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中遊 第10回 鳴師冤質訟督憲堂

關燈
媽媽,緊緊在旁邊伺候。

    他也不住的時來照看。

    鬼卒領着馗兒的靈魂,早在門外等候。

    及至時辰将到,鬼卒把門上的簾子一掀,馗兒往裡看時,隻見床上坐着一個少年婦人。

    聲聲叫疼,旁邊一個穩婆緊相依靠。

    住的卻是朱紅亮值暮梅孔櫻才到回頭,被那鬼卒一把推到床上。

    呱的一聲,早已投胎落草了。

    穩婆抱起來看,乃是一男。

    蘇氏夫人不勝歡喜,遂報喜于程翰林。

    程翰林也甚是欣幸,就起名叫做程覃。

    馗兒投生之時,卻未曾喝過迷魂湯,心裡極是清白的,但輕易不敢說話。

    過了三朝、滿月,漸漸的添了些見識,卻總不想家。

    長到一兩歲,隻會認人,不能出語。

    程翰林夫婦恐真是個啞子了,卻也無從問他。

     一日,程翰林與程斤在書房裡講書。

    家人來請吃午飯,适值程覃在書房中玩耍。

    心中想道:“我哥哥年紀已過二十,連個學還不能進。

    必定是文章不好,我找出來看看方妥。

    遂把外門關上,走到屋裡,上到椅子上。

    就書裡翻出三篇沒動筆的文章來,看了一遍。

    不覺大笑道:“這等文字,無怪乎不能進學。

    ”就磨了磨墨,把筆膏了膏,大批大抹,頃刻之間,把三篇文章登時看完。

    末後題了一首七言律詩,以代總評。

    其詩雲: 軋茁殊屬太支離,外落孫山固所宜。

     書讀五車方為富,文成七步始稱奇。

     少年不受懸梁苦,老歲無聞後悔遲。

     從此問津尚未晚,将來應有入彀時。

     評完了,卻把三篇文章仍舊放在書裡。

    下來椅子,開了門,就往院裡去了。

    卻說程翰林吃飯已完,領着程斤,仍來書房裡坐下。

    程斤見他的書放的不是原舊去處。

    便拿過來,掀開一看。

    見三篇文章,俱經動了筆。

    心中詫異道:“這是何人,敢來作踐我。

    ”就送與他父親一看,程翰林觀其批評恰當,詩句明白。

    但字畫不成個頭。

    心裡也甚是異樣。

    遂叫看門的來問道:“我去吃飯有何人書房裡來?”看門的回道:“并無外人,隻二相公進來。

    關上了門,玩了一會,就開門出去,上院裡走了。

    ”程翰林心裡疑惑道:“沒的就是他不成?”回到院内,叫過程覃來。

    追問道:“你哥哥書房中的文章,是你給他看的麼?”程覃隻是搖頭。

    程翰林道:“夫人,你再仔細問他。

    ”蘇氏夫人,千方百計,吓逼不過。

    不覺開口應道:“是孩兒偶然作孽。

    叫父親大人不必疑怪。

    ”程翰林夫婦二人,見程覃口能說話,且通文理,心中又驚又喜。

     一日,程翰林考問程覃五經左史,以及諸子百家等書。

    左右根尋,總盤诘不住。

    程翰林方知程覃前世是個無書不讀,無一不會的個成學。

    遂向夫人蘇氏說道:“此子日後,必能大振家聲。

    斷不可以庶子待他。

    ”蘇氏夫人答道:“這是不消你說的。

    ”就與程斤同在一個書房裡念書。

    這程斤是哥反受兄弟程覃的教訓。

    朝漸夕磨,一半年間,把程斤剔撥得也明白了。

    遂與程覃同年入了邑庠。

     卻說這程翰林家,有一件傳家之寶,乃金如意兩枝。

    前十年時,程夫人夜夢一女子,年紀不過十六七歲。

    進他屋裡,拿去金如意一枝。

    說道:“程太太,我暫且借去一用,十年以後,定來奉還。

    ”天明看時,果然少了一枝。

    左找右尋,并無蹤影。

    沒去已久,也不提了。

    及至程覃受生以後。

    程夫人又在佛前讨得一簽。

    其占雲: 玉麟成雙非無緣,如意一支暗引前。

     寶物還家可坐待,何妨借去已多年。

     程夫人把這簽帖拿給程翰林看。

    程翰林道:“覃兒日後成人,或者給你複看此物,也未可定。

    ”不提。

    話說這程覃進學,年隻八歲。

    到十歲就補了廪。

    十二三歲就成了錢塘縣的一個大名士。

    事親至孝,待兄甚恭。

    日與程斤兄弟兩個,奮志讀書。

    但家中人提起師弟兩字來,他就不覺泣下。

    說起姊妹兩字來,他便終日嗚咽。

    父母問其緣故,總不肯說。

    程翰林料其事系前生,以後夫婦二人從此也再不問他。

    馗兒轉生,暫且不提。

     但不知秋英受罪如何?再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