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大破羅漢陣
關燈
小
中
大
這是一隊僧侶,都穿着一色灰色僧袍,手中分執着禅杖、戒刀等不同的兵刃。
但見群僧手中禅杖輕揮,躺在廳中的人,都被撥到一側,九個灰衣僧人,迅速的形成了一個合擊的陣勢。
高萬成大大地吃了一驚,道:“這是少林門下的羅漢陣。
” 王宜中似是沒有聽到高萬成的示警,雙目盯注在九個僧侶身上瞧看。
九個灰衣僧人迅快移位,把王宜中圍在了中間。
高萬成大為擔心,但卻不敢再出言示警,生恐擾亂了王宜中的心神。
凝目望去,隻見王宜中臉上是一片肅穆、莊嚴。
少林九僧,年紀都在五十上下,顯然都是甚有道行的高僧,羅漢陣不成之後,立時有着山嶽挺立、鐵壁銅牆的氣勢。
任何人在羅漢陣圍困之下,都有着一種被壓迫的感受,氣勢上立時大為減弱。
但王宜中卻未為羅漢陣的氣勢所奪,神态自如,緩緩抽出了短劍。
羅漢陣強大的壓迫氣勢,使得王宜中全神運劍,短劍出鞘之後,立時有陣陣劍氣,湧了出來。
像洪流中一塊擋水巨岩,敵勢愈強大,王宜中的拒敵氣勢,也愈見深厚壯大。
九個灰衣僧人臉上神情肅然,相互望了一眼,突然高喧一聲佛号。
王宜中看九憎目光轉動靈活,又高喧佛号,分明都是神志清醒的人,和适才那些神情木然的人大不相同,不禁大怒,一揚劍眉,冷冷喝道:“諸位大師父神志似是未受控制,都還清醒得很。
” 九僧中站在正北一人,似是操縱這羅漢陣的主腦,輕輕歎息一道:“這羅漢陣繁複無比,天人幫主,不能使我們神志迷亂。
王宜中道:“那麼,諸位大師都是有道高僧,為什麼甘為天人幫所利用?” 正北僧人應道:“老衲等心中自有苦衷。
” 王宜中冷笑一聲,道:“什麼苦衷,不過是怕死罷了。
” 居北一僧道:“王門主劍上殺機淩厲,我等雖然用羅漢陣和你搏殺,但卻未必能夠勝得施主,但我們還要和你一戰,這證明了老衲等不怕死。
” 王宜中道:“你們不怕死,那是甘心為人所用了。
” 居北僧人歎道:“天下有很多事,比一個人死亡還要可怕。
不知施主信不信?” 高萬成突然說道:“你們可是為了少林群僧的生死?” 居北僧人點點頭,道:“正是如此,所以,我們不得不聽天人幫指命。
” 高萬成道:“今日一戰,金玉仙如若死于我們王門主的劍下,諸位是否還能取得解藥?” 居北僧人道:“取不到。
所以,我們要保護天人幫主,不受傷害。
” 王宜中道:“在下一向敬佩世外之人,但諸位這麼一說,叫我王某好笑。
” 居北僧人接道:“王門主有什麼好笑之處?” 高萬成道:“事情很簡單,你們殺了王門主,金玉仙不會放過你們,你們死于王門主的劍下,那就無法再讨解藥。
” 不待群僧答話,金玉仙已搶先說道:“諸位等待何時?” 王宜中短劍揮動,閃出了一片寒芒,道:“你們如何決定,悉聽尊便。
隻要我王宜中心中無憾,多殺幾位大師,那也算不得什麼。
” 金玉仙道:“你們能勝了王門主,我立刻給你們解藥。
” 九僧黯然一歎,由居北僧人首先一舉禅仗,發動了陣勢。
但見杖影、刀光,混然一片,在王宜中四周旋動。
群僧越轉越快,片刻之後,連人影也無法分辨。
王宜中卓立在群僧圈圍之中,凝神戒備。
他胸中熟記着天下武學總綱,隻要對方施展出攻擊的手法,就能啟發他拒敵之法。
但少林僧群旋轉不攻,羅漢陣就天衣無縫,瞧不出半點破綻。
隻覺滿廳中激蕩的金風,愈來愈強,逼得高萬成抱起西門瑤退到廳門口處。
少林群僧的刀光杖影,也把金玉仙阻于一側,她雖想趁此之際退出,但除了西門瑤和高萬成,也必需先通過少林群僧的羅漢陣。
忽然間,杖風如嘯,一條禅杖,由那旋轉的羅漢陣中飛起,直向王宜中。
王宜中過人的目力,使他能在交錯的刀光杖影中,看得明白。
緊随在那泰山壓頂般的淩厲一杖之後,是兩把寒芒如電的戒刀。
那迎頭一杖,看似威猛絕倫,但要命的卻是那緊随杖後的兩把戒刀。
這就是羅漢陣的精萃所在,巧妙的配合,天羅地網般的嚴密,古往今來,多少英雄、豪俠、綠林枭雄,都無法躲過隐藏在主攻後面的殺機。
必須有絕對的沉着、精厚的内功、敏銳的眼力,才能洞悉細微,防身自保。
這也不過一眨眼睛的工夫,禅杖挾着一股金風,迎頭劈下。
王宜中不退反進,欺身而上,左手“畫龍點睛”直取腕穴,封住那禅杖的攻勢。
右手短劍左蕩右揮,幻起了一片護身劍芒。
但聞當當兩聲,兩把左右合擊,繞劈而至的戒刀,被短劍撥震開去。
就這一瞬空隙,給了那施杖僧人的機會,避開腕穴,撣杖疾落而下。
王宜中斜身側卧,内力貫注劍身,借力化力,輕輕一撥。
禅杖落地,滑向一側。
王宜中借勢一翻,劍随身起,寒芒一道,直指施杖僧人的咽喉。
好快的劍法,好奇的身法,杖影刀光中,仍能出手反擊。
眼看那僧侶必傷在王宜中的劍下。
左右兩條禅杖,二龍出水般,卷飛而至。
一杖直劈,一杖橫掃。
每一個攻襲之勢的配合,不但是絲絲入扣,而且是兇猛霸道,淩厲至極。
王宜中身陷危境,顧不得傷人,挫腕收劍,斜裡劃出。
劍芒如電,指向那橫擊僧人的右腕。
這一劍變得奇異莫測,那僧人如不收住杖勢,握杖的右腕,勢必先要撞在王宜中的劍上,隻好收住橫掃的杖勢。
在羅漢陣的變化之中,這兩招,隻不過是救援的行動,兩杖被封,立刻退了回去。
王宜中本已搶得了先機,但羅漢陣的變化
但見群僧手中禅杖輕揮,躺在廳中的人,都被撥到一側,九個灰衣僧人,迅速的形成了一個合擊的陣勢。
高萬成大大地吃了一驚,道:“這是少林門下的羅漢陣。
” 王宜中似是沒有聽到高萬成的示警,雙目盯注在九個僧侶身上瞧看。
九個灰衣僧人迅快移位,把王宜中圍在了中間。
高萬成大為擔心,但卻不敢再出言示警,生恐擾亂了王宜中的心神。
凝目望去,隻見王宜中臉上是一片肅穆、莊嚴。
少林九僧,年紀都在五十上下,顯然都是甚有道行的高僧,羅漢陣不成之後,立時有着山嶽挺立、鐵壁銅牆的氣勢。
任何人在羅漢陣圍困之下,都有着一種被壓迫的感受,氣勢上立時大為減弱。
但王宜中卻未為羅漢陣的氣勢所奪,神态自如,緩緩抽出了短劍。
羅漢陣強大的壓迫氣勢,使得王宜中全神運劍,短劍出鞘之後,立時有陣陣劍氣,湧了出來。
像洪流中一塊擋水巨岩,敵勢愈強大,王宜中的拒敵氣勢,也愈見深厚壯大。
九個灰衣僧人臉上神情肅然,相互望了一眼,突然高喧一聲佛号。
王宜中看九憎目光轉動靈活,又高喧佛号,分明都是神志清醒的人,和适才那些神情木然的人大不相同,不禁大怒,一揚劍眉,冷冷喝道:“諸位大師父神志似是未受控制,都還清醒得很。
” 九僧中站在正北一人,似是操縱這羅漢陣的主腦,輕輕歎息一道:“這羅漢陣繁複無比,天人幫主,不能使我們神志迷亂。
王宜中道:“那麼,諸位大師都是有道高僧,為什麼甘為天人幫所利用?” 正北僧人應道:“老衲等心中自有苦衷。
” 王宜中冷笑一聲,道:“什麼苦衷,不過是怕死罷了。
” 居北一僧道:“王門主劍上殺機淩厲,我等雖然用羅漢陣和你搏殺,但卻未必能夠勝得施主,但我們還要和你一戰,這證明了老衲等不怕死。
” 王宜中道:“你們不怕死,那是甘心為人所用了。
” 居北僧人歎道:“天下有很多事,比一個人死亡還要可怕。
不知施主信不信?” 高萬成突然說道:“你們可是為了少林群僧的生死?” 居北僧人點點頭,道:“正是如此,所以,我們不得不聽天人幫指命。
” 高萬成道:“今日一戰,金玉仙如若死于我們王門主的劍下,諸位是否還能取得解藥?” 居北僧人道:“取不到。
所以,我們要保護天人幫主,不受傷害。
” 王宜中道:“在下一向敬佩世外之人,但諸位這麼一說,叫我王某好笑。
” 居北僧人接道:“王門主有什麼好笑之處?” 高萬成道:“事情很簡單,你們殺了王門主,金玉仙不會放過你們,你們死于王門主的劍下,那就無法再讨解藥。
” 不待群僧答話,金玉仙已搶先說道:“諸位等待何時?” 王宜中短劍揮動,閃出了一片寒芒,道:“你們如何決定,悉聽尊便。
隻要我王宜中心中無憾,多殺幾位大師,那也算不得什麼。
” 金玉仙道:“你們能勝了王門主,我立刻給你們解藥。
” 九僧黯然一歎,由居北僧人首先一舉禅仗,發動了陣勢。
但見杖影、刀光,混然一片,在王宜中四周旋動。
群僧越轉越快,片刻之後,連人影也無法分辨。
王宜中卓立在群僧圈圍之中,凝神戒備。
他胸中熟記着天下武學總綱,隻要對方施展出攻擊的手法,就能啟發他拒敵之法。
但少林僧群旋轉不攻,羅漢陣就天衣無縫,瞧不出半點破綻。
隻覺滿廳中激蕩的金風,愈來愈強,逼得高萬成抱起西門瑤退到廳門口處。
少林群僧的刀光杖影,也把金玉仙阻于一側,她雖想趁此之際退出,但除了西門瑤和高萬成,也必需先通過少林群僧的羅漢陣。
忽然間,杖風如嘯,一條禅杖,由那旋轉的羅漢陣中飛起,直向王宜中。
王宜中過人的目力,使他能在交錯的刀光杖影中,看得明白。
緊随在那泰山壓頂般的淩厲一杖之後,是兩把寒芒如電的戒刀。
那迎頭一杖,看似威猛絕倫,但要命的卻是那緊随杖後的兩把戒刀。
這就是羅漢陣的精萃所在,巧妙的配合,天羅地網般的嚴密,古往今來,多少英雄、豪俠、綠林枭雄,都無法躲過隐藏在主攻後面的殺機。
必須有絕對的沉着、精厚的内功、敏銳的眼力,才能洞悉細微,防身自保。
這也不過一眨眼睛的工夫,禅杖挾着一股金風,迎頭劈下。
王宜中不退反進,欺身而上,左手“畫龍點睛”直取腕穴,封住那禅杖的攻勢。
右手短劍左蕩右揮,幻起了一片護身劍芒。
但聞當當兩聲,兩把左右合擊,繞劈而至的戒刀,被短劍撥震開去。
就這一瞬空隙,給了那施杖僧人的機會,避開腕穴,撣杖疾落而下。
王宜中斜身側卧,内力貫注劍身,借力化力,輕輕一撥。
禅杖落地,滑向一側。
王宜中借勢一翻,劍随身起,寒芒一道,直指施杖僧人的咽喉。
好快的劍法,好奇的身法,杖影刀光中,仍能出手反擊。
眼看那僧侶必傷在王宜中的劍下。
左右兩條禅杖,二龍出水般,卷飛而至。
一杖直劈,一杖橫掃。
每一個攻襲之勢的配合,不但是絲絲入扣,而且是兇猛霸道,淩厲至極。
王宜中身陷危境,顧不得傷人,挫腕收劍,斜裡劃出。
劍芒如電,指向那橫擊僧人的右腕。
這一劍變得奇異莫測,那僧人如不收住杖勢,握杖的右腕,勢必先要撞在王宜中的劍上,隻好收住橫掃的杖勢。
在羅漢陣的變化之中,這兩招,隻不過是救援的行動,兩杖被封,立刻退了回去。
王宜中本已搶得了先機,但羅漢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