭曲,一旦開聲,也一樣的詭怪,像是聲線也給扭曲了似的: “我們……來這兒……不吃……不喝……不坐……隻來租……房……” 他說的極為吃力。
聽的人更吃力。
“你們……帶我們……上樓……去……”怪臉人怪聲怪氣地繼續他的威吓:“……如果不帶……或尖叫……或示儆……我們……馬上……扭下你們的……頭……一顆喂狗…… 一顆……我們自己有來……吃了!” 然後他也問了一句: “聽……明……白……了……沒……有……!?” 那戴面紗的人适時加了一句冷冷的話:“大家放心,我們殺人,管你這兒有公差捕快、衙役執吏,都管不了我們的事,判不了我們的罪。
” 兩個小孩,都給吓住了。
大家聽了,心中都發毛: 看來這四人,仇大苦深的來到這兒,明目張膽的是要惹事。
走得最近的魚姑娘,既覺眼熟,又感陌生,隻發黨那個戴眼罩的人,用一隻獨眼,淩厲痛恨的望着她。
盯死她,像要把她的兩隻眼珠也挖出來,生吞下肚裡去的。
——有那麼大的怨隙叱! “你們要租房的吧?”且不管來的是何方神聖,她是這兒的大姐大,眼看兩個小夥子和大夥兒都給唬慘了,她說什麼都得找回個場面來,“對不起,樓上的房子,全己客滿了。
” 14.小女子 那“無臉人”聽了就說:“客滿了?那剛剛上去的不是人?” 一下子,都明白過來了。
魚姑娘已明白他們是沖着什麼而來的了。
所以她答:“是人。
” 無臉人跨前一步,咄咄逼人:“他們是人,我們也是人;他們能租房,我們就不能?” 魚姑娘笑了。
她笑起來很狡儈,像一條魚。
——當然是很好看、很動人也很優美的那種魚。
一種你看了很想親、很想吃、但又最想呵護為她換水洗缸挖蚯蚓的那種魚。
“可是他們是病人,”魚姑娘補充道,“病人是很可憐的人。
我們這兒雖己客滿,但對病人、傷者、素有優先。
” 然後她用一雙媚而美的眼去昵了昵他們,且以更美和媚的語音跟他們說:“你們當然不是病人。
你們人強馬壯,雄健得可以教所有小女子都求饒求死。
” 一般的男人都決受不了她的媚和美。
——受得了她的語音,也受不了她的眼波,受得了她的紅唇,也受不住她的美豔;總而言之,就是消受不了她的誘惑。
可是今天很奇怪。
這四個男人當然都是男人。
因為他們看到魚姑娘的一颦一笑,一扭一擰,以及一步揚眉一含笑,七隻眼睛,都發出了極強烈也極需切乃至極饑渴的光芒來。
不過四人都很不是男人。
因為他們居然都沒有進一步“反應”。
隻那個“怪臉人”怪聲怪氣的說:“你沒看見嗎?我們都曾中過劇毒……我們……也是……病人……” 魚姑娘莞爾道:“不過,他們除了是病人,也有公人——我們這兒,最願意招待因公得病的人。
别的人,可沒這樣子的優惠。
” 任何人聽到了這樣的後,都應該知難而遲。
可是這四人并不。
那“蒙臉人”終于說話了,他的語調可能是因為戴着口罩之故,所以簡直要比那:“怪臉人”的口音還要難聽難辨: “我們也是……公人……大家都是吃公門飯的……為啥他們能住,……我們卻不能!” 魚妨娘知道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看來,這幾人是死纏不休的了。
不管她心裡怎麼想,但臉上堆起的總是迷人的笑容: “你們也是吃公門飯的……那就失敬了……我們這兒有的是公差大哥、衙門大爺,卻怎麼我好像沒見過四位……” 隻聽一聲冷哼。
發出哼聲的是那仇深似海的“獨眼人”。
魚姑娘隻覺心頭有點發毛,一時也說不下去了。
那“蒙面人”哼哼嘿嘿的道:“那你是鐵定不租給咱們了吧?” “除非,”魚姑娘臉上依然挂了個迷死人的笑容:“你們四位能證明确是公人……不然我就恕難……” 她的興緻忽然來了,湊近去訪似告訴什麼要害、秘密般的,小聲而清晰的說: “其實租不租房有啥打緊?不如,我有好介紹。
四位大爺,在江湖上行走,總帶些活寶貝好做事。
我這兒有好東西賣咧。
” 那四人互觑一眼,仿佛都生了興趣一個問:“是什麼玩意兒?假貨、水貨可都不要。
” 魚始娘連忙打鐵趁熱,娓娓道來:“大爺可要不要美女一見鐘情,自動投懷送抱?我這兒有‘美女脫衣粉’,包準隻要給美女迎面兒一撒,溫香玉軟,享受似神仙。
我這兒還賣‘奇癢粉’,一旦着了,全身奇癢難搔,到時不管男的女的,還不手到擒來…… “無臉人”饒有興味的問:“這倒新鮮。
……還有啥更厲害的?說來聽。
” 魚姑娘也說上了瘾了,“多得很哩。
蒙汗藥、迷魂香、麻醉煙、迷魂劑、子母離魂散、春情藥……我這兒一應俱全,想有便有,有了一包,為所欲為,欲仙欲死。
還有壯陽藥、金槍不倒丹、孟姜女大哭劑,變啞方、失明帖,更有迎面倒防身藥,見人傷人,遇物傷物;哪哪哪,還有一種聞味即睡的高唐粉、一種見色即暈的委身散、一種遇美即勃的招蜂引蝶酒,用過包你還來找我。
我可存貨不多,沽清不再辦。
當是朋友才相告,小女子我這兒,還賣千年秘方、萬年要訣,通靈符、騰空法,定身咒、懾神大法、迷魂帕、穿牆法、掩眼法、隐形丸、縫惡人口眼法、舉宅飛騰木、點石成金木、邀仙女行歡作樂魔符,颠龍倒鳳神咒、推背推車奇功……獨家供應,如有雷同,必屬仿冒……見四位大爺投緣,小女子這才冒險相告。
” “無面人”聽了也啧啧稱奇,歎道:“聽來,你所冒的險可大呀!” “蒙面人”卻有懷疑:“隻下過,你憑一個小女子,從何得到這麼多不傳之秘、獨門手法呢?” “怪面人”也結結巴巴地道:“萬一……你賣的是……假……假……假藥,咱們不是……很……吃虧嗎!?” 魚姑娘開始臉色也變了變,笑容,也有點牽強。
但牽強的笑,居然也流露出一種牽強的美,而且,很快的,她就笑的不但恢複了自然,甚至還更加流而了。
“我賣的當然是真藥。
” 但那三個原先要租房後說自己是病人之後又表明自己是公人而今卻對那些古靈精怪的藥物極表興味的怪人還是存疑: “你哪裡找來的藥?” “我們憑什麼信你?” “一個小女人,能有多大能耐?” 魚姑娘依舊笑盈盈,但她身邊一人,已按捺不住,大步行了過來,隻見此人額上,有好幾條皺紋,一隻犬齒略露咧在上唇之外.但人長得算是四四正正,相貌堂堂,插口道: “她賣的藥,便是由我提供的。
” 四人一齊打量他,問:“你是誰?” 那人皺了皺眉,沒耐煩的道:“我姓何。
” 蒙面人朦朦胧胧的道:“何?何什麼?” 蒙面人也道:“我不識得你。
” 無面人說的更沖:“我管你姓什麼!” 那人的額紋己皺成了一個“火”字,魚姑娘忙不疊的陪笑道:“别……别别别動氣……” 她湊近四人悄聲說話:“四位爺們,小女子這兒賣的是什麼藥?這種不見光的東西,以那字最是有名?當然是‘下五門’和‘下三濫’呀……而他又姓何——四位爺們可是江湖上跑慣了的大爺啊!” 她這一說,那四個形容古怪、有意鬧事的家夥可全都省了過來: “下三濫何家!——他是‘下三濫’何家的高手!?” ——要使這種下九流藥物符咒,還有什麼門派能比“下三濫”何家更權威? ——也許有,那就是“下五門”和“下九路”。
——隻不過,“下五門”的人姓聶,“下九路”的人名堂還不及前兩家響,而今,來人卻是姓“何”。
15.無齒之徒 那四個在面上總是“東遮西掩”的怪人,一旦得悉對方在江湖上也是一号人物,态度馬上不同,甚至禮貌上大是下一樣。
人就是這樣,先敬羅衣後敬人,也就是以貌取人。
—— 不過“以貌取人”也有好處:看他的打扮,就知道他的品味;觀察他的言行,就可預側他的作為;審視他的氣派,就了解他的地位和成就,其實,相學也可以是一種觀形察色、以貌取人的方法。
其實以外貌取人,未免勢利,但也有一定的準繩。
就算不以其形辨其高下,至少,也會視乎對方的名頭、地位而作出因應的态度,如果是當朝太傅王給你下的帖子,締夫王老虎跟你約吃酒夫,注重的程度總會有差别。
是以,有名便多能藉名頭取利。
是故大名大利,總是禍福相依。
名和利,是同一碼子、同一圈子的事。
有名能藉以牟利,同樣,有了利,一樣可以買名頭—— 記住,是以利換名,但有名,不一定有清譽。
清譽是買不到的。
——萬世功名,一向很公平。
因為它是“非賣品”。
不過,“名”這回事,有時是一刀兩面,忠奸不辨的。
故此,有人流芳百世,有人遺臭萬年。
好事固然可以亨譽,壞事也可以傳千裡。
在武林中也如此:隻要你專于一種武功、心法或秘訣,的,可真管用呀。
” 魚姑娘盡在笑。
她一面笑一面斜眼着他手上的長形事物。
怪面人接着說話。
“我們都聽過:魚姑娘專賣春藥,迷香,催情煙……可不是嗎?” 他一面說,一面自背後摘下了挂着的一物。
“大家都知道:下三濫制造這些藥物,最利害,最著名、也最有效。
” 魚姑娘笑。
笑着看他把弄着手上似尺非尺,像蕭非蕭,但仍用緞絨卷裹着的物件。
“所以。
魚天涼加上何車都頭,賣的一定是好東西。
” 魚天涼吃吃地笑道:“這個自然。
包你們用過後一定會回來找小女子。
這叫吃了尋回昧”。
怪面人臉肌扭曲,搐動不已:“當然,得了好處,嘗過甜頭,忘下了你。
” 魚姑娘呢聲道:“這不就是了嗎!貨真價實,信我總有好處。
” 怪面人臉上一棘,青筋乍現而滅,下一會,又掙了個通紅滿面:“你的東西就是太貴了一些。
” 魚姑娘仍然在笑,不過笑容卻似有點發苦:“貴是貴上一些,可是,太爺們推付不起?隻要妙用無窮,那就物超所值了。
” 怪面人随口問:“那個‘一吹定情煙’賣個多少?” 魚姑娘答:“六兩一管。
” 怪面人道:“你倒會漫天開價。
” 魚姑娘道:“你也可以落地還錢。
” 怪面人:“錢多少不是問題——就看貨好不好?” “我就說嘛。
”魚姑娘又轉了個怨媚已極的笑靥,“大爺們才不怕價多少……”然後吹氣若芒悄聲道:“如果要上好的貨兒……那種可以灌在水煙袋裡,向人面上一吹,立刻就投懷送抱叫哥哥的‘一噴發情劑’,那隻不過每管多加六兩。
” 怪面人咋嘞嘞的笑道:“六兩銀子?” 魚姑娘老實不客氣:“金子。
” 怪面人啐了一口,又問:“總共是六兩銀子,六兩金子?” 魚姑娘答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