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舊情難忘

關燈
嶽鳳坤見玉玲被他說動了心,伸手向俞劍英胸前摸來,俞劍英未曾注意,給嶽鳳坤摸着個正着,嶽鳳坤覺得不對,平時看到玉玲的兩隻玉乳是豐滿的很,現在摸去平平坦坦的,咦了一聲。

    ” 閃身躍到一邊,喝道:“你是誰!” 俞劍英冷笑一聲,道:“中人詭計遭擒正押解南下,獲一妖女垂青的就是我。

    今天絕不讓你逃出此房。

    ” 嶽鳳坤不再說話,蓄勢一掌向俞劍英劈去。

     這當兒,在窗外竊聽的二女,見俞劍英被識破,恐怕不能把劍訣取回,白費一場奔波,玉玲叫道:“英弟弟,你們不要動手呀!”說着,用寶劍挑開窗葉。

     俞劍英聽掌風向胸前襲到,身形一矮,避過掌勢。

     嶽鳳坤暗忖,兩人在這狹小的房内,比掌過招,絕拚不過俞劍英,趁玉玲把窗葉拽開的刹那,身形一晃,竄出房外,兩個起落,就翻越牆外。

     玉玲心急師父手著劍訣,随後追去,叫道:“哥哥!我們有話好商量呀!” 嶽鳳坤任你叫破喉嚨,也似若不聞,展開夜行術,疾行如電,向密林深處縱去。

     玉玲邊追邊叫,追到密林邊緣,忽聽嶽鳳坤道:“要取劍訣,三日内在應山候你。

    ”話聲未落,人已失去蹤迹。

     俞劍英見嶽風坤竄出房外,也閃身縱出,正舉步追去,紫雲一把拖住,道:“英弟弟! 慢追。

    ” 玉玲聽嶽鳳坤說:“要取劍訣,三日去内應山候。

    ”知道再追也是白費,折回莊中。

     剛走至半途,紫雲和俞劍英也随後追到。

     俞劍英看玉玲緩緩住回走,問道:“玲姊姊!你沒把嶽鳳坤追到?” 玉玲道:“追到林邊,他說要取劍訣,三日内在應山候我。

    我想就是追到,劍訣還是不能取回。

    ” 紫雲道:“他既然約定三日内在應山見,也就不必操之過急。

    計議赴約就是。

    ” 三人返回莊院,玉玲問道:“英弟弟,你從哪兒趕來這裡?” 俞劍英道:“遺失師父手著劍訣,心實難安,本想面告兩姊姊,但恐二位姊姊阻撓,故而留柬單身支劍,向南訪尋劍決。

    一天,在一個小鎮上的客店早餐,恰好碰到梅香,從梅香口中套出劍訣是嶽鳳坤盜走,并設下陷阱誘兩位姊姊!……” 紫雲聽劍英的說話,帶着語病,搶着問道:“你怎麼把梅香的口供套出來的。

    ” 俞劍英被紫雲問的俊臉泛紅,呆了半晌,才道:“梅香這幾年雖然變壞了,但她心地還不壞。

    她對玲姊姊的恩情,一點未忘記,自從來到少林寺後,梅香就沒離開。

    我們的一動一舉,她都清楚,嶽鳳坤盜走劍訣後,又留條示警,引誘兩位姊姊下山,才趁機下手。

    梅香怕兩位姊姊上嶽鳳坤的當,所以,她趕去向我報警。

    ” 玉玲嘴一撇,笑道:“你油嘴滑舌,誰信你的,梅香對你有情,倒是實在,為什麼又要拉我來做擋箭牌。

    ” 紫雲道:“妹妹!讓他說下去。

    ” 俞劍英接道:“梅香告訴我之後,就重返少林寺,見了義父,說姊姊已趕來救援,我即随後趕來,沿途打聽,已知兩位由此道南下,昨天我已發現嶽鳳坤,暗中觀察看他把這家内的人全都點了穴道,放在柴房内,知他有所舉動,我就不動聲色暗中監視他。

    ” 往床上看一陣,驚詫地問道:“姊姊!孝燕沒有睡在這裡?” 紫雲道:“義父沒有告訴你。

    ” 俞劍英道:“義父已經對我說了。

    ” 玉玲道:“你明知我們沒有把孩子帶來,為什麼還多此一問呢?” 俞劍英道:“義父他老人家,沒有帶過孩子,你們把孩子交給他,叫義父怎麼辦!他隻好交托少室峰下一農家,一位老婆子告訴我們,說前日有一個自稱孝燕的小媽的女人抱走了,我以為你們不放心孩子,走在半途又返去把孝燕帶來,剛才沒看見孝燕,所以才想起的。

    ” 玉玲聽孝燕被人冒稱小媽抱走,隻急得熱淚盈眶,腳跺道:“姊姊!孩子被人抱走,怎麼辦?你快想個主意,找回來才好。

    ” 紫雲也跺着腳歎口氣,道:“真是禍不單行,福無雙至,劍訣還沒拿回,孝燕又被人劫走。

    我們三人隻好連夜趕返少林寺,禀告義父,請他老人家替我們想辦法。

    ” 俞劍英搖搖頭,道:“我們趕回少林寺,禀告義父後,再去赴約找孩子,那太慢了,何況義父又有其他事情,我們不如分頭進行,由玲姊姊單獨去赴嶽鳳坤之約,我與雲姊姊找尋孝燕,不知兩位姊姊意下如何?” 玉玲聽到劍英說要他單獨去赴嶽鳳坤之約,她猜不出,心中有什麼含意,好似受了很大委屈,氣得淚垂粉腮,道:“劍訣是你遺失的,應該由你去找回來,孩子是我生的,不要你管,拚掉我一條命,也要将孩子好好找回來。

    ” 紫雲看玉玲生氣,勸慰道:“妹妹!你不要難過,英弟弟是個胸襟開闊的人,絕不會對妹妹有什麼懷疑。

    劍訣是恩師數十年來的心血結晶,而且關系以後江湖劫運,如果我們不設法取回,有何顔再見恩師。

    嶽鳳坤指名要妹妹去履約,非你去不能把劍訣找回來,妹妹你就忍辱負重吧!如果英弟弟對你有什麼懷疑,有我負責,他不聽我們的話,還有師父留給我們的代師行命銅牌使他就範哩!” 俞劍英看雲姊姊勸慰一陣,玉玲仍是氣憤憤的,沒有點頭應允赴約,移步向玉玲身前,握着玉玲的纖纖玉手,道:“玲姊姊!你誤會了我的意思,我可以對天明誓,對姊姊絕無半點懷疑之心,弟弟并不是忘恩負義的人,姊姊這幾年為我冒過多少生命危險,受了多少苦難,我心裡不是不知道,何況這次去赴約取劍訣,不但關乎我們的生命,更關連江湖的浩劫,這樣重大的責任,請姊姊單人去做,我心中都感激不了,哪裡還有什麼妒意呢?” 玉玲把劍英握着的手一甩,嗔道:“你這張油嘴誰肯聽你的,我不是看在恩師的份上及雲姊姊的面上,你就是給我下跪磕頭,我也不答應去哩!” 俞劍英笑道:“不管你看雲姊姊面子也好,恩師份上也好,姊姊對我總是有恩,我也應該向你跪下磕三個頭。

    ”說着,就真的下跪。

     玉玲破顔一笑,伸手扶住劍英下跪的身子,道:“去你的,誰希罕你這表面做作。

    ” 鬧過一點小小的别扭後,事情就這樣決定了。

     紫雲道:“鬧了半夜,天時已過三更了,急也不在一二個時辰,我們就在這兒休息一晚,明日提早起來趕路。

    ” 俞劍英道:“兩位姊姊就在這兒休息吧!我到後面去睡。

    ” 一宿無話,次日天将拂曉,劍英即起身,走到柴房,把被關在柴房的人,一一拍活穴道,放了出來,這時二女亦已起床,仍是男子裝束。

    那家男女老幼十一人,向他們道謝不疊。

     他們三人兩馬,走出莊院,玉玲一人一騎,劍英與紫雲兩人一騎,好在他們都是男裝,行人除了羨慕他們三人年輕、英俊、潇灑脫俗之外,也就沒有什麼懷疑。

     三人同道疾馳一陣,來到三岔路口,三人一躍下地,紫雲道:“妹妹,我們在這兒分手,你由這條道直奔應山,我和英弟弟就由原道返少林寺,請妹妹放心前去赴約,好歹我們要把孝燕找回來。

    ” 玉玲熱淚盈眶,道:“姊姊!我雖非名門世家之女,但家世清白,三從四德妹妹還知道,我生是俞家人,死是俞家鬼,尤其姊姊待我情逾骨肉,師父對我更是恩重如山。

    嶽鳳坤對我雖然還未死心,他想挾持劍訣來要我就範,那是夢想!” 俞劍英看玉玲淚若泉湧,順腮而下,心中亦覺難過,不自主星目也湧含着兩眶淚水,道: “玲姊姊!你對我這樣好,我不知哪世修來。

    ” 這當兒,正是朝日東升,照着淚流滿面的三個英俊少年,更顯得他們三人千萬離情别緒。

     經過一陣默然,才各自上馬揮手道别。

     玉玲一人一騎疾奔應山,赴約索取劍訣,暫時按下不提。

     俞劍英同紫雲兩人,自從排雲嶺分手後,數年來兩人就沒有好好在一起說過一次話,今天兩人共騎一匹馬,各人心裡都似有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之感。

     紫雲坐在前面,玉手抓缰繩,俞劍英坐在後面,兩手抱着紫雲的纖腰,頭靠在紫雲的肩上,和玉玲分手後,疾奔一陣,兩人都默然無語。

    俞劍英忍不住先開口道:“姊姊!我們自排雲嶺離别,本想下山把大仇報了,立刻回去和姊姊永遠厮守排雲嶺,過那逍遙自在的神仙生活,誰知事與願違,下山後惹上無窮大禍,倒把姊姊冷落一邊,實感愧對姊姊的一片愛護之心。

    ” 紫雲滿臉淚痕,哽咽道:“英弟弟!我……不怨你,隻……怨我自己命苦,為什麼不和我爸爸一樣,勘破情關,削發為尼,皈依佛門,自由自在地生活,偏偏要往這情孽的漩渦内鑽。

    ” 俞劍英道:“姊姊!請你不要悲傷,我不是負心無義的人,等這次江湖劫運度過後,我們再回排雲嶺,找要好好報答姊姊,對我的一番深情厚意。

    ” 紫雲嬌嗔道:“我并不是說你負心無義,但是你天生情種,還不知道要害多少人哩。

    ” 俞劍英歎口氣,道:“姊姊!我也不知哪來這麼多情孽,害姊姊為我受罪吃苦。

    ” 紫雲道:“隻要你心裡,還有雲姊姊在,就是受最大罪,吃最大的苦,我也心甘情願。

    ” 俞劍英道:“姊姊!你這樣對我,真把我愧死啦,我希望這次能把群魔消滅,我與兩位姊姊帶着孝燕返回排雲嶺,上奉恩師,下教孩子,過着融融洽洽的山居生活,于願足矣!” 紫雲轉頭微笑道:“英弟弟!嶽鳳坤對玲妹妹愛心不渝,她會不會移情?” 俞劍英想一想,道:“玲姊姊生性剛強,說一不二,我相信她不會移情嶽鳳坤。

    ” 紫雲掉轉話頭,以命令式的口吻道:“英弟弟!你把那天在客棧碰到梅香,說話的經過,不漏一句,講述我聽,讓我來琢磨一下,孝燕是不是梅香抱走。

    ” 俞劍英把那天與梅香所說的話,一句一字地向紫雲叙述一遍。

    說到願意為他做間諜之時,倒自鳴得意起來。

     紫雲聽劍英說完,唉了一聲,道:“英弟弟!你不要自鳴得意,你又中了梅香的詭計了。

    ” 俞劍英聽了,詫異地問道:“姊姊!我中了梅香什麼計,我倒不甚了然。

    ” 紫雲道:“梅香對你有情,對玲姊姊有義,那是不錯,我們的一舉一動,梅香了如指掌。

     那天你不肯如她的願,她心有不甘,等你走了之後,她抄捷徑,搶在你的前頭,重返少林寺,路過老婆婆家時,看到了孝燕,觸景生計,把孝燕抱走,她以人為質,如果你不肯就範,乖乖的倒向她懷裡,那休想把孩子抱回。

    ” 俞劍英聽了,心裡略一揣摩,覺得很有道理,問道:“姊姊!你的猜想正确,不知道梅香抱孝燕之後,躲在什麼地方,天寬地闊,我們到兒去找她?” 紫雲嬌笑道:“你是個大傻瓜,她既然挾持孝燕,引你上鈎,她難道還要躲避不成。

    ” 俞劍英笑道:“姊姊!你不愧是一位女諸葛,料事如神。

    ” 接着問道:“姊姊!你剛才說,師父交給你‘代師行命’的銅牌,是專門拿來約束我的嗎?” 紫雲噗嗤一笑,道:“不是管束你的,難道是管我和玲妹妹不成?” 俞劍英道:“姊姊!那‘代師行命’的銅牌是怎樣的,可以拿給我看一下嗎?” 紫雲嬌笑道:“你不相信,還有假的不成?” 俞劍英急道:“我相信!我相信!我是想看看銅牌的模樣兒。

    ” 紫雲把缰繩一緊,疾馳如飛的馬,立刻緩下停止前進。

    紫雲轉臉抿嘴,笑道:“英弟弟! 你想看,當然可以拿出給你看。

    但是為了尊重恩師,你須下馬跪下,我才能拿出‘代師行命’的銅牌給你看。

    ” 俞劍英躍身下馬,直挺挺地跪在地上,一對星目,凝神注視紫雲身上。

     紫雲看到俞劍英那天真樣兒,不禁嗤的一笑,把身上的衣服一理,一松缰繩,兩腿一夾馬肚,那馬向前疾馳而去。

     俞劍英想不到,雲姊姊會開他的玩笑,站起身子拔腿就追,叫道:“姊姊!你騙我!姊姊! 你騙我!” 紫雲并不理會劍英的叫喊,拚命策馬疾馳,馬雖然如風飛行,但劍英輕身飛行術,已至爐火純青之境,那須半刻,即已追上。

    劍英正想施展“梯雲縱”至高輕功,飛身上馬,紫雲掉頭,笑道:“英弟弟!你單身支劍去找孝燕,不把孝燕找到,你則無顔再見我與玲妹妹,目下大敵當前,我們遺失劍訣一事,可能已被敵人知道,玲妹妹單身赴約取劍訣,人單勢孤,我必須趕回少林寺,禀告師叔,請師叔下少室峰,同去接應玲妹妹。

    ” 俞劍英聽紫雲這樣吩咐,用頑皮的口氣答道:“姊姊令下,英弟弟不辱使命!” 紫雲轉臉向劍英點頭一笑,笑得妩媚極了,俞劍英呆呆地站在那兒,一對星目,一瞬不瞬地注視着紫雲的背影在白雲邊消失,才擡步慢慢地前進,走着想着。

     紫雲單人一騎,向少林寺疾趕,次日拂曉,即到達少室峰下。

    她在少林寺已住了些日子,雖然改扮男裝,但許多巡山沙彌,仍能認識她,毫無阻礙地通過巡山哨卡,返回居室,卸去男裝,恢複本原面目,即跑到師叔房中去請安問好。

     這當兒,桑逸塵由悟性那兒,商罷要事回來,還在仰臉沉思所商讨的事務得失利害,紫雲走進門,雙膝一跪,滿臉面憂慮,道:“師叔!你老人家好!” 桑逸塵見雲兒滿面憂慮神色,就知事有變卦。

    一皺長眉,問道:“雲兒有話起來說。

    玲兒呢?英兒返來我已叫他找你們去了,你們沒見到?” 紫雲幽幽地答道:“英弟弟!他和我們見過面,因孝燕被人劫走,他找孝燕去了。

    玲妹妹去趕嶽鳳坤之約取劍訣,雲兒和玲妹妹人單勢孤,而且又值大敵環伺,玲妹妹縱能由嶽鳳坤處取回劍訣,再橫生枝節,那就愈來愈麻煩,所以,雲兒星夜趕回,想請師叔前去接應,以防萬一。

    ” 桑逸生臉色微變,道:“你們走了之後,老叫化心内也急得要命。

    本想等燕趙雙殘來到,即刻趕去找你們,哪知這兩個怪物,到今天還未到,我剛才同悟性大師說過,我老叫化子要去找你們,燕趙雙殘托悟性大師代為接待。

    雲兒!你回來的正好,可以減少老叫化子少走許多冤枉路,我們就走!” 八臂神乞走到出口,人已躍出室外,陳紫雲顧不得回卧室拿取衣物,跟随而出。

     紫雲幾年來,武功雖然進境不少,但與桑逸塵相較起來,仍是小巫見大巫,不可以道裡計,不到一刻時間,紫雲已嬌喘籲籲,與桑逸塵相距甚遠。

     八臂神乞轉臉一看,見紫雲落後老遠,于是站定身子,等紫雲到身前,桑逸塵一伸手,拉着雲兒右臂,吸氣丹田,立時騰身躍起一丈多高,腳落地施開“登萍渡水”的上乘身法,帶着雲姑娘嬌軀,箭一般向少室峰下沖去。

     兩個人不到一盞熱茶時間,已到少室峰下,紫雲道:“師叔!我有一匹馬放這兒,我去牽來給你老人家代步。

    ” 桑逸塵笑道:“好孩子,你倒給師叔顧慮周到,我老叫化子這兩條腿,跑了幾十年的路,我去騎馬反而是苦事,你牽來自己騎吧!” 紫雲道:“師叔!你老人家既然不肯騎馬,雲兒也不願騎,就讓它寄放那兒吧!” 八臂神乞和紫雲姑娘,下了少室峰疾奔應山。

     白燕兒程玉玲與雲姊姊分手後,單人獨騎,奔應山赴嶽鳳坤之約,真是千頭萬緒齊集心中。

    她想到孝燕被人冒小媽劫走,不知生死,嶽鳳坤一再的糾纏,企圖何在。

    若是嶽鳳坤志在自己,如何應付,萬一應付不得法,劍訣如何能取回,自己也要身敗名裂…… 白燕兒走着想着,一整天滴水未喝,也未感到饑渴。

    直到日落西山,夜幕低垂,才驚覺自己想的失了神,把宿頭錯過,她伸手一摸馬背,馬鬃全濕,才想起馬兒也未進草料。

     程玉玲輕輕的拍馬頭,道:“白駒!白駒!你神駿非凡,希望你能馱我這苦命人去赴約,安全清白再馱我返來。

    現已入暮,不知離此多遠,才有息宿之處,你就鼓起勇氣疾奔一程,找個宿站,我當備上等草料,給你飽餐一頓。

    ” 那白駒好像聽得懂白燕兒話,翻開四蹄,向前疾馳,不一會兒,前面不遠處,點點燈光,閃耀不定。

     白燕兒知道前面定是宿站,于是又對馬兒道:“白駒!白駒!我們慢慢走進鎮去罷!”說着,躍身下地。

    牽着白駒緩緩走去。

     白燕兒恐怕疾行進街後,店小二不知把白駒牽去溜溜,借此快要到達鎮上的一小段路,把白駒的汗涼幹,以免白駒生病。

     白燕兒進入鎮上,落住高升客棧,吩咐店家,多備上等飼料,把馬喂飽,加倍付錢,自己也要了幾樣上等小菜。

    但飯菜一上桌,肚子雖餓,挾一塊燒雞,放到口裡,一點滋味也嘗不出來,嘴巴苦苦澀澀地勉強吃了一碗飯,就叫店小二收去了,即閉門連衣躺在床上。

     剛把跟睛閉上,過去的往事,一件一件地從她腦中掀起。

    嶽鳳坤之摹名拜訪,留住三個月,每日陪伴自己馳馬郊野。

    小王坡生病,嶽鳳坤不辭辛勞服侍在側。

    與英弟弟之巧遇,一杯桃蜜露,種下禍根,承英弟弟之義父桑逸塵帶挈,晉谒靈虛道長,不咎既住,收列門牆。

     雲姊姊情逾骨肉,親父親母對自己的百般愛護,梅香同自己雖有小姐丫環之分,卻情逾姊妹,許許多多的事情,一幕一幕在她眼前排列,她似睡未睡,似醒未醒,突然孩子叫媽媽之聲音,傳入玉玲的耳朵,才把她由胡思亂想中驚醒,她一躍起來,看看床上,看看房内,一無所有。

     原來是隔室客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