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秘史 第五十七回 鬥越椒謀反被誅 晉程嬰功成自刎

關燈


    一戰鄭下,再征邾舉,敗晉黃河,赫震軍旅。

    攘狄安周,甯我中土,績成霸功,紹起祖武,威震當時,名傳萬古。

     又評曰:五霸之中,楚當争長,然值中國有人,不能逞志,至于莊王,改過納忠,禮賢從谏,故聽蘇從、伍參之言,以屏女色鐘鼓之樂,文用叔敖,或用由基,四戰遂成春秋之末霸者,宜哉! 楚共王即位,封叔敖為上卿,養由基為殿前大将軍,其餘将住各加一級。

    叔敖秦曰:“我國初霸,宋鄭始叛晉來歸,宜以德禮綏服,今王初喪,宜遣使報知。

    ”遂遣使入宋鄭報喪,早有人報知于晉。

     時,晉景公與楚戰敗,至是聞楚莊王卒,欲謀興兵複霸,必須追立功臣子孫,趙衰有勳烈,趙盾有忠義,而使其宗祀斬絕,則忠臣名将解體,雖欲複霸得乎?“景公問曰:”趙武子被岸賈所誅,子孫無存也,誰可複立?“韓厥密曰:”岸賈作亂,趙朔之妻有抱腹之子,藏于公宮,其客程嬰,以己子出首。

     其趙氏真子名武,育于嬰家,今年已有十五。

    明公如念其先人功業,則當立之,使趙氏不絕其祀,亦明公之賢舉也。

    景公大悅,便差使召趙武入朝。

     時,程嬰朝夕在家教趙武,修文演武,以圖報怨。

    及聞朝命,二人即日奔見景公。

    景公欲封趙武為下軍大夫。

    趙武立而辭曰:“臣父竭力以事先君,遣讒臣妄滅臣族,今讒臣當權,臣父之仇,一族之恨未報,而令臣安享富貴,臣不敢當也”于是荀瑩、士燮、-克、栾書、韓厥、魏顆諸卿皆告曰:“屠岸賈在朝,趙武嗣位不安舊主,公除此讒賊,然後趙武方敢受職。

    ”景公然之,令取岸賈斬之,使趙武就職。

    趙武又辭曰:“臣無罪,而九族不分老少盡被岸賈所滅,隻斬岸賈何安臣之親族于地下乎?”景公曰:“岸賈雖然有擅殺之罪,今既被戮足矣!何更滅族?”五卿又告曰:“岸賈妄滅功臣之族,天祥其忠,使程嬰存一趙武,以報其仇,今明公止戮一岸賈,欲消數百口之冤魂,非臣所知也。

    岸賈本景公嬖臣,不滅其族,見人心不服!”景公不得已,令衛士收其宗族斬之! 朝命方出,五卿之吏卒喊殺震天,争先搶入岸賈家。

    其宗族不分老幼一命不存,頃刻斬訖來報。

    滿朝文武及都市百姓,鼓舞稱賀。

    于是,景公使趙武就職。

    趙武又辭曰:“臣遭岸賈之變,使無公孫杵臼死節,程嬰立孤,韓厥保護,臣焉能至今日?然杵臼已死,程嬰、韓厥尚在,乞先封贈三子,臣方敢受職。

    ”景公即追封公孫杵臼為下軍都護,升韓厥為左班正卿,程嬰為下軍大夫。

    程嬰力辭不就職,景公問其何以不受?嬰曰:“臣趙宣孟之門下,受其厚恩,及其遭亂,臣非敢愛生,但恐主家絕祀,故緩死十五年,今荷主公厚恩,使趙孟不絕,臣願足矣!臣當死于地下,上報趙孟之恩,下報杵臼之義,臣何敢貪祿而更存殘生哉!”言罷拔所佩之劍,當殿刎死。

    太史公曰:程嬰高義士,慷慨出入先。

     忍死無虧行,偷生不愧天。

     立孤十五載,播德萬千年。

     一報先人恨,便傾地下泉。

     精神貫日月,氣節動山川。

     後人仰慕極,歌詩萬萬千。

     東屏先生讀史詩曰:襁褓初生趙氏兒,萬全求購事機危。

     後先得死勳庸濟,豈必當年面受遺。

     景公見程嬰刎死,嗟歎不已,追封下軍大夫,乃命趙氏以大夫之禮葬之。

    趙武悲号不已,為其親眼斬衰。

    景公會群臣,商議伐鄭、宋。

    六卿皆曰:“諸侯聞楚初霸,皆要叛晉降楚,不但鄭、宋。

    魏顆宜遣使遍告諸國其不受晉盟者,然後公伐之。

    ”公然之。

    差士燮往魯,魏顆往衛,-克往齊,三使受命出朝。

     欲知-克使齊事,且看下回分解。