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緣全傳 第01回 周太史隐居歸仙阙 賢公子祭掃遇妖狐

關燈
話說此書乃青石山一段故事。

    細考此山形勢,原在浙西甯波縣城外,乃是個清靜地方。

    四面遠近雖有些村莊,較那居民稠密、城郭繁華之處,别有一種明秀幽雅氣象。

    因此便引動一位告退的官宦,此人姓周,名斌,字藝全。

    年将花甲,夫人已故。

    膝下隻有一子,名喚信,号鴻年。

    年方十八,生的聰明文秀,體态風流。

    又有一仆,姓李名忠,因他上了年紀,都以老蒼頭稱之;生有一子,名喚延壽,年方十二,亦在周府伺候公子。

     這周太史原籍乃金陵人氏,因慕甯波青石山玉潤珠肥、山清水秀,便将家眷移在甯波城外太平莊居住,以娛桑榆晚景。

    自移居之後,即将宦囊置買田宅鋪戶,以圖久遠之計。

    遷來一載有餘,周公忽染重病。

    公子侍奉湯藥,日夜勤勞。

    誰知百方調治,總未痊愈。

    周公自知陽壽不永,大限難免,便對公子說道:“我當初移居至此,原為博覽此地山川美景。

    今乃天祿不永,有限時光,大概有願難遂。

    我死之後,你須完我之志,葬于青石山側,我願足矣。

    ”言訖瞑目,溘然而逝。

    正是: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

     公子見父已終,恸哭不止。

    蒼頭苦勸,依禮成殓。

    喪事已畢,公子遵父遺言,葬于青石山深林茂樹之間。

     公子在家守孝,光陰迅速,不覺過了秋冬,又到清明節令。

    公子即吩咐蒼頭買辦禮物,好到墳前祭祀。

    老蒼頭将物件備妥,公子即更了一身新素服,牽出坐骥,來在太平莊外。

    這太平莊雖屬青石山的地界,卻在墳墓之南,離茔地尚有數裡之遙。

    公子乘馬,老蒼頭與延壽相随在後。

    此時正是二月上旬,天氣不寒不暖,但見花紅似錦,柳綠含煙,一路美景令人欣賞。

    主仆三人緩緩而行,直奔青石山的路徑而來不表。

     從來說深山古洞多住妖魔。

    這座青石山,雖非三島五嶽之比,亦是浙西省内一個絕妙的境界。

    真是高通霄漢的奇峰,橫鎖煙霞之峻嶺。

    卻說此山有一嵯岈古洞,因無修行養性的真人居住,洞内便孳生許多妖狐。

    有一隻為首的,乃是九尾玄狐,群妖稱他作玉面仙姑。

    大凡狐之皮毛,都是花斑遍體,白質黑章,取其皮,用刀裁碎,便作各色的皮裘;惟獨玄狐,通身一色皆黑,如同熏染貂皮一般,故其價最昂貴。

    這嵯岈洞九尾玄狐就是黑色,股生九節尾,乃是九千餘年的道行,将及萬載,黑将變白,因先從面上變起,故名曰玉面。

     卻說這玉面仙姑,因修煉得有些道術,專在外訪那有名的妖魔精怪,或找在一處,講些修煉工夫;或訪來結作姨妹來往。

    時常變化美女,在外閑遊。

    他有兩個最好的幹姐妹,修的亦有千年道行,一個在四川,一個在山東。

    他們三人最是知心,不是你來,就是他往。

     這日清明佳節,春光明媚,群狐都動了那素日收斂的春心,強紮掙的野性。

    一個個言語颠狂,情思迷離,便勾起玉面狐的一團火性。

    他心中暗想:“同類者當此春深,盡都神情顯露,我在洞中,倒覺不便。

    ”這九尾狐乃是一洞之主,他見群狐修煉的工夫與往日不同,他并不規勸提醒,倒勾起他的遊蕩之心,難以按納,便欲幻化人形,到洞外去消遣。

    即便吩咐群狐看守洞内,慢慢的走了出來,變絕色女子,下了山徑。

     也是他的劫數應然,他見外邊花香柳媚,萬紫千紅,蝶舞蜂飛,鳥聲呖呖,不由的就動貪戀紅塵之心,更覺迷亂本性:情思纏綿,呆邪杏眼。

    正在思春之際,忽聽馬蹄響動,擡頭順着聲音一望,遠遠的見有主仆三人:一個年少的乘馬,後有一老一少,擔籠執盒緩緩相随。

    玉狐知是祭掃墳茔的。

    細看馬上書生,别有一番景象,與那些山野農夫田園俗子不大相同。

    他便隐住身形,偷看他主仆三人行路的形景。

    有贊為證: 山背後,狐精偷眼看:隻見那主仆三人走荒郊,後面仆人分老少,馬上的郎君比女子姣。

    美豐姿,貌端莊。

    地閣圓,天庭飽。

    鼻方正,梁骨高。

    清而秀,一對眉毛。

    相襯那如漆的眸子,更帶着兩耳垂稍。

    先天足,根基妙;看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