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中遊 第09回 應考試系身黃州獄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魏太監的家人,買得石生墨畫一張。
原要回京獻給主人。
及私訪已完,回到京中,把這幅畫獻上。
魏太監着人懸之“芳草軒”中。
家人把石生告訴胡員外的話,詳細說了一遍。
魏太監卻也不擱在心上。
一日,光祿寺正卿馬克昌谒見。
魏忠賢引至軒中,來觀此畫。
馬克昌遂把上面詩句,口中一一念道: 安邦自古賴賢豪,群奸雜登列滿朝。
幸得手持三尺劍,願為當代鋤草茅。
馬克昌把詩念完,向魏忠賢冷笑道:“大人你看這詩,分明是以群奸譏殚吾等。
以朱虛侯、劉章自任。
如此輕薄,殊屬可惡。
但沒落款,不知是誰人寫畫的?”家人在旁便答道:“這人姓石名茂蘭,是羅田縣秀才。
他父親曾做過長安縣知縣。
後升廣西柳州府知府。
”魏忠賢道:“這一定是石峨的兒子了。
罷了,罷了。
他父親違吾鈞旨,棄官竊逃,我卻不十分追究。
他反敢這樣刻薄,我斷不與他幹休。
”馬克昌勸道:“些須小事,漫圖報複。
”彼此相别而去。
卻說湖廣,選了一個學院。
姓韓名嵋字仰山。
為人甚無行止,是魏忠賢的門生。
臨赴任時,來參見老師。
魏忠賢囑托道:“黃州府羅田縣有個秀才姓石名茂蘭。
他與我有夙嫌,你考黃州時,替我拿獲,解到京來。
”韓嵋應諾而去,不題。
到了八月中秋,石生此日,在街上賣字畫。
見一夥趕棚的人,商量起身的日期。
石生問道:“衆位是要上那府裡去的?”那人答道:“學院按臨黃州,行文九月十二日調齊,十六日下馬。
”石生道:“這信果真嗎?”那人道:“俺親使管的闩師傅說,如何不真?” 石生聞得此信,因是節下,買了幾樣菜果,打了一瓶煮酒。
拿到齋中,晚間點上燭時。
秋英等已在席前侍立。
石生俱命坐下,把酒肴擺上,幽明均享了一會。
石生見秋英容顔姣好,心中到底有些羨慕。
因說道:“今晚星月皎潔,誠屬佳境。
每人詠詩一首,以寫雅懷。
或從月光生情,或就星辰寓意。
起句内或明用或暗用,定要有個照字。
韻腳不必拘定。
秋英道:“請從先生起韻,俺們随後步去。
”石生遂口詠一詩道: 一輪明月照天中,欲會女霜路莫通。
玉杵空有誰送去,竊思跳入廣寒宮。
此詩言雖慕二女之容,終苦無緣到手。
秋英口詠一詩道: 漢光散彩射樓牆,織女投梭不自忙。
橋填須當乞巧日,願君暫且效牛郎。
此詩言雖有佳期,還須待時。
春芳也口詠一詩道: 一天列宿照當頭,妄羨中宮命不猶。
奉賦小星三五句,何嫌宵行抱衾酢 此詩言正房既有人占去,即列側室亦所甘心。
馗兒口詠一詩道: 月光東上映西廂,金殿風飄桂子香。
但得側身王母宴,應看仙娥捧壽觞。
此詩言果能讀書前進,何患二女終難到手。
詠詩已畢。
石生道:“你們各自散去。
我歇息半夜,明日好打點回家。
”秋英問道:“先生回家何幹?”石生答道:“我去應歲考。
”馗兒道:“先生斷不可去,一去定有大禍。
俟轉歲補考罷。
”石生不聽,一定要去。
三個極力相勸,直說到雞叫頭遍。
見石生到底不允,三個方才散去。
石生也方就寝。
到了次日,石生收拾妥了行李,又為三徒派下些工夫。
把門鎖上,鑰匙交與胡宅收着,天夕出城落店。
次早起五更,直回黃州去了。
卻說這個韓學院,下馬來到黃州,下學放告已畢。
挂牌考人,羅田縣就是頭棚。
五鼓點名時,點到石生,茂蘭接過卷子要走。
學院叫住問道:“原任柳州府知府石峨是你何人?”石生應道:“是生員的父親。
”學院道:“你現今身負重罪,可知道嗎?”石生應道:“生員委系不知。
”學院道:“此時也不暇與你細說。
”傳黃州府着人押去送監。
俟考竣時,審問解京。
黃州府就着人把石生押送監中去了。
這石生坐在監中,白日猶可,到了晚間,鎖拷得甚是難受。
欲要打點,手無半文。
暗想:“自己無甚過犯,緣何遭此奇禍。
”直哭到三更時分,方才住聲。
是時監内人犯,俱各睡熟。
禁卒也暫去安歇。
石生忽聽得門外一陣風響,睜眼一看,卻是秋英、春芳領着馗兒,三個從外哭泣而來。
走到跟前,秋英道:“先生不聽俺勸,果有此禍。
俺也不能替你了。
俺回去代先生告狀鳴冤罷。
先生務要保重自己,勿起短見。
這是銀子二十多兩,先生收住,以便買些茶飯,打點打點禁卒。
”石生道:“我不聽良言,自投法網,反蒙爾等來照看,愧悔無及了。
”秋英道:“這也不必,原是先生前定之數。
俺們回去罷,說話太長,驚醒旁人,反覺不便。
”石生把銀
原要回京獻給主人。
及私訪已完,回到京中,把這幅畫獻上。
魏太監着人懸之“芳草軒”中。
家人把石生告訴胡員外的話,詳細說了一遍。
魏太監卻也不擱在心上。
一日,光祿寺正卿馬克昌谒見。
魏忠賢引至軒中,來觀此畫。
馬克昌遂把上面詩句,口中一一念道: 安邦自古賴賢豪,群奸雜登列滿朝。
幸得手持三尺劍,願為當代鋤草茅。
馬克昌把詩念完,向魏忠賢冷笑道:“大人你看這詩,分明是以群奸譏殚吾等。
以朱虛侯、劉章自任。
如此輕薄,殊屬可惡。
但沒落款,不知是誰人寫畫的?”家人在旁便答道:“這人姓石名茂蘭,是羅田縣秀才。
他父親曾做過長安縣知縣。
後升廣西柳州府知府。
”魏忠賢道:“這一定是石峨的兒子了。
罷了,罷了。
他父親違吾鈞旨,棄官竊逃,我卻不十分追究。
他反敢這樣刻薄,我斷不與他幹休。
”馬克昌勸道:“些須小事,漫圖報複。
”彼此相别而去。
卻說湖廣,選了一個學院。
姓韓名嵋字仰山。
為人甚無行止,是魏忠賢的門生。
臨赴任時,來參見老師。
魏忠賢囑托道:“黃州府羅田縣有個秀才姓石名茂蘭。
他與我有夙嫌,你考黃州時,替我拿獲,解到京來。
”韓嵋應諾而去,不題。
到了八月中秋,石生此日,在街上賣字畫。
見一夥趕棚的人,商量起身的日期。
石生問道:“衆位是要上那府裡去的?”那人答道:“學院按臨黃州,行文九月十二日調齊,十六日下馬。
”石生道:“這信果真嗎?”那人道:“俺親使管的闩師傅說,如何不真?” 石生聞得此信,因是節下,買了幾樣菜果,打了一瓶煮酒。
拿到齋中,晚間點上燭時。
秋英等已在席前侍立。
石生俱命坐下,把酒肴擺上,幽明均享了一會。
石生見秋英容顔姣好,心中到底有些羨慕。
因說道:“今晚星月皎潔,誠屬佳境。
每人詠詩一首,以寫雅懷。
或從月光生情,或就星辰寓意。
起句内或明用或暗用,定要有個照字。
韻腳不必拘定。
秋英道:“請從先生起韻,俺們随後步去。
”石生遂口詠一詩道: 一輪明月照天中,欲會女霜路莫通。
玉杵空有誰送去,竊思跳入廣寒宮。
此詩言雖慕二女之容,終苦無緣到手。
秋英口詠一詩道: 漢光散彩射樓牆,織女投梭不自忙。
橋填須當乞巧日,願君暫且效牛郎。
此詩言雖有佳期,還須待時。
春芳也口詠一詩道: 一天列宿照當頭,妄羨中宮命不猶。
奉賦小星三五句,何嫌宵行抱衾酢 此詩言正房既有人占去,即列側室亦所甘心。
馗兒口詠一詩道: 月光東上映西廂,金殿風飄桂子香。
但得側身王母宴,應看仙娥捧壽觞。
此詩言果能讀書前進,何患二女終難到手。
詠詩已畢。
石生道:“你們各自散去。
我歇息半夜,明日好打點回家。
”秋英問道:“先生回家何幹?”石生答道:“我去應歲考。
”馗兒道:“先生斷不可去,一去定有大禍。
俟轉歲補考罷。
”石生不聽,一定要去。
三個極力相勸,直說到雞叫頭遍。
見石生到底不允,三個方才散去。
石生也方就寝。
到了次日,石生收拾妥了行李,又為三徒派下些工夫。
把門鎖上,鑰匙交與胡宅收着,天夕出城落店。
次早起五更,直回黃州去了。
卻說這個韓學院,下馬來到黃州,下學放告已畢。
挂牌考人,羅田縣就是頭棚。
五鼓點名時,點到石生,茂蘭接過卷子要走。
學院叫住問道:“原任柳州府知府石峨是你何人?”石生應道:“是生員的父親。
”學院道:“你現今身負重罪,可知道嗎?”石生應道:“生員委系不知。
”學院道:“此時也不暇與你細說。
”傳黃州府着人押去送監。
俟考竣時,審問解京。
黃州府就着人把石生押送監中去了。
這石生坐在監中,白日猶可,到了晚間,鎖拷得甚是難受。
欲要打點,手無半文。
暗想:“自己無甚過犯,緣何遭此奇禍。
”直哭到三更時分,方才住聲。
是時監内人犯,俱各睡熟。
禁卒也暫去安歇。
石生忽聽得門外一陣風響,睜眼一看,卻是秋英、春芳領着馗兒,三個從外哭泣而來。
走到跟前,秋英道:“先生不聽俺勸,果有此禍。
俺也不能替你了。
俺回去代先生告狀鳴冤罷。
先生務要保重自己,勿起短見。
這是銀子二十多兩,先生收住,以便買些茶飯,打點打點禁卒。
”石生道:“我不聽良言,自投法網,反蒙爾等來照看,愧悔無及了。
”秋英道:“這也不必,原是先生前定之數。
俺們回去罷,說話太長,驚醒旁人,反覺不便。
”石生把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