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蓦聞親仇
關燈
小
中
大
劍英聽他出口傷人,側身一揚寶劍,猛然把劍鋒抵住佩珠胸前,怒喝道:“你罵誰無情無義,你不說個所以然出來,就休怪我仗寶劍殺人。
” 佩珠視劍鋒如無物,仍然操舵劃槳,緩緩說道:“這船上隻有三個人,難道我罵我姊姊不成。
” 劍英雙眼圓睜,怒道:“我對誰無情無義,有事實倒要講出來聽聽。
” 佩珠微笑道:“當然有事實,豈敢無的放矢,出言中傷……” 話聲未絕,銀珠突然說道:“梅香,她對你有情義沒有?” 劍英驟然把抵住佩珠胸前的劍尖收回,仰臉略一思忖,暗道:“喲!她們原來是為了梅香的事來找我,難道我和她比武功,她們都看見了……” 佩珠見他仰臉望天,半晌也不說話,問道:“怎麼不說啊,若是我說錯了,當向你陪禮吧。
” 劍英長笑一聲,道:“不錯,梅香和我有義兄妹之情,但我并沒有時她不起的地方啊。
” 佩珠道:“梅香不但是你的義妹,而且她數度舍死忘生暗助你們,你不但不念義兄妹之情,反而要和人拼命。
” 俞小俠冷笑一聲,道:“彼此印證武功,說不上拼命,這不足批評我無情無義。
” 佩珠嬌笑說道:“彼此印證武功,放開不說,但她身負血海深仇,單身一人遠涉武陵山百花嶺,你既然有義兄妹之情,就應該伸手援助,眼看她身臨險地,卻充耳不聞,悠哉遊哉在竹堡享受人倫之樂,這難道不是無情無義嗎?” 俞劍英星目一睜,向二女一掃視,正想答話。
佩珠卻搶先說道:“梅香血海之仇,當然不便邀請他人赴援,但百花嶺僞君子揚惡隐善,做下不知多少傷天害理的事,梅香雖是為父報仇,克盡人子之道,但對頭是江湖之敗類,蕩平百花嶺,那無疑是為民除害,凡我俠義之人,都應該負起除暴安良之義舉,同伸援手,犧牲小我才是。
何況你們有義兄妹之情,豈可袖手旁觀?” 俞劍英雖然不滿梅香之狂妄,但也并不是不想緊随梅香身邊趕去,可是老堡主已把請帖發出,而且時間也很迫促,他本想挨過這三四天的時間,待行過婚禮後,連夜疾奔百花嶺,協助梅香一臂之力。
他心中本來就悶的難受,恨不得随即趕去,這時,哪還經得起佩珠姊妹這一席連激帶罵,義正辭嚴之話,雙目圓睜,長笑一聲,道:“你們以為我不願意去幫助梅香報仇是嗎?” 佩珠笑道:“你願不用去幫助梅香,這是你本身的事,我們姊妹不便過問,隻覺得你沒有義兄妹之情罷了。
” 俞劍英道:“各人心中之事,就是神仙也難看得出來,我雖然沒有随後趕去,并不是沒有幫助梅香之心,我實在有不得已之苦衷,自從梅香走了之後,我心中就好似亂麻一般,不知如何才好。
” 佩珠笑道:“你既有幫助梅香報仇之心,就應該即速趕去,若等你們完成大禮之後,再行趕去,梅香騎的是千裡寶駒,雖然路途不熟,豈能趕得上她,就是星夜疾馳,也于事無補了啊。
” 俞劍英放眼一望,見程小虎把傾段的小舟,翻轉過來,向岸邊劃去,離他們已經很遠了,暗道:她們姊妹說的也對,若耽擱三四天的時間,絕趕不上了。
心念一轉,一看小舟隻離岸上四五丈遠,大笑一聲,身形猛的拔起三丈多高。
直向岸上落去。
佩珠姊妹見俞小俠躍落岸上,立即掉轉船頭,向上遊駛去。
紫雲和玉玲在岸上看的非常真切,見劍英坐的小舟被人家的船撞翻,二女隻急得面容失色,玉玲驚叫一聲,道:“雲姊姊快……” 話聲未絕,急忙躍起身形,雙雙向河邊疾馳而來,玉玲見河邊泊着一隻小舟,躍上去慌忙把碇起上船來,說道:“雲姊姊,你掌舵我來劃船。
” 紫雲急道:“我不會掌舵啊,讓我來劃槳吧。
” 玉玲道:“好罷。
”說完,舉起手中的竹竿,猛向河邊一撐,小舟直向河中沖去。
紫雲從小就在排雲嶺學藝,不說沒見過長江這滔滔江水,就是小溪急流也沒看過,她哪裡會劃槳掌舵。
她雖然聰明絕頂,但急切之間,拿起兩支木槳,卻不知如何應用。
玉玲眼看那隻小舟向對岸疾駛而去,隻急得心中亂跳,一手掌舵,一手劃槳,口中卻向紫雲講解用槳的方法。
她們的小舟隻劃離岸邊半裡之間,那隻小舟已到了對岸,俞小俠已躍到岸上了,小舟也轉頭向上遊如飛而去, 紫雲歎息一聲,道:“玲妹妹,我們趕不上啊,這怎麼辦?” 玉玲道:“我們駛到對岸再說,看英弟弟剛才的舉動,那船上的兩個人,并不是仇人,可能是英弟弟借他們的船,到對岸去等渡船吧。
” 她們的小舟駛到對岸之後,上岸一看,哪還有劍英的影子,兩人分途搜索很久,也沒有看到劍英。
二女找不到劍英,走回停靠船隻處,玉玲問道:“雲姊姊,找不到英弟弟,這怎麼辦?” 紫雲這時也失去鎮靜,搖搖頭道:“玲妹妹,我心裡很亂,急切之間也拿不出主意了。
” 話聲甫落,突見程小虎疾奔而來,問道:“妹妹,你們看到劍英沒有?” 玉玲搖搖頭,反問道:“小虎,剛才是甚麼樣的人物,把你們的船隻撞翻的?” 程小虎道:“什麼樣的人,我也弄不清,隻覺那兩人很年輕,長的也非常英俊潇灑。
” 紫雲聽程小虎這麼一說,沉思很久,也想不出是哪一道人物,問道:“那兩人有什麼年紀了,功力如何?你看得出來嗎?” 程小虎道:“看他們的年齡,最多不過二十歲,武功也不弱,我本想把他們的船撐開,撐竿剛舉起,就被人碰飛了。
” 玉玲道:“雲姊姊,教小虎守在這河邊,我們再分頭尋找一番如何?” 紫雲搖搖頭,忽有所悟,說道:“英弟弟并不是去追趕敵人,到哪裡去找,據我猜想,英弟弟可能藉此機會,偷偷地追趕梅香去了。
” 玉玲失聲叫道:“咦!雲姊姊你猜的一點不錯,我看他見梅香走了之後,就悶悶不樂,他和小虎來釣魚,乃是脫身之計。
” 說此,微微一停,歎息一聲,又道:“雲姊姊,我們回去問問我媽媽,看看怎麼辦?” 紫雲搖搖頭,道:“玲妹妹,我們也不必回去了,請小虎禀告就可,我們索性就追他們去。
” 玉玲點點頭,道:“好吧。
”說此,轉臉望了小虎一眼,又道:“小虎,你把我們送到九江之後,再回去告訴媽媽,就說我們趕到武陵山去了,請她老人家不要挂心吧。
” 程小虎道:“我送你們到九江,卻不甚要緊,但是請帖都已發出,你們都走了,到了那天怎麼辦,不把爹爹媽媽急壞下嗎?” 玉玲道:“我們在路上若能追到英弟弟,就急速返來,如追趕不到,隻好等以後再說吧。
” 說完,立即向船上躍去。
程小虎上了船,立即運起雙漿,就似轉風車似的,隻聽噼啪之聲不絕于耳。
船雖然是向上遊駛去,但水勢不急,而且程小虎又會使槳,劃起來相當快捷。
尤其程玉玲一手操舵之外,一手還能劃槳,陳紫雲剛才已經學會了劃槳,她也用劍代槳劃動。
隻見船行如疾矢,不過兩個時辰左右,就到了九江,二女立即躍上船去。
玉玲轉身向小虎說道:“哥哥,你快點轉去吧。
” 程小虎點點頭,道:“妹妹你們追到劍英之後,一定要他轉來,免得爹爹和媽媽挂念啊。
” 程玉玲道:“好的,你快走吧,天黑之前,你還可趕到家裡。
” 說完,立即轉身,向九江城内走去。
程小虎眼看二女身形消失之後,才駕船向家中疾駛,他返到家中,也不過是申時光景,一看家中的人,都在忙着灑掃庭院,修葺花木,苦笑一聲,立即向後院走來。
他匆匆忙忙跑進母親房中,隻見母親正在逗着孝燕發笑,躬身一揖,叫了一聲道,“媽媽,劍英和妹妹他們走啦。
” 程夫人心中一震,臉色突轉嚴肅,睜眼望着小虎,道:“你說什麼?” 程小虎重複說道:“劍英他走了,妹妹和陳姑娘都追去了。
” 程夫人聽他這一說,好似晴天霹雷,猛然吃了一驚道:“劍英不是和你到河中去刺魚嗎? 你怎麼讓他走了啊。
” 程小虎把詳細情形向母親一說,程夫人急道:“這怎麼辦,快去請你爹爹來商量一個辦法。
” 程小虎道:“是。
”說着,立即轉身向外院走去。
他跑到外廳,但見父親正站在大廳中,指揮家中男女傭人布置廳堂,趕忙躬身一揖,道: “爹爹,媽媽她老人家請您到後院,有緊急事相商。
” 老堡主道:“好吧,你在這裡指揮他們,我去去就來。
” 說完,立即向後院走去。
程夫人見老堡主走了進來,埋怨地說道:“你這老不死的,心中一點事也存不下。
” 老堡主聽不懂夫人所說,笑着問道:“我又做錯什麼事了?怎的又埋怨我來啊。
” 程夫人道:“俞劍英他又走了,你知不知道。
” 老堡主心頭吃了一驚,很驚愕地問道:“劍英什麼時候走了?” 程夫人道:“剛才小虎回來告訴我,說劍英追趕梅香去了,玉玲和她師姊也随後追趕劍英去啦。
” 老堡主急得連連說道:“這怎麼辦?這怎麼辦?這帖都發出去了,改期也來不及啦。
” 程夫人道:“光着急有什麼用呢?改期來不及,仔細想想看有什麼辦法沒有?” 老堡主搖搖頭,道:“派人去追,是追他們不到了,有什麼辦法可想啊?” 程夫人略一琢磨,暗道:“嫁女不成,倒不如改為娶兒媳婦,免得客人來了冷冷淡淡的,大家掃興。
” 立即說道:“你快去請志遠叔叔來,我有點事和他商量。
” 老堡主道:“請他有什麼好商量的,隻望二女能到期把劍英追回來吧,好在還有三天的時間。
” 程夫人嗔道:“你還在作夢想,二女哪能追得到劍英,找志遠叔叔到劉親家那裡去商量,能不能把女兒讓我娶過門來,若他答應,就改為娶兒媳婦好了。
” 老堡主突展笑容道:“你這辦法倒是想得很好,但是劉親家是體面人家,這樣匆忙,他肯不肯還很難說。
” 程夫人道:“隻好去試試看,若他答應,我們就把嫁女兒所備好的妝奁,送到劉親家那兒去,不必再要他趕制,這樣與他面子上也好看。
” 老堡主點點頭,道:“好啊,我就照你的意思,請志遠老弟去談談吧,本來這件事早就應該辦了,但為了堡中一再的出事,也就耽擱下來了。
” 程志遠得老堡主的吩咐哪敢怠慢,連夜趕奔劉家,把老堡主之言轉陳,劉秀堂乃是一位通權達變之人,一聽之後,即滿口答應,一切遵命。
他即速奔返禀告老堡主,程九鵬夫婦心中甚是歡喜,立時替天龍趕制衣裳。
俗語說“有錢好辦事”,雖然隻是三日時間,卻仍準備很整齊。
時間易過,吉期眨眼就到,俞劍英和二女連一點消息也沒有。
親友如期而來,看請帖上寫的是小女于歸,但取的是兒媳婦,衆親友都感覺詫異,暗中一打聽,才明了内中情形,賓客也盡歡而散。
再說俞劍英躍上岸之後,連頭都未回望一下,即放腿沿着河邊向上遊疾馳。
奔至武穴,已是夜幕低垂了,走進一家飯店,要了幾樣菜肴,一壺燒酒,順便向店小二打聽一下道路。
吃飽之後,結付了銀子,立即趕往碼頭,仍然渡回江西瑞昌地界,沿着尋陽道路連夜直向湘南疾奔。
向前走了一段路程,突然心生不安之感,暗道:老堡主這等的厚待于我,不辭而别,以後見面時如何解釋?他老人家已遍發請帖,大宴賓客,我走了之後,這事怎麼辦?雲姊姊見我走了,她也會疑我變心,将來見面時如何說…… 心中在想,腳下卻沒有停留。
突然一陣晚風拂面而來,才神志一清。
定神一望,自己正翻上一座山峰之上。
此時,他隻顧趕路,所走的道路,究竟是平坦大道,或是攀山越嶺,亦不自覺。
直待到了峰頂,被山風一吹,人才清醒。
放眼四顧,隻見群山連綿,暗道:我大概已進入幕阜山區啦。
這幕阜山橫跨江西湖南兩省,重山疊嶺,山勢險峻,古樹參天,猿啼虎嘯,遠遠傳來。
若平庸之輩,深夜置身這荒山之中,不被豺狼虎豹吞噬,也會吓破苦膽而死。
晚風習習,吹飄着他的衣袂,他仰望明月出神,腦際中又浮現出紫雲姊姊遭受那無限的折磨和痛苦。
心中油生憐惜,隻覺氣悶難忍,不自禁仰天長嘯,嘯如龍吟,直沖雲霄,空谷傳音,蕩漾不絕。
這一聲長嘯,似是發洩了心中積聚的悶氣,立時由沉痛回憶中清醒過來,看天色已經是子夜時分了,自己究竟在這峰頂上呆立多少時間,也不大清楚。
梅香的武功突然猛進,他苦思很久,也想不出其中原因。
佩珠姊妹突然在小孤山附近江中出現,使他把平日百思難解的問題,竟然得到結論。
俏丫頭的武功,定是白發姑娘傳授無疑。
俞小俠展開夜行術,一夜疾奔,少說一點,也走下三四百裡的途程,天明時分,已到江南平江境界。
他到了湖南境界之後,便曉行夜宿,一天走至湘陰附近,這一路走來,并未發生事故,也沒有聞得梅香和義父他們的消息。
暗道:“難道他們不是走這條路的嗎?” 劍英進湘陰城的時候,已是暮色四合,華燈初上了。
這時,正是夜市初展,街道上行人熙
” 佩珠視劍鋒如無物,仍然操舵劃槳,緩緩說道:“這船上隻有三個人,難道我罵我姊姊不成。
” 劍英雙眼圓睜,怒道:“我對誰無情無義,有事實倒要講出來聽聽。
” 佩珠微笑道:“當然有事實,豈敢無的放矢,出言中傷……” 話聲未絕,銀珠突然說道:“梅香,她對你有情義沒有?” 劍英驟然把抵住佩珠胸前的劍尖收回,仰臉略一思忖,暗道:“喲!她們原來是為了梅香的事來找我,難道我和她比武功,她們都看見了……” 佩珠見他仰臉望天,半晌也不說話,問道:“怎麼不說啊,若是我說錯了,當向你陪禮吧。
” 劍英長笑一聲,道:“不錯,梅香和我有義兄妹之情,但我并沒有時她不起的地方啊。
” 佩珠道:“梅香不但是你的義妹,而且她數度舍死忘生暗助你們,你不但不念義兄妹之情,反而要和人拼命。
” 俞小俠冷笑一聲,道:“彼此印證武功,說不上拼命,這不足批評我無情無義。
” 佩珠嬌笑說道:“彼此印證武功,放開不說,但她身負血海深仇,單身一人遠涉武陵山百花嶺,你既然有義兄妹之情,就應該伸手援助,眼看她身臨險地,卻充耳不聞,悠哉遊哉在竹堡享受人倫之樂,這難道不是無情無義嗎?” 俞劍英星目一睜,向二女一掃視,正想答話。
佩珠卻搶先說道:“梅香血海之仇,當然不便邀請他人赴援,但百花嶺僞君子揚惡隐善,做下不知多少傷天害理的事,梅香雖是為父報仇,克盡人子之道,但對頭是江湖之敗類,蕩平百花嶺,那無疑是為民除害,凡我俠義之人,都應該負起除暴安良之義舉,同伸援手,犧牲小我才是。
何況你們有義兄妹之情,豈可袖手旁觀?” 俞劍英雖然不滿梅香之狂妄,但也并不是不想緊随梅香身邊趕去,可是老堡主已把請帖發出,而且時間也很迫促,他本想挨過這三四天的時間,待行過婚禮後,連夜疾奔百花嶺,協助梅香一臂之力。
他心中本來就悶的難受,恨不得随即趕去,這時,哪還經得起佩珠姊妹這一席連激帶罵,義正辭嚴之話,雙目圓睜,長笑一聲,道:“你們以為我不願意去幫助梅香報仇是嗎?” 佩珠笑道:“你願不用去幫助梅香,這是你本身的事,我們姊妹不便過問,隻覺得你沒有義兄妹之情罷了。
” 俞劍英道:“各人心中之事,就是神仙也難看得出來,我雖然沒有随後趕去,并不是沒有幫助梅香之心,我實在有不得已之苦衷,自從梅香走了之後,我心中就好似亂麻一般,不知如何才好。
” 佩珠笑道:“你既有幫助梅香報仇之心,就應該即速趕去,若等你們完成大禮之後,再行趕去,梅香騎的是千裡寶駒,雖然路途不熟,豈能趕得上她,就是星夜疾馳,也于事無補了啊。
” 俞劍英放眼一望,見程小虎把傾段的小舟,翻轉過來,向岸邊劃去,離他們已經很遠了,暗道:她們姊妹說的也對,若耽擱三四天的時間,絕趕不上了。
心念一轉,一看小舟隻離岸上四五丈遠,大笑一聲,身形猛的拔起三丈多高。
直向岸上落去。
佩珠姊妹見俞小俠躍落岸上,立即掉轉船頭,向上遊駛去。
紫雲和玉玲在岸上看的非常真切,見劍英坐的小舟被人家的船撞翻,二女隻急得面容失色,玉玲驚叫一聲,道:“雲姊姊快……” 話聲未絕,急忙躍起身形,雙雙向河邊疾馳而來,玉玲見河邊泊着一隻小舟,躍上去慌忙把碇起上船來,說道:“雲姊姊,你掌舵我來劃船。
” 紫雲急道:“我不會掌舵啊,讓我來劃槳吧。
” 玉玲道:“好罷。
”說完,舉起手中的竹竿,猛向河邊一撐,小舟直向河中沖去。
紫雲從小就在排雲嶺學藝,不說沒見過長江這滔滔江水,就是小溪急流也沒看過,她哪裡會劃槳掌舵。
她雖然聰明絕頂,但急切之間,拿起兩支木槳,卻不知如何應用。
玉玲眼看那隻小舟向對岸疾駛而去,隻急得心中亂跳,一手掌舵,一手劃槳,口中卻向紫雲講解用槳的方法。
她們的小舟隻劃離岸邊半裡之間,那隻小舟已到了對岸,俞小俠已躍到岸上了,小舟也轉頭向上遊如飛而去, 紫雲歎息一聲,道:“玲妹妹,我們趕不上啊,這怎麼辦?” 玉玲道:“我們駛到對岸再說,看英弟弟剛才的舉動,那船上的兩個人,并不是仇人,可能是英弟弟借他們的船,到對岸去等渡船吧。
” 她們的小舟駛到對岸之後,上岸一看,哪還有劍英的影子,兩人分途搜索很久,也沒有看到劍英。
二女找不到劍英,走回停靠船隻處,玉玲問道:“雲姊姊,找不到英弟弟,這怎麼辦?” 紫雲這時也失去鎮靜,搖搖頭道:“玲妹妹,我心裡很亂,急切之間也拿不出主意了。
” 話聲甫落,突見程小虎疾奔而來,問道:“妹妹,你們看到劍英沒有?” 玉玲搖搖頭,反問道:“小虎,剛才是甚麼樣的人物,把你們的船隻撞翻的?” 程小虎道:“什麼樣的人,我也弄不清,隻覺那兩人很年輕,長的也非常英俊潇灑。
” 紫雲聽程小虎這麼一說,沉思很久,也想不出是哪一道人物,問道:“那兩人有什麼年紀了,功力如何?你看得出來嗎?” 程小虎道:“看他們的年齡,最多不過二十歲,武功也不弱,我本想把他們的船撐開,撐竿剛舉起,就被人碰飛了。
” 玉玲道:“雲姊姊,教小虎守在這河邊,我們再分頭尋找一番如何?” 紫雲搖搖頭,忽有所悟,說道:“英弟弟并不是去追趕敵人,到哪裡去找,據我猜想,英弟弟可能藉此機會,偷偷地追趕梅香去了。
” 玉玲失聲叫道:“咦!雲姊姊你猜的一點不錯,我看他見梅香走了之後,就悶悶不樂,他和小虎來釣魚,乃是脫身之計。
” 說此,微微一停,歎息一聲,又道:“雲姊姊,我們回去問問我媽媽,看看怎麼辦?” 紫雲搖搖頭,道:“玲妹妹,我們也不必回去了,請小虎禀告就可,我們索性就追他們去。
” 玉玲點點頭,道:“好吧。
”說此,轉臉望了小虎一眼,又道:“小虎,你把我們送到九江之後,再回去告訴媽媽,就說我們趕到武陵山去了,請她老人家不要挂心吧。
” 程小虎道:“我送你們到九江,卻不甚要緊,但是請帖都已發出,你們都走了,到了那天怎麼辦,不把爹爹媽媽急壞下嗎?” 玉玲道:“我們在路上若能追到英弟弟,就急速返來,如追趕不到,隻好等以後再說吧。
” 說完,立即向船上躍去。
程小虎上了船,立即運起雙漿,就似轉風車似的,隻聽噼啪之聲不絕于耳。
船雖然是向上遊駛去,但水勢不急,而且程小虎又會使槳,劃起來相當快捷。
尤其程玉玲一手操舵之外,一手還能劃槳,陳紫雲剛才已經學會了劃槳,她也用劍代槳劃動。
隻見船行如疾矢,不過兩個時辰左右,就到了九江,二女立即躍上船去。
玉玲轉身向小虎說道:“哥哥,你快點轉去吧。
” 程小虎點點頭,道:“妹妹你們追到劍英之後,一定要他轉來,免得爹爹和媽媽挂念啊。
” 程玉玲道:“好的,你快走吧,天黑之前,你還可趕到家裡。
” 說完,立即轉身,向九江城内走去。
程小虎眼看二女身形消失之後,才駕船向家中疾駛,他返到家中,也不過是申時光景,一看家中的人,都在忙着灑掃庭院,修葺花木,苦笑一聲,立即向後院走來。
他匆匆忙忙跑進母親房中,隻見母親正在逗着孝燕發笑,躬身一揖,叫了一聲道,“媽媽,劍英和妹妹他們走啦。
” 程夫人心中一震,臉色突轉嚴肅,睜眼望着小虎,道:“你說什麼?” 程小虎重複說道:“劍英他走了,妹妹和陳姑娘都追去了。
” 程夫人聽他這一說,好似晴天霹雷,猛然吃了一驚道:“劍英不是和你到河中去刺魚嗎? 你怎麼讓他走了啊。
” 程小虎把詳細情形向母親一說,程夫人急道:“這怎麼辦,快去請你爹爹來商量一個辦法。
” 程小虎道:“是。
”說着,立即轉身向外院走去。
他跑到外廳,但見父親正站在大廳中,指揮家中男女傭人布置廳堂,趕忙躬身一揖,道: “爹爹,媽媽她老人家請您到後院,有緊急事相商。
” 老堡主道:“好吧,你在這裡指揮他們,我去去就來。
” 說完,立即向後院走去。
程夫人見老堡主走了進來,埋怨地說道:“你這老不死的,心中一點事也存不下。
” 老堡主聽不懂夫人所說,笑着問道:“我又做錯什麼事了?怎的又埋怨我來啊。
” 程夫人道:“俞劍英他又走了,你知不知道。
” 老堡主心頭吃了一驚,很驚愕地問道:“劍英什麼時候走了?” 程夫人道:“剛才小虎回來告訴我,說劍英追趕梅香去了,玉玲和她師姊也随後追趕劍英去啦。
” 老堡主急得連連說道:“這怎麼辦?這怎麼辦?這帖都發出去了,改期也來不及啦。
” 程夫人道:“光着急有什麼用呢?改期來不及,仔細想想看有什麼辦法沒有?” 老堡主搖搖頭,道:“派人去追,是追他們不到了,有什麼辦法可想啊?” 程夫人略一琢磨,暗道:“嫁女不成,倒不如改為娶兒媳婦,免得客人來了冷冷淡淡的,大家掃興。
” 立即說道:“你快去請志遠叔叔來,我有點事和他商量。
” 老堡主道:“請他有什麼好商量的,隻望二女能到期把劍英追回來吧,好在還有三天的時間。
” 程夫人嗔道:“你還在作夢想,二女哪能追得到劍英,找志遠叔叔到劉親家那裡去商量,能不能把女兒讓我娶過門來,若他答應,就改為娶兒媳婦好了。
” 老堡主突展笑容道:“你這辦法倒是想得很好,但是劉親家是體面人家,這樣匆忙,他肯不肯還很難說。
” 程夫人道:“隻好去試試看,若他答應,我們就把嫁女兒所備好的妝奁,送到劉親家那兒去,不必再要他趕制,這樣與他面子上也好看。
” 老堡主點點頭,道:“好啊,我就照你的意思,請志遠老弟去談談吧,本來這件事早就應該辦了,但為了堡中一再的出事,也就耽擱下來了。
” 程志遠得老堡主的吩咐哪敢怠慢,連夜趕奔劉家,把老堡主之言轉陳,劉秀堂乃是一位通權達變之人,一聽之後,即滿口答應,一切遵命。
他即速奔返禀告老堡主,程九鵬夫婦心中甚是歡喜,立時替天龍趕制衣裳。
俗語說“有錢好辦事”,雖然隻是三日時間,卻仍準備很整齊。
時間易過,吉期眨眼就到,俞劍英和二女連一點消息也沒有。
親友如期而來,看請帖上寫的是小女于歸,但取的是兒媳婦,衆親友都感覺詫異,暗中一打聽,才明了内中情形,賓客也盡歡而散。
再說俞劍英躍上岸之後,連頭都未回望一下,即放腿沿着河邊向上遊疾馳。
奔至武穴,已是夜幕低垂了,走進一家飯店,要了幾樣菜肴,一壺燒酒,順便向店小二打聽一下道路。
吃飽之後,結付了銀子,立即趕往碼頭,仍然渡回江西瑞昌地界,沿着尋陽道路連夜直向湘南疾奔。
向前走了一段路程,突然心生不安之感,暗道:老堡主這等的厚待于我,不辭而别,以後見面時如何解釋?他老人家已遍發請帖,大宴賓客,我走了之後,這事怎麼辦?雲姊姊見我走了,她也會疑我變心,将來見面時如何說…… 心中在想,腳下卻沒有停留。
突然一陣晚風拂面而來,才神志一清。
定神一望,自己正翻上一座山峰之上。
此時,他隻顧趕路,所走的道路,究竟是平坦大道,或是攀山越嶺,亦不自覺。
直待到了峰頂,被山風一吹,人才清醒。
放眼四顧,隻見群山連綿,暗道:我大概已進入幕阜山區啦。
這幕阜山橫跨江西湖南兩省,重山疊嶺,山勢險峻,古樹參天,猿啼虎嘯,遠遠傳來。
若平庸之輩,深夜置身這荒山之中,不被豺狼虎豹吞噬,也會吓破苦膽而死。
晚風習習,吹飄着他的衣袂,他仰望明月出神,腦際中又浮現出紫雲姊姊遭受那無限的折磨和痛苦。
心中油生憐惜,隻覺氣悶難忍,不自禁仰天長嘯,嘯如龍吟,直沖雲霄,空谷傳音,蕩漾不絕。
這一聲長嘯,似是發洩了心中積聚的悶氣,立時由沉痛回憶中清醒過來,看天色已經是子夜時分了,自己究竟在這峰頂上呆立多少時間,也不大清楚。
梅香的武功突然猛進,他苦思很久,也想不出其中原因。
佩珠姊妹突然在小孤山附近江中出現,使他把平日百思難解的問題,竟然得到結論。
俏丫頭的武功,定是白發姑娘傳授無疑。
俞小俠展開夜行術,一夜疾奔,少說一點,也走下三四百裡的途程,天明時分,已到江南平江境界。
他到了湖南境界之後,便曉行夜宿,一天走至湘陰附近,這一路走來,并未發生事故,也沒有聞得梅香和義父他們的消息。
暗道:“難道他們不是走這條路的嗎?” 劍英進湘陰城的時候,已是暮色四合,華燈初上了。
這時,正是夜市初展,街道上行人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