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絕峰學藝

關燈
找詳情,假如你還不相信,我隻有橫劍酬情,自刎古刹,英弟,你說,究竟你有什麼隐衷?” 俞劍英被程姑娘話逼得沒法子,隻好答道:“我從恩師學藝排雲嶺時,有一位同門師姐,一塊兒在荒嶺成人長大,她愛我尤如同胞手足……她……已和我先訂了……” 俞公子嗫嚅着說不出來,他怕會再刺傷玉玲芳心,誰知白燕兒笑着接道:“我以為什麼大事,原來如此,你和她起盟立誓,先訂下終身盟約是嗎?” 劍英答道:“就因為如此,所以找不敢答應姊姊。

    ” 玉玲又笑道:“你早說,也許早就解決了,這事很容易,她做夫人我做丫頭,你不敢對她說,我去見她,如果她執意不允,白燕兒看你們證盟全約後削發入山。

    ” 劍英搖頭道:“姊姊你這又為什麼?你不會把我當弟弟看待。

    ” 白燕兒又笑道:“在你們未成大禮之前,程玉玲自然看你如親生弟弟,我隻要你說你愛我,心已滿足,告訴我她叫什麼名字。

    ” 劍英答說:“她叫陳紫雲。

    ” 程姑娘掙脫劍英懷抱後又道:“陳紫雲!名字很好聽,人自然錯不了,現在先不談這件事情,你在合肥巡撫府,殺了總捕頭和數十名官兵捕快,今後準備行蹤何處?” 劍英一皺劍眉沉聲道:“我準備再入巡撫府,劍斬汪培滿門男女。

    ” 玉玲笑道:“傻弟弟,這是夢想,汪培躲的地方你根本就沒法找到,何況血案剛出,官兵雲集,巡撫府現在最少有千名以上官兵守護,不如你先和我一塊兒到小孤山雙水壩綠竹堡小住數月,那地方異常清靜,公門中捕快鐵騎不敢擅去擾亂,等到這一陣風聲過去,姊姊再同你來找汪培算帳。

    弟弟,隻要是為你的事,讓我到北京城天子腳下殺官放火我也敢,你用劍傷了我,也該送我回家裡去休息一下!” 姑娘怕劍英推辭不去,說完道理再加點兒女柔情,此時風雨已住,萬裡碧空,捧出來一輪明月,從大殿上窗門裡透進來白色光華,室内景物隐約可見。

     劍英目力本異常人,他看程玉玲盤膝坐在離自己尺餘的地方,一雙秀目神光直注,滿腔期待神色,實在叫人沒法拒絕,而且她自聽到自己和陳紫雲誓盟的話後,好像已變了一個人,細想本身确有太多地方決絕得使人難看,自不應再傷她心,再說自己目前也沒處可以投奔安身,不如暫到地家中小住一段時日再說,順便查看她究竟是什麼出身,隻要自己把持的穩,決不緻做出對不住雲姊姊的事。

     他想了一陣才笑道:“姊姊這樣照顧我,我如再推托那也太不近人情了,也許以後很多地方要借重姊姊幫助。

    ” 第二天,兩人在天未明之前緊趕了一段路,天亮時在一個大鎮上投了客棧,玉玲劍傷得靈虛上人兩種仙丹,内服外敷,當夜已結疤生肌,疼苦全消,她掏銀子叫夥計代購部分衣服和二匹馬,程玉玲知道此地離合肥近,不便久留,她和俞劍英在吃飯後,立時雙騎就道,縱馬搖鞭直撲江西小孤山下雙水壩綠竹堡去。

     程玉玲态度忽然變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彎,她關心英弟弟吃飯穿衣,甚至洗澡梳頭。

    但卻嚴守一定界限,溫存而不放蕩,那純粹是大姊姊的派頭,漸漸的劍英發覺了她的秀娴慧質,溫雅談吐,落落風範,和一片高潔愛心,他不自主逐步走入情網。

    白燕兒卻忽變的一派正經,處處提醒他不要負了紫雲姑娘。

     經過了十餘天聯騎并馳,已到了江西馬當縣境,馬當縣位靠長江,兩人并排兒沿江岸縱馬緩進。

    俞公子初入江湖,眼望着滔滔江流,浪花翻滾中魚帆千葉,不由心曠神怡,面浮微笑。

     程姑娘見他高興,揚鞭指前面一座突立江畔的土山笑道:“前面那座孤立土嶺是小孤山,後面就是雙水壩綠竹堡,我們加緊一程,可趕到家吃午飯,休息一下,明天我們備一艘快船,在江裡馳舟釣魚。

    ” 劍英忽然回頭問道:“我和姊姊家人全不相識、這樣唐突和你一起回去,要是令尊問起你我的來曆怎麼辦?何況千裡迢迢,我們男女有别,恐怕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程玉玲不等劍英說完話,接口笑道:“你這人真是!我要沒把握也不敢帶你一同來,這些事你請放一百廿個心,我父母對我鐘愛異常,什麼話全聽我說,兩位哥哥根本不過問我的事……其他的全是下人,那就更不用管他啦。

    ” 姑娘話音落剛,迎面沿江大道上風馳電掣般狂奔來兩匹快馬,不過一刻工夫,兩馬已到姑娘、劍英前面數丈遠近。

     較後的一匹馬上,正是俏丫頭梅香,她還是一身紅,紅得像一團火,她一看見俞劍英和小姐并騎緩進,微微怔一下神,立時高聲喊道:“小姐,俞公子,你們才回來,急壞老爺和夫人了。

    ” 說着話她翻身離鞍,高興的跳着小腳跑到玉玲姑娘馬前面,兩道眼神卻盯着俞公子憨笑,笑的放浪而又神秘,劍英好像覺着臉上有點熱辣辣的感受。

     程玉玲顧不得招呼梅香,指着停在對面馬上一個紫面少年對劍英說道:“那位是我二哥程小虎。

    ” 說着話又對程小虎道:“二哥,他叫俞劍英,奇人門徒,大俠高足,絕世武功,蓋代英才,此次應小妹堅邀來我們綠竹堡盤桓幾日,哥哥你可不要冷落了人家。

    ”說着話她偏又回頭看看俞公子笑笑。

     程小虎平日對這位妹妹就特别敬愛,她是父母心目中的掌上明珠,哥哥對妹妹的事從不過問,實在說也是過問不了。

    聽妹妹口風把人家捧上了天,心中還有什麼不明白,細看俞劍英也确是不凡,劍眉星目,猿臂蜂腰,黑色大鬥篷,淡青緊身武士裝,淡青武生布包頭,後打英雄結,玉面銀牙,挺鼻通梁,開阖雙眼中神光如電,外形卻又溫文雅爾,妩媚中透出剛健,(ocr者言:這性别好像搞錯了吧?)說人品如臨風玉樹,看風度似光風霁月,趕忙抱抱拳笑道:“難得,難得,俞小俠屈臨寒舍,真是蓬荜生輝,又蒙一路照顧舍妹,在下更是感激,綠竹堡距此不遠,容到寒舍後治酒面謝。

    ”說着他又拱手一禮。

     這場面,使俞劍英覺着有點尴尬,紅臉趕忙還禮笑道:“哪裡,哪裡,俞某初踏江湖,經驗閱曆方面一竅不通,一路上全虧玲姊姊照顧着我……” 姊姊叫出口,才覺得不對勁,想改口可惜已遲,窘得一張俊臉兒紅到耳根後面。

     俏丫頭不識趣笑的出了聲,程小虎也聽個紫面泛紅,程姑娘芳心裡雖然高興,但她也覺着玲姊姊叫得太親熱,當着哥哥面實在有點不大好看,羞得把一顆頭垂到了胸前,兩個大眼珠轉動着看劍英他那窘态,心中又甜蜜又覺好笑。

     程小虎怔怔神又笑着說道:“我和俞小俠雖屬初見,但卻看得出閣下必是出身名門的高足,四海皆兄弟,我們武林中人從不講究世間凡俗禮法,此地不是談話的地方,我們還是趕到寒舍後再詳細談吧!”四騎如飛,馬蹄蕩起了滾滾塵埃。

     轉過小孤山,立時望見了雙水壩綠竹堡,一片無際原野中現出一個大村莊,繞村翠竹濃密成林,從竹林中透出來巍巍樓閣,村東面有一道二三丈寬的溪水,半圓形包圍了半個村莊,程姑娘縱馬帶路,不過是一刻工夫已到達村邊,這時候才能看出來綠竹堡真正的形勢。

     萬竿翠竹有次序的排列竹陣,中間用小指粗細的鐵條橫穿連貫,上面排着一串串的銅钤,前後足足有一丈深淺,不要說人想偷入,就是飛鳥也難穿渡。

     程姑娘帶劍英來到堡門前面,程小虎早已下馬鵲候路邊,俞劍英星目閃動,看堡門是一座丈餘寬的大道,從竹陣中間截開,靠裡面有兩個三丈高低,用石塊砌成高堡,堡上紅旌招展,隐現人影,程小虎身後邊縱排着八個彪形大漢,青一色紫花布纏身緊裝,白布纏腿倒打千層浪,一個個腰中挂着腰刀,他們肅然靜立垂手迎客。

     可是俞劍英心中卻老大的不舒服,這那像迎客的樣子,迎客何必帶着刀子,他一派純真,想到别扭就形露于外,星日閃異光,回頭看看程姑娘,玉玲深知英弟弟高傲性格,知他心中不滿這種排場,不過這情形也确與往日有點異樣,剛才在路上沒有細問近日堡中情形,她芳心生疑,忍不住開口要問。

     程小虎已然看出俞劍英懷疑神色,他沒有等妹妹開口,先搶着說道:“俞小俠看我們這樣迎客,心必犯疑,剛才因為急着趕路沒有說明白,敝堡近日中發生點意外小事,所以不得不稍作戒備。

    ” 說完話,他對那八個垂手大漢喝道:“你們怎麼連替客接馬也忘了。

    ” 這一喝,八個人立時雁翅般迎上去接俞劍英和程姑娘的坐馬,連俏丫頭的馬也接過去,劍英看梅香自然神色,好像人家那樣大的漢子應該伺侯她這個丫頭似的,同是下人怎麼她連一句客氣話也不說,其實他哪裡知道梅香在綠竹堡身份不低,她名義上雖是程玉玲的貼身婢女,其實她們主婢感情無疑姊妹,就連老堡主鐵砂掌程九鵬夫婦也對她另眼看待,因為俏丫頭人生的美心更靈巧,她和玉玲一塊兒練拳習武,說功夫比玉玲不差好多,在一般下人仆婦眼裡她就像二小姐,見了她都得規規矩矩的聽候吩咐。

     程玉玲跳下馬緊走一步,趕到俞劍英跟前笑道:“我們綠竹堡有一個規矩,不管什麼人進堡後都不能騎馬,傳沿成習,數十年如一日,你心裡不要有什麼誤會才好。

    ” 程姑娘說話時目示歉意,那眼光似乎是求英弟弟能予原諒。

     劍英搖搖頭笑道:“你怎麼這樣多心,我雖然是初出茅廬,不懂江湖上一切禮貌,但入鄉随俗這個規矩我還知道,你這樣說倒真使我感到不安了。

    ” 姑娘笑着點點頭,來不及再開口答話,程小虎已搶到俞劍英面前拱手笑道:“寒村茅舍不成樣子,俞小俠不是外人,想必不會見笑,恕我走前面一步以便帶路。

    ” 說完話他也不等俞公子答話,頭一個向堡中走去,俞劍英走中間,玉玲和梅香錯個肩膀走最後。

     俞劍英一邊走一邊打量這綠竹堡内的形勢。

    這個村子相當大,少說也有七八百戶人家,道路曲折回環,但卻打掃的很幹淨,一路上不少人給程小虎打着招呼,程小虎也是連連揮手,看樣子相當客氣。

    路兩邊開有各種店面,房屋毗連,修築的異常整齊,比起縣城的大街并不遜色,更奇怪的是堡中一般婦女好像不避生人,她們站在門前面,瞪着眼打量劍英。

    看她們每個人衣着都很清潔整齊,好像綠竹堡這地方是一塊天堂樂土,沒有一家或一個貧苦窮人。

     這情形看到俞劍英眼裡,不由心中暗地納悶,看不出這綠竹堡究竟是怎麼回事。

    正當俞公子滿腹疑問迷惘,程小虎已在一所高大的宅院門前停下,低聲對劍英道:“俞小俠在門外稍候,待我禀報老堡主後再來迎客。

    ” 俞劍英一面拱手連說:“程兄請便。

    ” 俞劍英在門外約候了有一盞熱茶工夫,隻見兩扇黑漆大門呀然一聲完全大開,先出來紫面濃眉的程小虎,後面跟着一個廿八九的黑面大漢,青色長袍粉底逍遙履,莊嚴中适出威武氣概,雖然人高膀圓,但看樣子又帶點斯文。

    程小虎拱拱手對劍英笑道:“勞大駕鹄候,程某人深感抱歉,家父因瑣事絆身,不克親迎。

    ” 說過話他轉身看着那黑臉大漢又道:“這是家兄程天龍,這位是俞劍英小俠。

    ” 程天龍一出門,眼光就落在劍英身上,覺得他英華内蘊,目閃神光,英秀飄逸,氣度不凡,心裡暗贊一聲,果然是瑤池中九品蓮花,妹妹的眼力實在不錯。

     他聽程小虎介紹完畢,趕緊搶到劍英跟前,握着俞公子的手笑道:“俞兄肯降尊纡貴,駕臨敝堡寒舍、實在難得,家父正和幾位多年闊别老友叙舊,一時把盅交歡,做晚輩的不便打擾,舍弟又告訴我的太遲……緻使兄台大駕鹄立久候,失禮的地方,尚請俞兄海涵一二,等下洗塵筵上愚兄弟再把杯緻歉。

    ” 一席話說的相當客氣,俞劍英被人家這一客氣,倒怔着神說不出話了。

    半晌他才笑道: “俞某人初出茅廬,全不懂江湖禮貌,程兄太客氣反令我不安了……” 程天龍看他說話神色,确實是初涉江湖,趕快伸手讓劍英進門。

     三人進了程宅的黑漆大門,迎面是一條青石鋪成的甬道,足足有二十多丈,兩邊房屋毗連,不下百間,又穿過二重屏門才到正廳,廳前是個大院子,院中修竹扶疏,回墀曲檻,百盆秋菊盛開,芳香撲鼻欲醉,廣敞的正廳中間有一張紫檀雕花八仙桌,圍坐着四個人,一邊談笑一面吃酒,主位上是一個花白長須的老者。

    他似乎已看到程天龍身後的俞劍英,把達到唇邊的一杯酒又放在桌面上。

     程天龍回頭低聲對劍英笑道:“俞兄略候一會,在下先察告家父一聲。

    ”說着話他三腳二步的搶入敞廳,在那位花白長須老者跟前低語了一陣。

     老者點點頭站起身子,對另外三位同桌客人微笑着打個招呼,向敞廳外面迎來,那三位客人也同時轉過頭,六隻眼睛不約而同地全落在大廳外面劍英身上。

     那老者快步走到俞公子身邊,才停着步拱手笑道:“小兄弟肯臨綠竹堡,老朽極表歡迎,犬子傳事不明,緻未能親迎小兄弟于堡外,座中都是老友會晤叙舊,小兄弟不妨共飲一杯如何?” 老頭子嘴裡說着客氣話,兩隻眼神卻不停地打量着劍英,話說完,他也從頭到腳把俞公子仔細看了個清楚,嘴角上立時挂出來一份微笑。

     俞劍英聽口風已然聽出老者就是綠竹堡的堡主,白燕兒程玉玲的父親,看他年齡不過五旬左右,紫臉泛紅光,精神異常飽滿,中等身材,長衫福履,五绺花白長須飄拂胸前,方面大耳,兩眼中神光充足,太陽穴微微突起,一望即知必有極好的内功,說話又非常溫和客氣,不由俞劍英把初入綠竹堡一片懷疑之心完全收起。

    他想這樣一位親善和氣的老人大概不會是什麼坐地分贓綠林盜魁之流,當下趕緊施禮答道:“晚輩俞劍英,此次冒昧晉谒堡主,承蒙賜見已感榮幸,哪裡還敢有望老前輩大駕親迎。

    ”說着又深深施了一禮。

     鐵沙掌程九鵬哈哈一陣大笑道:“老朽年近花甲,半身入土,已是無用的人啦,小兄弟氣度非凡,又正是有為之年,如我老眼不花,看得出小兄弟必然是出身名師門下。

    ”說話間拱手讓客。

     俞劍英口裡應着:“晚輩怎敢當老前輩如此盛情款待。

    ”人卻随着程九鵬直入客廳。

     鐵砂掌程九鵬神目如電,他一見俞劍英,就看出這位英俊潇灑的小後生是受過高人指教人物,進了客廳他指着上首坐的一位五十多歲的老者對劍英說道:“這位是江南武林道上極負盛名的金刀飛叉童維南老武師。

    ” 俞劍英趕忙對人家躬身一禮,童維南也欠身還了一禮。

     程九鵬又指着東西兩邊坐的兩位客人道:“這兩位是張氏昆仲,并稱浙北雙傑,東首的是老大單名一個鴻字,有個綽号人稱夜遊神鷹,老二張瀾,江湖稱号戲水燕子,這三位都是老朽數十年知己好友,大家都是武林中人物。

    ” 程九鵬說完話,俞劍英又和張氏兄弟分别見了禮。

     這時一個青衣童子,搬來一把上鋪白緞坐墊的太師椅,放在金刀飛叉童維南的下首,老堡主程九鵬雙手讓坐。

    童維南忽然開口問程九鵬道:“老哥子,你是聽誰說黔中五鬼又重入江湖,向你尋仇的話,據我看這件事恐怕是誤傳,黔中五鬼自被你糾合江南武林同道,破了他們瑤山老巢負傷亡命之後,算起來已十四五年啦,如果他們真的還在人世,早就該找我們算帳了,決不會等過十四五年才來。

    ” 程九鵬苦笑一下答道:“五鬼重入江湖的傳言,一年前在江南道上就有傳聞,不過那時我也認為可能是誤傳。

    誰知一月前我突接一封怪信,送信人把信交給看守堡門的人,立時掉馬而去,信上确是五鬼具名,說明要報昔年江南武林同道合力剿山之仇,因為我是首腦,準備用我們昔年火攻瑤山的手段血冼綠竹堡。

    當時我還不太相信,隻是命堡中加緊戒備一下,也就沒有深究,哪知過了幾天,忽然傳來長沙三湘镖局總镖頭馮震遇難的噩耗,而且死的奇慘,被大分八塊,棄屍在三湘镖局的天井院中。

    ” 說到這裡他端起面前酒杯一飲而盡,歎口氣,又繼續說道:“馮震在江南一帶說起來也算是極負盛名的人物,江南上數得出幾位吃黑飯的狠朋友,不見得比馮震高強。

    殺馮震的人,除了重入江湖的黔中五鬼外,實在沒有他人,昔年剿滅五鬼老巢時,馮震是出力最多的一個,五鬼也最恨他,這幾件事情一印證,黔十五鬼重入江湖的事絕不是謠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