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黑辣椒

關燈
1.假如傅宗書未死…… 劍神溫火滾,劍怪何難過,劍魔梁傷心在藍衫大街狙擊戚少商,可謂一敗塗地,全都給無情格殺當場。

     看來,這一場蔡京門下高手的勢力和“金風細雨樓”的大比拼,是“風雨樓”占盡了上風。

     ——戚少商通知了四大名捕中的無情,由他出手,盡殺三大神劍。

     可是,若以人命計,大家都是同等的,同樣是命一條,“風雨樓”這邊死了二十二人,傷了八人,比起溫火滾,何難過。

    梁傷心三人性命,還是“蝕了本”。

     不過,溫梁何是三大神劍,也是武林中三大高手,蔡京麾下的三大強助。

     ——他們都是不易殺死的人,但卻都是殺人好手。

     世事往往是不公平的。

     同樣是人命,卻有的值錢,有的不值錢;同樣是人,有的聰明,有的笨;同樣的人,有的長命富貴,有的天壽低賤。

     世事部沒有絕對公平的。

     ——也許,對“金風細雨樓”的主事人而言,能殺死像溫火滾、何難過、梁傷心這樣的大敵,犧牲一兩百人也樂意。

     但無情本來沒有意思要犧牲那麼多人。

     ——盡管,“金風細雨樓”的子弟也是京城裡的幫會人物,無情既無意也刻意避免跟這些武林人混在一起,但畢竟“風雨樓”的行事方式和作風并不違停無情作為捕快的原則和宗旨,而且還不時互為支援,并肩作戰,所以,無情基本上還是對“風雨樓”、“象鼻塔”、“發夢二黨”的門徒弟子有情有義的。

     他無法及時阻止何難過、溫火滾,梁傷心等人當街殺死逾二十名“金風細雨樓”的子弟,主要是因為他腹痛舊疾複發。

     他隻有等敵人進襲時才能反擊,而無法作出主動攻襲。

     何況,他一向不良于行,又不能修習高深内力,而且正值腹痛如絞,所以他隻能靠暗器和機關去應付那些武林中、黑道上窮兇極惡的人。

     是以,今天藍衫大街大量死人,他也隻愛莫能助。

     ——至多,隻能為他們報仇:殺人者死,殺人償命! 他隻能為喪失性命的人做這件事! 其實,相比之下,當日戚少商率衆寅夜襲擊“惜舊軒”,打殺餘厭倦和吳奮鬥,活擒孫憶舊,讓他背上狙擊天子的罪名,因而把蔡京從勢高權重的位子上扯下台來,又使意氣風發為所欲為的童貫受到聖上的懷疑,以長遠、深廣的影響面而言,自然是大多了,有效多了,也成功多了! 說起來,這兩次行動,是兩幫的鬥争,也是兩派的互動,更是兩股勢力的此消彼長,戚少商和楊無邪的籌劃下,成功地消滅了“七絕神劍”中的溫火滾、孫憶舊、何難過、餘厭倦、吳奮鬥、梁傷心等六名成員。

     看來,他們是勝利的一方。

     可是,在這次溫火滾、何難過、梁傷心的“一劍發财”計劃之前,仍是得過蔡京的默許與首肯,才緻發動。

     蔡京自然同意。

     ——隻要是殺死、消滅、打擊戚少商、王小石或“金風細雨樓”,那一夥人的行動,他都一定批準、允可,他甚至還指派了“八雷子弟”中的人去協助他們的狙殺。

     但在何難過、梁傷心、溫火滾布署這次藍衫大街的狙擊之際,消息仍是走漏了。

     對這種消息的洩露,蔡京是暗中高興的,因為這代表他手下消息靈通。

     知曉這行動的至少有兩組“蔡京”的人: 一是“黑光國師”詹别野。

     另一組人是當時得令刑部紅人:任勞任怨。

     他們都不敢有貿然行動。

     他們不想冒險。

     所以他們(分别)有問于蔡太師。

     他們對是次行動,該扮演什麼角色? 蔡京的回答手勢是:們着髯莖,陰陰笑。

     他的答案居然是: “由之。

    ” 任勞忏怨都覺得錯愕。

     任勞不禁問:“為什麼不加派人手,一舉格殺戚少商?” 蔡京隻諱莫如深地答:“假如博宗書不死……他或許會這樣做。

    ” 任勞仍是不解。

     大惑。

     任怨垂首默然,神情恭敬。

     蔡京卻馬上就看了出來:“任鶴田,你必知我意。

    ” 任怨隻誠惶誠恐地道:“戚少商要是如此這般便能輕易鏟除,那麼,也就不是戚少商了。

    ” 他頓了頓,發現蔡京已目露欣賞之色,且等着他說下去、他才敢說;“學生隻知道,太師除了一向重用朋友、人才之外,也向來不低估敵人和對頭。

    傅宗書就是及不上太師的度量和眼光,才緻為王小石所殺。

    ” 蔡京呵呵笑值:“說得好。

    ” 然後也似吩咐也似叮囑般地向任勞道:“任虎行,你年紀雖比鶴田長多了,但要跟他學的地方,還多着呢!” 任勞隻聽得唯唯諾諾。

     可是詹黑光卻有不同的意見: “魔、怪,神三劍要是能殺得了戚少商,自是最好,如此替相爺剪除掉一個心腹之患,當然是樂事……” 盡管蔡京己不在位,但詹别野還是稱蔡京為“相”,好像預料并肯定蔡京遲早定必再度拜相一般。

     對黑光國師這個稱呼,蔡京也受之不辭。

     不過詹國師仍是有疑問: “——如果溫梁何三人一旦失手,‘七絕神劍’豈不是連折損六人,隻剩下一個羅漢果,隻怕難有什麼大作為矣。

    相爺不覺得惋惜嗎?” 蔡京笑了。

     “上人過慮了。

    ” “溫神、何怪、梁魔不一定失手,何況,羅劍也有參與,有他在,就算殺不了戚少商,說不定也可誅了個楊無邪,那就等于給金風細雨摟一個迎頭重擊。

    ” “再說,就算‘七絕神劍’全部犧牲了,也有好處。

    ” 黑光上人這就聽不明白了。

     “‘神劍’死光了,還怕‘劍神’不出來嗎?” ——“七絕神劍”的師父們,正是“七絕劍神”。

     他們已好久不曾下山、入世、出江湖了。

     詹别野忽然領悟了。

     他終于領悟蔡京的居心和用意了。

     他不由得覺得一陣悚然。

     但他隻在心裡打了一個突,不敢再從這個話題裡深究下去。

     ——在蔡元長這種人面前,知道得太多太深入,不見得是件好事。

     他反而佯作詫異地問: “哦?羅睡覺也會在這一役出手嗎?” “他?”蔡京又眯起了眼。

    最近他的視力愈是模糊,可是心水愈清,“這事當然少不了他。

    ” 黑光上人好像非常關切地問:“他是跟溫何梁一齊出手嗎?” “他是聰明人,我也派了高手協助他。

    ”蔡京好整以暇、樂見其成似地道:“他總會選在最有利的時機出手的。

    ” 2.局面一定大不同 他是個狠起來連夢都掃蕩一空的人。

     可是那件事就像他某一天晚上的夢遺。

     這是京城。

     他在三合樓。

     他當然是狄飛驚。

     “低首神龍”狄飛驚。

     一直以來,狄飛驚都是一個孤兒。

     他真的是一個孤兒。

    他出生在一個窮鄉僻壤之地,那鄉鎮隻有幾百戶人家,但他卻隻是附屬這小鎮三十五裡之遙的小村落之外的一處小馬場中一個小馬快的其中一個兒子。

     那馬場很破敗,沒有幾匹好馬。

     作為這馬場的老闆,已經很寒酸了,當然更窮的是這“落日馬場”中的馬夫。

     如果老闆吃的隻是糙米,那麼這馬場的馬快吃的頂多是糠粥。

     可是狄飛驚的父親更慘,時常酗酒,偷懶、好賭、打老婆,幾乎一個臭男人的缺點全都有齊,但作為男子漢的優點卻完全沒有。

    他的兩個哥哥(還是姐姐?)就是給他老爸“老餅”打得流産夭折,而一個姐姐給親父強暴,一個哥哥給活生生打死。

     狄飛驚原名單字“路”。

    他一出世就缺乏照料,在兒時就幾乎給一匹又幹又瘦又臭脾氣的老馬一腳踩死。

     那匹老馬也很奇怪,不知前世跟他有什麼怨仇,他那時隻是一個孩童,它隻是一匹不受人注重的瘦骨鱗峋的馬,然而卻在一次黃昏時,他在欄外撿野草,老馬依然離群獨自嚼草子,突然之間,它踢碎欄杆,向他狂奔踐踏過來。

     他總算沒給當場踩死。

     因為有人及時救了他。

     但他也給跺斷了頸脊。

     救他的人是個大老闆。

     不但是個有錢的大老闆,也是個很有權的大老闆,更是個在武林中、江湖上都是真正“大老闆”的大老闆。

     這個“大老闆”之“大”,“大”得令他無法想象。

     當然他也想象不到,有一日他居然可以“繼承”這“大老闆”的“大事業”,成為另一個“大老闆”。

     救他的人是“江南霹靂堂”雷家第三級戰力的好手(“霹靂堂”雷家子弟各分四級戰力,以第四級為最,但在堂中也不過三人而已,第三級戰力者,也僅有八人而已),同時還有個更無可限量的身份: 京城“六分半堂”的副總堂主。

     他當然就是雷敢當,單字損。

     ——雷損! 于是這就開始了他跟雷損的關系。

     雷損當時是去選馬。

     他選馬是為了要去截擊“迷天七聖盟”的二聖主“長尾煞星”闵進的馬隊,同時也為了要對付“金風細雨樓”中莫北神的“無法無天”部隊。

     結果他這次不止是選到了好馬,也選對了人。

     不過,到最後,他隻是選對了人。

     因為好馬給他所選的人殺了。

     當時,如果不是雷損看準了那匹瘦骨鱗鱗,孤僻離群在欄邊獨立的老馬,就不會注意到那馬欄外的小孩,更來不及去搶救這孩子的性命。

     那麼,狄飛驚的命運一定大為不同,“六分半堂”櫥後的局面也必定大不同。

     那時候,雷損已看中了那匹馬非凡的氣派,然而卻突然發現,那匹馬竟一氣撞破了木欄,要去踩死那孩童。

     雷損本來是靜觀其變,無意要出手,但他馬上發覺那孩子的天生異禀,至少,有三項過人的能耐: 一,驟遇驚變,這孩子不哭、不叫、不求饒,甚至也不呼痛,極鎮定也極能忍痛耐苦。

     二,這孩子年紀還小得要人喂食,但那匹馬一旦發狂似的奔過來,他走避無及,馬上就埋首掩頭伏身在草坑裡,背向天,任由馬匹踐踏,盡量把受傷害面減到最少、最低、也最輕。

     三,這肯定是匹與衆不同的良駒,無端端卻選上了這孩子,似非要把他踩死方才甘心,隻怕前世必有宿仇。

    ——也就是說,這孩子隻怕也有非同凡響的運命。

     所以他決定出手相救那孩子。

     他駕禦了那匹怒龍一般的馬。

     那孩子已給踐踏得不成人形,但他吩咐他身邊的忠仆:“雷鐳,不管如何,都要把他救活過來。

    ” 雷鐳雷也似地應了一聲:“是。

    ” 他知道雷損吩咐下來的事,他一定都得要為他辦到,别無選擇。

     雷損也知道,他吩咐的事,雷鐳都一定會為他辦到。

     所以他很放心。

     當時的狄路雖已給狂馬踏得個半死不活,但依然還是活了下來。

     他活下來之後,果然就成了個出色人物:他頸骨還是折了,脊骨也有點畸型。

     他稍為成長之後,就做了一件事: 他殺了那匹馬。

     ——那原是雷損的愛駒,那時候,那匹馬已使他成功地取得四次重大的勝利,他的身份已直接的可以威脅到當時“六分半堂”的總護法雷陣雨。

     但狄路(那時已改名為“飛驚”)仍然毒殺了這匹馬。

    雷損一點也不覺得奇怪。

     但他警告狄飛驚:“我知道你是一定會報仇的。

    不過,你既毒殺了我的馬,你以後就一定要替我立十倍的功勞回來,要不然,你會死得比這匹馬還慘十倍。

    ” 這點毫無疑問。

     完全沒有問題。

     不消一年功夫,狄飛驚已立下二十倍以上的功勞回來——盡管那時候他才隻是一個孩子,而且還沒有直接跟從雷損,隻是隸屬于關昭弟的一個小跟班。

     但他是個與衆不同的孩子。

    雷損沒有看錯。

     ——狄飛驚若無雷損的識重,他日後的命運一定大為不同。

     同樣的,雷損日後若無狄飛驚的協力,局面也一定大下一樣。

     話又說回來,要是沒有這一匹暴怒的馬,狄飛驚,雷損、甚至六分半堂的局面命運,都定必有很大的不同。

     命運,豈非多是偶然的事件造成的。

     ——連曆史也如是。

     惟偶然雖然無常,但多由性格造成的:如果那匹馬不暴怒,就不會破欄把狄路踩至重傷;要是狄路不及時保持鎮定,埋首護腦,隻怕就得立時身死;假若當時雷敢當不是慧眼相惜,狄飛驚早就死了。

    今天“六分半堂”在雷損毆後,是否還有這等“三分天下,一枝獨秀”的局面? 雷損一見到狄飛驚,就欣賞這個人,認為他将來一定能成材。

     雷損對狄飛驚有知遇之恩。

     他看得出來,當時仍是小童的他,将來一定是個人物,同時也是一個發狠起來連夢想都趕盡殺絕的人。

     他看得準。

     他看對了。

     可是他不知道:狄飛驚居然會為了那一天晚上的事,竟然流了淚、傷了情,甚至于完全無視于他打從身邊和心裡一切冷冷的警告: 他不會忘記。

     忘記那一夜很難。

     忘記她更難。

     ——忘了她還不如忘掉他自己。

     隻有狄飛驚才知道自己有多寂寞,有多需要: 他不止要熱烈擁抱,而且還要永遠擁有。

     可是,能嗎? 總是事與願違。

     也許,他不能要求什麼,甚至也不能要求這世間的情,難一可以做到的,就隻有讓她欠他的情了。

     後悔,他是有的,但更多的是無悔。

     ——尤其經過那一個遇雪更清、經霜更豔,他唯一屬于他自己的日子裡,卻終于擁有一個屬于她和他的晚上。

     他已無求。

     無怨。

     他甘心抵命。

     ——為她冒盡風和雪,為她曆盡悲和傷。

     為她苦等三千九百六十六年,無尤無怒——一如今天。

     此時。

     此地。

     郁雷密雲,将雨未雨。

     三合樓。

     他等人。

     等的是敵人。

     ——一流一的大敵。

     頭号敵人。

     狄飛驚現刻主掌“六分半堂”,當然是京城裡一等一的大忙人。

     他向不喜歡等人。

     ——等人,是浪費時間,耗費生命的事情。

     但對于重大機會,他善于等待、也能夠忍耐。

     今天,他就平心靜氣: 等人來。

     ——他已準備花上一大段時間等待他約的人來。

     甚至也有了心理準備: 他等的人說不定是不會來的了。

     ——因為他知道:他們會晤的事雖然機密,但還是難免洩露出去,就算隻有一點風聲洩了出去,一定會引來不少高手,去狙擊正在前來、他要等待的人,甚至也會來對付自 原因很簡單: 隻要是敵人,誰也不希望他們二者會合作、能合作。

     誰都希望搞砸這件事,甚至是殺掉他們其中一個、如果兩個部死了的話就更好。

     他和這個人的會面,走漏風聲己在所難免,所以就加倍兇險——幸好,在這會面之前的另一個提前的機密會面。

    已順利完成,雖然沒有成功,但總算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他已絕對機密的跟另一人會過面、談了判、作過協定。

     而沒有驚動誰。

     誰也不知。

     這時候、風雲四合,他在樓上等人。

     他原就在沉思的時候最漂亮。

     他一面等,一面想,心頭掠過了一種哀傷的奇情: 那隻是一個晚上的荒唐夢,卻是他半輩子的溫柔鄉。

     說不定,這也是他一生中的英雄壕。

     想到那唯一讓他感覺到有“家的溫馨”的那一夜,他心中充滿了情…… 但一聽到急促登樓的腳步聲,他的心已沒有情了。

     連一點情也不留。

     他已不需要解釋,也幾乎沒有痛苦。

     他隻面對。

     面對大敵。

     3.刀是可以借的 來人上樓。

     那是“六分半堂”的第七當家周角。

    “報告大堂主,做生意的來了。

    ” 狄飛驚擡起他那一雙有好脾氣的眼神,不徐不疾地問:“他們來的有幾人?” “三四個。

    ” “來的是誰?” “戚少商、楊無邪和孫魚。

    ” “那是三個。

    ” 狄飛驚更正道。

     “可是我總覺得有四人,”周角急忙解釋道,“不隻是我有這種想法,連林哥哥、莫北神也有這種看法,他們來的好像隻三個人,但在感覺上絕不止于三人……另外,他們後面當然有大批支援。

    ” 狄飛驚沉思片刻。

     原來他有的是一雙流露出表面上的好脾氣不是真的眼神。

     他隻問:“連莫北神也是這樣說法?” 周角答:“是。

    ” 狄飛驚又問:“那他的‘無法無天’部隊已完成布署未?” 局角回答:“布置好了。

    ” 狄飛驚再問:“他們三人的行動可有什麼特别處?” 周角道:“一切正常。

    隻孫魚背上背了個包袱。

    ” 狄飛驚奇道:“包袱?什麼包袱?” 周角用手比劃:“一個很大很大的包袱。

    ” 狄飛驚下去看他,隻問:“有多大?” 周角說:“大約有三尺寬、七尺長。

    ” 狄飛驚皺了皺眉,然後笑了。

     笑得很冷寞。

     然後他吩咐道:“備座,請茶,圍上屏風——來的是四位貴客。

    ” 他的背後有屏風: 那是四扇雕龍繪風漆黑繡金實木厚重屏風。

     狄飛驚背靠着屏風,就似有着厚重無根的靠山。

     屏風後卻有人問:“誰替他們三人護法?” 周角答:“應該是溫夢成和花枯發。

    ” 屏風後的人冷哼一聲:“他們兩人來了,也不難對付。

    ” 狄飛驚道:“不過,要是對付他們兩人,就形同跟整個京城的地痞流氓江湖好漢開戰。

    ” 屏風後的人道:“我擔心的倒是該來而好像沒有來的人。

    ” 狄飛驚道:“雷卷?” 屏風後的人道:“他才是戚少商的強助。

    ” 狄飛驚歎道:“隻怕戚少商另有強援。

    ” 話說到這裡,客人己上樓。

     敵人已近。

     人來了。

     敵至。

     迎。

     迎客。

     狄飛驚迎客。

     狄飛驚迎客的方式并不是站起來。

     ——一向擡不起頭來的他,仿佛也順理成章的不良于行。

     其實不良于行的人不見得就擡不起頭來。

     例如無情。

     同理,擡不起頭來的也下一定不良于行: 例如狄飛驚。

     他現在迎客的方式是: 舉目,微笑,稽首,抱拳,讓人覺得他彬彬有禮.禮儀周周,一點也不會給人傲慢無禮,甚至因而對他更同情以及更加感動。

     狄飛驚就是這樣的人。

     他常予人這種感覺。

     就連今天上來跟他交手(本來是“談判”,萬一“談”不攏,可能就變成是“火拼”,乃至“決一死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