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關燈
序言八段錦》是明末拟話本小說集,寫的是八段故事八種勸戒,即書目中所标明的:“懲貪色”、“戒懼内”、“賭妻子”、“對不如”、“儆容娶”、“悔嗜酒”、“戒浪嘴”、“蓄寡婦”,等八個故事,實際上隻是四戒:戒色欲、戒賭博、戒嗜酒、戒浪嘴。

     第一段故事:宋時臨安新橋有個巨富,兒子叫雲發,有妻有小。

    一日,有三個婦人擅自将一些家夥搬入他家。

    雲發欲發火時,其中一小娘子道福緻歉。

    雲發見她年少美貌,欣然允許。

    次日,雲發不與父母說此事,就到小婦人處。

    小婦人引他上樓摟抱雲雨。

    她說她叫賽金,實際是個娼妓。

    此事被鄰人窺見。

    雲發交給賽金一些銀子,讓她尋找住處,他再去看顧。

    賽金搬至南橫橋住下,雲發逢暑生病,身體虛弱。

    賽金寫書送禮邀他相會。

    雲發見了賽金,欲火難忍,連績歡幸兩次,弄得神思散亂,夢見和尚拉他出家。

    回家後即重病,醫師說這是色欲過度。

    雲發将真情告訴父親,父親焚香跪拜,求禅師放回兒子。

    拜完後,兒子身體複原。

    夢中和尚帶了一條柱杖走了。

    雲發恢複生理,感慨人生不要奸一一婬一一。

     第二段故事:南直隸本府城有一人叫羊玉,好交友,有威信,隻是懼内。

    妻華氏,生得美貌。

    羊玉好友高子興,與另一好友苟美都的孤母諸氏私下有染,被人拿住。

    羊玉調解停當。

    羊玉與苟美都同性合歡,被華氏打罵。

    華氏看中高子興,約他相會,被羊玉另一好友希要得窺見。

    因此,華氏通過諸氏約來高子興,剛想私會,就被希要得攪掉。

    華氏又約高子興到船上尋幽,船上人告訴了羊玉,羊玉怒将華氏推入水中淹死。

    并将高子興誣為那江洋大盜,囚死于牢中。

     第三段故事:勾容縣裡有個叫裴勝的漢子,自幼好賭,結果,家産輸光,妻楊氏頗有姿色,被送回娘家。

    裴勝自己溜走。

    楊氏父母去世後,哥楊二不想再供養她。

    楊氏想自盡,忽有一老人送米和錢來,楊氏見到米錢,老人卻不見了。

    楊氏斷了自盡念頭,生活較為富足。

    哥嫂想放火燒死她。

    玉皇知道,将大火反燒入楊二家,其妻燒死。

    楊氏被當日送米錢的老人救出。

    原來是土地老爺幫助她。

    楊氏得知裴勝在揚州,就趕到揚州,見到衣衫褴褛的裴勝。

    次日,有個叫六郎的富人,願以一當鋪與裴勝賭妻子。

    結果,裴勝赢了。

    在妻子勸告下,他決意不再賭博。

    兩年後,裴勝買了官,與妻同回勾容。

    他們饒恕了楊二,重新過起了好日子。

     第四段故事:湖州有個算蔔的盲人何起課,娶妻羞月,生得伶俐,故極愛惜,羞月卻不滿意他。

    何怕妻偷漢,時常要摸進摸出。

    他家隔壁有個小夥子叫烏雲,與何關系極好,時常幫助做點事情。

    不久,羞月與他眉來眼去,有了情意。

    他倆幾次探摸親嘴,都被瞎子進來攪掉。

    羞月乾脆就讓瞎子坐在一邊,她與烏雲尋歡。

    由此發出聲響,瞎子聽見,都被羞月掩飾過去。

    此後,他倆一有興緻,不分時日的随興尋歡,時間一長,瞎子懷疑。

    一次,突然捉住烏雲,烏雲脫下衣溜走。

    鄰裡勸瞎子息事甯人,因為殘疾不配如花似玉的妻子,讓他将妻送回娘家。

    烏雲湊了些銀子給了瞎子,讨了羞月,另搬它處居住。

     第五段故事:休甯縣有一富人,兒子叫魯生,娶妻汪氏,已有五月身孕。

    富人給兒子一些錢,讓他外出經商,并由表弟尚義與他作伴。

    他們做了藥材生意。

    魯生在外,花了銀子嫖娼,讨不得歡喜。

    尚義勸他娶個處女。

    媒人說個邬大姐。

    同床後,魯生認出她不是處女,并被她偷了些錢财。

    因所剩銀兩不多,邬大姐與妹妹商議,用縱欲法結果了魯生。

    魯生得知,讓尚義幫助。

    尚義替代他與邬二姐交合,将她弄得疼痛不已。

    尚表又讓魯生打發邬大姐回娘家,他倆重新做買賣,賺了一些錢。

    一日,魯生在街上與另一賣乾魚的人争吵打将起來。

    發現此人就是自己的兒子,是妻子打發來找他的。

    他們一同回了家,全家歡聚。

     第六段故事:唐太宗時,博州有個才子名叫馬周,家境貧寒,年過三旬無妻室,卻嗜酒如命。

    博州刺史曾用過他,但他兩次酒醉失态,被刺史怒罵而退。

    馬周發誓少飲酒。

    一日,馬周到新豐,得到一店主相助,留吃酒飯後,店主留書讓馬周到長安城找外甥女王氏。

    馬周找到店主的外甥女王氏,因王氏丈夫已死,不便往下。

    王氏将馬周介紹給常中郎的蒼頭,常中郎正要用飽學之士,因朝廷要下屬直言得失以憑采擇。

    馬周寫的對策,太宗讀後贊歎不已,馬周即被拜為禦史。

    常中郎又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