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遊記 太子被戲下武當

關燈
卻說淨洛國王升殿,衆臣回朝,俯伏金階奏曰:“臣等到武當山見太子,千言萬語解勸,太子如風過耳,不肯回朝,臣等見太子執意,以我主無嗣事奏之。

    太子雲,曾聞師父說,陛下皇後懷孕,今歲該再有一子即位,臣等隻得回朝,奏知陛下。

    ”國王見奏,歎曰:“彼若執意不回,難以再去。

    若雲孤後更有一子,亦未可準信,此皆非卿等之罪也,樵夫得其報信封為巡檢之職,衆臣各賜白金一斤,免朝三日。

    ”衆文武謝恩退朝。

    不覺光陰迅速,春回秋慕,淨洛國皇後果又生一太子。

    國王大悅,取名叫作玄虛。

    後來長成,即淨洛國王。

     話分兩頭。

    卻說祖師辭衆文武回朝,在山靜煉修行,有二十年矣。

    這武當山後,原有當山聖母,一日自思曰:“我蒙天尊吩咐,着我在山後,暗伴祖師修行,查其行事。

    不想其人自從入山至今有二十年矣,無一毫破戒,功成廣大。

    我不免今夜變作一美貌女子前去戲他。

    倘得那人春心一動,與我交合,那時我神通廣大,遊遍天下,可不美哉?”思罷,念動真言,搖身一變,變一女子,卻似西子重生世,猶如觀音降山來。

    三寸金蓮,輕移蓮步,嬌嬌娆娆,轉過祖師禅壇之前,假作悲哭之聲,叫道:“師父可看天面,救奴一救。

    ”祖師正在禅壇上打坐,忽然哭聲近,祖師猛然擡頭一看,卻是一女子,心中大驚,問曰:“小娘子因甚到此?天将晚矣,可速出去。

    ”女子答曰:“妾為母病,回家看母,迷失道路,來至此處。

    幸遇師父可發慈悲之心,與妾在此宿過一夜,明日尋路回去。

    ”祖師曰:“此處乃修行之所,止有岩壁下放一禅床,安能住宿?況小娘子又是女流之輩,古雲男女授受不親,小娘子可就天色未晚,速出此處,去山下尋一店安歇,明日回去,可不妙哉?”女曰:“奴乃女流,若去投宿,有不便處。

    況奴常有一疾在身,受寒腹痛,今日天氣又冷,雖此處宿不得,奴今到此,乞師父發慈悲之心,将衣帶放開,把奴抱在師父懷内,倘得一夜舊疾不發,亦感師父恩德。

    ”祖師曰:“阿彌陀佛,是何言也!貧道修行有二十載矣,勿言不近女色,即男子未嘗連榻,決難從命。

    ”女子見戲祖師不動,一時間假作悲聲,叫:“腹痛難當,師父乞救奴一命。

    ”祖師如若不聞。

    女子又叫曰:“師父出家人,逢災救災,逢難救難,出家之人,何故個鐵打心腸。

    ”祖師聽久,見其叫得可憐,問曰:“汝舊時腹痛,當用何法治之?”女子曰:“在家略痛,要我丈大之手挪挪便好;痛甚,要我丈夫腹對腹相挨片時才愈。

    今者到此疼痛,丈夫又未在此,無人代奴挪挪。

    乞師父代奴挪一挪,若得見母親一面,當以死報。

    ”祖師曰:“我乃出家之人,叫我近小娘之身,此事決難。

    ”女子又叫曰:“帥父,古雲救人一命,勝造六級浮屠。

    若不快挪,奴必疼死矣。

    ”祖師見其叫得可憐,隻得近前,用手挪一會。

    女子又叫曰:“疼甚,雖挪疼不止。

    古雲救人救到底。

    望師父解開衣帶,與奴對合片時,奴疼即愈。

    ”祖師曰:“若是如此,有死而已,決難遵命。

    ”大步行出月光之下,歎曰:“吾離國家,修行二十餘載,未逢有道,反被人纏,終非了日,不如下山去,又作别計。

    ”言罷,亦不顧女子而去,移步下山,女子見師發怒下山,大驚言曰:“吾有罪矣。

    其人修行二十餘年矣,天書将至,吾今戲了他,倘此人一去,前功廢矣。

    妙樂天尊知之,則我怎了?不如搖身變一老婆子,去路上點化他轉,以釋前罪。

    ”說罷,口念真言,變一老婆子,将朽木化成一鐵杵,駕雲搶至前面,在路旁石上,磨來磨去。

     祖師忿然下山,正行之間,見前面一老婆子,将鐵杵石上磨。

    祖師住立細想,不知作何使用。

    近前問婆子曰:“貧道見老安人将此鐵杵在此琢磨,不知作何使用?”婆子曰:“老身為女孫問我讨花針用,家下無矣。

    老身隻得将此鐵杵磨成花針,與孫女用。

    ”祖師聞言笑曰:“鐵杵何日成得花針?勿廢了神思。

    “婆子曰:“老身亦知難成,前言既出,許女孫磨成花針,安可半途而廢?料耐心磨成必有一日也。

    ”祖師聽言,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