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南下追兇

關燈
楚留香閉起眼睛,喃喃道:“天楓十四郎,原來并不是一個人來到中土的,他還帶着他的兩個孩子,他死了之後,将一個孩子托給任慈,還有另一個孩子呢?他又将這孩子交托給誰?天下又有誰知道這事?” 這已是二十年前的秘密,現在幾乎已毫無線索可尋。

     楚留香突然跳了起來,大聲道:“我知道,天楓十四郎既然将小兒子交托給任慈,大兒子自然是交托給那第一個和他動過手的人。

    我隻要能找出這人是誰,便也可找出‘他’是誰了。

    ” 現在,楚留香雖然不知道誰是任慈之前,和天楓十四郎交手的人,但已知道: 第一,這人名頭必定極高,所以天楓十四郎才會先去找他,再找任慈──武林中比丐幫幫主名頭還高的人并不多,這範圍已縮小了。

     第二,這人武功必定極強,所以才能傷得了天楓十四郎。

     第三,這人的脾氣也必定和任慈一樣,博大寬厚,所以才會收留天楓十四郎的遺孤,而且傳授他一身武功。

     第四,這人必定不喜招搖,所以他雖然戰勝了來自東瀛的刀法名家,江湖中卻沒有人知道。

     第五,這人必定也在閩南一帶,所以天楓十四郎和他交手負傷之後,還能及時趕去和任慈相見。

     楚留香長長吐出口氣,道:“現在,我知道的總算又不少了。

    ” 他沖出艙去,執起長篙,将畫舫蕩到岸邊,一掠上岸,突聽馬蹄聲響,一人遠遠大呼道:“楚留香,是你麼?” 呼聲中,一人飛騎而來,翩然下馬,正是黑珍珠。

     楚留香道:“你居然找來了,她呢?” 黑珍珠默然半晌,冷冷道:“她果然聽話得很,已乖乖地回家了。

    ” 他突然瞪起眼睛,大聲道:“但我卻要問你,我爹爹現在究竟在哪裡?你為什麼總是不肯告訴我?” 楚留香垂下頭,言道:“令尊大人已……已故去了。

    ” 黑珍珠身子一震,嘶聲道:“你……你說什麼?” 楚留香歎道:“我已将令尊的遺體,好生保存在魯東紅石崖。

    海邊漁村裡,有個李駝子,你若趕到那裡,可要他将你帶到我的船上,等你見到蘇蓉蓉時,便也可見到令尊大人的屍身了。

    ” 黑珍珠一步竄過來,厲聲道:“我爹爹的屍身怎會在你船上,莫非是你害死他的?” 楚留香苦笑道:“此中曲折,一時也難說得清楚,但蓉兒會詳細告訴你的……至于殺死令尊的人,此刻就在這畫舫上。

    ” 他話未說完,黑珍珠已掠上畫舫。

     楚留香目光轉動,突然大聲道:“再借寶馬一用,日後自當奉還……” 話聲未了,已飛身上馬,揚鞭而去了! 楚留香在尼山和秋靈素相見之後,便自山下的樵夫屋中,取出這匹馬,騎回濟南,他一心要尋南宮靈,所以并未先将馬還給黑珍珠,隻是将馬寄在一家客棧裡,等他到了丐幫的香堂後,這匹馬卻沖出馬廄,尋到了主人,黑珍珠和一點紅也就是因為這匹馬,才知道楚留香已回到濟南,才能及時救出了蘇蓉蓉的。

     也全靠了這匹馬,楚留香才能在最短時間内趕到了閩南,但到了閩南後,他卻完全失望了。

     二十年前的往事,人們早已不複記憶,至于雄踞閩南的陳、林兩大武林世家中人,更完全沒有聽過天楓十四郎這名字。

     這一日楚留香到了仙遊,仙遊風物雖盛,楚留香意興卻甚是蕭索,竟連喝酒的興緻都沒有,隻想喝兩杯苦茶。

     閩南本是産茶之區,仙遊鎮上,茶館很多,喝茶的器皿也甚是講究,隻見坐在茶館裡的人,一個個卻閉着眼睛,用那比酒杯還小的茶盞,仔細品啜,用大碗喝茶的人,在閩南人眼中,簡直像條牛。

     楚留香也要了壺又香又苦,苦得發澀的鐵觀音,這茶人口雖苦,但喝下去後,卻是齒頰留香,餘甘滿口。

     兩盅茶喝下去,楚留香浮躁的心情,也漸漸甯靜下來,他這才知道,閩南人喝茶的規矩如此多,為的就是要人心情甯靜,他們修心養性的功夫,便就是在這一小盅一小盅的濃茶裡練出來的。

     茶館裡的人雖多,但每個人都是輕言細語,和北方茶館中的喧鬧嘈雜,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這時卻有兩條錦衣大漢,高聲談笑着走了進來,其中一個麻面大漢,背後斜背着個黃色包袱,一面走,一面笑道:“他鄉遇故知,當真是人生一樂,小弟今日少不得要和馮兄喝兩杯。

    ” 另一人滿面虬髯,哈哈笑道:“錢兄在閩南呆久了,難道已隻好喝茶,不愛喝酒麼?” 麻面大漢笑道:“酒!馮兄你天天都喝得到,但小弟今日要請馮兄品嘗的,卻是茶中仙品,不是小弟吹噓,這樣的茶,馮兄你隻怕一輩子還沒喝過。

    ” 茶館裡的人,目光都已向他瞧了過去,但這麻面大漢卻是旁若無人,自那黃布包袱裡,取出個長長的竹筒。

     他打開竹筒,便有一股清香傳出,令人心神皆醉。

     虬髯大漢笑道:“好香的茶!多年不見,不想錢兄竟變得如此風雅。

    ” 那麻面大漢小心取出一撮茶葉,吩咐茶博士用上好的泉水沖一壺來,這才轉過頭笑道:“老實說,這茶雖在小弟身上,但若非遇見馮兄這樣的老朋友,平日小弟自己可一點兒也舍不得喝的。

    ” 虬髯大漢笑道:“錢兄既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