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江湖論道

關燈
道一一交談,也隻以大師來理論的重心,因為少林一門江湖威尊,大師法威一言九鼎……” 原本,數百武林也因獅面頭陀言語頂撞明心大師,态度極為蠻橫有些不滿,而今,常老夫人這番話,無異是火上加油。

     一陣騷動,群情鼎沸。

     明心大師又多了一層顧慮,他怕八大門派自己内部起了“内讧”,到時不可收拾,先自亂了陣腳。

     八大門派糾衆而來,原本各有不同的企圖,正為峨嵋為了青雲大師的私仇一般,面臨利害攸關,烏合之衆的弱點暴露無遺。

     因此,明心大師由座位上立起來,雙手高舉,示意左右不要喧嚷,口中也跟着道:“各位同道稍安,容老衲再與獅頭首座商量。

    ” 他不惜以武林班頭少林掌門之尊,單手合十對獅面頭陀打個問訊,滿臉堆笑道:“老衲無意攔阻,也無權攔阻。

    但是,鑼不敲不響,話不說不明,三月之約,乃是八大門派共同約定,也是在座各位的公意。

    首座若果與這位姑娘當場過招動手,另外七人門派要領金陵世家之事,必然無法了斷。

    因此,老衲才不揣冒昧,向首座你進言,請首座暫忍一時之怒,好在這位姑娘并無回避之意,與貴派梁子,不難了結。

    ” 明心大師在年紀上年高德劭,在武林中,地位崇高,一席話朗朗而出,侃侃而談,抛卻私仇,重視公意。

     數百武林,所有的目光,都盯着獅面頭陀。

     不料——獅面頭陀氣焰更盛,大吼道:“憑你說得天花亂墜,青雲師兄的血仇第一,其餘之事,本座顧不得許多。

    ” 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犯了衆意。

     數百武林群情憤慨,人人摩拳擦掌,個個躍躍欲試,隻差沒有指名叫陣,對獅面頭陀十分不利。

     明心大師更加擔憂,一面單手高舉,一面向獅面頭陀施了個十分明顯的眼神,口中道:“青雲大師的事,老衲與你同樣關心,隻是……” “何必多費唇舌。

    ”一聲斷喝,如同晴天霹靂。

     一個黑影由人堆裡平空而起,如同一頭龐大無比的蒼鷹,落在明心大師與獅面頭陀之間。

     蓬亂的頭發,高而尖的鼻子,一雙圓眼不黑不白而是金黃眼球。

    閃閃眨動,隐隐生寒,來人生得十分怪異。

     他不理會明心大師,卻吃吃一聲冷笑,對獅面頭陀道:“人家的事你可以不管,你自己的性命管不管?” 語意森冷,音調尖削,真像鷹啼。

     在場之人,包含明心大師在内,對這個鷹形怪人都不認識,在座的隻有常玉岚認出他是神鷹全老大。

     但是,聽他的語氣,似乎意在阻止獅面頭陀。

     因此,全都肅靜下來。

     獅面頭陀不由道:“你是何人?” 神鷹全老大冷冷的并不回答獅面頭陀的問話,隻尖聲道:“報仇嘛,誰也攔不了你,隻是你這條青藤杖在地上搗得人心裡煩,令人受不了。

    ”随着他的話語,但見他順手一抓,若不經意的将獅面頭陀手中的青藤杖接了過來,雙掌合起來一陣揉搓不已,順着他的雙掌中一陣陣青色粉末,像灑面粉似的,紛紛落了下來。

     片刻之際,一根偌大的青藤杖無影無蹤,地上一小堆青藤粉末,像尖尖的一堆小山。

     數百人全都愣了。

     須知,身為峨嵋習武堂首座,獅面頭陀絕對不是吳下阿蒙,功力豈是平庸之輩,手中的乒器應該不至于輕易的被人抓去。

     青藤杖雖然非鋼非鐵,但是,它乃是峨媚野山獨有的稀奇之物,堅愈鋼鐵,韌性極佳,否則,焉能選做殺人利器。

     況且,獅面頭陀這根青藤杖乃是千萬中挑選自峨嵋人迹不到的野山深處,怕不有數百年的風吹雨打日曬夜露,才能保持它活鮮鮮的青色,可以說是難得的珍品。

     而竟然被人不經意的揉成粉末,怎不令人吃驚呢? 神鷹全老大就在衆人失神發愣之際,尖聲道:“我隻讨厭你的這根讨飯的打狗杖,報仇鬧事,你自己看着辦就是了。

    ”他的語落人起,雙翅迎風一展,人如蒼鷹,撲過大廳半空,越門而去。

     在座的武林,被這突如其來的怪人怪事給愣住了,有的張口結舌,如癡如呆。

     燈光依舊,燭影搖紅。

     大廳上從騷亂到靜穆,像一池死水,連個水紋也沒有。

     明心大師單手合十,朗聲道:“阿彌陀佛!孽障!” 獅面頭陀的兇焰怒火,像被兜頭澆下一盆冷水。

     武當的鐵冠道長離座而起,拂塵擺動一下,對明心大師道:“大師,對于此人貧道記起-些往事,大師也許還記得。

    ” 明心大師略略點頭道:“他是當年的‘全大元’?” 鐵冠道長十分肯定的道:“對!神鷹全大元,黃河渡口力戰十三鼠,雙手強挽戰船,三個時辰之内,掌傷七十三人的神鷹全大元。

    ” 明心大師凝神道:“聽說此人被人買通他弟弟,在酒中下毒,不但化濃化血,而且屍骨無存,怎麼會……” 他的一言未了,一陣管樂之音,由大門外傳來。

     十六個白衣少女,分為兩側,每人手中一盞紗燈,腥紅耀目,徐步穿過院落,分為兩傍雁翅排開。

     管樂之聲更加熱鬧。

     十六個少女,淡黃衫裙,絲、竹、笙、箫、管、笛、琵琶,細吹細打魚貫而入,在兩列少女之後,一字排班,樂聲不停。

     四個健婦,褐色勁裝,合力拖着-輛绛紫簾幔的大車越過門檻,緩緩馳到庭院正中,方才停下。

     香車兩側,各有兩個紫衣少女,掀開車前垂下的絲絨幕布。

     車内,百花大人一身雪白紗質宮裝,雲鬓高挽,脂粉薄施,那份典雅悠閑中,透着雍容華貴。

    她輕啟朱唇,娓娓的道:“全大元适才的莽撞,諸位不會見怪吧?” 百花夫人很少與武林往還,但是,江湖上沒有不知道百花夫人這個出類拔萃的頂尖人物。

     雖然有人沒見過她,但眼前的氣派,除了百花夫人之外,誰也擺不出這個譜。

     常玉岚忙不疊迎上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